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缺硒怎样补硒好一点(补硒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硒与人体健康”,再点击“关注”,有健康才有未来(财富)。
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民藩行医六十余年,早年在肛肠临床和教研工作中奔忙,在科室、病房、学术会议、手术室中连轴转;退休后,他仍总在医院忙碌。如今到了耄耋之年,他还是闲不下来,坚持每周出诊。
当问到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如此充沛的精力时,陈民藩说,刻意养生谈不上,但身心皆康健是保持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他有以下两个养生法宝。
法宝一:扶正祛邪强体魄
陈民藩早年身体并不十分健硕,而且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在20世纪90年代,医院实行家庭病房模式,附近居民手术后不住院或者只住一两天,于是陈民藩除了每日看诊外,还常常背着药箱到患者家里查看术后情况。来回奔波的辛苦有时让陈民藩觉得身体吃不消,于是他便更加注重日常保健。
01
调脾胃畅气血
俗话说“气血足,百病除”。
气血流畅则全身气机调达,营养得以输送到全身,方能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陈民藩平日比较注重对脾胃的调养,这也是他多年来保持健康的关键因素。
饮食不当是损害脾胃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民藩平时不抽烟、不饮酒,饮食十分清淡,常食易消化的食物,多以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食太硬、太热、太凉的食物,少食太甜、太咸、太酸、太辣的食物,达到七分饱便停筷。
“很多人不爱吃水果,还重油重辣,久坐久站,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脾胃病,痔疮也找上门。”陈民藩作为治疗痔病的大家,认为顾护脾胃、调畅气血对预防痔病有重要作用。
气血具有推动、激发、滋养、濡润脏腑等功能,肛肠疾病的病位在大肠,气血的推动和濡养是肛肠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内在条件。
气血充盈,小肠就可吸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输送到大肠,大肠可以顺利将糟粕排至肛门,肛门便可控制排泄,从而保持肛周健康。
“痔疮虽是小毛病,但严重起来很影响日常生活。”陈民藩强调,防痔病要坚持补正气、防邪气两手抓。
一是注重调护和锻炼,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调和气血。
他平日经常做一种接地气的养生法——撮谷道,即提肛运动。练习方法很简单,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再缓缓呼气放松。十次为一组,每日做七八组即可,久坐或便后可做一组。
二是保持饮食和排便良好习惯。陈民藩认为,过度饮食会导致气血瘀滞肠道而产生疾病,可多吃通便食物,如香蕉、蜂蜜水、梨等通润肠道。
偏嗜辛辣之品、肥甘厚味也不益于脾胃健康,易引发便血、痔核脱出等疾病。建议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02
慎起居多运动
古人认为长寿与少欲、节食、慎起居有着紧密的关系。
起居有度,顺应自然是陈民藩日常养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医历来重视睡眠养生,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陈民藩常年坚持晚上九点半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久坐一小时后,起来走一走动一动,不仅可以预防痔疮,还是保持好身体的有效办法。”不久坐、不久站,是陈民藩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
年近九十的他仍每周坚持出半天门诊和进行一次病房查房。没有门诊的时候,他也会经常步行去医院,到科室转一转。
陈民藩主张工作要张弛有度,避免过度疲倦导致五脏、气血、经脉、筋骨受损。他每日起床后会活动半小时,通过舒缓的运动提神醒脑、唤醒身体机能。
法宝二:平和淡然安心神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中医认为情绪极端或波动过大伤及五脏,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陈民藩日常既重视形体的保健,也重视心理和精神上的保健。
清代学者方苞注释《论语》时说:“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陈民藩不论是与学生还是与患者相处,皆态度亲和,与人为善,以仁心待人。
他认为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内在要素。
陈民藩平常最喜读中医典籍,在精神上与古代大医对话,一次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让他心境旷达。凡是与其接触之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清和平允。
陈民藩是个不服老、不断学的人,虽到耄耋之年,但内心达到了“不知老之将至”(《论语》)的状态。
他一直关注并学习前沿医学知识,与学生们交流经验看法,从不以老人的心态对待自己,时刻都像年轻人一样对新鲜事物保持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
白居易有诗云:“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陈民藩一生践行认真做事,简单做人,不追求名利,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如何不长寿?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