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依西美坦片要补钙吗(吃依西美坦片要补钙吗)
本文纲要
1、为什么要复查?
2、复查多久一次?
3、常规推荐的复查频率(为什么不建议增加复查频率?化疗期需要复查吗?)
4、常规/非常规推荐的复查项目
5、复查项目的作用(如何发现肝、肺、脑、骨部转移)
在乳腺癌的复查随访过程中,患者们往往会陷入下面三个误区:
一是不重视。许多人在手术做完,放、化疗按部就班结束,就不上心了,自我感觉身体“良好”,临到医嘱的日期也不去检查。
二是太紧张。跟上面的情况恰好相反,这部分患者把复查当做心理安慰剂,不仅复查过于频繁,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三是太害怕。逃避心理,一想到要去复查就十分恐惧,好像不好的症状都是被查出来的。
对患者来说,复查随访是健康的长远保障,我们需要把健康状况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也没有必要抓太紧,带来无谓的损失。
为什么要复查?
经常有患者喜欢问,“医生,我做完治疗还会复发吗?”,说实话,医生不是神仙,不会算命,不可能准确预知患者的健康走向。所以,为了给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们定期复查。
复查意义-1 保乳及全切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仍然存在患侧复发的风险,而且对侧乳腺癌发生几率比健康女性要高。并且,有些症状无法通过自检查出,仍然需要仪器检查跟医生诊断。
复查意义-2 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因此,于个人、于社会,复查随访都有其必须存在的意义及重要性。但就如文章开头所说,有些患者虽深深明白复查随访的重要性,却远远超出了正常意义的范畴,频繁进出医院,增加检查项目,只为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实际上,过度检查并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正常、规律的复查随才能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复查多久一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发转移风险逐步降低,所以在治疗前期,医生会建议复查随访频率稍高一些,之后慢慢减少。具体时间为:
● 前两年,每3个月~6个月随访一次;
● 后三年,每6个月~1年随访复查一次;
● 五年之后,每年随访一次。
Q1
医生都说前两年的复发风险最高,那在这段时间检查频繁一点,可以吗?
就这个问题,不能说可不可以,而是没必要。
对患者来说,肿瘤发展不会那么迅速,有科学研究表明,频繁检查对预后几乎没有影响;对医生来说,检查间隔时间太短,他们更加不容易发现报告上的细微变化,增加了诊断难度与误诊率。
常规推荐的复查时间,经过了大量科学研究以及临床数据验证,是公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频率,定期检查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何必折腾自己呢?
Q2
化疗期间,需要复查吗?
很多姐妹们对此有疑问,主要是没有将「治疗检查」跟「复查」给区分开来。
治疗检查:患者各项指标还未趋于稳定之时,医生用来制定治疗方案、针对病人的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方案的依据,如化疗的血常规检查,这类检查的频率比较高。
复查:刚好相反,它是在大家身体指标已经基本稳定的时期做的检查,为了评判大家在下一个复查间隔时间内的健康状况。
化疗正是打“敌人”打得最厉害的阶段,战场一片混乱,大家的各项指标起伏不定,复查并没有意义。
应该检查什么项目?
对于复查项目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把所有检查做一遍才能达到监测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往往能更好的防范风险。
常规推荐的复查项目
自我检查:每月自行乳房、胸壁和腋窝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B超:3-6个月,每次随访时由临床医生决定(乳腺、腋下淋巴、锁骨淋巴、腹部脏器和妇科检查);
乳腺钼靶摄片:一年一次;
胸部CT平扫:一年一次。
非常规推荐的复查项目
骨扫描、pet-CT、胸片等检查由于具有较高辐射性,属于有损性检测,因此不做常规推荐,需要在医生临床综合判断下选择性使用。
肿瘤标志物:早期乳腺癌患者不推荐。乳腺癌检测中常见的两个肿瘤标志物为CEA、CA-15-3。
CEA:是广谱性肿瘤标志物,某些良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约有15%~53%的可能CEA也会升高。CA-15-3:是乳腺癌的首选标志物,但良性乳腺疾患、卵巢囊肿等患者的CA15-3也可超过正常值。
血液生化检查:由于个体差异,可以视情况进行定期血生化指标监测。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药物引起的肝损等不耐受现象。
妇科B超:对服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或法乐通的患者,可以定期进行妇科B超监测药物带来的刺激影响;
骨密度:对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的患者,可以视情况监测骨密度变化。如骨量丢失严重,在补钙基础上可进行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治疗。
如何发现复发转移?
对患者来说,复查随访是为了检测复发及远处转移。
就复发而言,由于乳腺是我们疾病的原发部位,因此我们需要重点监测,尤其是保乳术后的乳房,全切后的胸壁组织,还有我们的健侧,腋下及锁骨淋巴,都需要通过B超进行检查。
另外,乳腺钼靶摄片,可以观察到微小的钙化灶,但考虑到它的辐射性,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
就远处转移而言,姐妹们所担心的主要集中在肝、肺、骨及脑转移。
肝转移
一般来说,腹部肝脏B超可以检测患者是否出现肝转移。
肝是内脏转移的第一站。如果大家复查的时候,只是想排除肝转移,而且没有胆、脾、胰的病史以及相关症状,只做一个肝脏B超其实就可以达到目的。
当然,如果你对胆、脾、胰的健康状况有担忧,或者自己本来这些脏器的功能就相对较弱,在做肝脏B超的时候,也可以带一下这三个部位。
不过胆、脾、胰的B超检测需要空腹进行,大家可按照自身情况酌情选择。
肺转移
肺部由于气管较多,B超成像不清晰,所以肺部需要通过「胸部CT平扫」来观察。
但是由于它的辐射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常规推荐一年一次,不建议高频率使用。
骨转移
最后的骨转移是很多患者关心的要点,由于化疗、内分泌治疗副作用,大家经常会出现骨痛、肌肉酸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很多姐妹开始怀疑“是不是出现骨转移了?”,既担心又害怕,只有去医院做个骨扫描才安心。
事实上,骨转移早期往往是「无痛」的,而且一般不会舍近求远跑到四肢那么远的地方。大部分情况下,「骨转移」最开始的部位是「躯干部」,像脊椎、肋骨等。
大家可以在做胸部CT平扫的时候加开一个骨窗,可以看到CT胸部照射野所覆盖区域的骨头状况,一定程度上实现监测骨转移的目的。这种方式,经济、高效,可避免因骨扫描给身体带来的额外损伤。
脑转移
脑转通常会伴有因肿块压迫而造成的相关神经功能损伤,因此脑部CT不作为常规复查项目,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眩晕、视力、听力下降等相关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请专科医生帮助进行排查。
总结
其实,关于“到底应该怎么复查?”,总结出来就三个字——“遵医嘱”。大家之所以会陷入“不重视、太紧张、太害怕”这三个误区,主要还是没迈过心理上的坎。就像柳光宇教授对一个看待自己病情发展十分紧张的患者所说: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更清晰)
从疾病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医生的思想开导是一部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只有大家真正从心底里树立起正确的复查观念,打破心中的壁垒,积极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才是提高生活质量、重拾自信与阳光的正确之道。
复查总结
①每3个月或6个月一次的复查,常规检查项目有乳腺、腋下、锁骨及肝脏B超;
②1年的大复查,常规检查项目有:乳腺、腋下、锁骨及肝脏B超、钼靶、胸部CT平扫;注:由于临床个体差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复查项目选择请遵医嘱。
往期推荐
为家人朋友传播科普知识,请点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