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100斤补硒行吗(仔猪补硒用量)

硒宝 08-13 18:27 59次浏览

(8)豆粕蛋白含量变动幅度大,再加上一些人为掺假,变化更大,又有几家对每次的进货进行化验分析呢?

2、 饲料配合

饲料配合是尽可能达到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至少是主要成分的均衡。猪需要的是有效的营养,而不是营养物质的堆积,考虑到主要营养物质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均衡。

(1)能量蛋白比 更确切地说是可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的比例,可消化能可从书上查到,而蛋白的可消化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据。常见错误之一是把粗蛋白当可消化蛋白对待,错误之二是单纯地按资料上介绍的可消化蛋白的累加。最合理比例则需要在实践中去证实。

(2)钙、磷比 一般饲料中,钙磷比多在1—1.5:1,但实际上,二者也不应是恒定的,特别是饲料中植酸磷不易被利用,其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磷的使用价值。饲料中无机磷所占比例及是否添加植酸酶对钙磷比例影响很大。

(3)氨基酸中,赖氨酸、蛋胱氨酸及苏氨酸之间的比例 生长猪,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人们会单纯地添加赖氨酸达到很高水平,就认为是优质饲料。其实,如果限制性氨基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是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满足后,苏氨酸或蛋胱氨酸就可能变成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赖、蛋胱、苏氨酸的比例为1:0.6:0.65,在添加赖氨酸的同时不要忘记其它两种。

(4)饲料配方应和气候(温度)结合起来 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猪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的变化,如高温季节喂高能饲料或寒冷季节喂低能饲料,都是不适的,它会造成部分营养的不足和部分营养的过剩。在不足20℃气温的仔培舍,给仔猪高蛋白饲料(高于18%),后果是仔猪生长缓慢,易闹病。

(5)饲料配合应随原料成分而变动 猪营养需要是调节杠杆,原料变了,饲料配方也应变化,用含水30%的玉米代替14%的玉米,只能造成能量严重不足。

3、 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对饲料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饲养阶段对粉碎的粒度要求不一,太细的料喂成年猪易致胃溃疡,太粗的料喂仔猪不易消化。

饲料搅拌不均匀在许多猪场很明显,如立式搅拌机需搅拌12分钟,卧式搅拌机需6-8分钟。边粉碎边出料的现象不只在一个猪场见过,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是部分甚至全部达不到全价性,会大大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

真正优秀的饲料加工人员会考虑到不同饲料用不同的箩底,还会考虑到定期更换打锤以保证粉碎效果。

(二) 饲养管理的精细之处

这里需要精细之处太多,平时已为重视的地方不再重点讨论,这里仅就易被忽视的地方提出来,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猪群潜力,提高设施和人员利用率,在有限的种猪群规模条件下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商品猪,挖掘出各种猪的生产潜能。

1、 种公猪

有三种情况将导致公猪性欲下降和精液质量低劣,一是炎热气候,二是长期不用,三是在生病或注苗后,精液质量降低。

环境温度高于32℃,公猪的性欲下降很快,而且精子活力下降。睾丸的温度保持在34-35℃,如环境温度太高,睾丸散热困难,睾丸温度会高于正常温度,这样,精子代谢加快,死亡速度也加快。所以炎热季节公猪精液中死精子比例很高,配种受胎率降低。

长期不用的公猪,同样性欲降低,精液品质差,精液中会出现死精子很多,往往造成母猪不受胎,所以合理使用公猪是应注意的事。如用长期不用的公猪配种,应舍弃第一次的精液,或选对母猪受胎影响不大的猪(如第四次配)。

猪患热性病或注苗后,精子活力降低,特别是睾丸阴襄局部高烧往往会出现所射精子全部为死精的现象,配种时应注意。

在配种利用强度方面,资料上一直提倡限制过渡使用公猪,但在生产中,过渡使用公猪的情况不多,公猪闲置不用的时候却很多,通过农村公猪配种站的实践和各猪场的体会,我认为,优良公猪每天使用2次并无大的问题,只要公猪营养能满足,长期使用更有利于保持公猪性欲,多次配种只是将每次射出的精液稀释而已。对受胎率影响 不大。

公猪疫苗注射后,一些疫苗会引起猪体温短时升高,影响精液品质。

所以建议:在加强公猪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定期检测精液品质,是保证高配种受胎率的有力辅助手段,特别是在炎夏,病后或注苗后更要加强检测。

