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富硒认证有机农产品(有sgs认证的产品可靠吗)
●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和农特产品,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和消费者,它的关键在于发挥体制优势和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过程中,使“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
● 贫困地区特色产品要谋得更可靠的销售渠道,广大消费者在寻求品质更有保证的产品,就要多方发力,让扶贫产品发展成优势产业,让优势更优、特产更特
● 消费扶贫要长久谋得共赢,需要巧妙找到并稳固消费扶贫的长期利益联接点,让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儿媳妇爱喝杂粮粥,小孙子爱吃黑猪肉,所以我经常来美特好超市太原名优特农产品展示销售专区买阳曲小米、娄烦杂粮、娄烦黑猪肉。”12月4日,记者在省城一家美特好超市见到张奶奶时,她手里正拎着装得满满当当的布袋子排队结账,“这些名优特产,既好吃又便宜,咱多买点儿,算是给贫困地区做贡献了吧!”
美特好、山姆士、河西农产品批发市场、乐村淘等太原众多区域性品牌超市商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都在醒目位置开设有贫困地区名优特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门展示和销售来自太原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方便消费者选购。这些专区专柜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百姓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消费者的“菜篮子”,在产品和市场之间建起了一道桥梁,成为太原市消费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消费扶贫已成为太原市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今年发展势头强劲,消费量和覆盖面持续扩大,在贫困地区产品销售和人口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8月29日至10月25日,太原市先后开展了两轮9场“助力农民增收,惠及市民餐桌,拉动消费扶贫”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会上,清徐陈醋、清德铺红薯、小店王吴羊汤、清徐灌肠、阳曲县的小米、清徐葡萄、晋祠大米、晋源元宵、阳曲小米、娄烦小杂粮、娄烦县的鑫盛达黑猪肉等一大批绿色、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和美食深受市民青睐。许多市民得知消息后,每到周六、日闻讯采购,收获满满。还有不少极具乡村民俗文化特色的剪纸、刺绣、根雕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吸引市民驻足,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更是给展会增添了浓厚的丰收喜庆氛围。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咱们全面达小康的收官之年,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帮助农民解决销售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特’‘优’扶贫产品销售,保障城市‘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升级和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构建社会扶贫的长效机制。”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素红介绍说,“活动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高兴、市民欢喜,农民增收、市民实惠。”
9月23日至25日,太原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晋源区第三届花卉艺术节活动现场,72家企业摆开“阵势”,亮出“家底”,集中展示展销了晋祠大米、清徐老陈醋、阳曲小米、娄烦富硒土豆等近200种区域品牌产品,再次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也为参加活动的消费者提供了众多优质选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助力农民增收,惠及市民餐桌,拉动消费扶贫”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是太原市扶贫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该市稳扎稳打、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的成果展示。
将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设为重点,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帮销、助销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和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逐步构建起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
2020年,太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的指示要求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扶贫方式,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将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设为重点,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帮销、助销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和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升级和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逐步构建起社会扶贫的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消费扶贫。为进一步落实消费扶贫职责,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开展,太原市依照“党政统揽、部门主抓、公众参与”的推进机制,对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按照职能划分为协调保障部门、对接承销部门、社会动员部门,成员单位充实至19个,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和职责,为促进“特”“优”扶贫产品销售,保障城市“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推动形成“五进九销”消费扶贫工作的新格局打下有力基础。
