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腺瘤切除可以补硒吗(管状腺瘤切除后需要服用药物吗)
医生在与你交谈时,可能会提到肿块、团块、病变、肿瘤、异常新生物和交替生长等术语——这其中没有一个词能代表癌症。
事实上,这些术语同时适用于良性和恶性肿块。
这里,我们将全面地介绍非恶性肿块,你可能从医生那里有所耳闻,或者在放射或病理报告中见过它们。
1.囊肿
囊肿是最常被诊断出的乳房肿块,多见于35~50岁的女性。这些良性的、充满液体的囊泡可能从堵塞的乳管中发展而来。它们通常摸起来圆圆的、有点儿软,就像一个装水的小气球,但也可能会非常坚硬。乳腺囊肿是哺乳期女性出现的一种充满乳汁的囊肿。囊肿可能单个出现,也可能数量众多、间隔开来或者积聚在一起,小到肉眼无法观察,大到超过10厘米。它们通常会随着你的月经周期反复,在月经到来时变得更大、更软,然后在几天之后恢复原状。超声检查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出它们。一项大型研究发现,65.1%的绝经前期和39.4%的绝经后女性都有囊肿,而且其中半数女性的双侧乳房都有。研究已经证实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在绝经前期患上囊肿的风险为66%,这不奇怪,因为囊肿对激素敏感。
囊肿的自然历程是生长和退化,大约一半囊肿在1年内可以完全消失,70%在5年内不复存在。尽管大多数囊肿会自行消失,但我们仍可以用一根细针在短短几秒内就将其抽吸出来。抽吸囊肿的原因一般为:
(1)患者的请求,通常因为囊肿特别大、特别疼,或者造成皮肤凸起;
(2)囊肿的成像结果呈现“复杂性”,说明它可能是固体,或者在囊液中存在固态的东西。
上述研究发现的475例复杂性囊肿有2例(0.42%)存在癌变,其他类似的研究结果也基本如此。良性囊肿的存在不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2.纤维囊性变
纤维囊性变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而且摸起来经常很像肿块,至少有一半的女性受此影响。但是,因为纤维囊性变总是忽大忽小,如果突然出现明显摸得到组织的区域,必须通过临床和成像检查来判断到底是不是癌。它们有可能看起来模糊且不清晰,也可能呈现为有序块状;通常会肿大,在排卵期(周期中段)和月经之前变得有触痛感,而且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激素补充剂、压力、咖啡因或者盐的摄入等。单侧或者双侧乳房可能会有间歇性或者持续性的触痛感,可能出现在固定部位或者任何地方。纤维囊性变经常会随着女性进入中年而增加,绝经后会随着雌激素影响的消退而消失(算是它的一个优点)。
3.纤维腺瘤
由于我们对乳腺小叶(产乳)上的激素刺激知之甚少,小叶有时会变成良性固体肿块,被称为纤维腺瘤。将舌头抵在腮帮子上,隔着脸颊用手揉一揉它,纤维腺瘤摸起来就是这种感觉:像一颗玻璃球或者有弹性的硬橡皮。纤维腺瘤最常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按压时会从手指下轻轻弹开。它们在生育的年龄阶段会持续存在,在怀孕期或者服用避孕药期间变大,通常在绝经后萎缩。纤维腺瘤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但是可能会导致月经前几天身体不适。纤维腺瘤在年轻人中相对常见,15~35岁的女性中7%~13%都有。它们在75%~90%的时候是单个存在的,而10%~25%的时候在单侧或者双侧乳房中呈现为多个肿块。如果它们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就被称作青春期纤维腺瘤,见于半数有乳腺病变的年轻女孩。它们在20岁前服用避孕药的人中更为常见。如果它们一直持续到绝经以后,那么纤维腺瘤就会钙化,在乳腺X线摄影上呈现出厚厚的爆米花状外观。
青春期纤维腺瘤只要根据临床检查和超声图像的典型特征基本就可以确诊。此后两年里应该每6个月做一次临床和超声检查,确保其没有发生变化。而对于20岁以上的女性,确诊的唯一方法就是穿刺活检或者切除后进行分析。但是,在3个月(没做活检)或者6个月(做过活检)之后重新进行临床和超声检查,同样可以管理好具有良性特征的固体肿块。大约50%的纤维腺瘤会在15年内消失,25%会继续存在,25%会生长。已知的纤维腺瘤发展为癌症的概率为1/50 000~1/10 000不等。这样的数字可以让人松口气。
选择切除纤维腺瘤可能是因为局部疼痛、焦虑、影响美观、突然生长或者活检发现癌前细胞。切除手术会留下一个小而隐蔽的疤痕。
4.叶状肿瘤
