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膳堂富硒产品(德膳堂中农硒元素价格)
河南省富硒农产品协会
《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规范》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20年12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河南省富硒农产品协会于2020年12月发布《关于等两项团体标准立项的
通知》(豫硒协﹝2020﹞010号),《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规范》团体标准正式立项。
(二)目的意义
硒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继碘、锌之后排到第三的人体必需的15种微量元素之一。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硒对人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大众的重视。
河南省富硒小麦研究和生产开发起步较早。早在二十年前,国家小麦中心宋家永教授等
人对小麦富硒技术、硒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籽粒硒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于2005年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硒施宝富硒叶面肥)、2015年获批了生物有机富硒叶面
肥(硒施宝富硒生物菌肥)。近五年来,太康县建立了五里口白波寺和逊母口三侯灵双优质
绿色富硒小麦万亩示范方。
为了规范富硒小麦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促进富硒小麦生产在全省的推广,河南农业
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结合多年实验验证的基础,总结了富硒小麦生产质
量控制经验,吸收了富硒农产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富硒小麦的种植管理、硒肥施用控制、
病虫草害防控、硒含量检测等技术要求加以规范,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和可操作性。
《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将弥补现有国行标在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方面的空白,对推动河南富硒小麦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
标准项目下达后,成立了由河南德膳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富硒农产品协会、河
南省中智科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标准工作组,召开标准编制
工作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及主要技术内容,对标准工作组人员进行明确任
务分工及时间安排。
2、调研、起草标准草案
本标准工作组进行了广泛的走访调研、查阅和收集大量关于富硒小麦种植管理、硒肥施
用控制、检测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富硒小麦代表性生产企业提供了相关生产和产
品的检测数据,并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充分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富
硒小麦生产经营企业、研究院所及大学相关研究机构情况,按照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和
GB/T1.1-2020等相关文件的要求起草了《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规范》团体标准草案,并
在此基础上经讨论、分析、修改后,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编制依据
标准的编制依据如下: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
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851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556粮谷中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谱法
DB41/T899-2014富硒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三、标准主要内容
《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种植管理、
硒肥施用控制、病虫草害防控、收储管理、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检测、档案管理等部
分构成。本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本文件规定及适用范围、富硒小麦的种植管理、硒肥施用控制
及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检测过程所对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一)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富硒小麦生产中种植管理、硒肥施用控制、病虫草害防控、收储管理、总
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检测、档案管理等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富硒小麦的生产质量控制。
(二)种植管理
1、产地环境
富硒小麦产地环境应符合NY/T851的要求。
2、品种选择
根据河南省当地小麦种植具体情况,推荐以下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优良小麦品种,包括
但不限于:新麦系列(新麦26、新麦45等)、郑麦系列(郑麦366、郑麦158、郑麦7698等)、
周麦系列(周麦32、存麦21等)及引进品种(西农979、伟隆169、师栾H2-1、中麦578及杨
麦子15等)。
明确了新品种的来源应经过相关机构的审定或引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并通过检验检疫合格要求。
3、播种管理
本部分对小麦种子及土壤的处理、土壤施肥控制(肥料配比、施肥方法)、播种控制加
以规范。其中,对土壤施肥控制是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和产量水平,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形成
了不同产量水平施肥标准参照表,建议采用绿色施肥方式;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域生态条件,
明确了播种的时间和亩播量,应采用精播耧、宽窄行方式播种。
4、田间管理
富硒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及要求应按照DB41/T899-2014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
(三)硒肥施用控制
考虑到硒肥的施用控制是决定富硒小麦生产质量好坏与否的重要环节,故单独设置一章,
从硒肥的施用原则、施用肥料、施用时期、施用方法4个方面进行控制。
1、施用原则
根据土壤的硒含量,喷施不同浓度和剂量的硒肥。
2、施用肥料
规定了宜选用的肥料品种,并应由正规厂家生产提供,手续齐全。
3、施用时期
规定了小麦最佳的施硒时间和频次。
4、施用方法
规定了小麦的施硒工具,施肥用量应随土壤硒含量不同而增减。
(四)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检测
考虑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是检验富硒小麦生产质量的关键性指标。本章主要规范
了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其中富硒小麦籽粒的总硒含量应为0.1mg/kg~
0.5mg/kg,按GB5009.93规定的方法检测;硒代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
量占总硒含量的百分比应不小于65%,硒代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按
NY/T3556规定的方法检测。
四、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本标准的内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
本标准的种植管理、硒肥施用控制及总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含量检测中,部分引用了现
行、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确保了本标准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与现有标准
协调、配套。
五、重大分歧意见处理
本标准的编写过程无重大分歧意见产生。
六、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一经发布,及时在会员中宣传、贯彻并做好相关培训,提高该项标准的使用效果,
同时,积极扩大国内外同行交流、扩大标准影响力,并主动向行业主管部门汇报标准内容及
实施情况,争取政府及主管部门采纳标准内容。
在该项标准实施、评价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提升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等。
七、其他应予说明的情况
暂无。
《富硒小麦生产质量控制规范》团体标准工作组
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