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宣传补硒食品(补硒的宣传语)

硒宝 08-13 10:24 33次浏览

为什么有人宣传补硒食品(补硒的宣传语)-硒宝网

为什么有人宣传补硒食品(补硒的宣传语)-硒宝网

为什么有人宣传补硒食品(补硒的宣传语)-硒宝网

州委、州政府结合恩施实际,提出了建设“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和打造湖北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目标,提出硒产业要与相关产业(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我州发展硒产业具备资源、科研和发展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却缺乏文化底蕴,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硒产业和旅游产业就缺少活力和生命力。近日,民革恩施州委提交了《关于营造“世界硒都”文化氛围的建议》的社情民意。

城区、景区进出口放置“硒”雕塑和石刻作品

“恩施除了生态环境和自然旅游资源外,最大的特色和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全球最大的富硒生物圈’和‘全球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并获得国际相关学术组织的认可,国际营养学与微量元素学界权威组织(TEMA)授予恩施‘世界硒都’称号。”说起恩施的硒资源,民革恩施州委副主委肖雪琴一脸的骄傲,她就是这个社情民意的撰写者,“对于外地人来说,一提到恩施,他们就会想起恩施大峡谷和恩施玉露等,恩施硒矿却鲜有人知,甚至连小部分恩施人也不知道恩施的硒矿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硒,被称为“抗癌之王”。研究表明,人体每日补充60微克的硒,可有效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血管病、癌症等20多种慢性疾病;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可以达到预防大多数癌症的目的。1980年,地质部门在恩施市发现含硒页岩露天面积850平方公里,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新塘乡双河鱼塘坝硒矿为“世界唯一独立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空白。

如何多元化的打造硒品牌,民革恩施州委办公室主任李玮玮认为,恩施坐拥硒矿床,州委、州政府为打响这个品牌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连续4年举办硒博会、硒茶大会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对于恩施硒文化和硒产业的推广工作来说,还是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外地人到恩施只识大峡谷、腾龙洞,对恩施这“世界硒都”的名号并没有太多的知晓。

我州每年接待几十万名游客,建议在州城和县城的交通进出口处放置刻有“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全球最大富硒生物圈”“全球唯一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等字样的雕塑和石刻艺术作品。还可以在景点进出口处打造一批让游人驻足留影的展示“世界硒都”的标志性景观,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还能通过游客的照片将我州的硒文化传播得更远。

民俗餐饮文化中注入硒与健康的相关内容

去年以前,在州城水映华庭小区附近有一家餐馆别具特色:用富硒茶油炒菜,菜品的原材料均来源于附近的农户,以确保原材料新鲜、无农残。

餐馆开业之初,的确吸引了一些“猎奇”的顾客前来尝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馆的生意慢慢萧条。去年,这家餐馆停业了。

“这原本是将硒与健康这两个元素融入我州餐饮文化的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可惜最终还是没能走太远。”民革党员、湖北宜恒茶油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楚银说,该家餐馆营业时所使用的茶油就是他们公司的。

这家餐馆倒闭,可能有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通等方面的原因,但在肖雪琴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还是缺乏文化底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也好,打造一个产业也好,没有文化底蕴的发展就像一具失去灵魂的空壳,不可能走好,更不可能走远。”

在民俗餐饮文化中注入硒与健康的内容这一方面,该社情民意一文中提出了很多建议,如选出一批含硒量高的食材(如富硒药食两用中药材)作为补硒特色膳食,供游客选食,或者将其做成预包装方便食品或药膳,供旅游者携带,或在线上、线下营销。

将硒与健康注入民俗餐饮文化的说法得到了吴楚银的赞同。自公司开始营业至今的10年时间里,公司在这一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和大胆尝试,如以含硒的茶叶为原材料,研制生产油茶、面膜、洗面奶等等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利用我州得天独厚的硒资源优势,让硒和健康与民俗餐饮、企业发展相融合,一定大有可为。”

拍摄一部以硒为主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

“国内已有像‘马向阳下乡记’那样的电视剧宣传发展硒产业,但以硒为主题的电视剧、电影作品还是空白,恩施为何不能拍一部以硒为主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呢?”社情民意文中如此建议说。

“拍一部以发展硒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电视剧或电影,对于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大力发展以民宿、养生养老、康复疗养为主要内容的全域旅游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肖雪琴认为,通过宣传扩大知名度,我州硒产业就有可能从省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拍电影或者电视剧需要一个典型人物或者事迹原型啊,我州有吗?”记者好奇地问。

“当然有,而且很多,拿典型人物来说吧,比如眼里只有硒的彭祚全。”肖雪琴说。

彭祚全今年67岁,以前在恩施市防疫站工作期间,他就对恩施市新塘乡鱼塘坝发生的地方性硒中毒事件有所了解。真正与硒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北京主持一个科研项目期间,他在一家超市看到辽宁、贵州产的富硒大米卖得很好,于是他想到了恩施的硒资源,他立即给恩施市的主要领导写了一封开发恩施天然硒资源的建议信,引起了时任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3年,彭祚全开始潜心研究恩施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10年12月退休后,彭祚全继续发挥余热,致力于恩施市硒资源开发的招商引资工作,并服务于相关企业。

“为得到恩施富硒地区含硒量的准确数据,我起早贪黑,跑遍了我州所有含硒地区的田间地头,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检测,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说起自己10多年来的“硒游记”,彭祚全记忆犹新,为增加恩施硒资源的知名度,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支持和关注,他先后发起成立了“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策划召开了“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联合其他富硒地区成立了“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作组织”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硒产业的发展,也使恩施的硒资源受到国内营养学等科学家的关注。这才有了后来的“恩施硒资源开发研究中心”、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TEMA14)和“世界硒都”的荣誉称号等。

此外,他还牵头制定了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硒食品含硒量要求》,主编、出版了《生命元素硒——兼谈恩施硒资源》《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等多部学术著作,撰写电视专题片,创作出版科普小说,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等。

另外,民革恩施州委的委员还建议将硒推广工作变成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比如由每年举办一次硒博会改为两年,让企业有一个缓冲期,更精心地打造硒品质产品;对文艺、旅游和餐饮界有兴趣的人士开展培训,让农家乐、小剧场上演形式多样的相关节目等等,通过他们让更多的人认识恩施硒、了解恩施硒,让人们感受到我州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与“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相称,甚至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恩施的第四张“名片”。

“就像一个刚刚进入孵化期的鸡蛋,需要在时间、空间、温度等条件优化的适宜环境下精心呵护,时间一到,小鸡就会破壳而出,相信在全州上下的一致努力下,恩施硒资源必将造福人类。”彭祚全如此形容今日恩施的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