开展“五进九销”,推动消费扶贫。太原市印发了《太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市消费扶贫月活动的通知》,制定了《2020年消费扶贫行动计划》。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导向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创新扶贫模式,拓宽消费渠道,引导消费者“走进来”“留下来”,让贫困群众钱包“鼓起来”、贫困地区“富起来”,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积极搭建产销平台。开展超市直销,在区域性品牌超市商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开设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采购。3月16日,太原市组织美特好、山姆士、河西农产品批发市场、鸿新、乐村淘等15家大中型超市、农产品市场、经销商与阳曲、娄烦、清徐等31家合作社、农业企业进行农产品产销对接,共达成5950万元农产品采购意向;二是引入新型营销模式。太原市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积极推销贫困地区特色产品。6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煤炭博物馆举办了“太原市消费扶贫暨名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活动采取了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组织了县区8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和102家机关、部队、学校、医院、社区、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参加采购签约;得到京东、有播、字节跳动等大型网络平台的大力支持,开通了3个大型直播平台,部分贫困县领导、乡村干部、第一书记走进直播间,为23家精选企业的70余款产品代言带货;乐村淘等本土电商企业开通了5个企业直播间,积极助力贫困地区名特优农产品线上销售。
活动期间,各采购单位共签订意向协议9479.3万元,网上销售超百万元;三是率先启动消费扶贫月活动。利用8月29日至10月25日的每周六、日,在全省率先启动“助力农民增收,惠及市民餐桌”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活动。各县(市、区)轮流组织本地40家企业近百种名特优新农产品亮相展销,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四是借助重要节日集中开展消费扶贫活动。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太原市开展了娄烦、阳曲两县特色农产品展销专场,78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着200多种特色农产品进驻参展,现场销售50多万元,与市属机关、医院、学校、商超等签订采购协议500万元,22家企业、合作社与中科锐星科技发展公司就80多种符合进入全国消费扶贫专柜优质农产品进行积极对接。同时,该市积极组织市直各帮扶单位,城区“对口帮扶”单位、个人,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熟人销售”等方式帮销农产品累计80.6万斤,价值330.1万元,购买农产品23.5万斤,价值116.3万元。
借力超市专区,助力消费扶贫。为拓宽名特优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解决各县区特别是贫困县农产品滞销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太原市在美特好、山姆士等5个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设立了66个太原名优特农产品展示销售专区(专柜)。自专区(专柜)设立以来,共销售本地农产品14667万元。2020年销售11197.36吨,销售额7195.18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县季节性蔬菜销售困难问题,为实现本地农产品产销衔接、保障鲜活农产品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长效机制,筑牢消费扶贫。太原市依据《2020年消费扶贫行动计划》,制定了《太原市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建设实施方案》,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各消费扶贫成员单位迅速行动,有力推动各项建设任务。太原市目前已在各大超市设立消费扶贫专区23个,1000个消费扶贫专柜点位正在陆续布放。娄烦、阳曲两县已基本完成消费扶贫专馆建设,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的3个消费扶贫专馆也即将完成。除此之外,太原市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引导市、县帮扶单位、帮扶企业、爱心人士等消费主体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扶贫产品,打通市县企业、机关与农副产品的直销渠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五进”全覆盖,建立起长期定向采购的合作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政府“走进来”、财富“留下来”,贫困“赶出去”、精神“迎进来”,产品“走出来”、温暖“走进心”,使区域产品变为优势产业
贫困地区往往比较偏远,但消费扶贫是一个“人人皆可为”的事情,为每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提供了一个机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消费扶贫的过程中。太原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积极发挥体制优势,顺应市场机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政府“走进来”、财富“留下来”,贫困“赶出去”、精神“迎进来”,产品“走出来”、温暖“走进心”,使扶贫产品变为优势产业,让优势更优、特产更特,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众多感人的例子,也激发着更多部门和更多力量投身消费扶贫中。
政府“走进来”,财富“留下来”。郭强英,娄烦县米峪香粮油加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该合作社是娄烦县扶贫车间,主要从事贫困地区小杂粮油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致力于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今年的疫情影响了企业销售,导致农副产品滞销。2020年9月初,郭强英通过县农业局与市农业局取得联系,说明了企业的困境后,局领导当场表态要大力支持,并立即联系省农展馆组织展销平台的工作人员,专门为米峪香粮油加工合作社安排出一个展位。自此,9月份至10月份的每周六日,省农业展览馆的展位上,都能看到米峪香小杂粮的身影。合作社的胡麻油、莜面、豆面、小米等小杂粮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常常销售一空。这些农副产品直接同市民面对面,节省了销售环节,提高了销售额度,两个月的销售就拉平了疫情期间的损失。
贫困“赶出去”,精神“迎进来”。吴翠萍现为阳曲县清风良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阳曲县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几年前,她发现村里很多不愿意种地的人都争相出去打工,而家乡特有的小米和小杂粮种植始终难以形成产业,老百姓只能自产自销。于是,她的“创业心”被触动了。2014年2月22日,她在家乡阳曲县泥屯镇泥屯村成立了阳曲县清风良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泥屯镇2000多户农民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经过几年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合作社目前主要经营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小杂粮加工及销售等业务,清风良业商标成了品牌,小米、荞麦、高粱三种农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的认证,阳曲小米的销售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在阳曲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决策领导下,她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她开始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我曾走遍太原各个社区做现场推销,在太原市公交移动电视平台做过广告宣传,曾远赴天津、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参加农产品大型展销会,就是为了能让阳曲小米、小杂粮走出阳曲,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吴翠萍说,在这几年的努力工作中,她不禁感慨,让农户亲自参与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能让农户在面对脱贫这个大课题时更加有尊严,让产品销量的提升慢慢从物质追求转变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样的扶贫,不仅扶了阳曲小米的贫,更是扶了百姓精神上的“贫”。
