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苗(安康富硒茶的功效与作用)

硒宝 10-09 18:46 45次浏览

1月1日18时20分

被人们亲切地唤作

“茶奶奶”的张淑珍走了

享年86岁

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苗(安康富硒茶的功效与作用)-硒宝网

连日来

自发到商南吊唁的

省市县各界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人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视新闻等

中省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广大网民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沉痛哀悼“茶奶奶”张淑珍!

哀悼之余,我们不禁要思考

一位普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何以如此受人爱戴?

当代农业科学家该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1961年,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来到了陕西商南县的大山腹地,当起林业技术员。六十多年来,她致力于“南茶北移”事业,创造了秦岭大山里“茶青漫山坡”的景象,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事业注入了毕生精力。作为农业科学家,张淑珍没有一本专著或论文。但是,她却用一辈子的心血和万千群众的称赞,完成了一部厚重的实践“论文”,这篇论文写在秦巴山区广袤的山岭上,也写在千千万万脱贫致富茶农的心中。

4000年前,中国农神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数个张淑珍似的“后稷传人”扎根西部小镇杨凌,为旱区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呕心沥血、创新奉献,以生命赴使命,用实际行动和毕生心血诠释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时代精神,谱写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动人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当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原刊于《当代陕西》1995年第4期的报告文学《厚重的论文是怎样写成的》,深情讲述了农业科学家张淑珍扎根茶园里,功写茶山上,用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和真情奉献,为山区群众留下了一座座“金山银山”的感人故事。相比那些以SCI论“英雄”的学术研究,唯论文论成败的“纸专家”来说,“茶奶奶”实为国之重器、学之大师!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在地——杨凌示范区本土自媒体平台,“凌云社”特转发本篇报告文学,缅怀“茶奶奶”的凡人伟绩,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同时也把这篇报告文学送给心怀天下、执农不弃、爱国爱民的农业科学家们。

厚重的论文是怎样写成的

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将一生贡献给山区人民,她却没有一部专著文。然而她又的确拥有一部厚重的“论文”,并且倾注了33年心血才完成!

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苗(安康富硒茶的功效与作用)-硒宝网

题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豫东平原,一望无边。

可是,就是平展展的大地上,却划出一块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太康禹庄。远望,白花花一片,缺少绿色的生命。

距县城38里的禹庄一大户农家,这年喜得一女,上有两个光葫芦,年轻的父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起名:张爱菊,母亲梦里见到一蓬蓬盛开的黄菊花,又癖好菊花,便以此为名。一年半之后,年轻的父亲不幸远去,甩下四个幼仔,给寡母蒙上了艰辛的阴影。不久,花园口大决堤,激浪洪流淹了村舍田野,也祸及禹庄。母亲携儿带女,扶着婆婆,四处奔波逃命,落脚到太康县城。为了全家人的生计,母亲倾囊买些旧衣衫,制作出一件件精巧的童装童帽,到远乡外县卖掉换来谷物,供全家6口人度过饥荒年馑。靠母亲一双灵巧的手,寄人篱下度过艰难岁月,两个哥哥长大成人,母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便远走高飞。母亲的知书达理,以及坚韧能干在爱菊心里扎了根。她整日缠绕在母亲膝下,母亲就将所认识的字教给她。她一学就会。解放那一年,爱菊已出脱成一个12岁的聪明姑娘,一种强烈的求学欲使她张开了口,“我要上学!”从此,母亲为了她,整天给别人印布、洗衣,爱菊放学归来帮母亲整理布匹。靠母亲的辛苦,她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上学时,老先生给她起了一个大名儿——张淑珍。窈窕淑女,娟美珍贵之意。她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边上马儿跑……”读完开封女中。她学着写文章。校办黑板报上每期都有她的小作品,初二就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在这里,她眼界大开,知道世界很大很大,而想起自己的家庭,就生出一种悲凉。她决心学好本领,改变那块只能熬碱出盐的穷地方。1957年,大学升学考试时,她填写志愿,坚定地写上:森林改良土壤专业!