精细的公猪管理,会对价值高的公猪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种质资源。如定时驱赶运动,合理使用,日光浴,定期体检(体重,血液等),夏季安装空调也是必要的。

2、 空怀母猪(含后备)

现代化的科学饲养管理手段已足以让所有生下的活仔猪都长成肥猪。让母猪多产仔,缩短产仔间隔会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

配种时机的掌握是人们非常头痛的事,特别是引入品种后备猪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一些人单凭压背反射鉴定发情及配种时机,往往使不少猪漏过,为此发情鉴定仍应以阴门红肿、粘液变化、压背反射为前题,再结合公猪试情四道手续为最佳。

断奶后能否尽快发情配种是能否增加年产胎次的关键因素,在满足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使用激素可缩短断奶后发情时间,提高受胎率。假如每猪每次缩短一天,受胎率提高5%,则可年增胎数0.02胎。如以100头母猪计,可增加2胎+11胎=13胎。(2.2 ×100÷114+220×5%)年可多产猪13×10=130头仔猪,增收7800元。而成本为220×7=1540(孕马血清),如用PG600为220×25=5500元,仍有2300元以上利润。再加上饲养130头猪到出栏的利润,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配种时,是否严格消毒影响也是具大的,如因消毒不严造成的生殖道炎症比例占2%的话(实际上远高于此),每年一个规模猪场可少产100×2%×2.2=4.4胎,合44头仔猪,仔猪成本增加2640元,减少出栏猪利润1980元,合计经济损失4620元。

母猪断奶后,应将膘情不一的猪分开,避免弱猪因受伤淘汰,并对瘦母猪补充营养,以促其尽快发情,如有疏忽,可能导致部分母猪及早淘汰(瘦弱母猪多为产仔多,带仔多,奶水好的母猪)。

有两种维生素对配种后母猪怀孕成绩影响很大,VA和VE。在配种前几天,大剂量补充VA和VE可增加受胎率和活仔数,料中加青绿饲料也同样有这一功能。

配种方式及次数对受胎影响很大,据《养猪学》200页,三次配比两次配产仔数多2.3头,双重配比单次配受胎率高27%,胎产仔数多3.4头,混合输精从产仔数,产仔窝重均优于单次种精液,这些技术的使用将给猪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在人工授精时,由于缺乏公猪效应,多次输精的优势更加明显。

配种时应考虑到公母猪体格大小,公猪大母猪小或体弱,配种时压坏母猪的现象时有发生,实在调整不开,也应有人在旁辅助,将公猪前腿抬起或把母猪挤在墙边。由于地面太滑,母猪站立不稳受伤的情况也很多,轻者当时配种失败,错过一个情期,重者失去使用价值。出现这样的损失是很可惜的。

后备母猪发情延迟或经产母猪乏情是配种一大难题,可采取倒圈、并圈、舍外运动、增加营养等措施,仍不发情的只能采用激素催情,(催情措施另述)。

3、 妊娠母猪

单纯地看,妊娠母猪食欲旺盛,疾病少,管理很简单,但妊娠母猪的管理水平会影响到怀孕率的高低、活仔数及所占比例、初生前窝重及产后母猪泌乳性能。妊娠母猪的饲养,还必须保证在尽可能少用料的情况下产出体大健壮的仔猪。妊娠期间流产比例或空怀比例每增加1%将会对一个规模猪场造成2.2胎的损失(价值1300元),而死胎或木乃伊比例每增加1%,则会让一个规模猪场少产22头活仔猪,损失是很大的。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更要讲究科学:

(1)最怕高营养的几个时期:配后3天,8-25天及中期的70-90天是三个严防高能时期,高的营养摄入将导致受精卵死亡,附置失败和乳腺发育不良,前两段的高营养摄入,使空怀比例升高,产仔数减少,后一段的高营养则使产后乳腺发育不良,泌乳性能下降。

(2)引起死胎、木乃伊数量增多 我认为,除和疾病有关外,还和怀孕期间母猪运动不足,体内血流不畅有关,这在一些定位栏和小群圈养的对比中得到证实。生产中,定位栏便于控制饲料,保持猪体膘情,流产比例少,但却易出现死胎木乃伊比例大,弱仔比例大,难产率高,淘汰率高;而小圈饲养却不易控料,因此易造成前期空怀率高,后期流产比例大的弊端。