叶状肿瘤有3种类型:良性(50%)、交界性(25%)、恶性(25%)。其中80%呈现为可触摸的、坚硬的、多变的无痛肿块,20%无法摸得到的只能通过成像检查确诊。它们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但是最常见于40岁出头的女性和患有乳房肥大症(男子女性型乳房)的男性。良性叶状肿瘤的外观和触感与纤维腺瘤相似,甚至病理学家也不敢保证在活检中一定能区分出这些“表亲”,它们有25%~30%的可能性会被误认为是纤维腺瘤。然而,叶状肿瘤的特点是往往在短时间内长得很大。所以,如果活检报告上写着“无法确定,可能是叶状肿瘤,也可能不是”,或者如果一个所谓的纤维腺瘤在后续检查中快速增长,那么就应该切除它。叶状肿瘤通常会在被切除后的前两年里复发,所以你应该在这段时间内每6个月进行一次临床和成像检查,来确认它们是否再次出现。良性的叶状肿瘤不会增加将来患癌的风险。交界性和恶性的叶状肿瘤需要广泛性切除,也就是将周围大量正常的乳腺组织一并切掉(有时会连乳房一起切除),但是很少有扩散至乳房以外或者需要化疗的情况。
5.腺瘤
腺瘤的外观、触感和表现都与纤维腺瘤非常相似,但是它的结缔组织(就是“纤维”的部分)更少。哺乳期腺瘤只发生在怀孕或者哺乳的女性身上,而且母乳喂养一旦停止就会自行消失,同时过度分泌的激素状态也会消除。管状腺瘤往往见于年纪较轻的女性,而且通常有着紧密堆积的钙化灶。虽然腺瘤可能会由于大小原因需要切除,但是它们没有恶变潜能。一经活检证实无害,你就可以放心地无视它了。
6.乳头腺瘤
顾名思义,这是在乳头或者乳头下形成的肿块,也被叫作“乳头导管菜花样乳头瘤病”和“侵蚀性腺瘤病”。乳头腺瘤最常见于30~40岁女性,但也不排除男性。即使是良性的,它们也往往会侵入局部组织和细胞,甚至可以在乳头皮肤表面生长,引起皮肤变化和乳头糜烂。乳头腺瘤可能会伴随出血、疼痛等症状,导致医生将其误诊为某种乳头癌症(佩吉特病)。乳头腺瘤被切除大多是因为造成令人不适的症状,以及在其内部或者周围有极小的可能性存在癌细胞。
7.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是良性、固体、疣状肿块,是由乳腺导管中的衬里细胞形成的;一般常见于35~50岁女性,乳头和乳晕下有时摸起来有豌豆大小的肿块。然而大多数乳头状瘤是摸不出来的,需要通过对血性乳头溢液的化验来鉴定,或者通过乳腺成像结果来研究,抑或在做其他活检的时候偶然发现。非典型、可触知的多个乳头状瘤是标志物病变,我们在第6章讨论过,因为有67%的可能性会升级癌变,所以应该切除。顺便说一下,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和生殖器疣与乳腺乳头状瘤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只是由于细胞结构类似,所以名字相近而已。
8.脂肪坏死
这就是医生说的“死脂肪”,即乳房中形成的圆形、坚硬的球状物。脂肪坏死通常是良性的,但是会在成像检查时冒充恶性肿瘤,所以有时只有穿刺活检才能断定它不过是脂肪而已。脂肪坏死通常是乳房受到钝挫伤引起的,比如车祸、跌倒,或者仅仅是在搬箱子的时候不小心撞上了它。创伤发生时,你通常会发现皮肤有瘀伤。其他原因还有隆胸的注射物,比如脂肪、石蜡或者硅胶(顺便说一句,注射硅胶丰胸,通常会形成极其坚硬的球状物,可能并非你想要的样子);手术,比如肿块切除或者乳房缩小术、乳房切除后的再造术;乳腺放射治疗。如果脂肪液化,就会变成油状,可以用细针轻松地抽吸出来,但是如果它一直是固态,就不必在意,除非对你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9.乳腺炎
因为乳头表面有8~12个乳腺导管开口,细菌可以顺着它们钻入体内,并在导管深处安营扎寨。哺乳的时候,积聚在堵塞导管中的奶水就成了细菌的免费大餐。乳腺炎从炎症开始,并迅速演变成为细菌感染,同时伴随明显的发红、发热、触痛的乳房肿块、发烧和发冷。进一步恶化之后,肿块会表现为乳房脓肿,也就是形成一包脓液。乳腺炎最常见于哺乳期女性,没有哺乳的女性也不能掉以轻心。后者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经常吸烟,患有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疾病或者免疫系统很差。患有乳腺炎并持续治疗了一段时间的非哺乳期女性必须排除癌症,尤其是炎性乳腺癌(看起来像乳腺感染)。
乳腺炎的治疗手段一般为热敷、服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乳房按摩,以及抗生素疗法。对肿块的振动疗法可以帮助刺激循环和疏通堵塞——事实上,你可以用背部按摩器或者电动牙刷来完成。乳腺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抽吸乳腺囊肿(充满乳汁的囊肿)或者炎性囊肿,疏通乳头表面任何堵塞的导管。哺乳的妈妈们应该坚持泵奶和母乳喂养,帮助释放导管堵塞,还可以找哺乳专家来指导最佳的衔乳和哺乳技巧。在哺乳期间,许多抗生素对婴儿都是安全的。
10.脓肿
乳腺炎进一步恶化就会出现乳腺脓肿,也就是细菌形成的一包脓液,通常可以摸得到,并伴随皮肤发红、发热和局部疼痛。哺乳期的女性可能有3%~11%的时候会出现脓肿。发病的风险因素主要有30岁以上、首次分娩、吸烟。非哺乳期女性脓肿相对会更频繁地出现,尤其是下列人群:非洲裔美国人、肥胖症患者或者吸烟者。治疗手段一般采取抗生素和某种形式的引流:每2~3天反复抽吸直到脓肿消失,或者由外科医生在接诊室或者手术台上开刀取出。
11.肉芽肿性乳腺炎
