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伦富硒大米销售(黑龙江产的富硒大米哪里有卖)

硒宝 11-03 18:34 34次浏览

今年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我国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几年来,有这么一群人,在扶贫路上星夜兼程,从未停歇;有这么一支支工作队,在驻村帮扶路上艰辛付出,无怨无悔。精准扶贫,自然资源人一直在路上。在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本期特邀奋斗在精准扶贫路上的同行们,讲述那些感人的扶贫故事。

把承诺写在黑土地上

——记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驻兴海村扶贫工作队

黑龙江海伦富硒大米销售(黑龙江产的富硒大米哪里有卖)-硒宝网

一本驻村日记,载满扶贫点滴。3名扶贫干部,扎根扶贫乡村。

2017年7月,带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的殷殷嘱托,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副院长齐忠华同黑龙江第三测绘工程院颜小平、黑龙江省第五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杨傲3个人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奔赴200公里开外的海伦市东林乡兴海村,开启他们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

发挥测绘优势,从根子上消除贫困

为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来到兴海村的第二天,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户逐一走访。泥泞难行的村道,他们每天都要走上十几公里。错过饭点是经常的事,但时间紧任务重,只能随身带些馒头。晚上回到住处,尽管大家累得躺到炕上就不愿再动弹,但还是要起身把白天走访的情况一一建档入册。

为了将群众迫在眉睫的实事办好,驻村工作队连续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地工作,完成了对贫困户、老村干部、党员、种植大户等195户的走访工作,对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家庭进行了多次深入访问。“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他们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基本情况摸透了,接下来就是想法子脱贫了。兴海村面积大,致贫情况不一,矛盾错综复杂。贫困对象怎么甄别?产业扶贫如何突破?扶贫扶志怎样推动?一系列问题考验着驻村工作队的智慧。“刚进村时,我们经常睡得很晚,反复讨论研究到底能为村里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标本兼治,从根子上解决兴海村的贫困问题。”齐忠华回忆说。经过深入村民走访调研和仔细分析,工作队终于确定了初步的努力方向。

解决无人机植保难题。农作物植保关系着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村民的实际收入。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后发现,兴海村农作物植保面临一大困境:全村土地集中化程度较低,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较小且呈斑块状分散,适用于大面积植保的普通无人机在此施展不开。由于传统人工植保一天仅能喷洒15亩地的农药,又容易损伤花粉传播,所以不少村户干脆放弃了植保。然而,以大豆为例,没做过植保的大豆因为有虫口,根本卖不上价,基本上属于给钱就卖。这让工作队忧心忡忡。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工作队多方协调,争取到局党组和相关处室、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局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国情监测及农村土地确权等测绘成果,通过融入黑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HLJCORS)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图和移动互联技术对无人机植保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层层技术攻关,最终形成了农业植保作业信息服务原型系统运营方案。

“普通无人机植保耗时长、需要人工多,一块五六亩的地,光是人工测量边界最起码就需要20分钟,而我们的系统只需要一个技术人员在电脑系统里定位,5~6分钟就能完成,还能准确无误地自动避开电线杆等障碍物。”测绘技术的注入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植保的效率,降低了每亩植保价格,极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作物增产,助力贫困户以及当地农民增收。

秋收时节,兴海村到处是一片丰收景象。村民刘海丰看着地里的收成,不停夸道:“多亏夏天做了无人机植保,我家的地今年产量稳了。”听到这番话,扶贫队员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群众的口碑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秸秆打包回收利用。往年秋收之后,大量的秸秆消耗不掉、转移不了,成了兴海村农户的烦心事。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协调资金为兴海村购买了大马力机车和秸秆打包机,成立了秸秆再利用打包合作社,将兴海村和邻村近5200亩玉米秸秆全部打包。秸秆打包为村民带来诸多好处,打包的秸秆可存储用于牲畜的主要饲料,减少养殖成本;解决了春耕秸秆处理问题,避免秸秆燃烧带来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秸秆还可集中出售给加工企业,达到效益环境双丰收。

发挥测绘优势助扶贫。为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优势,工作队联系相关部门,制作了中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分布图提供给省扶贫办和有关驻村工作队,利用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制作了东林乡地表覆盖分布图,为东林乡的政务管理、经济发展、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在看到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制作的工作队分布图后,其他的扶贫单位纷纷点赞,有关扶贫部门也致电提出需求。工作队又协调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部门制作了《东林乡地表覆盖分布图》《海伦市地表覆盖分布图》和《海伦市驻村工作队分布图》,赠送给海伦市政府及东林乡政府,并运用分布图对市、乡整体布局及今后的发展制定了初步规划。

