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

硒宝 11-13 18:14 31次浏览

(作者:安康日报 张 俊)他是安康市首席农业专家,农业推广研究员,曾先后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陕西省农技推广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后稷金像奖、国家专利等多项奖励;1994年首届扬凌农博会授于他《农业科技企业家》称号;2001年,他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聘为终身研究员;2006年被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聘为“中国世贸专家委员会 委员”;2007年被市科技领导小级聘为农业首席专家;2008年被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派员;2009年被推荐为全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2015被市科技局聘为创新创业导师;他还担任着《中国农学通报》编委、是《中国农业科技与信息》特约通讯员、《现代种业》特约记者;他还长期被安康市标准化委员会、市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市职称评定委员会聘请为专家。历任安康地区植保站副站长、市农技站站长,市老科协秘书长。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有着这众多头衔的张忠民,1977年12月毕业于安康农校作物栽培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安康地区植保站工作,他数十年来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他依靠自觉钻研、勤奋、实干、创新的“铁牛”精神,在组织和老一辈专家的培养支持下,从技术员步入研究员,他为安康农业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卓越的成就。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普遍推行“双包”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由过去的大集体转型为千家万户,农业生产出现“病虫防治难”问题,他顺应历史潮流,利用自己所学之长和农技推广网络和技术优势,在全省率先创办植保公司,实行政、技、物结合,为农民提供“开方买药”有偿服务,解决了农民病虫防治难问题,受到农业部的肯定,他的首创,作为植保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1985一1987年他连续三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植保先进个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市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种植技术五花八门,在老一辈同志的带领导下,在全市开展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水稻亩产由过去的450公斤上升到500多公斤,他总结出来的一套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在安康仍至陕南得到大面积应用,1990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主持开展黄姜种植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训化野生品种,推行人工栽培,开展病虫杂草防治、专用肥的筛选工作。使全市黄姜种值面积达到60万亩,产值7亿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的增长。研究发现的“黄姜茎基腐病”在全国黄姜协作会议上得到专家一致认同,完成的《黄姜标准综合体研究》和《黄姜杂草调查及防治》项目,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黄姜专用肥及包装设计获国家专利。

进入20世纪后,国家粮食安全提到议事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他在全市开展水稻、玉米、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新品种和关键实用技术,通过宣传培训、抓点示范,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安康作物产量普遍得到提高,水稻单产最高达到743公斤,玉米最高单产达到751公斤,均创历史最高。项目2012年获省政府成果一等奖。他引进推广的高产红薯新品,平均每亩3125公斤,最高7130公斤,单株重17公斤,单薯重11公斤,被称之为“红薯王”,人民日报2009年2月16日进行了报道。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2008年,他参加农业部油菜高产创建活动,2009年夏收时经省部级专家实地测产验收,安康汉滨区花园乡百亩油菜攻关田平均亩产254公斤,万亩示范方油菜平均亩产221公斤,最高油菜单产达到276公斤,三项指标均创全省第一,陕西日报5月20日头版宣传报道。

他工作能力强,在安康实施的重大农业项目中都有他的身影。他主持参与了安康《100万亩红薯丰产栽培种植规划》、《安康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安康旱作农业规划》、《安康市中药材种植规划》、《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重大项目的编制工作。完成了《黄姜系列标准》、《魔芋标准综合体》、《富硒双低油菜标准》、《富硒大蒜标准》、《富硒蔬菜分类标准》和《富硒大米标准》的编制工作,并颁布为陕西省地方标准。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他注重解决生产中突出问题:2002年我市发生洪涝灾害,灾后沿汉江的紫阳、汉滨等地发生一种怪虫,群众称“千脚虫”。该虫繁殖快,每平方米有虫100.450头,农田、村庄、房屋、圈舍到处都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卫生及人身健康,群众十分恐慌。为有效解决生产上出现的新问题,他深入实地调查,查阅有关资料,现场开展防治试验工作,经鉴定名叫“马陆”,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4月,我市白河县中厂、构扒等9个乡镇大量发生一种当地农民叫“地虱婆”的怪虫,该虫一般早晚在房内房外、门窗墙壁、灶台、厕所到处都有,一个墙缝就有上百头,一个石板下就有上千头,每平方米最高有虫近万头,农民不敢进屋,无法生产生活,并随农家粪便迁移到农田,在地下群聚,造成土壤疏松,使农作物根系失水,导致农作物死亡。白河县通过电视征集防治办法,他受原省农业厅史俊通副厅长的指今,亲赴白河实地调查,走访群众,经鉴定该虫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学名为“鼠妇”,并提出防治办法,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8月份,在我市发生一种俗称“葫芦包”的蜂子到处蛰人,蛰伤’700余人,引起公安部的重视,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控制。王安利副市长的点将,他不顾礼拜天休息与林业人员一起,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确定该虫为“胡蜂”。并提出综合防治办法。连篇在安康日报刊登,并印成传单发至各学校。