这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乳腺发炎,表现为乳房中有可触摸的坚硬肿块,可能伴随(或者不伴随)其他症状,例如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疼痛、皮肤发炎、皮肤溃疡、脓肿形成和淋巴结肿大。虽然是良性的,但是除非做活检进行确诊,否则它与恶性肿瘤或者脓肿难以区分。肉芽肿性乳腺炎可以由多种情况引发——结核病、结节病(见下文)、糖尿病,或者对隆胸注射异物的反应,比如硅胶(我警告过你)。在没有明确病因时,这种情况又被叫作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并且会在平均9~12个月后自行消退。不要尝试切除、服用类固醇或者其他药物,因为这样会导致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伤口愈合不良,容易反复发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不会增加患癌风险。
12.糖尿病性乳腺病
糖尿病性乳腺病又名淋巴细胞性乳腺炎或者淋巴细胞性乳腺病,在所有良性乳腺疾病中占比不到1%,见于0.6%~13%长期患有1型糖尿病的绝经期前女性。糖尿病性乳腺病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中出现单个或者多个坚硬、活动、可触摸的无痛肿块。活检可以证实诊断结果,而且无须治疗,也不会增加后续乳腺癌发病风险。
13.脂肪瘤
乳腺脂肪瘤在全身各处的呈现方式都一样:半柔软、非触痛的成熟脂肪细胞团组织在一起,外覆一层薄薄的膜。如果不确定的话,穿刺活检或许可以证实诊断结果,但是病理医生通常只会在报告上记录“成熟脂肪细胞”(其实就是脂肪),而不是写脂肪瘤。如果脂肪瘤生长过快,引发疼痛或者其他困扰你的症状,那么可以选择切除。它不会增加后续患乳腺癌的风险。
14.错构瘤
它们是乳腺中正常组织组成的良性病变,但是细胞生长紊乱。病理医生或许会把它们称作纤维腺脂肪瘤、脂肪纤维瘤或者腺脂瘤。它们通常为柔软、离散的无痛肿块,外覆一层膜,有可能会长得很大。由于其内部细胞不具有明显特征(看起来就像乳腺中的正常细胞,即导管、小叶、脂肪、结缔组织),所以必须通过完全切除才能确诊。虽然错构瘤中很少出现恶性肿瘤,但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将其切除。
15.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这个名字有点儿长,念着有些拗口,我之后会简单将它称为PASH。显微镜下的PASH组织几乎没有缝隙,看上去像血管,但其实并不是,因此被叫作假血管瘤样——意思就是假性血管外观。由于这一假象,穿刺活检有时会把PASH误认为是由血管内壁产生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血管肉瘤(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再听取一下其他人对载片结果的看法)。PASH最常见于50岁左右围绝经期的女性,男性也有。虽然大多数都是在活检中偶然发现的,但是PASH也会在30%~44%的时候表现为可触知、非触痛的皮肤增厚。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的成像结果经常显示为一个明确的固体肿块,看上去像纤维腺瘤,有时又像恶性肿瘤。只要成像结果不可疑且经过穿刺活检证实为PASH,就可以排除手术切除的必要。患有PASH的女性似乎不太可能发展成为乳腺癌。
16.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慢性的非癌变炎症疾病,最常影响的是肺部,很少仅原生于乳腺。结节病表现为一种坚硬的肿块,与恶性肿瘤相似,成像结果同样显示为可疑的针状肿块。活检可以证实诊断结果,而且一旦确诊,就没有必要切除。结节病最常见于30~49岁的女性。它不会增加后续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总结:
上面这一系列冗长的肿块清单着实令人不悦,可是只要确诊乳房里出现的不是癌,想必你还是会欣然接受它们的。
但是这里要郑重提醒你的是:良性/非恶性,这是一个性质描述,只是代表没有遭遇到最坏的情况而已,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你为什么会长出这些病变?
它目前是良性,但是只是目前是良性,如果你没有纠正长这些病变的原因,它会不会继续发展,然后在悄无声息中就跨过良性的边界,发展称为恶性的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良性代表着:你的身体已经不好了,不过你还有机会纠正这些病变的原因。
原因可以和专业人士一起探寻,全面排查,正确纠正。不要再粗心大意,稀里糊涂的生活,要走上健康生活的轨道!
本文完,觉得有用,请拉到文末【点赞】【在看】【转发】哟!想学习更多知识或答疑,可识别文中康复师二维码进群问。对康复群有疑问,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