在西北农学院四年学习生涯里,担任班团支部书记和系团总支宣传部长。她走向了成熟,立志将终生奉献给绿色事业,报效祖国。

毕业分配第一榜下来,她分配到陕西省林业厅楼观台实验林场,未婚夫焦向东分到省委农工部。三榜就要决定终生去向,她急了,心想,我是学林的,又是团干部,就要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她找焦向东商量,俩人志向不谋而合。他俩找系总支书记,系总支书记被他们高尚的境界和献身精神感动了,感叹道:“多好的学生啊!”有的同学说,分配到山区等于自杀,张淑珍唇枪舌战,“学林的就是到山区去,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淑珍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的艰难之路,但又属于自己的金光大道。

汽车将她和行李卷扔在去陕西省商南县的中途商州市,扭屁股就跑了。她换乘了一辆拖拉机,吃了100多公里的灰尘,到达了目的地。

她来了,满怀对理想的憧憬和宏大目标的追求。

这里的层峦叠嶂,她感到秀媚;这里的淳朴民俗,她感到亲切。

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苗(安康富硒茶的功效与作用)-硒宝网

年轻时的张淑珍(资料图片)

一个着灰色制服,齐耳短发的女大学生的身影,出现在丹江南北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森林资源普查、多种经营调查、原始森林开发勘踏设计,每一项艰苦的工作都有她的心血,每一个山巅沟壑都留下一串串匆匆的脚印。

1963年,张淑珍到两岔乡南天队调查森林资源,农家主妇见是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远离家乡,在荒山野岭奔波,很受感动,便倾其粮柜面缸,要做最好的饭菜款待她。她揭开大娘的黑铁锅和粗瓷碗,里面是霉黑苦涩的洋芋蛋和酸的使人一口一滴泪的浆巴糊汤。她拦住了,“大娘,不为难你,我能吃下去,你们不就是天天这样过吗?”两行热泪扑簌簌流下。她并不嫌弃农家的贫寒,而是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已解放十几年了,这里仍未摆脱贫穷。稀薄贫瘠的坡地上,只能长些洋芋、玉米,一年接不上一年,待玉米刚长出鲜嫩的榛儿就掰下,连花蕊儿也吃咧!晚上,她睡在农家破棉絮床上,浮想联翩。农民生活这么苦,而我是他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为改变落后面貌而来,可又做了些什么呢?她感到羞耻,继而生出一种紧迫感。

翌日天亮,她忍着饥饿又爬上了坡,在灌木丛中寻觅脱贫的树种。脚板肿了,手划破了,她毫不在乎,只有一个心眼:尽快找出适用于商南发展的植物。

一次,张淑珍背着图纸资料去水沟,涉水过河,没有仔细看一下激流滚滚的山洪,就扑里扑腾下了河,眨眼水就淹没了腰。她咬着牙往前闯,一个飞浪打来,人扑倒在激流里翻滚。她紧紧抱住装资料的书包,幸被一路过的老乡救出来,当她周身精湿地踏进水沟乡政府时,乡长气的跺脚大骂,“你真是个二杆子!淹死了咋办?”

她坦然地笑笑,从书包里掏着资料,一页页晾晒在院里。

她一生的转折点,既是那次水沟之行。

那天,她在水沟一古坟园里转悠,陡然发现了九株郁郁葱葱的乔木。走近仔细辨认,意外的惊喜地使她心蹦蹦跳,“茶树!茶树!”追根问底,她弄清了这茶树的来历:明国28年,一位南方茶商攒踅足到这里,不幸身染重病,倒在岩洞里,一位好心的农人将他扶回家,煎汤熬药,精心侍奉,茶商病愈无以回报,遂赠随身所带一把茶籽。主人随意抛向坟园,待后便滋生出九株茶苗。这些茶苗无人修剪,疯长到一人多高,人们把它当做四季常绿的冬青观赏。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张淑珍日日月月爬山越岭苦苦寻觅的不就是能让商南人民致富的植物吗?