(3)如何达到上二者的和谐统一,以下方法可供参考:A 前后各20天定位栏饲养,中期小圈混养;B 全期小圈混养,前中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后期自由采食;C 全期定位栏,中期定时放出舍外活动。上面几种方法,既考虑了猪控料的需要,也考虑了猪活动的需要。

(4)避免环境高温:高温对母猪的影响在配后3周和产前3周的影响最大,配后三周高温会增加受精卵死亡,影响胚胎在子宫的附植,而产前三周,由于仔猪生长过快,猪为对抗热应激会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仔猪血液供应不足,衰弱甚至死亡。其它时期,母猪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任何时期的长时间高温都不利于是妊娠,孕期降温是炎热季节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

(5) 怀孕检查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每一个空怀猪的出现,不仅仅是饲料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打乱产仔计划及畜群周转计划。如果空怀猪后期返情,还会由于发情猪的爬跨、乱拱引起其它母猪流产。孕检现在仍以返发情及外观变化为主要手段,在配后70天,母猪是否怀孕在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明显,注意观察就会很快发现:A 怀孕猪喜睡,空怀猪喜动。B 怀孕猪腰部下陷。C 怀孕猪毛光、顺溜。D 怀孕猪尾根夹紧,阴户紧缩。E 怀孕猪吃料快,空怀猪吃料慢。F 怀孕猪站立时,肷部向内陷,肚下沉。G 怀孕后期猪乳房开始隆起,猪躺卧休息,可以看见胎动。以上几条,如饲养人员注意观察,70天前应将所有空怀母猪剔除。有经验的饲养员可推前到配后50天左右。孕期检查还有其它方法,如结合上述方法效果更好。

(6)饲料供应 孕期是母猪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限制饲养是业内人士公认的方法。但限制到什么程度,怎样限制却众说不一。猪的营养需要,受怀孕的不同时期,体重大小,母猪体况,胎次季节等因素影响。在严格限制饲养的前提下,必须考虑上述各因素。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头猪都制订饲养方案,但至少应制订出一个范围,如后备猪给料标准,体弱猪给料标准,不同体重给料标准等,最后综合几方案,就可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节省饲料,又不影响母仔发育,达到理想的程度。

前中期,降低蛋白供应量是降低成本的途径,因现在几乎所有怀孕猪日粮都存在蛋白偏高的现象,前中期如以豆粕为主,则有12-13%的粗蛋白即可满足,不必太高,而头胎母猪日粮中粗蛋白应高于这个标准,在14%以上,因其体重仍在增长。如何调整饲料配方,应引起猪场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

(7)母猪怀孕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 并圈。B 剧烈运动。C密度过大。D用药不当。E 打或摔。本人总结了以下顺口溜:“一怕饲料冰冷不化,二怕地面又光又滑,三怕同伴瞎挤乱拱,四怕主人产期记差。”专门针对怀孕后期母猪。

怀孕母猪饲养,如能在原先基础上由每头母猪每年产活仔猪22头提高到25头,就会产生非常可观的效益。这需要我们在上述各个细节上下功夫。以细求存,以精取胜,是养猪行业取胜的法宝。

4、 哺乳母猪及仔猪

有人说:“哺乳期饲养靠细心和辛苦”,许多猪场已做到了这一点,相对于前几年的饲养,现在的哺乳期饲养成绩是最让人满意的,绝大部分猪场能达到哺乳期成活率90%以上,甚至95%以上,断奶体重达到7公斤甚至9公斤以上,这成绩来自于饲养条件的改善,来自于饲料档次的提高,来自于先进的饲养模式,更来自于饲养人员的细心劳作。

(1)成功经验

A 母猪上床前彻底清理消毒产仔舍,并空舍5天以上。空舍消毒做到清-冲-消-薰-空五个环节的连续作业。

B 上床母猪先洗澡,后消毒,洗去身上污物,不让任何东西带上产床,特别注意的是蹄部的冲洗消毒。

C 母猪排便后,立即清除,产床上不留粪便。如母猪粘上粪便,应立即用消毒抹布擦净。

D 创造适合小猪生存的一切有利条件,保温箱,插板,底部铺板,上面的盖,烤灯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仔猪所需环境条件。

E 合理的保健措施:如三天内补铁,三针保健,补硒,母猪产前后药物预防等,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侵害。

F 精细的饲养管理:如初生后当天,必须保证每个仔猪都吃上初乳,合理的并窝、寄养。观察仔猪温度是否合适不是单纯信赖温度计,而是看小猪敞卧姿势,热时喘气急促,冷时扎堆,适宜时均匀散开,敞姿舒适。