他勤奋工作,更善于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了他的习惯,工作中虚心向老师请教,注重实践锻炼,边干边学不懂就问,节假日他从不休息,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在原地区农业局的年青人中他成了学习榜样。他爱好广泛,不仅学习专业技术、经济理论、管理知识,还自学外语。他的学习精神感动了领导、感动了上级。1980年北京农业大学给陕西一名进修名额省农业厅领导指名让他去,1990年组织又派他到西南农业大学深造,1997年他完成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学业, 2004年组织又派他到浙江大学学习,2006年又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本科文凭,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他善于总结, 勤于笔耕,先后在《中国农学通报》、《中国植保导刊》《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村科技》、《植物检疫》、《陕西农业科学》、《现代种业》、《西北大学学报》、《湖北植保》、《四川农业科技》、《陕西农业》等报刊杂志发表科技文章240余篇。撰写的文章分别被《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管理文献汇编》、《中国当代思想宝库》、《WTO与中国经济》刊用。主编的《安康农技推广》每期印发1000册,广泛送给各级领导和农技干部。

他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安康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农业病虫害与农药新品种》、《黄姜高产栽培与病虫防治》、《农药与农药管理》等培训教材,为传播农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专著.《秦巴山区植物保护技术》2004年被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编农业实用技术》2009年被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技术》2012年被陕西省出版集团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他不仅研究国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还积极借鉴探索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先后到欧州、东南亚、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等地考察学习,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在国内推广。其中荷兰的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日本的稻鸭共育、台湾的休息观光农业等已在我市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的效果。2008年陕西省外国专家局将我市列为“外智引进基地”,市农技站连续两年被省外专局评为全省引智工作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其中2010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2011年获省政府成果三等奖。2012年初,他虽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不闲着,按时上下班,积极为现任领导排忧解难、当好参谋,主动承担富硒粮油、富硒蔬菜、富硒肥料产品研发工作。经常下乡调查,开展田间试验,对接龙头企业,开发富硒农产品。其中富硒菜籽油,富硒有机肥,富硒玉米已获得国家专利,《富硒大蒜系列标准》已颁布为安康市地方标准,为安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作出有益的探索。2012年在在第二届中国富硒产业大会上受予突出贡献奖,2013年底市农技推广中心将他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农业局对他承担的富硒粮油项目评为一等奖,2014年他承担的富硒粮油项目被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评为一等奖,富硒蔬菜项目评为二等奖,他承担的与2015年分别获得市政府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受到通报表扬。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2015年正式退休后,他谢绝了多个企业的高薪聘请,参加安康市老科协,特别是2018年担任安康市老科协秘书长以来,把市老科协当成自己的主要工作,全身心投入安康市老科协事业,在老科协人散、网断、无经费的情况下,组织老科技人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市政府建言献策,指导年轻人立足安康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创新,开展技术培训,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的高度评价。2019年9月被安康市科技局评为“三区”科技人才先进个人,2019年12月被陕西省老科协评为先进个人。

安康市富硒蔬菜品种研究(安康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几十年来他始终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和推进着科学发展,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的宗旨。正如他自已在一本书的“后记”上写到:我是一名农家子弟,生长在农村,上的是农业学校,学的是农学专业,干的是农技推广,可谓“农”的传人。在青年时代,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亲自体验到农民那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做梦都想如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童年的梦想是我一生的追求,正是基于此,长大后立志于农业事业,研究科学种田,推广农业技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