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国的补硒产品好用一点(国家补硒日几月几号)

硒宝 09-07 10:09 36次浏览

哪国的补硒产品好用一点(国家补硒日几月几号)-硒宝网

连城富硒水稻种植基地(受访单位供图)

哪国的补硒产品好用一点(国家补硒日几月几号)-硒宝网

寿宁县依托富硒资源,发展“硒锌+康养+观光农业”产业。图为寿宁梦龙天池。本报记者 赖昊拓 摄

哪国的补硒产品好用一点(国家补硒日几月几号)-硒宝网

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人员整理检查土壤样品库。(受访单位供图)

哪国的补硒产品好用一点(国家补硒日几月几号)-硒宝网

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开展富硒土地质量调查。 (受访单位供图)

哪国的补硒产品好用一点(国家补硒日几月几号)-硒宝网

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内正在风干的一批土壤样品 本报记者 赖昊拓 摄

东南网8月25日 (福建日报记者 赖昊拓)报道

核心提示

日前,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提交的“福建省天然富硒土地划定研究”项目成果通过省地矿局评审,该项目建立了福建省天然富硒土地质量档案、天然富硒土地质量数据库、天然富硒土地划定快速评价模型,系统梳理了我省各县(市、区)面积大于300亩且可供开发利用的天然富硒地块418块,项目成果显示,我省的天然富硒土地面积居全国前三,比例居全国第二。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功效。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联合印发的《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研制富硒等功能农业标准”。随着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拥有广阔富硒土地资源的福建如何摸清“富硒家底”?怎样抓住富硒产业的发展机遇?记者近日对此进行采访。

绘制富硒“藏宝图”

数十盘各色泥土排列整齐,在底楼晾晒风干;研磨机轰鸣作响,配合不同类型的筛子,将样本研磨为所需的物料粒度;存放在仓库里的样本袋,上面的标签代码能准确地反映土壤的采样时间、地点和检测进程……

8月22日,在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所所长魏清才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领略了地质调查纷繁复杂的“后台工作”。平日里不起眼的泥土,在对比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每一批样本都要经过上述的前期处理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2016年,福建省完成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野外工作,在全省发现并圈定一批富硒土地,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千米。

随后相关部门相继开展了1∶5万、1∶1万农业地质调查评价。近期通过评审的研究项目,便是在此前调查的基础上,对我省可供利用的天然富硒土地划定方法、地块档案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形成了相应工作技术指南。

“送往中心的样本除了土壤外,还包括受调查地块的灌溉水样和农作物。”魏清才介绍道,对于固态样本,一般要研磨至比面粉还细的200目(颗粒直径0.074微米),而后用酸性试剂消解,根据测试元素的理化性质和含量,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

以硒元素为例,实验室内通常使用空心阴极灯对测试样品进行照射,通过原子的特定谱线确定其含量。然而,传统的空心阴极灯含铅量高,铅的谱线与硒相似,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大,为保证研究顺利开展,测试设备亟须改进。

2022年,在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的积极沟通下,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海光仪器顺利生产出了一批不含铅的空心阴极灯,并很快交付中心使用。魏清才告诉记者,虽然不含铅的空心阴极灯有使用寿命短、灵敏度低等问题,但对实验的严谨性而言仍瑕不掩瑜,这一举措在国内的富硒土壤分析领域属领先。

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硒元素,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铬元素,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元素……据了解,硒元素作为第16族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与锌、铜、铬等元素伴生,为更好指导富硒土地开发利用,地块样本的分析也包含这些元素的检测。

“富硒土地的成因有很多种,包括煤硒地层、硫化物、火成岩等,部分成因可能导致重金属伴生,并非都适宜开发。”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俊告诉记者,此次研究项目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省的富硒土地多数未发现重金属超标,部分土地甚至有锌元素伴生,其对人体健康也颇有裨益。

在吴俊的办公电脑里,记者看到了项目团队在野外作业的情景:地质调查者顶着烈日,奔走在水田和旱地中取样,前往偏远地区、长期不间断出差是他们的常态。面对从无到有的划定模型和数据库建设,项目组也在试验中不断想法子、蹚路子,最终构建了40个数据处理小工具和一套天然富硒土地划定快速评价模型,实现了数据批量快速化处理。

“此次研究项目共圈定全省大于300亩且可供开发利用的天然富硒土地1892.61万亩。”省地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地矿局部署的硒迁移转化规律、富硒土壤成因机制等一系列研究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省富硒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矿物到食物的循环

随着富硒“藏宝图”的绘制愈加详细,富硒产业的发展也趁势而上。早在2016年11月,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寿宁、诏安、明溪、三元区、连城等10个县(区)成为第一批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少居民对“富硒”这一概念仍十分陌生。“‘身在硒中不知硒’的现象普遍存在,想要将资源转化为财富,富硒地区仍任重道远。”在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文俊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农作物获取环境中的硒元素存在技术门槛,对硒的科普不足。

据了解,土壤、灌溉水源中的硒元素主要以无机硒的形态存在,且分布较不均衡。即使是在富硒地区,也需要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定期深耕、选择适宜作物品种等措施活化土壤有效硒,才能让作物将其转化为有机硒,产出含硒量高的农产品。这是一项极精细的生产管理工作,用“一地一策”来形容并不夸张。

“农产品对硒的吸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土壤富硒只意味着有利用潜力,其产出的不一定是富硒产品。”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原所长罗涛说,以土壤pH值为例,实践证明,在pH值为6左右的弱酸性土壤中硒元素较容易被作物吸收。每一份土壤调理剂的使用,都要注意其对pH值、Eh值、有机质、金属离子的影响。