产品“走出来”,温暖“走进心”。为把开展消费扶贫行动作为应对疫情、灾情的有效方式,作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有力举措,作为促进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太原市城区联社采取“以购代销”“以买代帮”“熟人销售”等多种举措投身到“消费扶贫,晋力晋行”全省消费扶贫月活动中,帮助娄烦县米峪镇下石村贫困户销售双孢菇,打通了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娄烦县下石村的双孢菇项目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村重点打造的助力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有效提高了百姓的土地收益。为促进双孢菇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太原市城区联社按照“党委引导、网点为主、突出成效”的原则,“线上+线下”并重,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通过QQ、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将双孢菇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不仅拓展了市场,也减少了中间环节,贫困户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抢占市场;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转发相关销售信息,号召更多的人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开展网点食堂采购活动,在向职工提供营养均衡、味道鲜美的饭菜时,优先采购扶贫产品;推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购买,引导和鼓励帮扶责任人、广大员工及客户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熟人销售”等形式,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利用窗口行业网点资源优势,组织各类活动吸引周边居民前来参与;通过多渠道叠加模式,进一步助推农产品销售,促进贫困户增收,辖内营业部、郝庄信用社率先开展消费扶贫行动,仅两天时间,共卖出4000斤、价值2万元的双孢菇。
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使消费扶贫提档升级,让贫困地区的特优产品形成长久的吸引力,形成稳固的长期利益联接点,使贫困地区产品搭上“消费快车”,让消费扶贫持续“火下去”
消费扶贫既是扶贫也是消费,如何让产品形成长久的吸引力,让消费更可持续?如何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消费帮扶的提档升级?太原市有实践有计划,将在未来持续抓好消费扶贫和产销对接工作,以实际行动促进扶贫产品销售和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府和企业搭台,农产品“唱戏”,让贫困地区农产品搭上“消费快车”,让消费扶贫持续“火下去”。
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引导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支持和鼓励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向品种多样化、品质精细化、设计包装人性化发展,用“质量行”调动消费积极性和脱贫主动性。消费扶贫仍具有消费属性,所以必须围绕质量下功夫,最终靠质量说话,走市场化经营道路。为此,除了要拿出质量过硬的好产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放心购买,还需提高对扶贫产品的价格监管水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绝不能让扶贫成了“昂贵”“假冒伪劣”的借口。
完善“三专一平台”建设。太原市将以建设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为主要载体,以中国社会扶贫网为信息服务平台,采取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结合、集中发动与持续推动相结合的方式,以消费扶贫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建立扶贫产品多元化销售体系,畅通扶贫产品与市场需求衔接渠道,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逐步致富。不断加大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建设推进力度,做好后续产销对接工作。搭建常态化消费扶贫平台,进一步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让城市居民买到好东西,帮扶贫产品卖出好价钱,为贫困群众增收闯出新路子,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建立健全消费扶贫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充实工作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消费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单位加入到消费扶贫行列。
加大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鼓励贫困地区搭载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供销e家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扶贫专卖店、产品体验店和扶贫频道,销售农特产品。鼓励在百度等知名网站宣传推广贫困地区产品品牌,扩大影响力、知名度。发挥省内乐村淘、农芯乐等电商平台的作用,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规模,确保该市农产品能卖出去,能卖出好价钱,努力使太原市更多的本土名特优农产品通过线上卖到全国,卖到国外。
着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在农产品销售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分享收益。发挥消费扶贫对集体经济和贫困人口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增强贫困人口与市场的对接能力。
着重开展消费扶贫示范。统筹相关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以供应链建设为重点,对在贫困地区从事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企业,在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参与消费扶贫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奖励激励。探索建立消费扶贫台账,重点统计购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带贫成效突出企业、合作社的产品相关数据,并作为政策支持、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
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让长效体制持续发挥优势,使得产品获得更加可靠的销售渠道、消费者获得更有保证的品质,太原市将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产、供、销链条,创造出消费者买到好东西、扶贫产品卖出好价钱、贫困群众闯出好路子的多赢局面,更好地让太原“菜篮子”变成贫困地区“钱袋子”。(本版图文由太原市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