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加工贸易风险(富硒农产品企业)

硒宝 10-02 18:08 36次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求第一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快”一词说明我国已经到了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基本具备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正当其时。农业贸易合作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农业贸易是确保我国农产品充分供给的重要举措,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既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有利于促进全球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国际贸易,而有序实现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

一、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农业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分工对于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农业贸易高质量的发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现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是搞好乡村经济、布局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以下从四个方面,总结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如何为农业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一)扩大农产品市场

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市场基础。首先,国内大循环带动国内需求,农业贸易深化国内市场开放,两者协同促进农产品进口的增加。而国内市场的开放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其次,国际循环扩大国际需求,农业贸易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两者协同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增加。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拓宽出口渠道和出口市场,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二)提升农产品品质

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推动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升级,为农业强国建设做好根本保障。首先,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满足各国对农产品的进口标准,这要求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控制,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监督,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产品供应链和品牌形象。其次,广阔的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工和深加工,农产品转化为具有附加值和品牌效应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供给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保证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富硒农产品加工贸易风险(富硒农产品企业)-硒宝网

(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持续动力。首先,通过农业贸易参与,农业生产者了解学习国际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借助贸易渠道引进高效、节约资源和环保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各国农业部门通过贸易渠道建立联系和合作,分享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全球农业合作和技术共享,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农业贸易带来了技术和知识的交流,激发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在贸易的推动下,农业科技创新涉及种植、养殖、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涌现出许多新技术和方法,如精准农业、基因编辑、智能化设备等,加快了创新进程。

(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提升农民收入和乡村振兴,为农业强国建设牢固生产基石。首先,农业贸易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农业生产者可以借助贸易渠道,将食品、饮料、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出口到国外,通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提高获取更高的价格和利润,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次,农业贸易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学习外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转变种植结构、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智能、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变。这种产业升级和转型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二、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作为世界农业贸易大国,我国农业贸易仍困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以下从四个方面,总结我国农业贸易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面临挑战。

富硒农产品加工贸易风险(富硒农产品企业)-硒宝网

(一)农业贸易规模跨上新台阶,贸易逆差稳步扩大

中国农业贸易对外开放水平自“入世”以来,进入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如图1所示。自2001年至2022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79亿美元增长至3343.2亿美元,年均增速约12.6%,其中,出口额由160.7亿美元增至982.6亿美元,年均增速约9%;进口额由118.3亿美元增至2360.6亿美元,年均增速约15.3%。农产品贸易额占全球比重由2001年的3%提高至2021年的14.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贸易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农业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是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共同结果,而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如图2所示,自2004年至2022年,农产品逆差由47亿美元增至1378亿美元,年均增速约20.6%,我国贸易逆差稳步扩大。农产品进口依赖不仅影响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更会加大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风险敞口。

(二)农业贸易结构有待优化,服务贸易亟需提升

中国占有世界8%的耕地面积,却拥有20%的世界人口,人均耕地面积过低导致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自2009年以来,我国每年对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占比近50%,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要素的相对稀缺,导致了此类农产品的巨大贸易逆差,如图3所示。同时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此类农产品在较长时间内则表现为贸易顺差,利用国际市场调配国内供需。

从农业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来看,2003-2020年,我国农业服务贸易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保持在9.4%,如表1所示。其中,农业服务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速为10.6%,高于出口额7.8%的年均增速。因此,我国农业服务贸易净出口逆差不断扩大,2018年最大逆差达35.0亿美元。可见我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农业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亟需实现平衡共进。

(二)农业贸易主体规模小,产业竞争力整体偏弱

相对于贸易规模庞大的农业部门来说,我国参与农业贸易的主体小而分散,尤其农民个体经营户,参与国际贸易的意愿和能力较低,国际话语权也相对较弱。当前,四大粮商掌握了全球80%粮食的运输、加工和销售,其中以ADM、嘉吉等为代表的大型龙头企业以跨国公司或驻外分支机构等形式全面参与农业国际贸易中,参与种子研发,农产品种植、收购直至出口的一体化农业服务,对于重要农产品的国际布局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同时,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也相对薄弱,产品优势难以转化为贸易优势。以茶叶为例,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中国茶叶年产量占世界50%左右,但近年来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跌,2021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全球十大高端名茶》中,我国仅竹叶青一个品牌入选。

(三)农业国际合作大而不强,合作效率有待提升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在贸易投资、发展合作、科技人才培养和世界粮食安全保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在2020年达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实验站和推广站,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与各国分享农业技术经验。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但在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舆论掌控、规则制定等方面的跟进不足、支撑不够,制约了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比如,我国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被恶意指责搞新的农业殖民主义,政府过度参与导致了合作的低效率。

三、农业贸易推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对产业消费需求分层和消费升级,全球粮食危机加剧的国内国际大环境,如何通过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产品供给结构逐步调优,增强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和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市场主体竞争力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

富硒农产品加工贸易风险(富硒农产品企业)-硒宝网

(一)保障农业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农业供应链、产业链体系的局部断裂及重构现象,农业贸易在进出口结构、贸易对象、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规划我国农业贸易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完整性,提升中国在粮食安全治理领域的综合能力,成为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

国内农业生产与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相结合,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国际经济循环。一方面,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基础上,着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合作,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提高农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韧性。另一方面,优化国内生产布局,大力发展农业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培育国际大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集团,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

(二)优化农业贸易结构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数字化和农业服务贸易拓展了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加快了农业新旧动能的转换。加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数字田园和智慧农场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信息、知识、数据等高端要素赋能农业服务贸易成为农业国际贸易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新增长点。

积极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对农业服务贸易的产业发展布局、产业人才培养和国际竞争优势培育。首先,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鼓励境外投资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发创建海外农业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和服务化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出口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其次,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具有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突出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走“专精特新”国际化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富硒农产品加工贸易风险(富硒农产品企业)-硒宝网

(三)增添农业贸易发展新动能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推动农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注重科技创新,由产业链相对单一向集聚融合发展转变,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鼓励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打造优质、信誉良好的农产品品牌。首先,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

建设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种业领军企业,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大力推进农业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以现代农业前沿领域为目标,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机研发,整合优势农业科研资源。其次,完善知识产权和农业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建设,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以此加快农产品品牌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企业,在产销和定价权等方面形成中国影响力。

(四)深化农业国际发展合作

积极推动高水平自贸协定谈判和升级,拓展农业经贸、科技、人文、制度、法律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全面提升中国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综合影响力。准确定位中国在农业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话语身份,夯实中国作为全球农业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身份地位。

注重与欧美等发达地区市场标准相衔接,积极发挥以农业为重点的自贸试验区、开放区在开放制度先行先试领域的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首先,借助WTO改革,RCEP、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建设,加强与主要农业贸易伙伴在关税和非关税技术性贸易壁垒领域的贸易措施协调,构建标准统一、流程简化的非关税措施和技术标准互认体系,提升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农业生产要素的流通效率。其次,全方位、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与全球经贸格局变革进程,维护世贸组织在农业贸易规则制定中的基础地位,更多输出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牢固树立农业开放型经济发展引领者和国际经贸秩序重构推动者的国际形象。

作者:邢泽蕾 李春顶 李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