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富硒蔬菜的发展历史(赣南富硒绿茶)

硒宝 11-12 10:13 32次浏览

赣州富硒蔬菜的发展历史(赣南富硒绿茶)-硒宝网

连片的富硒蔬菜大棚里,农作物一茬接着一茬长,稳定的订单带动富硒土四季“生金”;加工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上,各类富硒农产品“变形记”正不断上演;规模化的养殖场内,吃着富硒饲料的土鸡,“咯咯”下着富硒土鸡蛋……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近年来,于都县牢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殷殷嘱托,用好富硒资源禀赋,探索实施“硒+”战略,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产业链,推动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资源变资产

特色富硒产业蓬勃发展

地处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的于都县,全县富硒土地1000多平方公里,独特的土地资源禀赋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块红土地产出山珍瑰宝,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近,于都县盘古山镇长龙村的富硒茶叶“盘古龙珠茶”十分走俏,不少客商前来洽谈订货事宜。“我们的茶叶销路一直很好,今年预计产值约650万元。”茶业基地负责人黄清波说。

盘古山镇山岭重叠、气候温热湿润,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具有寡日照、弱酸壤等优势,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曾荣获中国优质名茶金奖单位,拥有江西老字号等多张亮丽名片。截至目前,当地建成茶园1.1万亩,惠及700余户农户。

围绕本地特色,于都县各乡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秉持“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加快提升富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于都县以“长征源头、生态硒都”为发展定位,把富硒产业作为该县四大品牌之一,引进都夏园富硒果蔬加工、和盛富硒预制菜加工等项目。把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脐橙等富硒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于都县已获得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提名奖、全国富硒产品认证示范区、全省富硒农业先行示范区、全省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等称号;富硒脐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中国富硒脐橙产业基地。

做强产业链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字号”转向“精字号”,于都县把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作为农业发展的主引擎,全力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增值大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走进于都县富硒产业园,机器高效运转,西红柿(脐橙)智能红外无损分选线上机器正开足马力。

“我们和农户合作,收购农产品,把采摘的富硒脐橙和西红柿加工成番茄汁,橙汁等产品。”江西都夏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帮挺介绍道,目前,公司生产的橙汁和番茄汁远销海内外,其中富硒橙汁年产能达5万吨,番茄汁年产能3万吨。

通过对富硒农产品的精耕细作,如今,江西都夏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优”“从精”开拓富硒农产品加工新局面,建成2个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厂房,配备自动化生产线3条,带动推广富硒种植3500余亩,创造了500个就业岗位。

开发“富硒农产品”多种功能、深挖农业多元价值,于都县用深加工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农产品的市场大门,让一款款系列“富硒农产品+”成为潮品。

在于都县岭背镇,经过多道工序,一个个柿子变成了富硒柿饼和富硒柿干,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乡村振兴。

在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一块块生姜,按照消费者需求,变成了养生醋姜、红糖姜膏等特色产品,身价翻了几十倍。

出山又入海

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初秋时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富硒蔬菜基地绿意盎然。

“我们这些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基地负责人赖祥标说,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这里的蔬菜7个小时后就能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大市场。

蔬菜出高山,借“船”出海忙。梓山镇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主要种植富硒丝瓜、茄子、辣椒、苦瓜等蔬菜,全年蔬菜产量达6万吨,产值3.6亿元,产品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国外。同时,依靠富硒蔬菜种植,带动当地1100余人就业,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于都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需求,于都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于都分中心,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愈发强劲。

借助融湾东风,包括富硒丝瓜、富硒茄子、富硒辣椒等,于都特色富硒产品正走出山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市场的抢手货。

截至目前,于都县累计申报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于都绿茶、于都西红柿、于都盒柿、于都生姜、于都丝瓜5个农产品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来 源:江西日报!

赣州富硒蔬菜的发展历史(赣南富硒绿茶)-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