意外的发现,使她如获至宝。从此,她与茶有了不解之缘,耗尽了青春年华,进行了30多年的探索,写下了一部沉甸甸的茶业论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张淑珍眼里闪出希望之光。她翻阅《茶叶栽培学》一书,书上分明写着茶叶适生地在北纬30℃以内,年降雨量2000毫米的湿润地区,而商南在北纬33℃与33.4℃之间,年降雨量只有800毫米,距茶叶适生地相差300公里地。

迷惘、彷徨,可最终她认定了一个理:那鲜活活地倔强地伫立在水沟的九株茶树,比科技资料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她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她把这一喜讯告诉给梅光华县长。梅县长鼓掌大喜,趁去安徽开会机会带回200斤茶籽。张淑珍摸着圆圆的栗色小籽,如数家珍般存放起来,翌年春撒播在二道河苗圃里。从此,苗圃的土胚屋就是她的家,她日夜管护茶园,精心侍候。小嫩苗破土而出,一株株昂头挺胸,鲜活碧绿。她满怀希望,一株株细心出圃,一株株移栽到山坡上,一担又一担挑水浇灌。肩膀肿了,腰腿酸了,揉揉搓搓,挺着腰杆又干。然而不久,活泛泛的茶苗儿却蔫蔫地垂下了悲伤的头……

象击了一棍,她懵了。查资料找原因,找不出问题的症结。

第二年,她换了地方,将茶苗移栽到县城附近的富家沟,可不久,这小植物的生命依然终止。

满腔热血化为乌有,她伤心地落了泪。

她并未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想着千千万万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在祈盼着致富的茶苗。为什么坟园那些茶树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依然生命力旺盛,而倾注了心血的,却……上帝对她太不公平了。

第三年又以失败而告终。她没有气馁,擦干眼泪又继续实验。第四年,她风尘仆仆地从安康调回600株茶苗,栽植在四个地方,但仍未逃脱枯死的命运。她的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

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再实验……在四年的磨难里,她详细地做了百万字的物候观察记录。浸种处理水温多少度,密度多少,哪一天哪一畦生出第一株茶苗,哪一天苗出奇了,还有栽植的时间、地点,以及石灰石反应和PH值等等。这部百万字的心酸的失败史,为攀登科技的峰巅奠定了基础。

上帝其实很公平。它永远不会亏待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追求者。

1967年,二道河苗圃未及出圃依然蓬勃生长了四年的一丛丛茶树,意外地收获了1.9公斤茶叶。

一两一包,分成38个小包,她高兴地送给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让他们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商南能长茶,人们奔走相告。

至此,中国茶叶适生地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推翻了北纬30℃以外不能长茶的定论,奇迹在张淑珍脚下延伸……

县委书记宋建勋细瞅着碧绿的茶叶,连声说好,就这样干,我支持你!于是,每次县上召开会议商讨商南经济发展的大事,少不了张淑珍。她总是第一个发言人,成了座上宾。一次,一个县级领导不以为然地说:“什么商南茶,一股青草味!”张淑珍气愤地顶撞,“这叫清香味!”宋书记忙圆场,“好好好,就说咱商南茶好!你说,咱们今后怎么发展……”

于是,采取直播的办法,捉马沟、茶坊两个村办茶场同时诞生了。

在那风风雨雨的四个春秋里,丈夫焦向东协助张淑珍总结了许多在商南适地适树栽植茶树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只能直播,不能育苗移栽。

1970年,张淑珍赴浙江绍兴考察学习,这里的农民依茶致富的经验,更激发了在商南发展茶叶的坚定信心。有一个村,解放前一半农民外出谋生,不是轿夫就是乞丐。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扶持发展了5600亩茶园,仅茶叶每年收入达13万元。家家户户盖新房,建楼房,经济大翻身。绍兴的经验,令她深思。考察归来,她又找宋书记,谈了自己的收获,宋书记全力支持她的远景规划。

时隔两年,商南县第一次召开了茶叶生产会议。

张淑珍倾注十年心血,精心耕耘,终于有了丰硕的果实。

可是,也有一些人不顾技术力量薄弱和商南土壤结构鸡窝状的复杂性,违背自然科学的常规,大手一挥:“开快车!”