拓宽大米销售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兴海村的土壤含硒量丰富,种植的水稻自然含硒,但知名度却不高,以往村民们种植的水稻都是不经过加工直接销售,利润较低。了解情况后,工作队决定寻找销售渠道,让村民们得到更大实惠。他们积极联系,多方筹措,先后带领村民参加哈尔滨绿色博览会、“绿聚人”农副产品展销会等大型推介活动,逐步打出兴海村绿色富硒大米的知名度,此外还组织将大米运到哈尔滨销售。为方便群众购买,工作队决定送货上门。曾经坐在电脑前经纬河山的测绘技术人员此时既当销售员,又当起了快递员。“从小生活在城市,没干过什么重活,50斤一袋的大米,看着不难,扛起来还真有些吃不消,走一段就得歇一阵,慢慢挪到地方。”“90后”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傲回忆起那段扛大米的经历笑着说。

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街上没有灯,天一黑就没法出门了,上次我有急事晚上得出门,路黑还把脚扭了。”“人家城里的大街晚上都灯火通明的,扶贫队能不能想想办法?”“大家别着急,你们的难题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会尽快想办法一件件落实。”队长齐忠华的一番话给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工作队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亮化了兴海村2个自然屯的所有街道;为改善村卫生条件,组织旱厕环保改建38户;带领村民清理房前屋后、路边的垃圾,建设垃圾箱60余处,建立了垃圾日常处理规则。这些举措显著改善了兴海村人居环境。

为解决冬季雪天路滑问题,工作队筹措6万元资金购买扫雪滚刷,成立冬季扫雪队,着力打造交通安全环境;为解决多年的局部内涝问题,组织治理路边沟600米、建设路边沟护坡200米,建设爱心小桥20座,修复水毁生产路桥涵5处。为解决水稻缺水问题,组织打深水井23眼用于水田补水,为种植结构调整打基础。农户们欣喜地表示,今后种水田心里有底了。

为丰富村民娱乐生活,筹措近3万元帮助组建兴海村秧歌队,提升文化氛围。对留守老人进行重点帮扶,及时与其子女反馈老人生活状况,让外出务工的子女安心,也让老人能感受到温暖。一桩桩、一件件小事让群众感动,“工作队是来给我们群众办实事的”,村民们交口称赞。

助学帮教,让孩子们拥抱精彩人生

入驻兴海村以来,工作队一直把扶贫先扶智放在心上,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

工作队针对兴海村的学龄青少年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多次走访调研后,发现村里的中小学生,有的家庭条件困难买不起文具,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还有的孩子渴望读到更多书拓展眼界。为此,工作队精心策划助学帮教活动,与局团委联合举办以“点亮微心愿,托起新希望”为主题的爱心捐赠活动,累计捐赠学习用品、衣物等生活物品1180余件,价值5万余元。齐忠华感慨地说:“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现在虽然苦,但还有很多人关心他们,希望他们能努力学习,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两年的脱贫攻坚,兴海村于2018年底退出贫困村行列,驻村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齐忠华也被评为“绥化市优秀驻村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驻村工作队得到了兴海村村民的一致认可,村民们将亲手书写的感谢信和锦旗送到工作队手中。

(汪洋)

搬出穷山沟 走上致富路

——记青海省有色第三地质勘查院驻村第一书记隋源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德恒隆乡东加村位于黄土山区,干旱少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被当地群众称为卡日岗地区。卡日岗,藏语意为“老虎出没的地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常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生活。

2018年3月,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的省有色第三地质勘查院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隋源,作为省自然资源厅派驻扶贫村的驻村干部,被选派到东加村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

自进驻东加村以来,隋源与工作队员一起,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积极与村两委干部配合,始终把使命牢记心头,找准脱贫着力点,把所学所长贡献到精准扶贫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和责任。

以心换心,赢得群众信任

刚接到精准脱贫工作任务时,隋源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仅7个月。体弱的妻子,襁褓中的婴儿,是他心中最大的担忧。但作为党员干部,他深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努力克服家里的困难,毅然决然走向精准脱贫工作岗位上。

当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一路颠簸来到东加村,看着四周的山沟和村民破旧的房屋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定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他暗下决心。

