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总结(富硒农产品产业链)

硒宝 10-01 18:07 47次浏览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县“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三比三争”活动为契机,坚持顶格标准,保持满格状态,拿出真格措施,紧紧围绕“三农”领域中心工作,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先后荣获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江西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表彰,获评“情系三农·普法相伴”首届农村学法用法故事优秀微视频、优秀组织奖;2起农业行政执法案例入选全市优秀农业行政执法案例,奉新大米、奉新猕猴桃入选2023年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分列第13和15名。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机关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坚定不移夯实思想根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深入学习,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局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各党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3次。二是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积极主动配合开展巡察整改。聚焦省委巡视宜春反馈问题整改,对7个具体问题落实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全面推进整改,确保问题按期完成整改;全面开展政治谈话,将作风问题纳入必谈内容;针对认真执行公务接待电子公函制度,严格接待程序;项目资金进展录入“监督一点通”平台,接受群众监督。以“三比三争”活动为契机,将涉及我局的27个事项,214个月度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站股和责任人员,每月开展工作汇报,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实干、奋勇争先的干劲拼劲。三是从严从实建设廉洁机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开展班子成员廉政谈话2次。认真开展徐采兵案警示教育,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涉及粮食生产、惠农资金使用发放、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和任务的股室,持续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深刻汲取案例教训,进一步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篱笆。

(二)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一是不折不扣稳量保供。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不打折扣地完成今年省市下达我县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即粮食播种总面积67.95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22.8万亩),总产量5.59亿斤。2023年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达70.0097万亩,总产量5.75亿斤,其中早稻面积23.0649万亩,总产量1.88亿斤;中稻面积19.0159万亩,总产1.778亿斤;晚稻面积23.3176万亩,总产1.9185亿斤;其它旱杂粮面积4.6113万亩(主要有玉米0.1817万亩,总产0.01亿斤;豆类1.9268万亩,总产0.061亿斤;薯类2.4554万亩,总产0.5887亿斤)。二是千方百计扩油增油。按照“全力以赴保面积、千方百计提产量、多措并举增效益”的思路,召开全县冬种工作部署会、培训会,农业生产工作指导服务组下沉到村组,确保工作不留空白、责任不留死角,立足把油菜打造成冬季农业最靓丽的风景,打造了7个油菜高产示范点,其中1个万亩连片示范点(宋埠镇),1个5000亩连片示范点干洲,3个千亩连片示范点赤岸镇,冯川镇,罗市镇、会埠镇、上富镇。省市下达我县油料种植任务12.91万亩,其中油菜9万亩。实际落实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94万亩,其中油菜收获面积达9.5117万亩,油菜籽产量1.094万吨;落实春播油料作物面积3.43万亩(含花生3.23万亩,芝麻等0.2万亩)。三是多措并举守护菜篮。一是畜禽产品供给稳定。围绕稳定生猪生产,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预计我县全年生猪存栏1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91万头,生猪出栏20.3万头;牛存栏2.39万头,其中肉牛存栏2.304万头,肉牛出栏1.4万头,奶牛存栏0.086万头;羊存栏1.3万头,出栏1.2万头。禽存笼55.2万羽,出笼80.12万羽,禽蛋产量1400吨。二是蔬菜播面总产保持稳定。按照“提产量、优结构、保供给”的思路,加强蔬菜生产能力建设,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406亩。到10月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约为9.37万亩,总产约13.2万吨,时鲜蔬菜自给率达75%以上。三是渔业产品稳步提升。预计2023年全县水产品产量2.071万吨,同比增长5.75%,其中养殖类2.0155万吨,捕捞类0.0555万吨,渔业产值预计3.31亿元。

(三)农技推广成效显著。围绕农业技术推广这个大课题,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良种良法,以机械化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一是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结合早稻生产技术指导,以施肥建议卡等形式,指导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稻侧深施肥、再生稻减肥增效等单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或集成技术;推广绿色防控设施和使用生物农药。减少不合理化肥农药使用,以最合理的施肥方式获得最大的产量。二是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水稻机播、机插、机抛、机防、机烘等农机化集成技术推广和应用,全力抓好“三大中心”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育秧中心8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四有三能”农机维修中心1个;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1%、油菜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三是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2023年全县遴选了农业(粮油)生产主导品种77个及主推技术19项,并通过文件下发至各乡镇。在赤岸镇沿里村开展绿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展示早稻、晚稻品种各15个,每个品种示范面积各为105亩;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17个,集中试验面积35亩。争取上级资金60万元,结合我县传统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黄莲糯、柳条红优势生态区域等实际情况,选定澡溪乡等7个乡镇开展黄莲糯、柳条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示范工作,建设9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面积100亩。

