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第一村富硒大米价格(富硒大米基地)
了解权威信息 请关注安康新闻公众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蒋家坪村:续写春天的故事
蒋家坪茶山。
温暖的回响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
蒋家坪村老支书 罗显平
“这几年蒋家坪村变化特别大,水电路网全面升级,茶园面积扩大了、管护更精细了,还安装了智慧喷灌系统,旱涝都能保丰收。而且,不光来茶园旅游的人多了,回乡干事创业的人也多了,蒋家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乡亲们真正实现了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请总书记放心,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在变,将来会变得更好。”
(陕西日报记者 陈志涛整理)
又是一年春好处。
清明前夕,随着几场春雨落下,秦巴山区遍野葱茏,茶香氤氲,迎来了四季中最美的光景。
每到此时,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就热闹起来了。清晨,茶农三三两两结伴来到茶山,轻掐细挑,腰间的竹篓里铺满娇嫩饱满的芽头;午后,吃罢农家饭的游客纷纷登上茶山,拍照留影、驻足观赏;傍晚,大大小小的茶厂灯火通明,伴随着浓郁茶香,包装精美的茶叶被运往大山之外。
在蒋家坪村,一叶茶就是一段历史,它写满村民因茶致富的故事,记录着这个小山村摆脱贫困的历程。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蒋家坪村,步入茶园,沿途察看春茶长势,同茶农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村民土地流转、参加分红、务工收入等情况。他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三年来,脱贫后的蒋家坪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在发展中破题,在振兴上发力,在这一方水土上续写春天的故事。如今,茶园变得更“智慧”了,景区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年轻的创业者纷纷回到了故乡……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季节,悠扬的茶歌回荡在山间,蒋家坪村处处都是丰收的喜悦。
绿野生金
进入3月中下旬,蒋家坪村的茶园逐渐苏醒,茶芽一簇簇地从枝丫上冒了出来。
“采茶季,时间不等人,必须赶快动起来。”平利县绿色原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艳风风火火地张罗着。
采茶、制茶、售茶,件件都是要紧事。虽然忙碌,但她格外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茶叶产量节节高;另一方面,是梦想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作为地地道道的茶乡姑娘,“种茶”是张艳长期以来的愿望。然而,过去的蒋家坪村交通闭塞,出行、运输都是大难题,相比于外出务工,发展产业并不被看好。张艳只好将想法藏在心里。
脱贫攻坚期间,村上把茶作为主导产业,把通村土路升级成水泥路,打造标准化茶园,补贴、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张艳赶上了好时候。她在2018年流转了120亩老茶园,成立合作社。老茶园荒废了20多年,早已是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砍掉老树,铲除杂草,再栽新苗,整个过程真是‘披荆斩棘’。”张艳感慨道。
人勤地不懒。经过4年的精心管护,茶园终于进入了丰产期。去年,光是春茶就产了2500多公斤。“今年茶园面积扩大到了260多亩,亩产量还有望进一步提高。”对于今年采茶季,张艳充满了期待。
同样充满期待的还有合作社的老员工罗克平。
疫情后的第一个采茶季,他做好了一切准备。春季茶园管护、招揽采茶工、打扫厂房、调试设备……63岁的罗克平忙得不亦乐乎。
2021年,收获第一批茶叶时,罗克平需要把茶叶送到其他茶厂加工。考虑到长远发展,当年底,张艳就“豪气十足”地盖了一座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引进两套自动制茶设备,使得加工时间从2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以内,工作效率极大提升。
“以前用柴火灶制茶,温度不好把控,茶叶味道容易发涩。改用新设备后,4个人能干原来6个人的活,制出来的茶品质还高。”罗克平说。
“茶厂建起来后,还能为周边的茶农、茶企提供加工服务,不担心机器会闲下来。”张艳介绍,企业的稳步发展,为乡亲们提供了更多务工机会,2022年带动13户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如今,得益于技术进步,蒋家坪村茶产业实现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这几年,我们提升改造了800亩老茶园,扩建了350亩新茶园,新增了智慧喷灌系统,提高了修剪标准,增加了管护频率,延伸产业链条,注册了‘平利蒋家坪’商标……”蒋家坪村村委会副主任柯美兴一桩桩盘算着,一套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的“组合拳”打下来,去年全村生产了7吨成品茶叶,其中女娲银峰卖出了每公斤2000元的好价钱。
