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新长征富硒农产品(于都硒博馆)

硒宝 09-21 18:06 36次浏览

赣南的5月,意义特殊,饱含深情,充满希望。

4年前的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赣州关怀指导,为赣州发展把脉定向,给老区人民巨大鼓舞。

红土儿女永远铭记,对于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对于加快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念兹在兹。具体到产业发展,自2012年以来,总书记就从产业定位、产业培育、战略支撑、品牌建设等方面为赣州作出了顶层设计、寄予了殷切期望。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和推动下,《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2年出台实施。《若干意见》赋予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五个战略定位”,其中一个就是产业定位,即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代表团,说到老红军王承登给他写信希望国家加大对赣南茶油等扶贫产业的支持时,总书记对在场的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说:“这个可以去做些调研。”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语重心长地寄语赣州企业和干部群众:“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今天的赣州,以高质量产业促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共为。深深根植于这片红色土地的一个个产业,正长成参天大树,变得枝繁叶茂。

工业方面,赣州“两城两谷两带”建设捷报频传,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1+5+N”主导产业培育渐入佳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三个“零的突破”;农业方面,赣南脐橙、赣南茶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跻身全国百强,分别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6名和第49名,赣州已成为全国油茶主产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今年4月,赣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首位,连续第10年获评全省先进。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赣州千方百计做强产业、做优品牌,产业发展拓新天

于都县新长征富硒农产品(于都硒博馆)-硒宝网

初夏时节,赣州经开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江钨产业园项目、金力永磁劲诚永磁年产5000吨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项目、富尔特二期年产5000吨高端稀土永磁材料项目正快速推进。赣州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围绕《若干意见》明确的产业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培育1个5000亿元、5个2000亿元和N个5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022年,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三大产业规上营收分别突破700亿元、1600亿元和2100亿元,分别增长79%、21%、24%。全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在赣州已然形成,去年全市稀土产业87户规上企业营收693亿元,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48.2亿元,同比增长33.6%,集群产值超全国三分之一,经济效益实现大幅增长。

于都潭头村,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一座连着一座,棚内的茄子、辣椒、丝瓜鲜嫩欲滴,长势喜人。正在大棚劳作的村民曾红梅说:“在这里务工每月能挣4500元,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指引赣南发展了富硒蔬菜产业。”依托富硒蔬菜产业,潭头村搞起乡村旅游,建起“富硒食堂”,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60万元,农户每户分红1200元。如今,富硒产业已成为赣州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全市建成富硒产业示范基地和高标准示范基地140个,打造了会昌小密硒谷、于都新长征富硒产业园,2022年全市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

油茶是赣南的传统农业产业,以前“小打小闹、自给自足”。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关怀下,一项项支持政策加速落地落实,一批批技术专家潜心科研攻关,赣南油茶迎来了大发展,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截至目前,全市油茶林总面积突破310万亩,其中新造高产油茶林145万亩。2022年,全市产茶油3.04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超百亿元。

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赣州全力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脐橙、蔬菜、油茶三大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茶叶、白莲、特色家禽、特种水产、林下经济等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提升行动,赣州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新建规模设施蔬菜基地5.06万亩,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5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油茶产品质检中心;获批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先行试验区。

打造品牌,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把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嘱托落到实处,赣州将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重点围绕富硒蔬菜、赣南脐橙、赣南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树品牌、提质效,引领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打响富硒产业品牌。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富硒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推动全市富硒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注册富硒商标90余件,有效期内富硒农产品认证1207个,19家富硒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入选江西省“赣鄱正品”品牌体系,均为全省第一。宁都的“宁品都珍”、于都的“于都硒”、会昌的“独好会昌”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培育赣南油茶品牌。着重扶持了齐云山、友尼宝、百丈泉、绿中源等企业自主茶油品牌40余个和“赣南茶油”公共品牌。“赣南茶油”已连续六年登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被授予中国首批农产品地域品牌标杆品牌,品牌价值66.85亿元。全市20多万贫困人口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实现脱贫,人均年增收800多元。

做优赣南脐橙品牌。创新实施赣南脐橙母子品牌战略(区域公用品牌为母牌,企业品牌为子牌),引入区块链技术,统一标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行专用标志、品牌追溯、商标准用“三结合”,实现赣南脐橙可查询、可识别、可追溯。目前全市331家果企、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脐橙经营户获得赣南脐橙品牌授权,使用赣南脐橙专用标志,赣南脐橙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2022年,赣南脐橙以品牌价值686.37亿元连续第8年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榜首。

高质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总量达4524亿元,居全国城市第62位、比上年前移3位;6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赣州始终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入佳境

金力永磁公司大厅,“用稀土创造美好生活”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对企业提出“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要求。4年来,金力永磁在节能、环保领域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掌握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晶界渗透技术,成为全球稀土永磁行业首家“零碳工厂”。“结合未来市场需求,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需求,我们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规划到2025年形成4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公司董事长蔡报贵说,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6.9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1.65亿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了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三家“A+H”上市企业,全国第二、全球第三的钕铁硼龙头企业。

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让小的做大、弱的做强、强者更强,赣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1+5+N”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赣州梯次培育稀土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25%。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综合创新能力在全省排名提升2位,自主培养“国家优青”实现零的突破。

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7年的276家增至2021年的1107家,2022年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2家,孚能科技被评为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好朋友科技、富尔特电子、裕丰智能等44家企业入榜独角兽、瞪羚企业。累计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00多家、居全省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净增680家、总量居全省第二,入选省独角兽、瞪羚企业21家,增长50%。