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茶苗(安康富硒茶的功效与作用)-硒宝网

张淑珍讲述“南茶北移”的故事。

在以后的四年里,商南唯一的茶叶技术员张淑珍成了大忙人。她风里来,雨里去,山山岭岭留下辛劳的足迹,沟沟凹凹洒下艰难的汗水。

严寒的冬季,她顶风雪冒严寒土壤取样化验,搞规划。

伏暑炎阳天,又一架山一面坡奔波指导补植。

由于一些地方盲目开快车,迅速发展起来的2万多亩茶园中,一部分茶苗开始枯萎死亡,变得稀稀拉拉。有的农民失去了信心,开始毁茶种粮。

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怀疑商南是否真能长茶树?

张淑珍默默地吞下眼泪,但她不服输,一次一次去茶园看土壤看茶苗。她发现,凡茶树枯萎死亡的土壤,石灰石含量均超过2‰。

可是,用什么办法补救呢?她天天查资料想办法,却无能为力。

她北上杨凌,请教母校老师。

全国著名土壤化学专家吴仲禄教授被弟子的赤诚奉献精神所感动,将他潜心研究成功,尚未公诸于世的一道化学公式送给她。她反复推导,实验,得出一个成功的结论:每亩施硫酸亚铁20公斤,即可改良石灰石土壤,使之成为茶树适生地。

省妇联一位法律顾问翻阅了茶业站大量的资料后,感慨地说:“一个小小的茶业站多年来会议记录,业务资料如此翔实,这在省上都少有。一个女大学生扎根山区几十载,搞科研不容易,应该表彰……”。不久,省报表彰了她的先进事迹。

她挺直腰杆,走出困境,攻克了茶叶制作技术难关,和她的科研小组成员研制出了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和中国西部名茶“陆羽杯”奖的“商南泉茗”和保健茶“商南富硒”、“商南珍眉”等系列高中档茶。中国茶叶研究所送匾赞誉:“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心为人民造福,哪怕东西南北风。这是张淑珍做人的准则。

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刚刚起步的商南茶农面临卖茶难。她大胆提出茶叶站必须改革,为茶农着想,搞供产销一条龙的联营公司。人们愕然,“这样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踢自己的饭碗。况且风险大,工资难以保证!”

“当初我们发展茶园,是为农民着想,现在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承担销售风险,也是为农民着想。只抓技术生产,而不管销路,不但坑害了农民而且会使商南茶叶夭折……”张淑珍以理服人。

她的超前意识,人们一时难以理解。但她那种坚定的信心,使人振奋。一个供产销一条龙的茶叶联营公司诞生了。

张淑珍依靠全体职工,开拓市场,强化内部管理,重视茶场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茶叶质量,经济效益越来越高。茶农高兴,职工心里踏实。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1989年,县上决定在五个事业单位搞科技承包试点,与县财政局脱钩,走自给自足的改革路子。五年后,四个事业单位因种种原因相继终止合同,而张淑珍领导的茶叶基地建设承包集团则日益兴旺壮大。五年来未要过县财政一分钱,还完成产值759万元,上交税50万元。

人们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老太婆真厉害!”