从2016年开始,罗涛便和同事们以连城为试点开展富硒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土壤硒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如今,团队不仅明确了主要作物的硒富集能力,用于指导农作物合理布局,还根据主要作物不同部位硒元素吸收特征,突破了充分利用含硒农业副产物的关键技术。

“就硒含量而言,普遍呈现出蔬菜地下部>地上部、果实皮(壳)>果实、秸秆>谷壳>稻米的特征。”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秀声介绍道,要想让作物中很大一部分硒为人类所摄入,还需要经历多次的转化。

走进连城白鹭鸭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只见白鸭三五成群,在清澈的山泉水里嬉戏觅食。连城现有重点白鸭标准化养殖基地56家,实现全县年出栏连城白鸭500余万羽,依托这一肉蛋皆宜的水禽品种,该公司生产的富硒鸭肉、富硒鸭蛋多年前就已在恩施硒博会上获得“名优硒产品”荣誉。除了地理上的天然优势外,当地的富硒循环农业也功不可没。

据公司负责人黄斯琴介绍,富硒农作物废弃的秸秆、果实壳等被当地饲料公司加工后,可用于连城白鸭、福建黄兔饲养,产出的畜禽产品硒含量达0.34~0.59mg/kg。农牧废弃物还可用于发酵堆肥,继续硒元素的“循环之旅”。

在连城连天福铁皮石斛示范种植基地,林下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枝条上盛开着鹅黄色小花,穿梭其中的工人们正忙于采收;而在位于连城新泉镇的老五美食饭店里,一盆盆香味扑鼻的药膳汤被端上了饭桌,大受消费者喜爱。此类中药材的栽培基质便来自当地花生壳、黄兔粪便等,其硒含量相较传统基质提高了4.5%~33.3%。

“农作物中的天然硒来之不易,要让它在种植业—饲料—养殖业—有机肥—种植业闭环中充分流动起来。”据罗涛介绍,省农科院已在连城项目区建立富硒种养循环产业示范基地6万亩,开发富硒产品45种。除连城外,该模式还在诏安、大田、蕉城、明溪等地推广应用,累计推广173万亩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4.87亿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省共有13家企业取得22张富硒产品认证证书,10个富硒重点县已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8家,寿宁富硒茶叶、宁化富硒大米、诏安富硒青梅、云霄富硒龙眼、连城富硒甘薯等富硒农产品品牌正不断涌现。

产业融合孕育新“硒望”

让硒实现从矿物到食物的循环已不再是难题,但富硒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检测成本仍高于常规农产品,如何保证农户生产富硒农产品的积极性?归根结底仍需要市场认可、消费者买单。为了向大众科普补硒的健康价值,我省各富硒地区都在不断努力。

走进位于三明市三元区的山田乡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伴随着隆隆机器声,一粒粒金黄的稻谷经过去石、砻谷、碾米等多道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一粒粒莹白清香的大米,装入印有不同品牌的米袋中发往全国各地,其中也包含三元区的富硒农产品公共品牌“万寿岩”。

2021年,该公司与三元区岩前镇、莘口镇等地的农户签约建设富硒米种植基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技术服务,并对粮食实行兜底收购,如今厂区每日可生产大米300吨。然而,公司总经理陈丽精对记者坦言,即使知道自家部分产品的硒含量不低,也不会选择挂上“万寿岩”的牌子进行销售。

原因何在?据陈丽精透露,当地每收购加工100斤的普通水稻成本是160元左右,而富硒水稻的成本则近200元,加工成大米后,每斤销售价要贵上2到3毛钱,才不算是“砸了招牌”。然而,目前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客群对偏贵的富硒大米接受度较高,公司目前加挂富硒品牌售出的大米不到收购总量的20%。

我省富硒重点县划定以来,各地均推出了富硒农产品的公共品牌,如连城的“莲乡西遇”、大田的“硒望之田”、诏安的“福硒诏安”等。但多名农业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富硒农产品难以卖出高价,像陈丽精这样的忧虑普遍存在。

“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众多,看不见也摸不着,单纯进行纸面上的补硒宣传已遇到明显的瓶颈。”在寿宁县硒锌办主任张田生看来,发展富硒产业不应囿于农业,还应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开发系统化的大健康产品线,以实际功效引导费者转变观念,这也是寿宁县近年推动富硒资源“接二连三”的工作思路。

从寿宁县城驱车20分钟,便能到达海拔960米的清源镇韶托村。群山环抱着一汪碧水,路边的绣球花正开得娇艳,郁郁葱葱的山林掩映着村内的古厝,其中不少已被改建为设施齐全的民宿。这里是当地正全力打造的康养胜地梦龙天池,周边清源镇竹管垅乡的3.6万亩土地已被中国地质学会认证为天然富硒土地,且伴生有锌元素。

周道清是韶托村内一处富硒功能康养基地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基地目前主打“硒锌+康养+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消费者在欣赏湖光山色、畅享当地优质空气水源的同时,也能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相较于传统民宿,基地的受众每次居住的时间更长,这样才能更好展现富硒产品的康养效果。”周道清说。

寿宁县硒锌办副主任张田生介绍,目前寿宁正打造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县已拥有硒锌康养床位472个。

除寿宁外,近年来,连城、诏安等地也陆续开展富硒康养体验活动;诏安、寿宁摘得“世界长寿乡”美誉;连城还常态开展“来连城 吃硒餐”富硒美食烹饪活动,组织名厨创新研发“红衣花生猪尾煲”“雪地藏硒”等28道富硒美食,并生产相应预制菜……

一二三产同频共振,富硒大省的土地上正努力做强“硒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