富硒果有哪些(果而富硒)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林博新
2月13日,万宁市山根镇大石岭村的圣女果共享采摘基地里,青红交错的果实压弯了藤蔓,农户们穿梭其间,手中的采摘筐逐渐被填满。这片富硒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丰收与希望的“双重奏”——圣女果春收如火如荼,而即将到来的开学季,这里又将变身中小学生的“自然课堂”,让孩子们在田间感受泥土的芬芳与劳动的喜悦。
圣女果种植基地。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 摄
“正月十三开园,一斤圣女果卖到10元,当天就卖了1200元。”基地管理人曹圣霞站在田埂上,指着成排的圣女果树介绍道。仅过去几日,基地已售出近千斤果实,打包发往各地的礼盒超过150箱。还有来自黑龙江、湖南等地的游客前来采摘,许多住在山根的“候鸟”们专程等待果子成熟后才返回内地。“阳光下的圣女果特别甜!”一位游客咬开果实,汁水四溢的瞬间连连赞叹。
农户在采摘圣女果。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林博新 摄
大石岭的圣女果为何备受青睐?曹圣霞揭秘: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种植过程中坚持少打农药,农户们像呵护孩子般精心照料每一株果树。尽管今年海南其他产区圣女果价格波动,大石岭的果子却以品质稳住了10元的价格,仅14.6亩的种植面积在去年便为村集体创收12万元。
随着2月17日万宁中小学开学日的临近,大石岭村迎来新角色——自然教育基地。龙滚镇中心幼儿园、万城金豆幼儿园等多家机构已提前预约春游活动,届时孩子们将在这里体验采摘、观察作物生长,甚至参与简单的农事劳动。“孩子们能亲手摘下果实,比课本上的知识更生动!”家住万城的家长诗雨表示,她每年都带孩子来采摘,即便今日小雨微凉,也难掩期待。
正在成熟的圣女果。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 摄
曹圣霞笑称:“除了常驻工人,还得临时雇村里帮手,忙得脚不沾地!”这场“田园课堂”不仅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更将劳动教育的种子播撒进心田。
大石岭村的蜕变,离不开党建引领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2018年,村党支部以“共享菜园”模式引入圣女果种植,通过“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动9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如今,10亩休闲点绿草如茵,石桌石凳静候游人。曾经的污水横流之地,经人工湿地治理后变身生态景观,村道整洁如画,成为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的代表之一。
产业版图亦不断扩展:除了圣女果采摘,休闲垂钓、手工糯米粑制作、红色文化研学等项目相继落地,年旅游收入超11万元。三八妇女节临近,各单位预订圣女果礼盒的热潮已然兴起,“大家都特别爱吃!”曹圣霞忙碌中难掩自豪。
站在田垄远眺,红果绿叶与远处湛蓝的海天相映成趣。大石岭村的故事,是万宁乡村振兴的缩影——以特色农业为基,以生态旅游为翼,以红色文化铸魂。村民邢福雄感慨:“村子变美了,名气大了,日子更有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