对母猪的饲养有计划地供料。母猪产前后的护理已列入计划,如产前后母猪料中添加抗菌药物,给以优质易消化饲料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母猪健康与产奶及断奶后配种的需要。一些猪产后出现子宫炎,饲养员会主动用药水冲洗,乳房发炎时,他们除全身用药外,多次人工按摩无疑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对母仔无微不至的照顾,换来了高成活率和大断奶体重的优良成绩。哺乳期仔猪成活率达98%以上,已不再是新鲜事。

(2)哺乳期母猪和仔猪饲养,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产后乳房炎比例大,母猪奶水不足,断奶仔猪体重不均,整齐度差,断奶后仔猪掉膘严重等,需要在管理上更细,技术上更新,以达到更加理想的境界。

A 上床母猪的例行检查:上床检查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母猪乳腺发育是否有乳房炎症;二是是否有消化道疾病,如采食量少、粪便干燥等。这两项对产后泌乳及乳质有很大的影响。如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可有效避免母猪无奶和仔猪生后腹泻(多与乳腺炎有关)。

B、及时发现吃奶不足的仔猪。仔猪吃奶不足有如下表现:乱跑乱叫、无固定奶头、肚瘪、迟迟不离母猪身边等。发现这样的小猪应给它找个吃奶的机会或人工补奶。这些猪如不采取措施将会是最早死亡的猪。

C、病弱猪的合理护理,现阶段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吃奶不足,缺糖衰竭死亡;B、拉稀脱水死亡;C、体弱猪让母猪压死。如果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缺奶猪补奶、拉稀的猪补液,体弱猪人工控制出窝次数,定时吃奶,可大大降低仔猪死亡率。

D、产仔舍温度控制:这是许多猪场存在的问题,为了给仔猪提温,却提高了整个猪舍的温度,如果母猪处于25℃环境会明显减少采食量,甚至出现喘气症状,供温在20~22℃为合理范围,对母猪健康及产奶有好处。

E、小猪拉稀时,别忘了从大猪身上找原因,小猪拉稀很多时候和大猪奶少有关。如大猪乳房炎时,小猪最易拉稀。

5、断奶仔猪饲养

近年来,断奶仔猪饲养成了规模猪场十分头疼的事,各种疾病接连不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损失相当惨重。但通过对一些猪场的调查了解,每个猪场在饲养管理上都存在明显的漏洞,就是这些漏洞给了疾病趁虚而入的机会,而这些漏洞却是由于一些细节没有注意所造成的,精细养猪将有效地避免这些漏洞的出现。

针对仔培猪发病死亡原因分析,我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表,表示了发病过程:(表以后再做)

看上面图我们了解到,一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一些因素无法避免,只能设法将其对仔猪的伤害降到最低点(如母体抗原消失)。只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发病与抗病是一对矛盾,是强弱力量的对比,我强彼弱,病不易发作,彼强我弱则病大面积的流行。

如果我们的防病措施细到一定程度,就会距病于千里之外。

1)、全进全出避免水平传播。如果断奶猪群仍保持原有的健康猪群,转到新的清洁的环境中,无新病原干扰,他们仍会保持一种健康的动态平衡,使仔猪顺利渡过危险期,但仍需要注意:

(1)、转出的猪都是健康无病的猪,一些人误认为全进全出就是不管好坏、大小、强弱同时转出,这是错误的。因为弱猪、病猪易受感染,发病后会大量排毒造成全群感染,如无这些病猪,少量的病原未必能打动健康状态的猪。

(2)、加强消毒,杀灭病源

消毒有进猪前的彻底消毒、进舍时的药水盆消毒、定期的带猪消毒等。

A、进猪前的消毒,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冲洗后消毒,用水将大部分脏物、病原冲走,消毒时就可轻易将暴露在外的病原杀死,如脏物未冲净,消毒不可能彻底;2、注意一些容易忽视的角落,如料槽、屋顶、水嘴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也是危害最大的地方,决不能放过。3、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如消毒药是否广谱、消毒药的质量、药物稀释浓度、用量都会影响消毒效果。4、进猪前的空舍是十分必要的,是彻底根除病源的后续手断。

B、进、出舍时的药水盆消毒要注意的是药水必须勤换,如火碱和空气中的二氧碳结合就会变成无消毒作用的碳酸钠。

C、定期带猪消毒,这是将潜入猪舍的病源及时杀死的有效措施,如果一些病源从空气中进入猪舍,在其大量繁殖时及时杀死,可有效地防止疾病传播。因病原致病是毒力、数量、抗药力的三方因素的综合体现。