目前,蒋家坪村茶园面积达到2750亩。全村人均茶园面积超过2.3亩,共有286户群众通过务茶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山水引客
开春后,到蒋家坪村茶山的游客络绎不绝。
蒋家坪村老支书罗显平随之忙碌起来。他不是在茶山,就是在去茶山的路上。
“在这株茶树前,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指着对面的青山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临别时,总书记寄语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在变,将来会变得更好。”
……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罗显平一路走一路讲,热情洋溢地讲述着总书记在茶园里的关心、牵挂、嘱托。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
蒋家坪村火了。
过去,罗显平在村支书任上,带领群众改善基础设施,改造茶园,发展旅游,见证了蒋家坪村的脱贫故事。2021年退休后,他把全部精力放在讲解上,宣传蒋家坪村的新变化、新气象。他想为家乡发展再添一把火。
“今年‘三八’妇女节当天,我接待了18个团队。平时接待量也不少。”罗显平笑了笑,“累归累,但看到大家从全国各地大老远地过来,我很自豪,干劲儿也足。”
更让罗显平高兴的是,儿子罗杰逐渐从他手中接过了讲解的重任。“我跟着父亲上茶山,听他解说,回家后再认真揣摩,一遍遍修改讲解词。慢慢地,我也能给游客讲解了。”罗杰说。
平时,罗杰还喜欢在网上分享蒋家坪村的视频,目前已吸引了1.4万名粉丝关注。2020年5月,罗杰在家里专门腾了一片地方,用于展销本地茶叶。
“这些茶叶,有从茶农、合作社收购的,也有替他们代销的,线上线下销售都不错。”罗杰说,随着蒋家坪旅游热度持续上涨,他的茶叶越卖越好,去年共销售约8万元。
人养山水,山水引客。
在茶产业带动下,蒋家坪村充分利用“高山、绿色、富硒、无污染”的优势,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这几年,蒋家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公司,建起了公共服务中心、水保科普园、农副产品展示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村里的特色农家乐、民宿也从无到有,发展到8家。
此外,蒋家坪村还开发采茶制茶沉浸式体验项目,举办各类茶文化主题活动,2020至2022年,连续3年举办“国际茶日”分会场活动,进一步扩大旅游影响力。
“我们一面推动茶叶走出去,一面吸引游客走进来,让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柯美兴介绍,2020年4月以来,一系列旅游活动的举办,为这个小山村带来了超过10万人次的客流量,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
乡村筑梦
曾经,通往蒋家坪茶山的路边零零散散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土坯房。年轻人在外打拼,留在家里的只有妇女、老人和孩子。庭院深深,却承载不了团聚的梦想。
如今,硬化拓宽后的公路成了火爆的旅游要道,返乡村民对土坯房进行整修,有的房子成了特色民宿,有的成了农家乐。
“家人们好,欢迎来到九妹的直播间,今天我给大家展示一下蒋家坪的特色美食。”3月15日中午,招待完客人,顾不上休息,“有间酒馆”的经营者寇清洁又开始下午的直播。
直播,对于寇清洁来说是招引客流的新尝试。3月初,她注册了名为“蒋家坪九妹”的直播账号,宣传自家的特色菜和蒋家坪风光。
“一开始直播间只有几名观众,但没想到家乡特色这么受欢迎,3月14日,同时在线观看人数已经超过了1700人。”寇清洁说。
以前,寇清洁和丈夫胡德杰一起在沈阳打拼。2020年,两人回到安康,寇清洁在家操持家务,胡德杰则在工地上谋生,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蒋家坪人气现在这么高。我们会做饭、会酿酒,完全可以尝试在家门口创业。要是成了,就能挣钱、顾家两不误。”机遇来临,寇清洁决定拼一把。去年夏天,她和丈夫一合计,把老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农家乐,9月11日正式营业。
“去年冬天受疫情影响,游客不多。即便如此,这半年时间,我们每月也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3月开始,蒋家坪的旅游热度开始上涨,店里的客流也明显增多。”寇清洁憧憬着,等直播热度再高一点,相信生意还会更好。
从蒋家坪茶山北坡盘山而下,则是返乡创业者余治东的“梦想天地”。
余治东在浙江做了近20年装修生意,但他对土地的眷恋不曾消减。早在2016年,他就流转了86亩土地,计划种无公害大米。
尽管这块水田离凤凰茶山只有3公里,但道路泥泞曲折,大型机械进不去,水田开发计划就此搁置。
2020年,眼见村上的人气高涨,余治东下定决心,要重新把这块地开发好。“有了市县农业部门和残联的帮扶,我投资了110万元,建设稻鱼综合种养基地。”余治东说,基地仅长期用工就有30多户50多人,其中包括20多名残疾人。
大量投入换来了可观回报。2021年,基地生产稻谷4万公斤、油菜2.5万公斤,总产值达17万元;2022年,鲤鱼上市销售,总产值稳步增长至26万元。
“今年,大米加工厂即将投用,鲤鱼产量也有望翻两番。”对于未来,余治东充满信心,“再发展两三年,观光路、旅游小屋都可以提上日程了,前景越来越光明。”
在这块熟悉的乡土上,梦想的种子正开出幸福的花朵。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