从1976年商南第一次产茶到1993年,张淑珍引种试验,在荒山高坡上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共建茶场51个,培养茶叶专业户828个,1700茶农受到培训。1.7万亩茶园采茶265万斤,总产值2295万元,成为商南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她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的系列高档茶,带动大宗茶质量普遍提高。

长年累月的奔波,使张淑珍积劳成疾。一个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她病倒了,县医院诊断:“卵巢癌。中晚期。”

那几天,茶业站院子异常安静,一片片沉重的黄叶落地声,压抑得人们的脚步声是那么沉缓。

在县领导、同事、朋友的再三催促下,她同意去西安手术治疗。

临行前一天,她拖着疲惫的病身子,和副站长刘宝珠去几个主要茶园转了一圈,从从容容地检查了茶园管理工作。

去西安那天上午,她召开全站职工会议。职工准时到会,悄悄地坐下来,垂下头,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她把工作详详细细地做了安排:谁去安康再调茶籽,茶籽运回来怎样发放,哪个茶园的制茶设备需要维修……

同志们屏息静听。

最后,她平静而有力地说:“我这辈子啥事也没干成,只搞了茶叶。这一去,也许不再回来,希望你们把我的工作继续下去,种好茶,管好茶园,茶叶发展了,我也就放心了!……”

沉默不语。到会的职工一个个心里在流泪,暗暗祈祷:“站长放心治病吧!你一定会回来,一定会回来!”

县委安排专程送她的小车启动了。

茶场的场长,茶农闻讯赶来送行。一篮篮鸡蛋,一只只鸡围住了小车,送来了一片片深情。

她从车窗伸出手,人们走上前,含着泪和她一一握手告别。

省上领导很关心她的治疗。手术前后,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专程去看望她,省医院安排专家给她做了手术。

病情稍有好转,她就在床上念叨茶,想她的茶园。术后不久,副站长来看望她,她忘记了医生绝对卧床休息的禁令,豁地坐起,拉住他的手不放。问这问那:“茶籽分下去了没有,树形修剪的怎么样,哪块坡地是怎么规划的……”

她想她的茶园,痴迷她的事业。医生被这位特殊的病人感动了,准许提前出院,但要卧床休息服药。

她一回到商南,医嘱早已忘在了脑后。第二天就在职工的搀扶下,察看茶园,手把手地教授茶农怎样采茶,怎样制作毛尖茶……

张淑珍的无私奉献精神,开拓性的事业和累累果实,万人瞩目。

从1985年以来,她荣获国家、省、地、县各种科技奖126项(次)。先后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普工作者、“科技兴陕”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光荣称号,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的专家,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

张淑珍没有一本专著或论文,然而她却有一部厚重的实践“论文”。这篇论文倾注了她33年的心血才完成,并且还在续写。这篇论文写在商南县一座座厚重的山岭上,写在绿格格的茶园里,写在千千万万走向脱贫致富之路的茶农心中。

中国茶叶词典里将永远镌刻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张淑珍!

编辑手记

从“茶姑娘”到“茶奶奶”,张淑珍像一粒茶籽扎根在了秦岭大山,长成了参天大树,为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贡献了自己所有的枝干芽叶,让自己的一生,成为了香韵悠长的一杯清茶。

今天的中国不仅依靠自身力量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农业科学家的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为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农业事业,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了亿万农民身边。

从赵洪璋、李振声、朱显谟、李振岐、李立科等一大批老一辈农业科学家,到康振生、王辉、赵瑜、李殿荣等一大批当代杰出农业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在SCI“决定论”的强烈氛围里,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档次”,特别是SCI类的论文,已经成为部分专家学者衡量自己价值、地位的象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难免成为口头禅。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大力提倡张淑珍等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身上这种敬业与忠诚的科学家精神,大力提倡忠于科学、追求真理,忠于国家与人民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更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身的工作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以“领路人”和“托举者”的姿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茶奶奶”走了

为百姓留下了一座座“金山银山”

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厚重的“大地论文”

“茶奶奶”

一路走好!

策划:林 翼 凌耘客

综合:人民日报 陕视新闻 当代陕西 商洛日报 商洛广播电视台等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