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富硒茶的市场规模(万源富硒茶多少钱一斤)
农业是国之根本。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达州建市20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稳定粮食生产,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着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老巴渠,换了人间。一条条玉带般的乡村道路,蜿蜒纵横于1.66万余平方公里的达州大地;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迸发出强劲的区域竞争优势;一处处风景殊异的乡村旅游景区,托起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梦想;一个个房屋美观、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的新村聚居点,彩绘着幸福美丽乡村的全新图画……
告别苦日子,过上好日子。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极大改善,乡村治理水平大幅跃升,新型城镇化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感恩盛世,欢欣鼓舞。今年9月23日,达州市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将在大竹县举行。农业成果展示、农民趣味运动会、千人醪糟宴、最美新农人、最美农技人、最美宜居乡村评选等系列活动,将生动鲜活地展示我市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回望来时的路,我们不能忘怀广大“三农”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从今天开始,本报陆续推出八篇工作通讯,展示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辉煌成就,同时向那些常年奋战在乡村大地,逐梦乡村振兴的人们致敬!
从交征购粮到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废除沿袭数十年的粮票到取消农业税,从温饱不济到吃穿不愁,再到明年的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大地物阜民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中国农村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地处大巴山南麓、秦巴区域中心的达州市,70年来紧踏共和国时代步伐和政策节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村增美的目标,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蹚出了一条具有秦巴山区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产业化如火如荼,粮食和畜禽稳产高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幸福美丽新村星罗棋布,农村改革和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景象,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铺陈于巴山渠水。
一组数据,彰显达州农业农村发展沉甸甸的成就: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317.1万吨(全省第一),油料总产35万吨(全省第三),全年出栏生猪418万头(全省第三)、肉牛30万头(全省农区第一),水产品年产量9.75万吨,特色产业基地达到260万亩,建成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产业基地达到265万亩,农产品加工年总产值达260亿元,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数量全省第一……达州这个农业大市,正高扬“农头”,奏响乡村振兴的雄壮序曲,快步迈进农业强市,浓墨重彩推动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大竹县团坝镇九龙潭一带,林木葱郁,清溪环流,云蒸霞蔚,是种茶的好地方。过去,这里的百姓守着一亩三分地,苦熬苦干,无产业无出路。
2010年,廖红军从杭州引种白茶回家乡种植。2011年春天,试种的1000多株白茶成功地冒出了新芽,经检测,各项指标优于杭州安吉白茶。随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目前已发展成覆盖团坝等9个乡镇、总面积近5万亩的大产业,拥有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16家。
我市山地、丘陵占比超过98%,海拔高差达2000余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孕育了丰富的农业资源。然而,过去老百姓却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农业生产水平低、效益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时序流转到新的世纪。我市按照“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理念,抓基础、建基地、强机制,推进加工、贸易、农旅同步发展,突出富硒、绿色、生态、有机特色,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从单一的传统种养业逐渐向农业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和区域布局加快形成。全市现代农业呈现出典型的“四化”特征。
——基地规模化。我市全面提升优质粮油、富硒茶叶、优质水果、特色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水平,同步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粮食产量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特色种植业已建成标准化基地260万亩,已建成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及万亩亿元示范区30个,成功创建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一牌三化”(品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基地种植面积220万亩;肉类总产量50万吨,成功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部级11个,省级59个,市级214个。优质生猪、蜀宣花牛、旧院黑鸡、开江鹅鸭等一批特色养殖业的养殖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
——加工精深化。坚持招大引强和扶优扶强两手抓,先后引进5家全国“三类500强”农业企业入驻达州,培育农产品规上企业191家,重点龙头企业16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1家。全市农产品加工水平、企业规模、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率上升至50%以上。培育示范合作社培育示范合作社国家级20家,省级103家,示范家庭农场省级18家、市级40家。建成通川、大竹、渠县、开江4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工贸易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品牌意识、质量安全、科技含量、精深加工能力快速提升。
——贸易市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及电子商务发展快,商品率达60%。“农村淘宝”、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在农村布点联网。万源市、渠县、宣汉县、通川区等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达州菜篮子”“城乡通”等电商平台投入运营,网购网销达20亿元。农产品出口已突破1亿美元,其中四川花萼绿色食品常年签约欧盟订单1100万欧元。东柳醪糟、玉竹麻业产品已出口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产品品牌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职业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及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大幅提升。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名列全省第一,达到21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97个,其中绿色食品33个、有机产品38个、无公害农产品2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4个;旧院黑鸡、巴山雀舌、灯影牛肉、大竹醪糟、渠县黄花等一批达州农产品享誉国内外。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地区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滞后,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为此,我市综合运用决策、投入、运行、管护机制,开展道路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新建设农建综合示范区,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让农民“以农为家、以农为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和发展。到2018年末,全市建成农建综合示范区8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73.52万亩,274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油(水泥)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户户通达,健身广场、便民超市、卫生室、文化室等“1+6”公共服务中心配套完善。
——实施水利大提升行动。大力推进“3+10+1”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土溪口、双河口等6座大中型水库建设;继续推进固军大型水库和李家梁、白兔、斑竹沟3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推进宝石桥水库等8个已成中型灌区渠道配套改造。依托水利建设项目,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排灌沟渠、提灌设施、塘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广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