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融通发展。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江西省稀土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数百项。上犹县金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赣南油茶科技小院,引进40余人的科研团队,助力本地油茶产业发展升级。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江西理工大学牵头研发建设的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正式投入运行,获评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典型案例。由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发的稀土转光农膜和稀土LED补光灯,在赣县区、大余县等地应用示范,获得果实增产、品质提升、提前成熟上市等效果,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亩。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建成章贡区、赣州经开区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获批组建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9个。全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由2017年的588名增至1852名,本土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5人,引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16个,进驻院士、杰青等科研人员233名。

争取“国字号”科创平台落户。随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发展平台相继落地建成,赣州成为国内拥有国家级稀土科研平台最多最全的设区市。

科技赋能,让赣州“1+5+N”产业集群不断升级蝶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现代家居产业,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实现“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推动“家电+家具+家装”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发展,南康美克美家、大自然家居等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建成投产,格力电器(赣州)智能制造基地首套“赣州造”格力空调顺利下线;实施“再造十万木匠”工程,力促产业朝精细化、品牌化发展,逐步摆脱“贴牌生产”标签。产业由“制造”向“智造”提档升级,南康家具获评省五星级产业集群。

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金力永磁、开源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金力永磁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稀土磁材工厂,赣南稀土矿山改造升级正式复产,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获评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品向稀土永磁电机、永磁变速器等深加工及应用方向延伸。

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引进了富士康、众恒光电、康佳、景旺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富士康工业互联赣州智能制造园投产运营,规上企业突破569家,液晶显示模组、印制线路板产能分别占全国的5%和9%。赣州电子信息产业正推进“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努力构建“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互联网”集群格局。

纺织服装产业,全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国内一流的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连续举办三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形成了于都女装、宁都童装、石城鞋服、兴国牛仔、瑞金织造等一批区域特色生产基地。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不断增强,一批设计时尚、面料高档的精品女装畅销海内外市场。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壮大整车及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机电控、光伏组件等领域龙头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优势及动力电池、永磁电机和电控等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发展,孚能科技成为全国软包电池龙头企业,吉利动力电池产品成功下线,天能新能源智造项目签约开工。

食品医药产业,发展中成药、高端仿制药、化学创新药和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做强“药品+医疗器械”双链条,积极构建富硒食品工业体系,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基地。我省首个高端医疗装备生产项目——中国威高集团南方智造基地项目在章贡区正式投产,填补了江西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生产制造企业的空白。

高质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赣州获批创建江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60位,前移4位;江西省现代家具、稀土两个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分别在南康区、赣县区组建运行;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02家,总量居全省第一。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赣州驰而不息扩大开放、深度融湾,借得南风弄大潮

5月19日,赣州国际陆港,大型龙门吊下,货车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该港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74394标箱,同比增长15.2%。截至目前,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300列,铁海联运“三同”班列和内贸班列突破1.3万列,在“无中生有”中开辟了一条中部陆海新通道。2022年,该港开行中欧(亚)班列259列,占全省总量的70%;开行铁海联运班列1730列,同比增长9%。

现代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端的人才、更广阔的市场。赣州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和推进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赣州着力扩开放、稳外资、促消费、优平台。2022年,全市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9.77%,增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现汇进资)3.73亿美元,同比增长4.25%,总量全省第二。

招商引资方面,通过开展“五比五看”擂台赛、“三请三回”活动等,赣州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持续掀起招大引强热潮。首次以进博会为平台举办赣南高水平对外开放推介会,成功举(承)办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推介会、进博会走进江西、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申报“5020”项目51个,位列全省第一。引进孚能科技赣州新能源电池项目、中金电子信息数字产业园项目等百亿元以上项目7个。

对外贸易方面,通过实施跨境贸易提升专项行动、出台助企纾困政策等,2022年赣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近1200家、增长24.4%,进出口超亿元企业近200家、增长44.5%。赣州家具等4个产业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赣州海盛等4家企业成功获批为钨出口国营贸易企业。全市跨境电商生态逐步完善,建成5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在赣州综保区落户江西首个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累计开行跨境电商班列95列。2022年,全市累计实现“1210进口”402.89万单,累计实现跨境电商“B2B出口”超100亿元。

赣州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江西对接融入湾区的桥头堡,也是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2021年12月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赣州融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赣州到深圳由原来需近7小时缩短至近2小时,从而进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

融入湾区,先优环境。赣州大力打造比肩大湾区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奏响“干就赣好”最强音:按照“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要求,8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企业开办半天办结、“零成本”,超过1300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建立起产业链链长制、政企圆桌会议、安静生产期等制度,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广大客商在赣州投资放心、办事顺心、生活舒心。

格力电器(赣州)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75天,从总装车间打下第一根基桩到首台空调下线仅用了12个月。“没想到这里的营商环境这么好,让我们在老区享受到了湾区服务!”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王晓彬点赞道。

交通的便捷、环境的优化,让越来越多的湾区企业选择到赣州投资兴业。4月20日,赣州市“粤企入赣”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61个大湾区项目成功签约,为推动赣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据统计,2021年以来,来自大湾区的客商在赣州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2个,总投资额2228.52亿元,已竣工103个。赣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中,来自大湾区的现有规上企业就有492家,占86.5%。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986万赣南人民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示范争先书新卷,踔厉奋发建新功,以高质量产业促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的崭新篇章。(记者钟义勇杨小安刘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