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总结(富硒农产品产业链)-硒宝网

(四)产业升级稳步推进。一是农业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围绕“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022年度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度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计2024年3月底可完成田间工程施工。二是特色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坚持把富硒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以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为契机,编制我县富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今年共建设6.58万亩富硒水稻、3.75万亩富硒猕猴桃,分别比去年新增1.46万亩、1.1万亩。建有1个2.1万亩富硒猕猴桃核心标准化基地,1个富硒水稻千亩核心区和1个万亩示范区。2023年全县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超34万亩(含富硒竹笋基地22.1万亩),预计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超17.5亿元;已新增10个富硒认证产品证书;均超额完成市下达我县任务。三是育龙头企业促三产融合。培优做强农业龙头企业,2023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21家。以万亩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基地为依托,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园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目前,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3个,省5星级农家乐1家,省4星级农家乐3家,美丽休闲乡村点2个,申报2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1个水果休闲采摘点。

(五)着力建设和美乡村。一是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2023年完成全县187个新农村点、9个美丽宜居村庄、2个“七改三网”重点村庄,拆“三房”工作全面完成,“四建三治一管护”工作全面完成,全县拆“三房”完成2.695万平方米,改建村内主路888.57公里,改沟2589.87千米,改房8.82万平方米,改塘23口,整治干洲—大城公路沿线36公里,改造提升美丽庭院2000余户。二是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排位”工作机制,定期对各乡镇户厕整改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每月对乡镇户厕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排位,对末位乡镇通过重点督查、跟踪督办、约谈警示进行针对性督促,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我县2023年农村户厕新改建任务数为3120座,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计划整改877户,已完成876户。搭建了覆盖全县18个乡镇1178个村庄的农村人居环境5G+长效管护平台,其中49个重点村庄安装了高空球机等智能监控设备,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三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完成了832亩受污染耕地治理,每亩施用钝化剂100公斤;在水稻8月抽穗破口前期采用无人机或人工喷雾的方式实施叶面阻控工作,每亩施用叶面阻控剂200毫升。与废旧农膜回收企业协调合作,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点,及时将废弃农膜交由企业进行回收,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再生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1-11月份回收97.1吨,预计2023年全县农膜使用量为101吨, 回收率为95.24%。

(六)农业执法监管有力。一是清查整顿打造洁净农资。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严把农资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在关键农时,狠抓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品种的监管。202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店153余家次,抽检取样农药14批次、种子9批次,肥料10批次。共办理种子、农药、渔政等各类农资方面行政处罚案件30起,结案28起,共罚没款21万余元。办理行政调解案件2起,处理投诉纠纷31起,为农民挽回直接损失30多万元。二是安全监管打造放心餐桌。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增强。目前,各乡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共有217人。今年在省市开展的农产品抽检中,合格率100%;在1-11月份的县级例行监测中,抽检3200余批次样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联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巡查达32次。开展以“巡检宝”“合规宝”为重点的农产品安全监测,通过巡检宝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基地信息、产品信息等方面内容;通过合规宝,强化生产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奉新县共有150家生产主体纳入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全省排名在30名以内。三是加强宣传营造守法氛围。开展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及农民合作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培训2次,进一步增强了经营主体和使用主体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守法意识。积极赋权11个乡镇渔政执法权,发放讲解“江西省32种禁用渔具渔法宣传单”、“渔业法规宣传单”,进一步增加了渔政执法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全民打击非法捕捞良好舆论氛围。

(七)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为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组织人员深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集体土地政策宣传,规范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农村土地合同。发放了宣传资料,并在“工作群”中动员乡镇到村到户进行宣传。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农村集体土地(耕地)面积30.75万亩,占比60.95%。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同县委组织部4次调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收入,重点对10万元以下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进行摸底并组织5个核查组进行实地核查,依据核查结果,督促乡镇、10万元以下收入行政村制定并完善了发展台账。研究实施2023年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23年分配我县项目资金450万元,计划扶持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结合新农村(秀美乡村)建设,在全县开展以“十个一”“八个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今年共打造了26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

二、特色亮点

(一)育强猕猴桃产业

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总结(富硒农产品产业链)-硒宝网

目前,猕猴桃种植面积达9.5万亩,综合产值超9亿元,奉新猕猴桃品牌价值达5.1亿元。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借鉴陕西把猕猴桃列入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加以重点扶持的做法,把奉新猕猴桃这一区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和前景好的水果做大做强,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完善产业发展体系。二是加强品牌推介。要以“奉新猕猴桃地理标志”和“奉新猕猴桃地理证明商标”为基础开展品牌整合,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授权使用管理,实行“母子”商标模式统一推介,扩大“奉新猕猴桃”知名度。成功获评2023年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坚持示范引领。有重点地发展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有选择性的引进、培育新型猕猴桃经营主体;发挥万亩生态猕猴桃产业园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农户参与,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福利。目前带动种植大户280余户,种植户7000余户。四是推动技术创新。在江西新西蓝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洲子基地和奉新县富强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个基地推广黄肉猕猴桃高品质关键栽培技术和猕猴桃轻简高效管理技术,面积2000亩;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

