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大米十斤多少钱(安康富硒产品)

硒宝 11-06 10:26 13次浏览

按语:天热无事,躲在小神洞翻看微信“收藏栏”,翻出这篇早已被我忘得一干二净的陕西好友杨兴无的精彩文字,看后欲哭无泪,只能哈哈哈大笑三声,笑出最后两滴浑浊的老泪心想,人生就是折腾,该死球朝天,还怕它个球![悠闲][悠闲][悠闲]

安康富硒大米十斤多少钱(安康富硒产品)-硒宝网

作者简介:杨兴无,1958年出生于陕西汉阴,高考落榜生,退休干部。原汉阴电视台台长,《白话汉阴》主持人。现为汉阴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他既是作家,也是书画家,一个有文艺范儿的资深电视人。他是汉阴文化的传承者,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导师,朋友眼里的良师益友,中老年女性的心中偶像,一个风度翩翩的地方才子。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白话汉阴》等。

一个诗人的宿命

杨兴无

陈金攀,笔名南夫,我们却喜欢称他阿攀。

阿攀这一次空手回福建老家,算是真的回家了,原先我总以为他还会回安康来汉阴的,看来他是真的铁了心,要落叶归根了。

我和他同年,都是属狗的。我俩的学生时代正好都是在十年“文革”中度过的,几乎啥也没学到,但后来我们却都成了半吊子文化人。

说老实话,我总觉得,是诗害了阿攀。本来他20岁不到,是随长辈们从福建莆田来陕南安康做工程赚钱的,同来的老乡都走了,他却不肯回家,风风雨雨三十余载,非要死守安康搞点名堂出来。

在陕南安康,他客居汉阴县的时间最长,所以我跟他泡的时间最多。他是个安康通,更是个汉阴通。他非常想挣大钱,也真接了几次大单,眼看成功的机会已经攥在了手上,也许是他的命不好,或许是他骨子里只有诗人的因子,没有商人的天赋,或许是好酒贪杯,口无遮拦,把赚钱的机会一个个的给葬送掉了。

其实我在想,钱没挣到又不愿意离开安康,特别是不愿意离开汉阴,最终还是因为诗的缘故。是诗让他结识了几乎安康十大县的所有文化人,他也知道,这是他最大的一笔财富。几十年来,他能在安康生存下来,也正是我们这些臭文化人,凭自己的那点点小面子,为他寻找了一些工程,才有机会写几首破诗。

每当做了点工程,或发表了几首小诗的时候,狐朋狗友就会到他的工棚吃肉喝酒、谈天说地。这家伙也舍得,只要口袋鼓起来了他就不是他了,有米一锅下,有柴一灶烧。许多晚上,在安康水西门、回民街,在汉阴东门上、月河边的夜市滩上,本是三五知己闲聊小坐,但常常是喝瘦了月亮、喝残了星星还不得收场,一拖二,二拖三,三拖N多文友后,诗与酒更厮杀在了一起。

阿攀很多诗是在工棚里写的。多次,他得意洋洋的朗诵自己刚写的诗时,我忍不住给他泼点凉水,写诗有球用,又不能当饭吃。他说,饭可以不吃,诗不能不写,酒不能不喝。话虽这样说,只要听到哪里有工程,还是得屁颠屁颠的找关系。我亲眼见到过他,落魄到走投无路。因为工程完工结不到帐,大年三十,当地民工逼着他讨要工钱的场景,他曾几次对我说,他不得了了,莫法活了,他要跳汉江。其实我知道,汉江是淹不死他的,正是穿越秦巴山谷的汉江给了他写诗的灵气。

今天,我敢隔着几千里给他说,其实我不喜欢他早先在安康出的第一本诗集《也到枫桥》,过于跳跃、过于晦涩,那是诗人写给诗人看的诗。我读他的这本诗集,就像买张高价票去听交响音乐会一样,说老实话,像我这种俗人,玩不了这种高雅。

我喜欢他后来的诗,作品里有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担忧,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些诗,看似是大白话,其实有深度,有技巧。

我不会写诗,对诗也说不上个道道。现在偶尔打开他的博客读他的诗,总能让我接收到他传递的信息,感受到他的感受。

对他来说,好像写诗很简单,他曾说过,写诗就像下棋一样,就那么一二百个汉字,关键是摆出个像样的阵势来就行了。说得轻巧原由他生来就是个写诗的料。从他笔尖蹦出来的产品品质极高。他以在陕南三十多年的生活感悟成就了一首组诗《西部千年》。在2003年获得了中国作协《诗刋》社举办的“汉江诗会”“诗歌大赛唯一特别奖。阿攀也没白吃几十年安康富硒大米,白喝几十年送京津的汉江源头水,他用诗人的眼睛与情怀也写了不少关于安康的诗,安康市首届文艺精品政府奖自然榜中有名。

阿攀现在胡子都白了,已是奔六的人了,既然失去了很多赚钱的机会,非要把写诗这种副业当正业来做,那就去写吧,写他个地老天荒。我真担心,阿攀非死在诗上。

我只知道阿攀玩汉字,是下了硬功夫的。一本《辞源》,陪了他30年,白天阅读它,晚上当枕头,硬书皮上己留有厚厚的头油和深深的凹痕。

后来他人走了,这本书却留在了汉阴。

2015年6月写于​簸箕城

安康富硒大米十斤多少钱(安康富硒产品)-硒宝网

安康富硒大米十斤多少钱(安康富硒产品)-硒宝网

这本沉甸甸的跟随我西征三十多年的住工棚用来当枕头的被我翻烂的可能成就我的诗人梦的也毁了我的发财欲的《辞海》辗转三人之手现被杨兴无收留作为友情纪念,见书如面吧!

安康富硒大米十斤多少钱(安康富硒产品)-硒宝网

作者简介:南夫,原名陈金攀,1958年出生于莆田市汀塘村,高考落榜生,退役农民。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诗神》《诗歌报》《延河文学》《福建文学》《天津诗人》《福建日报》等报刊杂志。出版诗集《也到枫桥》,《出汀塘村记》。曾获得由诗刊社主办的首届“绿色安康”汉江诗会诗歌特等奖、陕西安康市政府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莆田市第二十四届云里风文学奖诗歌一等奖等奖项。曾在陕南客居三十多年,担任过陕西省安康市作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团副主席。现居莆田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