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保障措施怎么写(措施保障写富硒产品怎么写)
标 题:关于推进我县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县政协经科委
理 由:硒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状态。我县处于以双安为中心的富硒生态环境之中,属少见的地域面积较大、硒资源丰富的富硒区域。发展富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国家对工业污染排放物将出台严格的控制政策,目前,我县部分工业企业已面临关停、整改的严峻形势,我县工业企业发展路径将被迫进行从新选择和调整。因此,强力推进我县富硒产业发展,将成为今后工业企业发展的重点,但就我县目前富硒产业发展的现状看,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富硒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尚不明确;二是对企业开发富硒产业的组织引导不到位;三是从事富硒产业开发企业项目开发起点低、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四是技术人才、设备和科研机构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发展后劲。
建 议:
(一)明确富硒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思路。一要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富硒产业的区域布局,应进一步认识富硒、开发富硒;二要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大打富硒品牌,提高富硒产业建设水平和富硒产品附加值;三要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富硒食品生产保护区,加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高标准富硒食品原料专业化生产基地,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富硒食品,扶强做专一批富硒食品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省及至全国的名牌产品。
(二)加强富硒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政府重视和支持是富硒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加强对富硒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成立富硒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把富硒产业确立为重点产业予以培育与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产业发展工作的宏观系统管理,确定有关部门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处理富硒资源与产品开发的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做好富硒产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协调服务和安全监管工作。
(三)培育富硒产品生产、经营龙头企业。一要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及产业协会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二要尽快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发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引导富硒企业走“专”、“精”、“新”“特”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认证标志。三要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疏通融资渠道,利用资本市场和调动民间资本,培育富硒产品生产、经营企业。
(四)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一要有针对性地编制和申报项目,争取各级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富硒产品开发,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以及市场信息体系、监测检验体系、富硒产品基地建设等,通过加大科技入,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二要引进、引导富硒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富硒产品,支持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富硒产业开发,同时富硒企业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协商,对企业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助推富硒产业发展。
审查意见:县政府办主办,县科技局协办
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紫阳县科学技术局
关于政协紫阳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
第1号提案的复函
县政协经科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县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局和县科技局会商,现函复如下:
一、首先,感谢你们对全县富硒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
支持。你委提出的富硒产业发展建议符合县情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是一项很好、很重要的提案。我局和县科技局高度重视,分别落实了责任领导和承办人员,经深入富硒产业发展涉关部门认真调查、梳理总结和分析研究后,形成本答复函。
二、紫阳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二大富硒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发展富硒产业既是我县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根本任务和出路,县政府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强力的举措,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我县与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协作,开展了《紫阳县富硒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完成了全县富硒岩层和富硒石煤带确认。与安康学院合作,开展富硒资源普查样本采集,共采集土壤样本1300余个、植物样本201个,完成了《紫阳县富硒资源分布图》绘制和《紫阳县动植物硒含量分类标准》制定,为发展富硒产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按照陕南循环发展和一县一产业政策要求,于2011年编制了《紫阳县富硒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县富硒产业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及保障措施,也为争取资金扶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围绕全县富硒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在《紫阳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实施规划》、《安康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规划》、《安康市涉水产业发展规划》中,突出项目支撑,规划了大量的富硒产业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三是县政府针对包括富硒产业在内的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紫阳县招商引资实施办法及考核奖励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及奖励实施办法、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办法、红茶及陕青茶开发扶持办法、设施大棚蔬菜种植奖励办法、养蚕大户扶持奖补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紫阳县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依法保护投资环境暂行办法》,全县开工建设了15个现代农业园区和1个工业园区,城乡道路、电网、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富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四是全县按照“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把富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纳入每年的20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全县茶园面积超过17万亩、设施蔬菜2000亩、魔芋3万亩、木本药材22万亩、烤烟7000亩、水产养殖2万亩,有效保障了企业原料供给。通过大力招商、扶优扶强,以富硒茶为重点的富硒食饮品龙头企业稳步扩张,全县富硒食饮品企业累计发展到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0家,开发生产产品近30种,年产值超过10亿元,富硒产业由传统的茶叶、蔬菜、魔芋、厚朴等种植及粗加工逐步向红茶、陕青茶、茶酒、净菜、魔芋胶、厚朴酚、食用菌、蛋白质粉、高端矿泉水等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层次延伸。
五是以茶叶为突破口,全力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富硒品牌建设,富硒产品质量、效益和知名度不断提高。紫阳富硒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成为全国第4枚同时具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攀升到11.18亿元;春独早、和平、闽秦、焕古牌茶叶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紫阳县获准筹建全国目前唯一的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同时,紫阳富硒茶还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5万亩无公害基地茶园、3万亩有机茶园认证和18家QS企业认证。在茶叶产业带动下,全县富硒产业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6件。
六是争取扶持与县级自筹相结合,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全县共争取陕南绿茶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科技专项15个,资金近700万元,政府科技三项费由2005年12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30万元。组建了县级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平台、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了科技特派员下派制度、地方茶树优良品种繁育、魔芋产品精深加工、蚕桑实用技术培训、洋芋新品种组配脱毒试验、秦巴硒菇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柑桔病虫害防治、蔬菜大棚栽培技术推广、富硒菜厨师培训等科技项目,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七是县政府成立了富硒食品开发办公室和富硒食品行业协会,为加快富硒产品研发,制定富硒产品标准,培育和保护富硒品牌,规范富硒产业发展秩序,促进行业自律提供了保障。
三、由于我县富硒产业发展基础、财政实力相对薄弱,产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等问题还很突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全县富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富硒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提请县政府对富硒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出调整,建议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富硒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宏观调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负责协调处理富硒资源与产品开发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实行分工负责制,重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协调服务和安全监管等工作。
二是做好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修订。我县将按照限制开发的主体生态功能区定位,本着生态优先、兼顾效益的原则,紧密对接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实施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结合新的产业政策,对全县富硒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作出修订,使富硒产业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布局、保障措施更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使规划的项目能获得中省市更多扶持。
三是加快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抢抓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陕南循环发展及一县一产业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围绕全县富硒优势资源,精心策划包装产业项目,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招引一批具有战略开发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实力雄厚、生产工艺先进、创新能力强的国内外大集团、知名企业入驻紫阳,引领全县富硒产业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品牌,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行县级领导、职能部门包抓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责任制,加大帮扶力度,强化用地、用电、供水、交通、融资等要素保障,支持富硒矿泉水、蛋白质粉肥料、魔芋、大蒜、油茶、食用菌、中药材开发及深加工等一批落地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实施,积极为龙头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协会运作,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加快农产品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建设,推动企业与产业基地、农户、协会有效连接,提高产业化水平。
四是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进步县考核为契机,坚持国家投入与县级自筹相结合,尽快建成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硒资源研发中心、茶业技术服务中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深入开展全县富硒资源综合调查与研究,为推进苦荞麦、葛根、小食品、肥料、麦冬、何首乌等富硒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加快富硒产品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富硒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稳步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农技员素质提升工程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增强富硒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委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期望你委继续关注、支持并监督我县富硒产业发展工作。
特此复函
联系单位: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紫阳县科学技术局
联系人:唐超唐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