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

硒宝 10-18 18:55 23次浏览

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硒宝网

开栏语

自第八批选派干部到岗以来,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立足群众需求,践行初心使命。为给我县选派干部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工作经验、交流驻村心得的平台,营造比学、比干、比落实的浓厚氛围,“石台先锋”微信平台开设“干在一线 · 选派篇”专栏,记录他们在驻村工作中的奋斗足迹。

2021年6月9日,作为省第八批选派干部,省委统战部王华同志被选派到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这里曾是皖南红军总医院所在地,红色资源丰富,洒落在民间的红色文化亟待挖掘整理宣传。驻村以来,他走遍山村,摸清村情,聚焦新棚村红色资源禀赋,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村庄建设,以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振兴。

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硒宝网

01

倾听红色乡村里的革命故事

1934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来到皖南,在黄山谭家桥与国民党八十八师王耀武部展开激战,红军伤亡严重,300多名红军伤员转移到位于深山的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救治,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治愈了红军战士和游击队伤员1000多人次。驻村的当天晚上,在村支部副书记李洪盛引导下,王华来到脱贫户崔道君家了解情况。那天晚上,崔道君的母亲、革命烈士王国良女儿王荷花老人向王华讲述“两匹老布”“半张药方”“空心大衣”“一把手术刀”“两担中草药”的红军故事,她娓娓道来,生动感人。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发生在新棚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常常触及王华的灵魂深处,让他夜不能寐,思绪万千。80多年前,红军在偏僻的大山深处,创建皖南红军总医院。而今,偏远贫瘠的山村怎么发展,面对人民群众的期盼,他感到“压力山大”、责任重大。

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硒宝网

02

精彩演绎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多次就新棚村帮扶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整合省、市、县党史研究的力量,深入挖掘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宝贵的红色资源,加强党史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王华决心将发生在皖南红军总医院的红色故事挖出来、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让群众自主地讲述战争年代的苦,珍惜当今社会的福。他一次次走村入户,访谈当地群众,发掘红色故事。据护士徐花兰的儿子李光德介绍:“由于战事紧急,伤员不断增多,我妈妈徐花兰便主动把自己的棉袄剪开,棉絮掏空了,床单撕光了,还有许多伤员需要及时止血。我妈妈徐花兰回到家里,将压箱底陪嫁用的两匹老布拿出来,给红军战士包扎伤口……”老布俗称嫁妆布,过去的农村将要出嫁的女孩家里,再穷也要攒下几段老布。在徐花兰的带动下,乡亲们纷纷将家里压箱底的老布捐给医院,大批的红军伤员得到及时救治。“老布故事”承载着红色记忆,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和见证。

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硒宝网

王华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会同县文化馆组织创作了红色戏剧《两匹老布》,讲述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浴血奋战的艰难历程。2022年新编目连戏《两匹老布》荣获“喜迎党的二十大”长三角地区小戏小品剧本征集暨首届长三角戏剧发展联盟小戏小品展演二等奖,该戏剧已在石台县各乡镇(村)和街道巡回演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23年10月,新棚村参与完成了《两匹老布》红色文物“讲故事”的拍摄任务,获得了第十六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评比特别奖。

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硒宝网

03

以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振兴

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价值。自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开馆以来,王华自觉地担任了新棚村红色故事的解说员、红色村庄的推销员、红色精神的传播员,让新棚村的红色故事“活起来”“火起来”。

“透骨的寒风中,这座成立不久的战地医院更加忙碌起来”,“战事惨烈、伤情危急,当地群众自发地到医院,帮忙清洗绷带、照顾伤员”,“没有药物,村民便主动到山上采草药,老百姓把家里的门板拿出来用板凳支起来,给红军当病床”,“由于敌人封锁,补给运不进来,救治伤员急需的绷带和止血棉球等告急,救治工作陷入艰难境地……”,每当讲到动情处,王华的心绪就会和听众一起回到1934年皖南的冬天,久久难以平静,对革命先辈油然而生敬意。感人至深的每一个场景、展馆收藏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述说着革命的艰辛与不易,教育后人“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石台山大山村富硒野生茶(石台县大山富硒村)-硒宝网

各地来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人数达4万人次,带动19家民宿、农家乐改造升级,一大批富硒野茶、高山竹笋、野生蘑菇、山养蜂蜜等优质农产品装进了游客的私家车,“后备箱经济”得到大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王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实施以工代赈道路建设、小桐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红色村庄”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