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富硒产品销售方案)

硒宝 09-30 10:05 51次浏览

富硒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富硒产品销售方案)-硒宝网

为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提档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市,9月1日,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赣州市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中涉及以下重点任务,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1)强化蔬菜种业研发。加强与潍坊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技术协作,依托赣南科学院和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建立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中心,提升蔬菜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于都北方农业、宁都瑞克斯旺等育苗企业,提高本土种苗繁育统供能力。全市每年筛选测试蔬菜新品种200个以上,到2025年培育筛选优质蔬菜新品种2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赣南科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提升脐橙种苗品质。启动南方柑橘种质资源圃建设,2023年前培育赣南早、安远早、伦晚等早、晚熟品种及纽贺尔脐橙采穗树2万株以上。规范全市13家柑橘定点繁育场种苗生产,提升出圃苗木安全水平。〔牵头单位:市果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赣南科学院,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强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动大余马蹄山、宁都惠大、上犹山下等龙头企业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开展院地、院企合作,持续推进地方种质资源保种、提纯复壮和商品化扩繁。2023年前完成大余鸭和信丰山地水牛保种场、兴国灰鹅国家级原种场和宁都黄鸡省级原种场提升建设。2025年前建成红一种业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完成崇义野橘、赣南枳壳等作物DNA指纹图谱,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名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赣南科学院,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延长农业产业链

(4)培育壮大农业龙头。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集聚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实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税费优惠等扶持政策,发挥财政产业化项目资金效益,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扩规、技改、延链,推动播恩等一批农业企业上市。各县(市、区)每年新培育年营收超亿元企业1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达14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果业发展中心、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做大做强精深加工。聚焦首位和特色农业产业,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发展4-5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022年前,兴国美园食品肉品深加工项目、安远果然果品深加工项目、石城德都果汁果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2023年前,力争会昌啃佬鸭鸭制品加工项目、寻乌巧耕人家蔬菜深加工项目和会昌五丰、华达昌米粉生产线扩建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江西崇志生物、硒多宝、奥瑞金、深圳茂雄等签约项目落地。到2025年,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1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制定预制菜产业发展方案,出台有关支持政策。加快引进一批预制菜加工项目,推动宁都晟阳、聚道食品、德保集团、兴国美园等已落地预制菜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加强预制菜技术研发,重点发展四星望月、宁都肉丸、三杯鸡、梅菜扣肉、臭鳜鱼等预制菜品类,打造一批国内知名预制菜生产企业,打响赣南客家预制菜品牌。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预制菜产业体系,全市预制菜产业链企业数量达200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自然与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开展星级乡村民宿创评,每年提升打造2-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精品农庄)、创评推介1-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力争到2025年,全市打造省级田园综合体(精品农庄)2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5个以上,建成一批“农业+富硒”、“农业+足球”、“农业+温泉”等特色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创评省级星级休闲乡村民宿3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培育唱响农业品牌

(8)全域创建绿色有机基地。坚持政府引导、突出特色、示范引领、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到2023年,力争全市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350万亩以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260个以上。到2025年,力争全市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400万亩以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36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果业发展中心,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推动标准体系建设。聚焦“5+N”产业集群,加强关键环节的标准协同配套,创建一批省级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示范区。加强与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合作,组建赣州市蔬菜质量标准专家委员会。发挥江西省富硒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平台优势,加快推进稻谷、芦笋、丝瓜、番茄等产品富硒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力争2025年前发布10个以上富硒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赣南科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唱响赣南富硒品牌。加快推进于都新长征富硒产业园、会昌小密硒谷市级富硒产业园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进知名品牌营销策划机构,为赣南富硒品牌提供设计、营销、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富硒产品认证。通过高铁冠名、互联网新媒体推介、打造硒产品旗舰店及硒餐厅等方式,持续开展富硒品牌宣传,扩大“山水硒地、生态赣州”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全市认证有效期内的富硒农产品550个以上,培育涉硒龙头企业年营收超亿元的20家以上、超10亿元的2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大赣南脐橙、赣南茶油、赣南蔬菜、赣南高山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县域公用品牌,办好赣南脐橙博览会等主要农业节会,积极参加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等品牌评选,不断提升赣南农产品高端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到2025年,力争全市“赣鄱正品”品牌60个以上,入围江西省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产品品牌百强榜”15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2)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大力培育农产品经销商、代理商、采购商,参加中国农交会、世界硒博会等展会,推动赣南农产品走出去。加强与抖音、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引导农业企业发展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业态。力争到2025年,完善构建辐射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全市建成电商示范村30个以上,培育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市场主体30家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果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农业产业服务

(13)加强农机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罗锡文院士工作站平台优势,加快推进绿萌智慧果园装备研究院智慧农机研发,引进一批高端农机制造企业落地信丰智慧农机产业园。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将适用丘陵山区的农机具纳入市级农机补贴产品目录,持续扩大农机在水稻、果业、蔬菜、油茶等产业的应用。力争到2023年前,全市所有乡镇建立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点),2025年前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53%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赣南科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普查农业产业基础数据资源,推进脐橙、蔬菜、油茶等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数字化改造。推广运用赣南脐橙品质品牌溯源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推进赣南国家级脐橙交易中心、赣南脐橙大数据运营中心和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生猪)项目建设。认定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新增一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规模突破18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果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5)提高农产品检测研发能力。通过全覆盖培训、技术指导、骨干培养等措施,全面提升检测机构硬件条件和工作水平,力争2022年底前县级检测机构全部取得“双认证”资质。大力推进专业检测平台建设,力争2023年前,完成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建设并获批准,建成赣州市富硒农业与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南昌海关技术中心信丰分中心、于都新长征富硒功能技术研究院。〔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赣南科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6)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发挥信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等作用,完善赣粤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力争到2023年,全市新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项目80个以上,2023年、2024年、2025年前建成冷链体系畜禽屠宰企业分别达25家、35家、40家以上。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冷链体系基本完善,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22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市交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7)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全市每年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农民合作社100家以上。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引导各类涉农服务主体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安远县开展“四位一体、两社融合”供销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年增长8%以上,到2025年,全市农业生产领域的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供销联社、市果业发展中心、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8)强化人才培育。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招聘一批农业专技人员,柔性引进潍坊等先进地区农业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计划,加强农业产业化人才培训,有计划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到先进地区园区、企业和知名院校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实训。〔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