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农产品中的硒(富硒农产品硒含量不稳定)

硒宝 07-22 18:13 61次浏览

海东市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践与思考

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视察青海时,两次提出青海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对青海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内涵,提供了新遵循,擘画了新蓝图。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不仅是提升青海农牧业竞争力、推进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是在推动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政府共同启动了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后,海东市把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作为巩固海东农业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位置的有力抓手,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围绕输出地打造工作方案明确的7大体系25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点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一、海东市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的优势

(一)气候和水资源优势。全市平均海拔1650-2600米,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境内有黄河、湟水河和大通河三大支流水系,是全省光、热、水条件最好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绿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良好的自然条件使海东成为全省优质、高产、高效农牧业的主要生产区域。

(二)耕地和劳动力优势。全市现有耕地319万亩,耕地面积占全省的36.2%,其中高标准农田149.59万亩,农畜产品供给总量占全省的40%以上,是全省主要商品粮、蔬菜和果品的生产基地。农业人口占全省的58.3%,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农村二、三产业、设施农业和集约高效型农业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产业发展优势。油菜籽、青稞等育种优势和种质资源储备丰富,在优质、专用、高产、强适应性育种方面有广阔选育空间和发展基础,是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和替代。已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场33个,马铃薯、油菜生产基地分别达到75万亩以上,菜薹供港蔬菜生产供应基地1万亩,精深加工原料有保障。

(四)品牌培育优势。互助青稞酒系列、互助八眉猪、乐都紫皮大蒜、循化线辣椒等产品品牌享誉省内外,正在积极打造“黄河彩篮”、“河湟硒谷”两大区域品牌,青海通达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北花”系列菜籽油等10个农产品品牌入选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百佳优品名单,“乐都紫皮大蒜”“互助八眉猪”“循化线辣椒”“黄河循鳟”为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累计认证绿色食品112个,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8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30.1万亩。

(五)富硒资源优势。富硒土壤面积共840平方公里,硒平均含量为0.44mg/kg,具有富硒面积大、地层较厚、硒含量浓度适中、无伴生的有害元素等特点。目前,已充分利用平安-乐都地区富硒资源,建立了富硒鸡、羊、猪等家畜养殖基地和富硒小麦、大蒜、油菜种植基地,逐步推进高原富硒产业。市平安区获得“高原硒都”、中国“十大富硒之乡”荣誉称号。

(六)种业培育优势。海东市春油菜繁育技术享誉全国,建立了省内外产学研平台,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春油菜制种基地和重要的南方弱冬性杂交油菜北繁制种基地。马铃薯种薯育繁在西北地区科研水平领先,以互助、乐都、民和为主,组建马铃薯组培室,围绕高产、抗病、抗旱优良品质,开展颈尖剥离、组织培养、试管苗、病毒检测、切段快繁等环节科技攻关,建立了马铃薯茎尖脱毒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体系。海东成为全省最大的马铃薯和油菜制繁种基地。

(七)园区示范优势。以海东高原现代农业园区(下辖互助、平安、民和、化隆、循化5个县区农业园区)为龙头,建成平安富硒、黄河彩篮、乐都果蔬等6个省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成为集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合作交流、展示培训、加工流通、推广辐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八)智慧农业优势。实施了智慧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中心系统建设项目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电商示范项目,建立市、县级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完成500家合作社、龙头企业数据采集终端建设和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的软件开发集成,乡镇、村的三级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全覆盖,全面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追溯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体系。

(九)输出平台优势。成功引进北京新发地物流园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平台,外向输出有市场。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和青海高原(河湟)农产品展交会”,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了海东独具魅力的高原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成果和海东特色农业品牌,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利用东西部合作和无锡海东对口帮扶契机,互助土豆、八眉猪和牛羊肉在无锡市场“站稳脚跟”,两个高原农产品销售点顺利开业。

二、海东市推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谋划绿色发展之策。市级顶层设计、高位推进,成立海东市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领导小组,印发《海东市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方案》,编制《海东市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初稿)》,把规划蓝图转化为操作细则,下好“先手棋”,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引领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融入到稳粮保供、产业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等行动中,压实责任、加大调度、强化考核,统筹推进,并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市县区争取并落实东西部协作资金1亿余元、财政资金9.26亿元、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牧业产业发展类项目资金3.91亿元,专门支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我市和互助县被遴选为辐射带动州市和先行示范县称号。