(二)巩固好富硒产业

以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为契机,大力发展富硒大米、富硒猕猴桃、富硒食用菌。一是加强富硒基地建设。2023年富硒大米生产基地由4个增加到10个,基地面积由2万多亩增长到6万多亩。富硒猕猴桃基地面积由2.65万亩提升到3.75万亩。富硒竹笋基地面积达到22.1万亩。二是开展技术协同推广。建立了奉新县丰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奉新县福强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奉新县盛宏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个示范基地。推广富硒早熟猕猴桃避雨栽培技术和富硒猕猴桃轻简高效管理技术等2项,培训周边种植户70余人,推动技术更新。三是鼓励开展富硒认证。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富硒产品认证。2023年新增认证富硒农产品10个,比2022年增加1个。

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总结(富硒农产品产业链)-硒宝网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我局下属两个事业单位机构,共有编制100个,在编71人,空编29个。其中50周岁以上的36人,占比为50.7%;35周岁以下的8人,占比仅为11.2%。10年内将退休的人员达40人,占比达56.3%,且大多数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年龄断层。35岁以下人员只有11人,8人不属于涉农学科专业,且基层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指导农业生产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可以考虑采用人才引进或者面向乡镇选调农口涉农学科专业的事业单位人员充实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当中。

二是猕猴桃产业链条短。我县要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土特产”的突破口,争取稳住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目前,全县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9.5万亩,鲜果年产量达8.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9亿元以上,已成为了农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但离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小差距。如政策性资金投入不足,产业体系难以短时内完善。建议:一要引进头部企业。持续做好王老吉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把早日完成“奉新猕猴桃NFC果汁饮料”“奉新猕猴桃混合果汁饮料”等系列快消品的研发和销售,将之打造成2024年爆款。二要壮大特色产业。争取市级层面对我县猕猴桃从生产、销售、加工等产业化全链条层面落实专家或者科研院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切实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示范带动力。三要以“即食猕猴桃”为突破口,学习、摸索、推广新西兰等地的即食猕猴桃催熟工艺技术和标准,推出统一包装、口感上乘、短期内不会腐烂变质,从超市买回家后即可食用的即食猕猴桃产品。

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总结(富硒农产品产业链)-硒宝网

四、2024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对标走前列的一流标准,坚持“守底线、抓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紧扣两条主线,把准工作方向。把牢守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头等大事。一要压紧压实责任。实行责任包干、通报约谈、督导抽查等措施,建立台账,督促各乡镇进一步压紧压实党政同责政治责任。二要稳定面积产量。落实水稻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严防土地撂荒,做到“应种尽种、宜种则种”,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7.9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59亿斤以上。三要推进产业帮扶。积极配合好县乡村振兴局,做好产业失败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排查,落实好农业特色种养产业奖补政策,力争全县354家经营主体稳定帮扶带动贫困户1789户以上参与产业和就业。二是狠抓三个落实,抓好工作重点。2024年主要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现有序有效衔接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一要落实好惠农政策。按时将早稻补贴、稻谷补贴、油菜补贴等粮油惠农补贴发放到户,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补贴等各类强农补贴。

二要实施好产业化发展资金项目和社会化服务等政策,力争2024年成功申报1个农业产业化产业强镇。三要盯紧“土特产”。围绕我县优质米、猕猴桃两大特色产业,开展优质米加工、猕猴桃即食上市等项目靶向招商,力争2024年农业招商4亿元以上(含2个亿元以上项目)。聚焦“土特产”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等新的重点工作争取2024年新增2家以上农产品企业入驻淘宝、京东、阿里、抖音等主流平台和大型商超。三是谋划四大课题,建设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持续补齐产业化和公共服务上存在的短板。一要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谋划好2024年新农村建设,预计将投入资金4620万元,在74个行政村建设154个新农村建设点(其中省级新农村建设点31个、市县共建设点87个,县级安排自建点36个)。二要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利用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马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作用,建设美丽乡村,完成2024年农村户厕新改建任务。三要实施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好2024年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新建0.3万亩,改造提升1.0万亩。四要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依靠各地资源禀赋、地方传统特色和人文资源优势,扶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征“小而美”“乡字号”“土字号”的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深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行动,培育更多农业龙头企业。力争2024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2家。

奉新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27日

附件: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