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蔬菜农业发展规划(蔬菜农业规划富硒发展方向)

硒宝 07-20 10:13 41次浏览

——江西省于都县富硒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扶贫成效

富硒蔬菜农业发展规划(蔬菜农业规划富硒发展方向)-硒宝网

梓山潭头蔬菜基地一角

于都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20日亲临于都县视察时提出的“一定要把富硒品牌打好”的殷殷嘱托,把富硒蔬菜产业打造成“种植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利益联结最佳、乡村振兴衔接最优”的支柱富民产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于都县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县,2020年于都县“国家蔬菜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目标考核。

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发展一支规模最大的扶贫产业

于都县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产业扶贫模式,坚持长短结合,老旧兼顾,逐渐把蔬菜建成了全县首位农业产业。

立足县情选产业。一是于都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适合种植蔬菜。二是于都已检测土壤硒含量在0.3以上mg/kg的面积达659.75平方公里,潜在富硒土壤面积478.27平方公里,发展富硒蔬菜大有可为。三是于都县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蔬菜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蔬菜产业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种植效果好,是立竿见影“短平快”产业。同时农户素有种菜的传统习惯,有耕种技术基础,农户乐于接受。为此,设施蔬菜成为于都县脱贫攻坚首选产业。

优化政策扶产业。于都县多措并举,突出“三降”,全方位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奖补降成本。对钢架大棚、土地流转、土壤改良、种苗、预冷设施、基础设施等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如今年新建集中连片100亩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按钢架大棚实际面积5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奖补并叠加享受7000元/亩的市级奖补,新建规模设施蔬菜基地,土地二次平整、机耕道和排水沟建设按3000元/亩给予补助。二是保险兜底降风险。安排300万元设立蔬菜销售风险补偿基金,专项用于市场销售价格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蔬菜品种风险补偿,同时出台商业商品蔬菜大棚保险附加棚内蔬菜保险政策,县财政给予保费补贴。三是信贷扶持降门槛。设立最高20万元金融信贷扶持,办理无抵押贷款,县财政全额贴息三年。同时对第1年的土地流转费用由县财政补助50%,确保低收入农户均有能力参与蔬菜产业发展。

多方联动扩产业。通过龙头带着种、合作社领着种、单位帮着种、示范户引着种、农户自己种等形式,吸引了一大批经营主体,设施蔬菜发展势头迅猛,钢架大棚蔬菜面积3.51万亩,今年又将新增1万亩。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21.8万亩,总产量45万吨,先后从山东寿光、湖南长沙、广东清远等地引进13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梓山、银坑、禾丰、车溪、段屋等乡镇建设1个千亩蔬菜产业园,在其余各乡镇建设集中连片300亩钢架大棚基地1个以上,或集中连片50亩以上钢架大棚蔬菜基地若干个。同时,采取“七统一分”“反租倒包”“自主经营”等模式,大力推广分户经营,实现每个大棚有人种,鼓励全民种菜。

富硒蔬菜农业发展规划(蔬菜农业规划富硒发展方向)-硒宝网

贫困户在蔬菜大棚内种植富硒辣椒

精细管理,做响品牌,打造一项效益最好的富民工程

于都蔬菜产业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为进一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于都县在菜农培育、精细管理、品牌创建上下功夫,让蔬菜真正成为最有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最重要的扶贫产业。

强化培育,向人才要效益。一是“走出去”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科院院长邹学校合作,在禾丰现代农业产业园挂牌蔬菜育种院士工作站,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专门赴山东寿光等地请来40名职业菜农示范种菜,在实践中“传帮带”,在看得见的效益中吸引农户参与。二是“请进来”教。依托赣南科学院、赣州市蔬菜产业“两中心一基地”等科研机构,按照300亩配一名技术员的标准,高薪聘请了责任心强的技术员,分片全覆盖配备技术员,蹲点常驻各基地,常态化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坐下来”学。采取专题培训班、“夜间课堂”、实地教学等方式,让有意愿种菜的农户坐下来学习高效实用的种植技术,将农户培养成会种菜、种好菜的优秀菜农。全县1560户分户经营主体均已参加不同形式的种植技术培训。

精细管理,向质量要效益。一是精心做好种前规划。县乡农业部门和各龙头企业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各基地精心规划,露天能种的菜大棚不种、应季该有的菜大棚错季种、适销对路的菜大棚大量种,确保全县种植“一盘棋”。二是精准做好技术指导。每个基地由县里统一配备技术员,技术员吃住在基地,每天巡回指导和督促落实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具体农事,实现有错第一时间纠,有病第一时间治,确保精耕细作。三是精细做好行业监管。相关行业部门对种苗、化肥、农药、薄膜等产品,全程强化质量监管,确保不误农事。农业部门对技术员严格考核,将履职情况直接与工资挂钩,确保真指导、真帮扶。四是精算激发发展动力。主推分户经营和包棚到户模式,奖补、信贷等扶持政策向基本菜农倾斜,让菜农从个人现金投入少、各项扶持政策好等方面,测算经济效益,增强参与经营的底气。