初到东加村时,还没来得及安排自己的住宿,隋源就先绕村子走了两遍,一栋一栋地绘出全村住房及建筑物分布图,然后挨家挨户走访村民。

随着调查走访的深入,如何过语言关,成了横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由于他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对化隆当地口音不熟悉,甚至听不懂,无法交流怎么能够了解情况、制定措施、宣传政策呢?为此,他与群众交朋友,学习当地的语言,同时虚心请教村干部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历史等信息,很快进入了角色。

在调查走访中,隋源看到,多数村民的早饭和午饭极其简单,土豆就着馍馍开水果腹。劳作归来后的晚餐才舍得用辣椒炒土豆就面条吃。更令人揪心的是,村里土垒的房子经常会因为一场降雪或雨水浸透墙体而倒塌。看到这些,隋源心里非常难受。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他带领新组建的扶贫驻村工作队走遍了全村贫困家庭,完成了走访摸底,摸清了村上的基本情况。随后,他像一位备考的学生一样埋头苦读、认真学习领会有关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文件精神,积极向乡、村干部请教,并结合本村情况梳理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搬出穷山沟,过上好日子

东加村的贫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高山深谷、沟壑纵横、交通闭塞,村里几乎没有一片平坦的地方可供耕种,村民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下雨路滑,冬天大雪封路,大小车祸时有发生;生活、生产物资运费奇高;农作物收成靠天吃饭,正常年景的小麦亩产只有200余斤……

德恒隆乡党委政府和扶贫工作队调研一致认为,易地搬迁是东加村实现整村脱贫最好的出路。如何使“易地搬迁”落地生根,使群众受益受惠,是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难题。前一任工作队为此做了大量扎实细密的工作,迁出了部分村民,家中经济实力稍好的村民已插花安置。剩下的近80余户村民,都因为家庭困难、无劳力等原因,持观望态度。

针对迁入地地价上涨,建房成本增加、村民观念保守等各种不愿搬迁的原因,隋源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走村入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宣传精准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并结合工作实际,将全村村民不搬迁的原因分类别统计,逐户上门动员。对有搬迁意愿的村民,上门服务,帮助填写各类表册,带领办理法律文书,对持观望态度的村民,苦口婆心、多方动员。将搬迁出的村民人居环境做成展板,让群众对比搬迁前后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协调解决搬迁过程中群众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最终在入冬前动员45户贫困户搬迁入住新居。

在未搬迁的3户贫困户中,马忠清搬迁意愿强烈,但其已远嫁海西的妹妹由于未及时迁出户口,导致涉及双重户口,因而享受不了相关扶贫的建房资助政策,一直未通过审核。了解情况后,隋源多方交涉,历时半年最终解决了户籍问题,马忠清顺利办理手续,享受到了相关扶贫的资助政策,马忠清全家的搬迁现已顺利完成。

低保户马赛买和马生明2户皆因经济困难拒绝搬迁,隋源与乡干部、帮扶干部近10余次上门动员,在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后,隋源多次到省有色地勘局汇报搬迁进展与困难,最终分别为他们争取到1万元的建房困难救助。如今,马赛买、马生明2户已搬迁至公伯峡地区,住房即将竣工验收。

在一年多整村搬迁的日子里,隋源共争取贫困建房救助资金4.5万元,用于帮助经济困难的群众建房,累计行程约4.5万公里,跑遍了迁入地7个乡镇13个村,已实现全村48户建档立卡户全部易地搬迁安置。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自打隋源干上了第一书记这份工作,这句话便成了他的座右铭,他常说:“对乡亲们的事儿,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干在事里。”按照中央相关要求,经过新老扶贫工作队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配合进行扶贫帮扶的其他单位的大力支持,东加村第一轮还未脱贫的45户175名贫困人口脱贫,整村退出贫困户序列。并在2019年1月11日,通过了省级及国家脱贫攻坚成效交叉考核组验收。脱贫后的东加村,人均收入从2015底的人均2900元跃升至2018年底的4000元,脱贫攻坚开始时认定的 48户184名建档立卡户,享受了易地搬迁10万元搬迁补偿和健康医疗保险费用(人均266元)政府转移支付政策,贫困发生率从40.3%降至0.018%。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落后的不利局面,隋源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加快推进养殖大棚投产使用,联系兽医专家提升牲畜的繁育率,46户180人通过产业分红的方式增加了收入,也实现了东加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在他任职的一年时间里,为东加村争取了各项资金20余万元,产业扶持、结对双帮、易地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全面开花。