(3)、定期药物预防,防止病原在体内滋生,在转群前后等易造成抗病力降低时期,给料中加药,可有效阻止病原在体内的繁殖,使其不能达到致病的数量,这在用药时应使用广谱药物或几种药物的组合,同时应有针对性。如支原体高发区应针对支原体,副嗜血杆菌病高发区针对副嗜血杆病。

(4)、减轻应激

任何一个大的应激都将导致抗病能力的降低,断奶、转群、换料、环境改变、并圈、注苗等。

A、断奶,断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断奶时不改变其它条件,应激也并不是太大,几天后仔猪就会适应,这也就是断奶后在原圈多养一周的道理。

B、转群,转群时如能由原饲养员操作,减少因生人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效地降低应激。

C、换料,换料要缓不能急,突然改变猪消化道环境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D、并圈,转群尽可能保持原圈。

E、注苗,在其它应激比较集中的时期,尽可以减少注苗次数或不注苗,因注苗本身是一种应激,同时应激高时免疫力下降会影响注苗效果。

F、环境应激,这是所有应激中最大的一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的变化。

1、认为断奶后温度应降低,这是一种错误,仔猪断奶后各种因素造成抗病能力降低,特别是能量供应不足,需要较断奶前更高的一些的温度。

2、周围环境影响体温,仔猪在产仔舍的生活环境有保温箱、垫板、烤灯,在舍内温度20℃左右仍生长正常,而到了仔培舍仍以这个温度给仔猪则不行了,有无保温箱、垫板、烤灯为仔猪提供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暴露在网上给25℃温度,可能不如散在木板上给23℃的温度更适宜。

3、在避免环境应激方面,我建议仍保持产房的各种条件,如保温箱、铺板、烤灯。随日龄的加大,逐渐撤走这些条件,如一周后先撤走烤灯;二周后撤保温箱;三周后撤铺板;五周后室温降到20℃左右,以适应转出后的低温环境,这一方法我们在一些养猪场试用得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G、时刻注意疾病动态,将病消失在萌芽状态

任何一种病都有一个轻到重的过程,也都有一些发病前的征兆。如传染病来临前都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呼吸道病的传播首先发生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大批的传染首先是从部分开始。我们曾对一群患呼吸道病的猪群采用重症隔离、轻症就地治疗、全群用药的办法,一周时间将猪群恢复正常。我们当时是每人负责一个单元,在晚上坚守猪舍2个小时,发现有咳嗽症状,立即记录并进行治疗,三天后咳嗽猪越来越少,并逐渐的恢复正常。

这样做需要我们饲养人员要细心观察,以下几处是我们注意的重点:1、采食量:所有传染病发生都会使猪采食量减少;2、活动状态,猪患病并不马上显示出典型特征,而先是体温升高,精神萎顿、活动减少;3、眼神,健康猪的眼神发亮,水灵灵的,给人一种机灵的活泼的感觉,而病猪则会见人后眼无神,半睁半闭或稍睁后又闭上,无精打采的;4、其它,如在不冷的时候扎堆,个别猪睡时独处等都是患病征兆,应引起注意。

当然养好仔培猪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的把每件事都想在前边,避免每一种不利于仔猪的因素出现,仔培舍就会再次变成轻松愉快的“养生堂”。

6、育肥猪饲养

育肥猪是从体重25-90kg阶段的猪,增重为65kg,饲料消耗为全群饲料消耗的67%,该期死亡率相对较低,降低料肉比是该阶段的重点。

不少人认为育肥猪好养,只要按时加料,清粪,病猪治疗就行了。都是力气活,不需花太多心思,不需多高技术。这就容易忽视技术的重要性。下面是对育肥影响大的因素。

〈1〉温度, 育肥猪最适环境温度为16-21℃,该阶段生长速度最快,料肉比最合理,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快速生长和饲料利用。以前我曾做过多次饲料方面试验,但每次试验不同栏位的试验结果,有时差异很大,发现一些试验中靠近门口的猪栏猪生长速度,饲料报酬都比其它栏高,我当时把这一起名为“边界效应”,后来我把做过的十几次试验全部拿出来分析发现只有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有此现象,而冬季边上的猪反而生长的慢而费料。分析原因是因为靠近门的猪空气流通用好,减轻了猪对炎热的感受,而中间位置的猪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发,猪长期生活在比较高的温度环境中,不利于生长;同样道理冬季天气温太低也不利于猪生长和饲料利用,2002年秋冬,我们在一个猪场内实行了每天关门冲圈的方法,保证猪舍温度全部保持在16-25℃范围内,猪生长正常患病少。

