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富硒农产品网(江津富硒食品一览表)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地方经济、振兴乡村的责任担当。
学校立足江津,覆盖重庆,服务三峡库区,积极作为,创新施策,大力培育乡村人才、打造乡村文化、发展乡村产业、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开创百姓富、产业旺、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图景贡献出职教力量。
产业振兴助力农旅大融合协调发展
以茶叶种植为主,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富硒茶叶生产基地;种植1500亩的柑橘产业示范园、1000亩中药材基地等;打造“龙缸茶叶”“票草牛肉干”农特品牌,并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这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重庆工程职院”)师生花费2个多月,为云阳县江南片区的8个乡镇设计的“一心、一带、三区”统筹发展方案,形成“种养殖+加工”的产业带,带动农旅融合协调发展。
这是重庆工程职院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全面推动“政校企产教”融合新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2020年5月,重庆工程职院与江津区中华职教社共同组建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是重庆市首个校地共建的乡村振兴学院,被列入学校’双高计划’建设项目重点打造。”重庆工程职院党委书记易俊介绍,学院以“覆盖江津、服务渝西、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目标,培养乡村建设所需专业人才,指导和推广乡村融合发展。
学校首批“新农学校”落户城口县,启动“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学院以学校财经与旅游学院和艺术设计工程学院为基础。其中,财旅学院成立“青果计划”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项目先后与江津区珞璜、杜市、先锋等11个乡镇的果农与平台签订供货协议,与第三方企业共建“青果助农”农产品小程序电商平台。截至去年9月,平台已发展数十位初级创业者,吸引近万名用户注册使用,累计帮助果农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江津区实际,依托学校相关专业,常态化培养乡村电商人才,助力江津区形成粮油、花椒、水果、畜禽、水产、中药材等8大类富硒产业和富硒农副产品销售,成为“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生态硒城”,振兴一批“地道江津味”传统品牌。
立足江津,覆盖重庆,服务三峡库区,这是学校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学校先后选派6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巫溪县、云阳县和城口县等开展帮扶工作,服务库区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校纪委委员、机关党总支书记叶正泉在云阳县栖霞镇吉平村任第一书记,他带领村“两委”建设桑蚕基地800平方米,打造葡萄园、猕猴桃园基地,兴建乡村旅游接待点、修建生猪养殖场……使吉平村成为云阳县“重庆市2019年农村’三变’改革试点”3个村之一。2019年,吉平村集体纯收入仅16万元,2020年该村集体毛收入已近100万元。
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何荣军曾任云阳县红狮镇临江村第一书记,他带领临江村大力发展香葱产业,将每户年人均纯收入提高5000元;学校后勤党总支书记王一刚任巫溪县天元乡象坪村第一书记,他“以点带面”带领当地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产业化之路。
重庆工程职院师生还为云阳县云阳镇5个村打造了以橘柑产业为主的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为云阳清水乡打造了体现土家文化特色的康养产业民宿规划。
“用好重庆职业教育资源,发挥时代价值,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易俊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人才与智力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新农业取得新成效。
文化振兴 艺术赋能美丽乡村
稻田追梦、乡村四季美景……走进城口县咸宜镇明月村大树坝,一幅幅生动绚丽的墙绘展现在眼前。这是重庆工程职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师生在当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留下的画作。围绕大树坝稻田音乐节,师生们为1000余平方米的民宿外墙进行了“月下星空,稻田追梦”墙绘活动,协助当地开展乡村旅游产业。
学校艺术设计工程学院师生在城口县咸宜镇绘制乡村文化墙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或借助特色墙绘,激活乡村记忆;或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先进典型人物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重庆工程职院师生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红色文化。城口县双河乡余坪村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成建制建立起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师生们在这里开展“红色双河·乡史记忆”等红色文化长廊绘制,并将绘画、剪纸、党史学习教育等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带入乡村。
院落文化。根据云阳县当地特色及农耕文化,对三坪村、古寺村等地进行院落治理和历史文化挖掘和包装,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江津区杜市镇、蔡家镇等村庄农户,进行“市区镇村”四级农村新风貌工程,打造“一村一景观、一村一品牌”。
电商文化。在江津杜市镇龙凤村,重庆工程职院助力当地打造每年一届的小龙虾文化节,设计虾节品牌logo,多平台直播小龙虾文化节等。今年还加入直播带货电商新模式,实现销售收入10余万元,同时带动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3万余元。
典型人物文化。乡村振兴学院在调研过程中,挖掘出杜市镇永隆村的柑橘养殖大户王国金扎根乡村20年,耕种柑橘千余亩,乌丝已变白发,初心依然不改的事迹。学院成立王国金专项工作组,深度挖掘王国金的创业历程和乡建过程;邀请专家撰写报道文章,制作精品宣传片,讲好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做好先进典型的文化宣扬。
人才振兴 为乡村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启人智,振人志。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培养。
重庆工程职院是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重庆市江南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与集团共建了占地面积1000亩综合性涉农培训基地;与村社(居)共建32个农技培训基地、69个科普示范基地、12个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各种基地开展培训活动,5.2万多名学员回乡从事种养殖业增收致富,有力地促进了江津区8大产业的发展,帮助9412户29652人脱贫。
正是基于江津区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学校先后同巫山、石柱、城口、奉节的职教中心也签署帮扶协议,在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和师生技能比赛等方面提供帮助。
去年12月,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指导、重庆工程职院和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共同筹建,全国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协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工作委员会共吸纳全国乡村建设领域40多名专家和200多所院校加入,组建起一个宝贵的人才智库。
“学校积极参与高等院校助农联盟、城乡一体化战略、面向现代农业提高职教质量等任务,创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等,同时反哺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易俊表示。
无人机观测、抖音短视频创作、平台运营……近年来,助力乡村振兴也助推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今后,学校还将瞄准乡村振兴紧缺和急需的人才,孵化出如花卉种植、民宿管理等专业。”学校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黄治国介绍。
学校启动“青果计划”,搭建水果电商平台,常态化培养乡村电商人才。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由学校主持的课题《成渝经济圈职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国家职业教育科研课题;《成渝经济圈职业院校乡村振兴策略与路径研究》立项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学校还依托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重庆工程职院专项课题《新乡贤在重庆市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等,将服务乡村振兴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易俊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校长奖;9个与学校合作的区县职业教育中心成为市级“双优”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接下来,学校还制订了十大行动计划,包括合作建设乡镇新农学校,选派专业人员开展产业帮扶;助力江津、云阳、城口等地开展产业规划;建立乡村振兴“巴渝工匠”乡村驿站,开展农业科技咨询、农村电商平台搭建与运营等培训;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走到田间地头、乡村院坝开展社会实践等任务,从而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区域、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动力、科技动力和产业动力。”易俊表示,学校将继续运用智慧、谋划棋局,用好人才、产业、智库等资源,探索出一条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之路。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