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吃的补硒的药物(癌症药物补患者吃硒片有用吗)
及时手术目前仍是早中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癌症手术常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各种恶性肿瘤的特点不一,其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也各不相同,所以对肿瘤手术的要求也很具体。
但手术本身常常给患者带来损伤,耗气伤血,使脏腑、经络、阴阳失调,故手术前和手术后均需要从全身调理,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并为手术后进一步的放疗、化疗做好准备,创造条件。
围术期中医药治疗,分手术前中医药治疗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两方面。
01
手术前中医药治疗
按其目的不同又分为两种治疗方法。
一、手术前的中医药调理
以中药扶正为主,以改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减轻疾病症状,增强体质,以利于手术的进行。
这时大多使用补气养血的药物或者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方药如四君子汤、保元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加以调理,或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增强免疫功能。
二、手术前的抑瘤治疗
类似新辅助化疗作用于乳腺癌术前治疗一样,用中药在术前治疗。
如术前应用秋水仙碱胺使乳腺肿物缩小后再手术,又报告用鸦胆子乳剂手术前静脉给药治疗胃癌,并与术前化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发现中药组在减轻症状,增强免疫反应及术后病理中癌灶内坏死变化等均优于对照组及化疗组。
但此法不宜提倡,一是术前用药时间不能太长,还是应抓紧早日手术;二是抗癌的中草药抑瘤力量相对较弱,所以作用不大,还是以应用上法用扶正调理为主。
02
手术后中医药治疗
术后中医药治疗是综合治疗措施之一,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肿瘤患者术后积极配中医药治疗,对于机体的康复是有益的。
手术后,我们主张只要能进食,即可予以中药内服,术后中药调理不外以下几大法则。
一、调理脾胃
由于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禁食及胃肠减压等使胃肠产生功能紊乱,纳差、腹胀气、大便不通、腑气不矢等症状,要及早给予理气化滞,益气通腑之药,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甚至用生大黄粉5g,芒硝5g内服或者灌肠,常能通腑导滞,一举而效。
若术后脾虚气亏、脾胃不和,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加减,以增强食欲和精神体力。
二、益气固表
大多数病人术后体虚自汗或动则汗出,是表虚不固表现,治以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生黄芪、白术、防风),并加五味子、杭芍、浮小麦、煅龙骨、焼牡蛎等,效果好。
三、养阴生津
术后出现气阴大伤、津亏液乏,致口干舌燥,舌尖红少苔或无苔,便干,纳差,特别是在消化道术后又瘘管形成、大量消化液丢失时多见,这时必须大剂量养阴生津中药以增阴液,方能转逆为安。
我曾治一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术后一月余不能进食,饮入即吐,口干渴,大便不畅,全靠胃肠营养维持,人日益消瘦。
我去会诊时是消瘦明显,营养状况极差,舌质尖红,无苔如镜面舌,脉沉细数弱,诊为气阴两虚,其中以肺胃阴虚津亏为主,故投以大剂量养阴生津之品。
方用:沙参30g,麦冬15g,石斛15g,天花粉20g,玉竹10g,桔梗10g,竹茹10g,生地20g,玄参15g,太子参30g。
经服药数剂后,呕吐即止,并能稍进饮食,随即胃气得生,腑气亦通,增液行舟,继以益气养阴法调治月,食纳、精神大增,逐日恢复,出院后续服中药,未作放化疗,追访至1981年已8年健在。
四、手术后长期中药调治
早期病变,术后无需作放化疗者,术后仅以单纯中药治疗,长期观察,中药应以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扶正为主,并根据不同部位及肿瘤特性而分别掌握辨证施治。
病已非早期,已作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需作放化疗者,则在放化疗时配合中医药,待放化疗结束之后或化疗间期则仍以中药扶正祛邪为主,控制病变复发和防止肿瘤转移,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术后有并发症时,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辨证施治,常获良效。
例一:左肺鳞癌患者,开胸作了左全肺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清扫,但术后髙热、感染及输液反应,恢复极差,手术后近三个月不能起床,身体极虚弱。
后经我会诊予以中医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逐渐好转,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病情稳定,坚持中药治疗,到1981年已健在7年。
例二:我在新加坡一位肾脏肿瘤患者,作肾部分切除(良性肿瘤),术后的引流管部位在术后第7天仍不愈合,且有血性分泌物,愈来愈多,似有形成瘘之嫌,医生建议其再次行手术,将全肾切除,患者不愿,适逢我在新加坡,朋友介绍请我去看她。
根据辨证我用中药汤剂予凉血止血,滋补肝肾,同时口服云南白药,常规剂量0.5g,一日2次,3天后血即止,分泌物日益见少,7天后分泌物止,拔出引流管,创口逐日愈合,未再反复,服用中药善后,此患者完全康复,迄今已17年,完全健在,足以见中医药对术后治疗的重要作用。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