为此,夏季的防暑,与冬天的升温是提高生长速度及饲料报酬的必然途径。

生产中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环境条件,灵活运用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夏季喷水降温只能将温度降到28℃时,如加大空气流动,可能会使猪有22℃的感觉,而冬天减少风流量,也同样起到适温时的效果。

、疾病

育肥期间病少,能致猪死亡的病更少,所以不少人忽视这个问题,只是在病重时才重视,以不死猪为原则。所以猪群中有咳嗽猪没有管,生长慢没人管,却不知这些猪却在影响着整群的利润。

同样的猪正常情况下,生长速度相差不大,如到出栏时体重差异很大,就说明一部分猪吃了该吃的料却没有长肉,如果相差20斤,那么这20斤就是因疾病或其它原因带来的损失。剔除僵猪、消灭慢性病是育肥猪管理的重中之重,育肥猪的精细管理不仅是要治活重病猪而更重要的是消除慢性病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疾病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消除慢性病可采用以下步骤:

1、 全群用药一周,同时将无治疗价值的猪淘汰;2、一周后再从中挑出病弱猪进行治疗使全群猪健康正常3、定期或不定期对猪群进行药物预防。

〈3〉按性别分群饲养

已有许多资料介绍,育肥时期,公猪、母猪、去势猪的蛋白沉积和脂肪沉积是有差别的,相同饲养条件下,小公猪生长速度更快,瘦肉比例更高,其次是小母猪,再次是去势肥猪,它们对饲料的要求也就产生了差别,给小公猪以高蛋白饲料,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潜能,生长速度加快,饲料报酬增高。而如给去势肥猪高蛋白饲料,多余的蛋白并不能转化为瘦肉,而是变成脂肪沉积下来,所以针对性地给小公猪、小母猪、去势肥猪不同的营养水平,将更有利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和饲料成本的降低。

小公猪在稳定环境下,体重100公斤内其肉质肉味与其它猪相差不大,国外一些猪场并不给公猪去势。如果我们市场上公猪销售价比其它猪低0.1元/市斤的话,那公猪饲料方面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价格低的损失。

6、 苍蝇与老鼠

没有人报道过猪场的一个苍蝇或一个老鼠一年能消耗多少饲料,但可以证实的一点是它们都是以吃猪饲料为生的。当我们发现自由采食槽顶部饲料经一个晚上变平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潮拌料放置半天后,上部饲料大部分变成纤维含量高的麸皮时,我们知道是老鼠和苍蝇已经吃掉了我们的利润。

苍蝇和老鼠的危害远不及此,疾病的传播会给猪场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当我们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猪舍的时候,却没能阻止苍蝇和老鼠的进入。苍蝇的危害还在于使猪不能安定地休息,老鼠却会破坏房屋建筑,如采用石棉瓦、泡沫板材料做房顶的,老鼠会在一年内将屋顶的泡沫材料咬得支离破碎,失去有效的保温性能。灭蝇灭鼠势在必行。

(1)灭蝇苍蝇是在猪粪中产卵孵化的,阻止了苍蝇的繁殖也就大大减少了苍蝇的数量。我们曾采用定期舍内药物灭蝇 的同时,用塑料布将新鲜猪粪盖严,使有蝇卵的猪粪断绝空气的供应,无数蝇蛆会很快死亡。这个方法的灭蝇效果十分显著。当然,有条件的猪场专设封闭的贮粪池效果更好。

(2)灭鼠 老鼠不同于苍蝇,它的生存、繁殖需要一定空间,至少需要一个鼠洞。规模猪场的场内空地面积很少,每周一次检查空地鼠洞并及时采用水灌等办法消灭洞内老鼠,并定期投药,可有效地控制老鼠的数量。我们曾用过悬赏抓老鼠的办法,每个职工动员起来,抓住老鼠有奖,会有短时间内消灭大批老鼠。

猪场的精细管理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给我们创造效益的细节,果真如此,猪场的生产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经济效益会大幅度增长。希望我们养猪行业的老板、场长、技术员、饲养员共同行动,人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精细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次简单劳动。(资料来源:中国养殖业联盟)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