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

硒宝 08-08 18:43 27次浏览

7月30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复赛落下帷幕。我校斩获金奖9项、银奖13项、铜奖13项,获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一;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推荐项目《谱慧麦收——以尖端光谱技术打造高效农业新范式》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排位赛中夺得冠军。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大赛开幕式上,法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许鹏博代表湖北省全体参赛选手庄严宣誓。他表示,将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勇于竞争的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参加大赛,积极拼搏,奋勇争先,自觉服从大赛安排,严格遵守大赛纪律和竞赛规则,将比赛视作成就梦想、开辟未来的舞台,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高教主赛道金奖团队

抖酷——大健康品牌全方位运营服务先行者

推荐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

项目负责人:王颖超

指导老师:胡石元、张沪寅、涂建成、仝德富

团队成员:肖杰成、戴少涵、周炘琦、周家庆、李晓琴、唐敬轩、李子恒、陈龙、黄驰、夏孟婷、李俊男、雷雨柽

项目致力于打造国民认可的大健康品牌,针对传统电商运营模式收益不稳定的痛点,深入调研了中国保健市场,与大健康行业优质品牌合作,取得品牌独家运营权,推出了快手种草、全域闭环的运营策略,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实现精准选品,创作高质量短视频内容培养用户心智、打造差异化直播间实现内容深度转化、基于用户偏向和行为标签打造垂类矩阵,为品牌提供全方位、定制化、全过程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通感智达——通信-定位-遥感天地一体

精密组网应急先锋

推荐单位: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陈是睿

指导老师:谭喜成、龚健雅、江金光、张沪寅、孟小亮

团队成员:樊星宇、章傅铠、司书语、刘方瑜、王梓楠、王湘淦、周家庆、尹升鹏、李欣然、黄梦、黄晓轩、常耀文、王凯、林同亮

项目针对自然灾害导致的通信中断等问题,直面现有应急产品存在的通信质量差、定位精度低、感知能力弱、应急指挥难等痛点,提出通信-定位-遥感一体化应急组网理念,首创厘米级精密定位通信组网、无公网空-天-地智能感知和边端协同应急灾情研判等技术,推出了通信-定位-遥感天地一体精密组网应急方案,打造了从空-天-地灾情感知到应急指挥的全链条灾害应急产品。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道行星迹——小行星轨道和形状探测

关键技术开拓者

推荐单位: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卢润松

指导老师:鄢建国、李德仁、刘林青、钱俊、张胜凯

团队成员:刘海沛、刘济槐、周家庆、苏珂伊、刘天涵、徐润希、王宇莹、徐帆、王馨锐、孙亚洲、刘玮祺、于畅、李修贤、孙之远

项目创新性研发了高精度、高还原、高效率的小行星轨道和形状探测技术。项目团队自主创新,研发多项核心技术:创新性采用多源数据融合+多参数精密定轨,可显著提高对小行星toutatis的定轨精度,为探测器发射着落提供重要数据。改进DFT+梯度解算优化重力场模型,对重力场模型建设精度和重建效率都有了大幅提升。利用复杂光照立体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对小行星67P建立的三维模型相比欧空局官方精度更高,为探测器着陆点选择、着陆、起飞提供关键基础数据。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妙骨回春——实现国产多功能骨蜡行业领跑

推荐单位:第二临床学院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雷清剑

指导老师:蔡林、闫飞飞、魏任雄、王黄磊

团队成员:周启月、蔡珠婷、许鹏博、毛哲、杨芊早、王锐铎、李奕桦、肖凌飞、高仕杰、朱宇凡

项目直面现有临床医用骨蜡因不可吸收导致的诱发感染、生物相容性差、阻滞骨愈合等痛点,具有“精准匹配骨止血再生需求的活性成分筛选、促修复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结构调控、仿骨小梁双峰网状结构设计”三大创新突破,实现“快速止血、完全吸收、高安全性、促进修复”四位一体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骨科、颅脑外科、胸外科等众多骨创面止血手术。目前,产品已完成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和第三方生物学评价。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隐身衣——智能战场全场景守护者

