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富硒茶一亩地产多少(富硒茶产业国内现状)
苏陕一家亲 携手共振兴
——汉滨区与武进区对口协作帮扶纪实
通讯员 吴亚君
在汉滨办厂兴业的浙商顾芝红,对汉滨营商环境、苏陕协作支持项目赞不绝口,不仅自己选择扎根汉滨发展,而且愿意把更多的亲朋好友招引到汉滨兴业;位于汉滨区晏坝镇的德润天然富硒茶有限公司借助苏陕协作帮扶机遇建成高标准化绿茶红茶生产线,有效助推茶叶产业发展;20年来专注天然富硒水研究的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2021年迎来跨越式发展,在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下,年产30万吨包装饮用水生产车间建成投产。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苏陕协作的支持,随着一批批产业项目落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武进元素”推动汉滨驶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汉滨区委书记范传斌带领党政代表团到武进开展对口协作交流
新一轮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安康市汉滨区与常州市武进区紧密结合两地资源禀赋,紧扣民生项目、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方面,不断推动苏陕协作走深走实,开创了对口协作新局面,为促进汉滨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化人才交流 携手共促发展
两地一家亲,千里若比邻。为全力支援汉滨经济社会发展,武进区充分发挥区域、技术、资源优势,委派党政干部到汉滨区挂职,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支农、支医、支教。远隔千山万水的两地,因一批又一批干部的互访交流学习,缔结了深厚的情谊。
“去年年底,在我们的帮助下,大河镇小河村的黑猪肉销售非常好,因为这里的黑猪肉品质不错,深受常州市民的欢迎。下一步,我还想继续帮助他们提升黑猪肉品质,精细化宰割包装,打开常州市场。”郭志平说。“《富硒跑山黑猪屠宰、分割、管护流程》《关于汉滨区“陕南白山羊”兴牧富民帮扶的探索》……”打开郭志平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他来汉滨以后对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今年59岁的郭志平是武进区高级兽医师,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4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去年10月,临近退休的郭志平再次选择援陕,到汉滨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开始了为期1年的对口支援。在此之前,他已有一次支援安康平利县的经历,因此他对安康颇有感情。2021年10月,他荣获江苏省委、省政府“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个人”称号。
苏陕协作资金帮助扩建的五里镇幼儿园
安康武进希望小学也是苏陕协作交流成果的结晶和见证之一。从1998年8月建校以来,来自江苏的一笔笔善款不断汇入学校,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断得到完善。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还向汉滨区教体局捐赠奖学金100万元,激励汉滨学子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陈建国是武进区派驻汉滨区鼓楼小学支教的老师,在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任副校长,曾多次从事基建工作。因为能力强、素质高、做事细,工作组安排他监督安康武进希望小学宿舍楼项目施工。从宿舍楼开工建设到主体完工、内部装修、设备安放,陈建国在位于安康城区的鼓楼小学和位于瀛湖镇的安康武进希望小学之间辗转奔波了4个月。随着漂亮的塑胶操场全面完工,宿舍楼里最后一台热水器调试完毕,陈建国老师才依依不舍踏上返程的路。
武进区与汉滨区对口协作座谈会
武进区与汉滨区的情谊源远流长。2017年以来,武进区委、区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带领党政企代表团到汉滨考察调研,推动对口协作,两地26对镇村、企业、学校达成结对关系,并积极到汉滨结对单位开展交流活动,双方人才交流累计达300余人次。汉滨区累计选派27名干部和67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武进区交流学习,武进区累计选派了85名专业技术人员来汉滨支持指导工作。
今年,汉滨武进两地将突出围绕干部人才队伍培训培养,牵线两地党校结对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在教学力量、课程内容、基地建设上互鉴互促,通过双向挂职、飞地培训,为汉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同时,突出围绕重点科室建设、拓展诊疗项目、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等深化卫健系统双向交流,开展组团式帮扶、建立两地远程联合诊疗合作机制,依托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武进定向培养输送村医人才。
加强劳务协作,促进“双向”就业
为认真落实“苏陕劳务协作”工作,实现汉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021年初,汉滨区人社局授权安康康华峻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为苏陕劳务服务中心经营企业。该公司在汉滨区苏陕劳务服务中心成立之前,就已建立了完善的劳务输出体系。与江苏武进区人社局、常州联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峻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具有实力的人力资源部门及企业签订了《安康市汉滨区贫困劳动力精准输出协议》,从根本上保障了劳务人员的基本权益。
苏陕劳务协作汉滨工作站揭牌
“我们已在汉滨区26个镇(办)均设立招工办事处,把岗位信息送到家门口。为拓展从业人员就业渠道,还开展了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技能培训,从2021年8月起,已经陆续培训400余人,培训结业后推荐江苏及本地就业达30%以上。近三年来,通过我们苏陕劳务服务中心的帮助,共有2000余人到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等地就业。”安康康华峻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华说。
