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大米有那些牌子(安康大米牌子富硒有哪些品种)
5月14日、15日,全国妇联在京隆重表彰了2018年全国五好家庭,揭晓了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由安康市妇联推荐的陶淑芳家庭、周云庆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熊哲贵家庭、石前梅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虽然这4户家庭的美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家庭的良好风貌,是广大家庭学习的榜样。
全国五好家庭
陶淑芳家庭
今年72岁的陶淑芳,是一位热情、开朗,热爱文艺、热心公益的开心大妈。她的家庭更是一个典型的热爱文艺、热心公益的幸福家庭。他们远离酗酒、赌博等不良生活习惯,用高雅的文化艺术陶冶情操,凝聚亲情。她家的窗口经常飘荡着丝竹管乐之声,秦腔、汉剧的优美唱腔,那暖暖的幸福感也伴随着音乐充溢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
陶淑芳53岁那年,突然喜欢上了工笔画,于是潜心拜师学艺,至今多次荣获省市奖项。陶淑芳能歌善舞,吼得一嗓子好秦腔,她的老伴张斌曾是安康秦剧团的编剧;儿子张永红板胡、二胡、吉他样样精通;孙女拉二胡、板胡、弹钢琴,打小就是学校的文艺之星;儿媳也是单位的文艺积极分子。闲暇时,她和老伴唱秦腔,儿子拉板胡,孙女拉二胡,儿媳打板伴奏,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陶淑芳和另一个姐妹发起成立了“佳木斯”艺术团,还和老伴发起成立了“秦腔班社”,用文艺讴歌生活。多次带领社团参加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把欢乐带给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每次有演出任务时,全家老少都是她的坚强后盾。他们改编、创作的《朗在对门唱山歌》《巴山情歌》《老两口逛新城》等节目,走进了社区和乡村,宣传了安康,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儿子张永红说,支持爸妈,幸福自己,快乐大家。在这样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孙女张扬梦婷自小热爱文艺,现已经以优异成绩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走上了文化工作岗位。
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中,婆媳亲如母女,夫妻恩爱有加,晚辈孝敬长辈,长辈爱护晚辈,街坊四邻有口皆碑。儿媳怀孕生产时,婆婆细心照顾、唯恐不周;父母生病,儿媳床前陪护,无微不至;尊老爱幼的美好家风,代代相传。
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只有温暖心灵的细节。陶淑芳家庭始终把“善待他人,踏实做人,尊老爱幼”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并把这几句话作为治家格言。这个幸福之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修炼自己,奉献社会,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家庭。
陶淑芳家庭2015年被推选为“三秦最美家庭”,2016年被授予“第九届陕西省五号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
陶淑芳家庭视频资料
周云庆家庭
周云庆年幼时,一场意外使他双目失明,在汉滨区残联的帮扶下,他和妻子陈和霞成立了永庆盲人按摩店,从自主创业之路走来,他们虽饱尝酸甜苦辣,但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社会,竭尽所能帮助弱势群体。
永庆盲人按摩店规范专业化的管理和培训模式,受到省市区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5年经汉滨区残联和区人社局批准成立“汉滨区盲人按摩技术培训中心”,陕西省自强职业技术学校将永庆盲人按摩店确定为该校学员实习基地,周云庆当选为陕西省盲人按摩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代表陕西省参加在湖南长沙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骨干师资培训班学习。学习归来后,夫妻二人免费为汉滨辖区内30余家按摩店、100余名盲人按摩师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促进盲人更加精准稳定的就业。
在自主创业的同时,他们不忘回报社会,近年来,他们先后为70余名盲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先后培训专业按摩师100余名。夫妻二人经常利用休息日参加义工联组织的公益活动,为悉心照顾年事渐高的父母,他们将父母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饮食起居。周云庆的母亲患病期间,他们轮换照顾,花费二十余万元。天长日久,夫妻二人善待老人、孝敬老人的言行举动,受到人们的好评。“善待他人”是根植他们夫妇二人内心深处的美好品质。在他们居住的小区,二人是人人皆知的“文明人”“热心人”。在小区居住多年,他们遵守小区的各项规定,与人见面总是笑脸相迎、真诚问候,谁家有事要帮忙,他们总是尽其所能。
因事迹突出,周云庆先后被推选为陕西省自强模范及助残先进个人称号、陕西省自强模范、安康市盲人协会副主席、省残代会第六次代表、汉滨区盲人协会主席”,多次受到省市区领导的接见。 2015年7月他们被汉滨区人民政府和区妇联评选为“汉滨区最美家庭”。
周云庆家庭视频资料
全国最美家庭
熊哲贵家庭
在安康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深处的黄龙村,住着一户女主人名叫熊哲贵的平凡农家人,但这个家庭背后的故事,却印证了周围百姓的反映—“贵夫人”这家人不一般。
2009年,几名摄影爱好者在油菜花海采风时,熊哲贵做了地道的农家小菜招待他们,期间,一位网名叫“广寒仙子”的摄影爱好者给她提“金点子”,建议他们开办个农家乐,熊哲贵深思熟虑后,当时已经52岁的她仍然决定试一试。创业之初举步维艰,但她的丈夫冯忠友和儿子冯捷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一直在身边支持鼓励她,并共同出谋划策。
201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家人的支持下,熊哲贵家庭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创办了古梯田上的第一家农家乐——田梁农家。很快,大山深处寂静的农家小院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当凤堰古梯田美景通过影友的作品呈现在各类杂志、报刊及摄影展会上时,凤堰古梯田对外界的吸引力逐年增加,田梁农家的牌子也响了CCTV—4《远方的家》栏目、陕西电视台、《人民日报》、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相继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题报道,小小的田梁农家也成了备受游客关注和喜爱的新景点,每年田梁农家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5000余人以上。
勤奋好学的一家人,不但学会了使用微信,还做起了时髦的微商,他们一连加入10多个电商群,不仅将自己家生产的豆腐乳、腊肉、富硒大米、土豆等特产卖了出去,还将客人的订单根据农户的特长分户生产,再把农产品回收回来快递给客人。两年来,他们做微商卖土特产的收入达20万余元,也通过田梁农家这个平台,为山里的农产品寻找到了一条好的致富路,促进了村民增收。
这么多年来,这个家庭的每名成员始终和睦共处、同心同力,更是以仁爱之心帮助邻里,以感恩之心回报党和社会,熊哲贵先后受到省市县各类表彰,这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也于2017年被评为“三秦最美家庭之星。”
熊哲贵家庭视频资料
石前梅家庭
石前梅,白河县卡子镇大桥村人,白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石前梅夫妇俩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另领养了一个女儿。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
石前梅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夫妇俩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时候,石前梅夫妇就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敬老院,探望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她在老家仓房村采取大户引领和流转土地等方式,组织群众发展茶叶产业。以仓房村为中心打造万亩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公司已发展茶园3280亩。2012年年底建成了2000余平方米的清洁标准化厂房,引进1条现代化生产线,建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富秦茶庄。建成茶叶保鲜库200立方米,年生产优质绿茶10与吨。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仓房村实现了人均3亩茶,户均10亩茶和“一村一品”的目标。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石前梅夫妇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她把大桥村两个“五保户”陈福起和黄继和一直供给着,平时给粮管吃的,过年了自己吃什么,就给两个“五保”端两盆子,让他们和常人一样过年。她以百倍的热情和信心,用勤劳的智慧和双手建设家乡、改变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牵手相伴二十多个春夏秋冬,石前梅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