做响品牌,向市场要效益。于都全力打造富硒品牌,通过检测富硒土壤、制定富硒标准,规范生产流程,积极申报富硒蔬菜产品认定、品牌认定,不断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于都富硒蔬菜成为“叫得响”的金字招牌。目前,已创建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有机农产品2个,正在注册“于都富硒丝瓜”、“于都富硒辣椒”品牌。同时,加大营销力度,完善销售体系,提升市场效益。采取引导菜农组建蔬菜营销协会、开展消费扶贫“六进”活动、线下线上一同推进等方式,做活当地市场,开拓外部市场,对接国外市场,销售半径不断扩大,让于都富晒蔬菜不愁销。如今,于都富硒蔬菜已成功“登上”中欧班列,国内销售市场涵盖了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各大城市。

富硒蔬菜农业发展规划(蔬菜农业规划富硒发展方向)-硒宝网

贫困户在梓山潭头蔬菜基地采摘丝瓜

全面参与,就近受益,搭建一个联结最佳的增收平台

于都蔬菜产业遍布各乡镇,全县36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大棚务工、包棚到户、入股分红、土地收租、共享便利等方式参与产业,增收效果明显。

就业稳收。蔬菜基地一年四季都需请人务工,全县每年需务工人员约1万人,人均月收入可达2400—3000元。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既可照顾家人,又可稳定收入,一举多得。今年年初,一部分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或暂时失业的,纷纷转入蔬菜基地过渡务工,蔬菜基地成为稳岗拓岗重要平台。车溪乡坝脑村贫困户谢春发,40岁出头,去年其丈夫癌症去世后,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在读的小孩,虽然全家享受低保,但收入低微。她有心出门打工,可在家读书的小孩无人照顾。左右为难之际,她选择到家门口的蔬菜基地务工,每月收入近3000元,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经营创收。贫困户参与蔬菜经营的方式灵活多样,有“返租倒包”“七统一分”“分户经营”等方式。据测算,如果管理精细,运营得当,每棚可增收5-8万元/年,同时还叠加享受产业奖补和信贷支持,收入非常可观。小溪乡鹅婆村贫困户曾彪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原在辽宁打工,妻子在家照看3个小孩,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生活困难。迁入圩镇安置点的后,看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蔬菜基地,去年冬天主动请缨承包7.2亩大棚种植辣椒,两夫妻日夜劳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像照料子女一样照看着辣椒,由于管理用心、精耕细作,且投产较早,行情看好,仅今年上半年一茬辣椒就实现8万元纯收入,他一下子信心倍增,经常笑着说,没想到能赚这么多,是种蔬菜让我富起来了。

灵活增收。一是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每亩每年可实现700元(租金按500亩斤稻谷折价)的租金收入。二是贫困户采用现金或土地折价的方式,入股合作社用于发展蔬菜,实现稳定分红。该县共有8216户贫困户按每股不少于2000元的标准分别入股了110家合作社,资金总额达1600余万元,其中31.7%的合作社投资了蔬菜。三是农户通过蔬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稳定增收。如梓山镇潭头社区成立旅游合作社,在产业园区内开办采摘体验、种养体验、富硒食堂、民宿等,每天接待各地游客1000人次以上,让农户增加旅游收入分红的同时,通过服务、出售农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实现增收。

立足长效,综合提升,趟出一条衔接最优的振兴新路

于都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力促高质量脱贫、可持续发展。

规模发展增强产业活力。通过几年脱贫攻坚,于都产业实现大变样。以往产业单一,基础薄弱,蔬菜基本靠露天种,如今蔬菜大棚遍布乡村,蔬菜品种不断更新。同时,蔬菜的迅猛发展带活了物流、种苗、设备、肥料等一系列产业。

规范建设实现产村融合。通过发展蔬菜,规划有序、规范整齐的连体大棚本身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蔬菜基地的配套建设,基地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家住梓山排脑村贫困户郭月华,以前回家仅有一条田间小路,连摩托车都无法进入,建起蔬菜基地后,家门口四通八达,交通非常便利。

勤劳脱贫促进文明乡风。在基地务工的农户,通过共同劳动,增进了邻里感情。通过参与劳动,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培育了文明乡风。现在,乡村打牌*的少了、吵架斗殴的少了、农村气象焕然一新。

村社合一提升治理能力。合作社按照“一领办三参与” 的运作模式,联结了绝大多数蔬菜基地和经营主体,在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锻炼了干部,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同时,通过动员农户流转土地、组织农户务工、发动农户分户经营等工作,切实提升了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稳定增收实现生活富裕。大棚蔬菜是建在当地带不走的产业,建好的基地让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各方受益,是共赢的产业。通过就业稳收、经营创收和灵活增收,千家万户都能就近就地受益,最终实现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