今年50岁的韩廷勤是大河镇堰湾村脱贫户,家中共有6口人,孩子在读书,母亲是聋哑人,生活来源主要靠老公在本地石料厂务工。韩廷勤通过培训到武进的电子厂就业后,月薪达5000元左右,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去年,汉滨区共举办苏陕协作招聘洽谈会4场次,提供岗位共35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共2400余人,通过招聘洽谈会实现初次就业7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500余人。去年4月,江苏省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康养培训基地与安康环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签约合作,举办“苏陕协作”武进·汉滨康养技能高级研修班,全年举办5期,培训98人次,培训合格人员输送武进康养企业就业。举办其他苏陕协作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共62人。全年通过苏陕劳务协作共帮助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1043人。
“因为要照顾小孩,我没有外出务工,在家门口社区工厂上班挺方便的。”安康新伟泰玩具(红升)分厂工人王开菊说。王开菊是县河镇红升社区的居民,家里上有双亲,下有3个孩子,靠丈夫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听说社区内毛绒玩具厂招工,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就能上手完成简单的工序。
近年来,汉滨区依靠苏陕资金的支持,积极引进毛绒文创、电子线束产业,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积极探索“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模式,将产业搬到了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将岗位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难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85家,实现了百户以上移民搬迁安置全覆盖,累计带动就业13200余人次。
培育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汉滨区石梯镇青套村的碧根果种植园里,20多名工人正忙着挖坑、施肥、栽树、浇水……各项工序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新栽植的碧根果树随风挺立,为沉睡的大山带来新的希望,这也标志着“苏陕协作”又一产业项目在汉滨落地。建立碧根果项目示范园后,将对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优化产业发展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由苏陕协作项目支持建设的忠诚村蔬菜育苗基地
走进汉滨区忠诚现代农业园区,一片片蔬菜苗生长旺盛,焕发出勃勃生机。脱贫户罗尚丹正在摘草莓,自蔬菜园区建成以来,她由农民变成“工人”,仅去年一年土地租金加工资、分红,罗尚丹就挣到了4万多元。利用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汉滨区忠诚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大量繁育茄子、辣椒、南瓜等20余种菜苗,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园区累计带动脱贫户1800余人,实现了园区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
发展壮大产业是确保群众持续增收的基础,苏陕协作聚焦特色产业链,将产业协作作为重点,着力提升汉滨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和增收致富能力,通过对产业基地、生产加工、品牌打造等进行全产业链扶持。
在关家镇魏垭村,江苏立华牧业年出栏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现场,满载着建筑材料的工程车不断向工地驶来,数台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上百名施工人员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项目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关家镇魏垭村南侧,规划用地350亩,总投资4.6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加快汉滨区畜牧产业发展,壮大地方生猪产业规模、对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积极推进汉武消费协作工作,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汉滨乡村振兴,通过组织汉滨特色农产品走进武进,利用在武进开设的扶贫产品专馆和专柜,主动对接江苏农产品需求,大力拓展品牌战略,汉滨区“陕茶一号”、“京康茶叶”、“龙王泉富硒水”、“瀛天核桃”等品牌已在武进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电商办、832平台等知名线上单位共同大力推进消费帮扶再创新高,2021年江苏采购、帮助销售汉滨区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等达9965.11万元,经过国家认定的扶贫产品金额达3498.43万元。
武进区不但给汉滨送理念、送资金,还把优秀企业家推荐到汉滨投资兴业,帮助汉滨提升发展质量。通过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13批50余家企业先后来汉滨实地考察。2021年以来,新城地产吾悦广场二期、星庐茶业、台升祥、苏陕文创电绣等5个江苏项目落户汉滨,目前完成投资51739万元,为汉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联席会议
跨越千里,汉武情深;心有大爱,无问西东。汉滨与武进的东西部协作故事仍在续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策划 冯荣平 统筹 汪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