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状腺癌可以补硒吗(甲状腺癌补硒要补几个月)
这十年是甲癌领域发展最快的十年;
人们对疾病的理解逐渐深入;
治疗方式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现行的主流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方案。
观察
观察主要是指甲状腺微小癌的观察。有人问我国外对于甲状腺微小癌观察是什么态度?目前,几乎所有北美内分泌的医生接收到无转移的小于1厘米微小癌患者都不会把他们送到手术医生那里去。静静地看着微小癌装装逼也没有什么好,有时候一装就是一辈子。
1厘米是一个大概的分界线,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要具体的分析。并不是说1厘米以下就一定不要选择手术;也不是说1厘米以上就一定要选择手术。
比如很多青少年的甲状腺癌是弥漫硬化亚型,最大的肿瘤直径不超过1厘米,这时候依旧要选择手术的。我见过有人是这种类型的肿瘤体检出来的,医生没有注意到,两年后已经发展成了双侧侧颈部的转移。
再比如,有70多岁的老年人合并了其余的原发肿瘤。哪怕他的甲状腺癌有1.2厘米,只要术前彩超没有明确的转移,可能观察对于他而言就是最好的方法。
手术
手术依然是甲状腺癌治疗的根本,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案这十年间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更加推崇的做法是,精确的术前和手术中评估,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清扫,在保护功能和盲目清扫中更多的时候选择前者。侧颈部淋巴结一律不做预防性的清扫,中央区的争议一直存在。
取决于术前术中的评估结果,下面这些手术方式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半切
半切+单侧中央区清扫
全切
全切+单侧或双侧中央区清扫
全切+中央区清扫+侧颈清扫
另一方面,仍然有一些手术方式是从未被写进指南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从来没有被认可的。
肿瘤摘除术
次全切
次全切+中央区清扫
半切+单侧中央区清扫+单侧侧颈清扫
半切+双侧中央区清扫
碘治疗
下面这些碘治疗的观点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只要有转移就必须进行碘治疗
只要做了全切碘治疗,指标就应该毕业,否则就是碘难治
一次清甲,二次清灶,治疗两次起步
只要肿瘤吸碘,就可以持续进行碘治疗
过去在发达国家,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都接受了碘治疗,而现在这个比例应该低于百分之五十。
微小淋巴转移和腺外侵犯不一定需要碘治疗
第一次碘治疗后一定要评价其疗效,如果肿瘤负荷有明显降低才会考虑行第二次碘治疗
小剂量碘扫复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消融
这是一个相对有争议的话题,在国外也不是所有的大医院都会采用这个技术。
消融在甲状腺癌和别的肿瘤治疗中目的不一样,在别的肿瘤中它更多的起到的是姑息减瘤的作用。在甲状腺癌中,主要是认为肿瘤的活性较低,即便观察也不会出问题,消融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是减瘤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的作用。
消融可以用于单个微小癌以及术后转移的少量淋巴结。有选择的对病情适合的病人做消融处理也许是合适的,但是不适合以赚钱为目的劝导所有病人都进行消融处理。
外放疗
外放疗主要是用于肿瘤分化非常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大。通常来说,它不适合用于50岁以下的病人,而即便是50岁以上的病人,用的情况也非常少。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短短的十年,甲状腺的靶向免疫治疗经历了从没有到有,从有一种药到有几十种药进入临床的过程。
比如,被FDA批准的靶向药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
比如,正在临床的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LOXO-101和LOXO-292;
再比如,基于PD1和PDL1的抑制剂的免疫治疗;
它们的出现,让更多高危病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
最后
所有治疗技术的初衷都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诋毁
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才是医学发展的初衷
这十年,治疗的原则大概是
遇弱则弱:对低危病人治疗的更温柔
遇强则强:对高危病人治疗的更激进
长
按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