隋源常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幸福。”他勤勉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的品质得到了化隆县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省有色地勘局的一致赞赏和认同。2019年3月,隋源被化隆县委县政府评为2018年度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凝结着无数的汗水,也代表了村民们的认可。

(康维海)

扶贫路上绽放青春

黑龙江海伦富硒大米销售(黑龙江产的富硒大米哪里有卖)-硒宝网

和村民交流养牛合作社新引进的蜀宣花牛饲养情况。

我叫孙维,曾是四川省国土整治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在是丹巴县阿娘沟四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2017年10月,作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派驻丹巴的第二批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我带着在丹巴县城淘来的一本《丹巴县志》来到了阿娘沟四村。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缓慢行驶,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山上不时还有飞石滚落,我拉着扶手,透过车窗望着这崇山峻岭不敢有丝毫松懈。这就是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出路,山上的村民走这条路到县城要用多长时间?是否也这样危险?驻村的这几年我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一路上,我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初到阿娘沟四村,走村访户了解民情是我开展的第一项工作。有时候脚底板心都走得生疼,有时候忙得一天饭都吃不上,村上没有通村路,遇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村里有藏、汉、回、羌4个民族,遇到语言不通时只能用手比画。就这样,一个星期里我便走完了全村85户345人家。

走访中,贫困户苏吉卓玛家的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丈夫因病去世后,苏吉卓玛带着3个孩子和婆婆住在一起。孩子上学需要用钱,给婆婆治病也需要钱,生活的重担都压到了苏吉卓玛一个人的肩上,让这个刚刚才40岁的女人早早驼了背。

要为她做点什么。我跑遍了村上和县上的医疗部门,为老人治病解决了医疗报销;通过“助学助梦助人”计划为家里的孩子争取了部分学费。现在老大已经考上了南充职业技术学校,可以为妈妈分担一些,老人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而苏吉卓玛通过参加村子里的夜校会计培训后,在康定的物流公司谋到了一份会计工作。今年,苏吉卓玛家领到了村子里发放的200株花椒苗,家里的日子也像这些种下的花椒苗一样,有了希望。

阿娘沟四村在平均海拔2800米的高山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环境,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是全省地灾重点多发区域。关永场就是村子里一处地灾风险点,威胁着村上41户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周,我都会徒步1个多小时到滑坡点去查看情况,遇到下雨天更是提心吊胆。

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设备,一直以来都由退伍军人张明全担任村里的地灾监测员,负责全村的地灾监测工作。在山里巡查地灾,距离远,路难走,老张每天都要去监测点上看一看,但难免也有到达不了的盲区。每当天气不好,发生暴雨的时候,张明全几乎全天都在山上巡视,因为暴雨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然而,仅靠张明全一人的力量怎么能确保群众的安危?加强技术防灾力量才是当务之急。

翻阅了村子上历年来的地灾情况资料,跟随地灾监测员到隐患点现场查看情况,我把村子里的地灾情况整理成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多次向丹巴县和四川省自然资源部门汇报。终于,在今年5月份,村子里装上了自动化的电子检测设备。新设备监测着山体的一举一动,提高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能力,人防+技防,随时监测雨量和山体裂缝,提高了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阿娘沟四村所在的丹巴县地处川西北高原地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具有极重要的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地理区位十分重要。全村只有298亩耕地,人均还不足一亩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耕地稀少,成为摆在四村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为保护四村的生态资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8年,村子里引进产业,成立了强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开始了育树造林工程。全村有20多人成了造林员,通过承接造林任务,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为个人增加了1500元左右的收入。如今,全村300多亩土地种上了松柏、杉树等树苗,林下也种上了一枝蒿和白及等中药材。通过推进“生态建设+扶贫”,四村实现了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每次走访时路遇这些刚刚栽下的小树苗,我都要去看看它们,也盼着它们快快成长。

如今的四村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家家门前通上了水泥路,以前雨天泥泞的小路不见了踪影;村子里引进了蜀萱花牛,建起了养牛场;电子化的地质灾害防治设备随时守护着全村人的安全;村口建起了小广场,闲暇时邻居们会相约来这里跳锅庄。两年来,第一书记的工作让我习惯了高原上的生活,数不清停电时裹着棉被熬过多少个寒夜,数不清踏遍四村走破了多少双鞋子,但我知道,当离开这里时,我一定会怀念在四村的这些日子,更舍不得这些朴实的村民。

(孙维 口述

实习记者 付启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