——建设农建综合示范区。从2014年起,按照“四区合一”(田区、业区、景区、社区)模式高质量建设,每年各县(市、区)建设面积不低于3万亩的农建综合示范区1个。同步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配套完善水网、路网、田网、林网“四网”,提升农田排灌、土壤培肥和农机作业能力,着力解决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四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240亿元。开江“稻田+”,渠县柑橘、花椒,大竹白茶、糯稻,万源富硒茶,宣汉脆李等“产业+新村+文化+旅游+电商”五位一体发展势头强劲,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了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代办服务、环境治理、社会治安“五进村”。探索建立村民理事会、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构,完善乡规民约约束机制。实现健身广场、便民超市、卫生室、文化室等“1+6”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
幸福美丽新村宜居宜业
渠县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美观的瓦房,整洁的院落,碧绿的菜园,水电气光纤网络“五通”,一派生机盎然的新农村景象。
这里的54户135人过去散居各地,房屋破旧,经常受洪水袭扰,交通不便,缺乏增收渠道。易地搬迁后,村民就近去县城或在附近的万亩柠檬产业基地务工,日子一派红火。
近年来,我市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全市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幸福美丽新村1500个、扶贫新村803个,创建省级“四好村”244个、市级“四好村”1303个,农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
——突出规划引领,绘就新村发展新蓝图。按照“全域、全程、全面”的理念,聘请专业机构科学编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科学定位发展主题,深挖村庄历史底蕴,突出乡村味道,确保田区夯基础、业区推产业、景区优环境、社区促和谐,产村融合发展。
——夯实基础配套,构建新村建设新风貌。按照先基建、再配套的方式,把“山水林田路、机电气园房”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步推进“水相连、田成片、路相通、林成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新村发展新格局。“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突出建基地、强龙头、创品牌、“互联网+农业”战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建成开江甘棠新街“稻田+渔”、万源白羊石塘富硒茶、渠县李馥青花椒、渠县渠南中滩柑橘、宣汉庙安脆李、大竹月华石河糯稻、大竹团坝白茶、达川九岭罐子青花椒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现代农业园区。
——注重农旅融合,开辟新村发展新路子。按照“一个幸福美丽新村就是一个乡村旅游景区”思路,建设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专业村、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农业风情小镇、农业科普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相继打造出了宣汉洋烈水乡、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通川区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开江宝塔荷香、开江黄金花海、大竹秦王桃、宣汉川东莲乡、渠县秀岭春天等一批旅游文化品牌“时尚”新村。
——培育文明乡风,丰富新村建设新内涵。始终把提升农民素质、激发内生动力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机制,形成村民约定、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全面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让村民们争做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营造平等、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和团结、互助、融洽的邻里关系。
农村改革焕发全新活力
农村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市已基本完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148万亩、托管土地35万亩;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3.57亿元和产业扶持基金3.34亿元。同时放活土地经营权,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农村资金互助、“六权同确”等一系列改革事项走在全省前列。
——以“确权颁证”为基础,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地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清查账面资产60.2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6.3亿元,陆续开展村集体成员资格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工作,已建立合作社或公司制村集体经济组织达1000个。探索多种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全市50%以上的村有集体经济经收入。
——以“培育主体”为抓手,持续强化现代农业支撑。我市坚持规范一批、引进一批、培育一批等方式,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允许在职农技人员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到农村去领办经济实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495名农业科技人员申报涉农创新创业项目206个,政府兑现产业扶持奖励资金1150万元,真正把农业科技“种”进了田间地头。
——以“转变方式”为手段,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管齐下,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钱”的问题。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3.57亿元和产业扶持基金3.34亿元,发放借款2.17亿元。探索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累计发放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1.42亿元、林权抵押贷款1.05亿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11万元。建成了6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省级2家),累计发放贷款247笔、3048万元。建立了达州市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5287万元,已累计贷款4264.9万元。探索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已在达川区、宣汉县开展试点。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宣汉县樊哙片区,自然条件恶劣,当地百姓曾经守着野生中药材和原生态土特产,过着穷得不能再穷的日子。
随着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园,直接带动102个贫困村、9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周边46万余人增收,推动宣汉县从四川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转变成四川减贫人口最多的县。今年五一小长假,景区接待游客15.3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当地群众瞅准大好机遇,发展中药材产业和乡村旅游,昔日烂在家里的腊肉、土豆、崖豆、玉米等,变成了餐桌上游客的美味佳肴。全县最差最穷的地方,变成了全县最富最美的地方。
我市科学确立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编制实施“22+1”扶贫专项,打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三大攻坚战”,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71.53万减少到去年底的4.78万,贫困发生率由14.25%下降到0.88%。2017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在达州召开,这是对我市扶贫工作的肯定。
——创新建设“脱贫攻坚引领区”。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脱贫攻坚引领区”,先后建成7个区域布局合理、基础配套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群众增收明显的引领示范区,带动农村改革、产业发展、文明新风,增强辐射效应,促进了区域整体脱贫奔康。引领区内连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10.3万亩,水、路、田、林“四网”配套完善,37个贫困村顺利退出、1.86万多人成功脱贫,成为全省脱贫攻坚一大亮点。
——聚焦目标汇聚攻坚合力。人心齐,泰山移。我市聚焦2019年底全市78.53万贫困人口、82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目标,科学编制“22+1”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层层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通过增设编制人员组建脱贫攻坚办,领导率先垂范蹲点督导,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支持,建立风险基金发放小额信贷,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等多种形式汇聚攻坚合力,挂图作战,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三大会战”补齐短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我市打响基础、产业、民生“三大攻坚战”。以路、水、电、广、网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穷貌”;以种、养、加、销、游为重点,培育农村产业“拔穷根”;以吃、穿、住、医、教为重点,切实保障民生“兜穷底”。11.2万名贫困户落实了产业项目,发展特色种植业103.36万亩,457个村文化室、卫生室全覆盖,317个贫困村建立了电商服务站点,22678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48803人。□漆慧霞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