(二)突出重点工作,厚植产业发展之势。

建设“三大基地”,增强发展后劲。建立1万亩菜薹供港蔬菜基地。在互助县建立供港蔬菜基地5000亩、供港菜薹基地5600亩。目前,已输出供港蔬菜8000余吨、菜薹3000余吨,菜薹供港蔬菜现已完成采收6100亩,产量1.3万吨,产值0.39亿元,二茬复种预计10月中下旬全面完成采收。带动周边4000多户种植菜薹供港蔬菜,解决5.4万人次务工,发放工资650万元以上。建立10万亩高原马铃薯杂交油菜制繁种基地。在互助县建立2万亩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在互助、乐都、平安、民和、化隆县建立8万亩高原马铃薯制繁种基地,突出抓好高原种业的马铃薯和杂交油菜两大品牌,确保海东在全省保种、供种和扩大外输中的地位。建立10万头(只)牦牛藏羊西繁东育基地。在平北园区打造以海东市万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青海牦牛数字化总部基地,推进青海百德农牧科技开发公司藏羊产业示范园建设。目前万牧公司6万头牦牛屠宰线项目基本建成,10万头(只)牦牛藏羊“西繁东育”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建设,筹措东西部协作资金和部门衔接资金2848万元,扶持平安硒牛养殖园、民和转导乡中湾村肉羊养殖等8个项目;筹措省财政资金270万元,扶持平安区福源牦牛、民和县肉羊场等7个肉牛肉羊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全市确定牦牛建设示范点101家,藏羊示范点79家,示范点牦牛存栏1.78万头、藏羊3万只,牦牛出栏1.78万头,藏羊4.3万只。

开展“四大行动”,奏响发展强音。种业振兴行动方面,以种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厚积繁育推、产学研资源要素,强力推进马铃薯、杂交油菜种业做大做强。2万亩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设已全部收获,平均亩产130公斤,生产优质杂交种260万公斤,产值达1.04亿元。8万亩高原马铃薯制繁种基地建设9月底进入种薯收获阶段,预计平均亩产2000公斤,可生产优质种薯1.6亿公斤。明年将建成马铃薯良种田107万亩,可带动全市3115家种植业合作社及农户种植,实现产值将达3.2亿元。粮油菜增产提质行动方面,紧盯粮食安全生产,坚守“三农”“基本盘”,为夺取全年丰产丰收,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起好步、开好局。完成两减面积104.6万亩,发放有机肥11.39万吨,建立百亩点216个,千亩点40个,万亩点5个。生态养殖增效行动方面,狠抓污染治理,完成养殖场直连直报系统备案规模以上养殖场239家,粪污处理装备率达到99%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3.8%。扎实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建立稳定的饲草基地,加大青贮饲草加工,饲草种植保持在60万亩以上。经营主体培育行动方面,在全市遴选的36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提升改造项目中,5家养殖场已完成建设任务。推动农民专业质量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全覆盖。下达省级农业支付资金1010万元,扶持培育2021年评定的20家省级合作社和42家省级家庭农牧场。建立扶持县级以上示范社60个、纳入名录管理家庭农牧场68个。

落实“五项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新建5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实现全市耕地质量监测全覆盖。强化品牌培育,培育了一批品质高端、风味独特、底蕴深厚的知名特色产品。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施肥模式、统一病虫害防控”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共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30.1万亩。强化质量监管,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常态化监测,主要自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坚决守住“两个确立”底线。扶持青海新发地农产品输出平台建设,预计2022年11月下旬建成开业。项目将建成以批发零售、冷藏冷冻、展示展销、电子结算、质量检测、分拣包装、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大型智慧农贸交易平台,以“集散地”和“桥头堡”的形式,把海东市、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全境的优质农产品供应给首都及全国消费市场。

(三)优化产业布局,筑牢特色产业之基。大力推广轮作休耕、深松整地,近三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3.43万亩。建立农业地方标准5项,推广应用青海省农业地方标准64项,89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291项企业标准,正在构建国标、行标、地标、企标、团标“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30.1万亩。建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72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94家,牦牛藏羊存栏呈增长态势,出栏有望突破55万头只,追溯体系建设覆盖6个县区,农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97%。重点扶持2个牦牛油菜产业集群建设县,打造5个产业强镇。累计认定平安富硒、乐都果蔬等省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6家。建成2万亩杂交油菜制种基地、8万亩高原马铃薯制繁种基地、18.97万亩小麦优质蚕豆等制种基地,建成1万亩菜薹供港蔬菜基地,建立10万头(只)牦牛藏羊西繁东育基地。加快推进牦牛、藏羊、青稞、油菜等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等产业化模式,逐渐形成市有加工销售园、县区有加工产业园、乡镇有生产基地、村有车间工坊、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链条,辐射带动农牧户13万户。

