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 药物(药物补铁和保健品补铁哪个好)
近年来我国抗贫血铁剂行业稳步发展,抗贫血药品市场中包括化学药品和中成药药品,化学药品制剂包括口服铁剂富马酸亚铁类、硫酸亚铁类、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类、乳酸亚铁类等,而中成药药品以阿胶等为主。化药为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而化药制剂绝大多数都为口服铁剂。
铁剂介绍
(1)口服铁剂
对于慢性轻度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口服铁剂的胃肠道反应通常较大,导致其在部分贫血患者中使用受限,如老人、存在妊娠相关胃肠道症状的妇女、无法通过口服补铁或伴有胃肠基础疾病的患者、不耐受铁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常用的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吸收率通常为10%~15%。在一项系统综述中,3271例接受口服硫酸亚铁的患者中,近1/3报告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与胃肠道相关。因此对生物利用度更高、耐受性更佳的口服铁剂存在临床需求。
(2)静脉铁剂
静脉铁剂采用碳水化合物壳包裹铁核的微颗粒,铁元素可逐渐释放入血而避免大量不稳定游离铁所致的毒性。静脉铁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口服铁剂的使用局限性。铁剂经静脉直接进入机体后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多贮存于肝、脾和骨髓内,在单核巨噬细胞内活性铁从碳水化合物外壳中释放出来,部分与铁蛋白结合进入细胞内储存,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运送到幼稚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上,进而促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成熟。静脉铁剂能够更快地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可更快地满足患者铁需求并减少输血量,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应用也较多。
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对比
目前临床常用的静脉铁剂有低分子右旋糖酐铁、蔗糖铁、异麦芽糖酐铁等。在国内上市的静脉铁剂主要有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如科莫非等)、蔗糖铁注射液(如维乐福等)、异麦芽糖酐铁1000注射液(莫诺菲)。不同种静脉铁剂主要区别是铁糖类配体不同,因而使得各种药物的生产价格、补足全剂量所需注射次数及治疗时间、使用注意事项有一定的差异。
另外,静脉铁剂进入体内后由于结构的不稳定性可能释放出游离铁,而血中游离铁过量则可能导致铁中毒等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有些制剂无法一次性补充足量铁,静脉铁剂的单次最大输注剂量主要由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决定。异麦芽糖酐铁1000为国内上市不久的新一代高剂量静脉铁剂,可实现一次足剂量输注,纠正铁缺乏,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铁剂的临床应用举例
(1)铁剂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上海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非透析CKD患者中贫血发生率为51.5%。透析人群中约60%未达到贫血治疗靶目标。铁缺乏是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包括铁元素绝对或相对缺乏。CKD患者存在多种导致铁绝对缺乏的病因,包括纳差、食物中铁摄入及吸收减少、药物影响铁吸收(如磷结合剂、抑酸药等)、急慢性失血(使用抗凝剂、透析患者管路凝血等)等。而合并炎症状态、铁调素水平升高等则通过影响铁从储存池释放、转运、利用等途径导致相对铁缺乏。故铁剂的使用在肾性贫血
患者中非常重要而普遍。
(2)铁剂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是肿瘤患者本身或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能显著影响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CRA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包括肿瘤本身、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以及接受的抗肿瘤治疗方案等。此外,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在肿瘤患者人群中也非常普遍。Aapro等报道癌症患者中ID的患病率在32%~60%之间,其中大多数患者同时存在IDA。因此,对于肿瘤贫血患者补充适量铁,是CRA的重要治疗方法。
(3)铁剂在骨科围手术期贫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根据我国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贫血诊疗项目数据库,髋关节置换术术前贫血发生率为男性25.6%、女性32.8%,膝关节置换术术前贫血发生率为男性30.2%、女性25.3%,股骨头置换术术前贫血发生率为男性49.4%、女性41.3%。骨科手术时间长、患者创伤大、显性出血多,易导致术后贫血。围手术期贫血会对骨科手术的治疗效果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2019年发布的《中国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贫血诊疗指南》指出,补充铁剂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的基础上,铁剂可以从根本上纠正贫血,尽早启动铁剂补充治疗可以短期内快速恢复血红蛋白。
小结:
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已超过糖尿病和哮喘等疾病,成为全球第五大高发疾病,其预防和治疗也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补铁剂是目前治疗IDA最有效的方式,但已有的补铁剂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出无副作用或副作用更小的补铁剂。目前中国铁剂市场有24亿元左右的规模,未来的增长潜力和空间会很大。随着新型铁剂的不断研发,补铁治疗将更为方便、安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