推荐单位:计算机学院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刘远巍

指导老师:王正、张沪寅、钱俊、洪晟

团队成员:龙安迪、张佳丽、李可嘉、罗佳伟、胡昌浩、车礽兮、白福康、马誉洋、侯嘉琪、熊欣然、吕奕霖、王晨皓、何梦瑶、陈伊然

项目针对现代化智能战场中AI识别侦察察打能力强、现有防御反制措施弱的痛点,创新性研发了隐身衣。隐身衣结合了机器视觉、材料科学和智能控制技术,旨在提高士兵在现代无人作战环境下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该装备采用特殊图案设计,干扰敌方作战机器的视觉神经网络,有效“致盲”机器视觉。同时,隐身衣内置温控材料,调节人体热辐射,以适应夜间的热红外监控,实现全天候隐身,为士兵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全天候防御方案。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红旅赛道金奖团队

谱慧麦收——以尖端光谱技术打造

高效农业新范式

推荐单位: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赛道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李政灿

指导老师:巫兆聪、龚健雅、肖锐、张沪寅、胡灵、张学敏、赵文强

团队成员:董世鑫、田思铭、胡成超、王梅岭、王子赫、张佳丽、李奕慧、丁子阳、陈媛媛、饶可奕、方瑞欣、宋阳、唐佳杰、曹喆

项目针对大规模作物种植在监、管、收三方面存在的痛点问题,团队攻克了多尺度遥感卫星快速测量技术、生长模型与AI融合的作物数字孪生技术、田间小麦籽粒含水率卫星监测技术,实现了大规模作物种植管理:看得清、管得准、收得好。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联动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金融机构,打造了“卫星种田”高效农业新范式。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塑造硒望——创新生物质基矿化富硒地膜

推荐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赛道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蔡子延

指导老师:陈朝吉、邓红兵、袁同琦、周杰、余乐、程毅康、孟一帆

团队成员:邵一凡、吕奕霖、张思佳、范笑怡、马煜书、王钰涵、张佳骐、欧阳子熠、刘念、熊绍俊、王志强、齐鲁荷、黄京、卢梓扬

项目针对我国土壤补硒固硒成本高、土壤硒元素易流失等问题,依托武汉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团队,提出利用生物质基富硒地膜缓释硒元素的方法治理缺硒土壤的新思路。团队创新地从废弃生物质中提取纤维素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可降解富硒地膜,调控硒元素在地膜降解过程中的缓释效果,实现低成本、持久性的土壤富硒目标。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翼护康年——打造社区助老服务示范样本

推荐单位:护理学院

赛道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

项目负责人:罗楚媛

指导老师:孟宪梅、周芙玲、钱俊、张沪寅、罗睿

团队成员:马煜书、周家庆、陈佳钰、唐佳伊、陈纪舟、王湘淦、黄曼斐、聂梦缘、向伊凡、肖汝祺、李珂、安子芬、李君艳、陈云阳

项目致力于打造社区助老服务示范样本,以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为核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为社会老龄化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独创APA与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实现精准施策;打造青翼领航服务共赢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通多方联动渠道,打造“一体五翼,三方指引”社区助老新模式。依托全国首个智慧护理工程中心,集成多学科资源,推动智慧养老新路径。团队获得2023年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称号等多项荣誉,服务模式获得合作社区和老人的广泛好评。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产业命题赛道金奖团队

慧眼识陆——面向国土资源监测的多源遥感

数据协同开拓者

推荐单位: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赛道组别:产业命题赛道产教协同创新组

项目负责人:邹佳琦

指导老师:贺威、杨光义、李德仁、郑先伟、张良培、张洪艳

团队成员:黄灿、李旭东、胡成超、徐敬娴、陈阳、张昕、孙煜航、钟晨、王鑫、王文宇、宋阳、李卓鸿、刘曼、范舒然

项目针对遥感成像系统时空谱分辨率相互制约、对地观测模型难以迁移以及遥感数据处理滞后的难题,利用多模态智慧遥感助力土地要素精准配置。项目突破了时空谱一体化融合技术、地学知识嵌入的智能语义分析技术,构建了自主学习的遥感大数据实时处理与传输软硬件平台,显著提升了时空遥感大数据三维平台EV-Globe在国土资源监测基础服务的能力,实现了遥感服务的智能化、自主化和实时化。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

据悉,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湖北省复赛自启动以来,全省共有428个项目入围现场赛。经过小组赛的激烈角逐,共产生金奖173项,银奖255项。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相关工作由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牵头组织,大学生创业促进中心承办,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共同参与,受到各培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学校各参赛团队正在继续打磨项目,为全国总决赛做最后冲刺。

-武汉大学大学生创业促进中心-

文字|邱晨菲 刘俣卓

图片|代安融胡金驰

排版|刘俣卓

审校|刘泽庭胡成超 李沁蔚

中国新硒望科学补硒工程(全民科学补硒工程工作站)-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