(四)加大科技创新,赋能绿色有机之形。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完成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互助县被列入全国油菜制种大县、平安区被列入全国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行列。积极推进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大力推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良品融合技术,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创建百亩攻关田216个、千亩示范田40个、万亩创建田5个。冬油菜在海东市平安区试种成功,甘蓝型杂交油菜种植突破3000米海拔极限,并喜获丰收。

(五)强化宣传推介,彰显纯净绿色之美。组织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参加“净土青海·天然农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通过新闻发布会、大会论坛、专题活动、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讲好“青稞、拉面、青绣、富硒”四张金名片故事,展示海东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新成效和独具魅力的高原现代特色农畜产品发展新成果,扩大了海东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业展览会、青洽会等,出口创汇成效显著。利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援青机制,扩大农畜产品输出。借助农林牧交易中心等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打造青海青稞总部经济基地,产出牛羊肉、鸡肉、鲜奶、蔬菜等大宗农产品44.15万吨,价值达37.48亿元。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难度较大。科技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不强。农业发展投资不足,地方财力弱,财政引导资金规模小、数量少,农牧业资产缺乏流动性,融资难度较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引导和支撑力不够。产品多样性开发不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我市的农畜产品产量虽占全省的40%,但70%的农畜产品以原料或初加工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品牌融合发展不强。生产企业对品牌意识较为模糊,缺乏对品牌内涵的认识、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文化的挖掘,产品市场化、精细化程度不高,没有将特色与市场需求很好地结合。尚未形成自主特色品牌,产品定位不突出,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能力不足。政府对企业打造品牌缺乏精准性扶持和科学性指导,70%以上的企业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对品牌建设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宣传支持,而现有的扶持政策十分有限,无法给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宣传提供充足的保障。

(三)品牌策划和宣传创新不够,缺乏有效营销体系。对海东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主要依赖于传统模式,互联网应用能力不足,传播覆盖面不大。调查显示,仅有37.72%的公众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71.23%企业的品牌宣传的主要途径选择展览展示。企业对品牌的宣传策划不足,缺乏创新方式方法,品牌建设精准性不强,与市场对接不到位,品牌影响力不强。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夯实持续发展基础。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最大优势和潜力在产地环境。应要积极探索符合海东实际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把最大的价值转变成经济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兴农,发展种养结合、低碳高效、农牧循环新模式,确保产地生态、产品绿色有机。在推进绿色循环发展上持续用力,加强农牧业资源环境保护,加强产地环境监测,科学确定生产规模,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替代,加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优化种养结构,建设优势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升级设施装备,增强抗灾能力。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农牧产业布局。应重点发展牦牛藏羊“西繁东育”、生猪、油菜、马铃薯和冷水鱼等产业。依托河湟工业园区,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依托各县区域内重点村镇和园区重点发展产地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初加工和物流业,优化农畜产品加工业布局。以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科研院所为实施主体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支持特色产业主产区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围绕牦牛、藏羊、冷水鱼、饲草、高原蔬菜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农牧业主导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三)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广泛运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加工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突出特色产品、科学技术对农产品品牌的支撑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行专业化生产、商品化供苗、社会化服务模式,做到建农业设施有专业施工队,种苗从育苗中心购买,施肥除草等田间杂活交给“田间工人”,技术难题由聘请的“技术专家”来解决,农产品成熟后由营销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统一收购。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规范,通过开展创新思维培训、绿色认证培训、产业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协会会员和种植户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科学种植技术水平。

(四)构建三大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品牌质量。加快构建“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健全机构和人员队伍,建立市、县、镇三级监管网络,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措施。在监管体系方面,健全1个市级、6个县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在检测体系方面,健全1个市级、6个县区级、93个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努力实现市县镇三级全覆盖;在执法体系方面,加快完成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健全1个市级、6个县区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五)深化精加工,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必须走精品路线,抓好农畜产品加工这个关键。应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扶持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做优做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家庭分散经营向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同时,加快青海新发地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项目投运,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服务设施和流通服务水平。推进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提高数字化交易水平。

(六)着力宣传引导,树立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传统观念,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树立起品牌是一种生产要素和无形资产的理念,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消费品牌农产品的良好氛围。利用海东正在打造“黄河彩篮”“河湟硒谷”区域公用品牌的有利时机,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推介海东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品牌企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通过媒体广告、网络营销、专题报道以及公共关系等手段,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提高品牌农产品质量,提升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