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安富硒蔬菜基地(青海蔬菜种植基地)

硒宝 07-19 18:35 53次浏览

海东市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坚持产城融合不动摇、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始终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和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高度统一。

这十年,是海东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是生态保护成效最优的十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是社会和谐稳定最顺的十年,是改革开放成效最大的十年。

海东,作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十年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海东答卷”。

青海平安富硒蔬菜基地(青海蔬菜种植基地)-硒宝网

一项项成就勾勒出海东加速发展的脉络,一份份荣誉记载着规划蓝图实现的轨迹——海东,先后荣获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国家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生态文明展现新魅力

十年来,海东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作出海东担当。

严格执行环境污染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责任追究制,与兰州市、西宁市建立了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纠纷应对处置机制,搭建科学有效的协作运行平台,增强生态保护机制整体合力。

建立健全“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下大力气拆除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湟水河沿岸48家废旧厂房和391万平方米涉河违章建筑,关停148家畜禽养殖场。全面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3项反馈问题整改省级销号,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完成三年行动任务的71%。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3%,高于2015年18个百分点,PM2.5和PM10值持续下降,黄河、湟水河和大通河出省断面水质达标率长期稳定在100%。

大力实施“生态海东”战略,深入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28%提升至2021年的36%,建成区(包含乐都和平安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37%。特别是颁布实施全省首部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开展10次百万人春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521万人次义务植树3900万株。十年累计绿化国土771.42万亩,国土绿化投入之大前所未有、参与人众之广前所未有、综合效应之好前所未有,绿色成为海东最靓丽底色。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海东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0年历史性荣获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奖,乐都、民和、互助三县区GDP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市经济总量跨上五百亿元台阶。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4.71亿元,是2012年274.13亿元的2.02倍。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三次产业协同性,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6.2:49.5:34.3调整为2021年的14.5:39.4:46.1,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转变。

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结构明显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年累计完成投资4377.6亿元,年均增长19.3%。

青海平安富硒蔬菜基地(青海蔬菜种植基地)-硒宝网

现代农业呈现新气象

十年来,海东市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经济贡献度稳步提升。

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农作物播种面积始终保持在312万亩以上,特色作物比重保持在86%以上,“全省菜篮子”里装进了更多海东果蔬。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0.66亿元,较2012年的44.29亿元增加36.37亿元,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到51.65万吨、71.51万吨,占全省粮食、蔬菜总产量的47.4%、47.6%。

着力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黄河彩篮”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连续5届成功举办高原农产品展交会,“高原、绿色、富硒、有机”农业品牌优势彰显,先后有互助八眉猪、乐都紫皮大蒜等18个产品入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列。累计发展各类合作社401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9家。

探索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形成市、县、乡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引进实用技术450项,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科技推广成果奖9项,建立百亩以上科技示范点7个。

工业发展汇聚新动能

十年来,海东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启动推进海东工业园区建设,金属冶炼、建筑材料、水力发电、农副加工四大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四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推动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更名为海东河湟新区,一批高品质住宅、大数据、文旅项目相聚开工建设。建成青海首个高原大数据中心,中钛青锻制造出世界第一长度的无缝钢管,百能锌溴液流储能电池填补国内空白。2021年,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破百达105家,比2012增加24家;二产产值达218.48亿元,是2012年107.8亿元的2.02倍。

认真贯彻落实“双碳”战略部署,高位启动青海零碳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能源系统、生产过程、基础设施和碳排放管理四个零碳示范,推动形成绿色转型的先行区、落实“双碳”目标的试验区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青海平安富硒蔬菜基地(青海蔬菜种植基地)-硒宝网

服务业迭代铺展新图景

十年来,海东市深入谋划现代服务业布局,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全面升级。互助土族故土园晋升5A级景区,成功创建3家4A级、8家3A级景区,喇家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成为全省热门“打卡地”。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173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8亿元,是2012年580余万人次、12.7亿元的2.99倍、5.1倍。

着力发展交通事业,兰新高铁、牙同高速、张汶高速海东段、民小一级、循隆高速、川大一级公路、海大一号桥、川海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长足发展。2021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034公里,是2012年8311公里的1.45倍。

不断健全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综合物流集散为主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成青藏高原首个内陆保税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场所——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先后有五个县区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35亿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41元,是2012年55亿元、8163元的2.4倍、1.7倍。

城乡建设绘就新画卷

十年来,海东市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13年成功撤地设市,形成两区四县城市格局,青海副中心城市形态初步成型。

高起点编制完成《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等规划方案,城市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多规合一”及城市空间信息“一张图”管理系统建成运行。

统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平安区古驿大道改扩建暨街景整治等旧城区改造项目,建成市体育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十大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服务设施,综合承载和集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39.03平方公里上升到2021年的79.9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25.85%上升到2021年的41.95%。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持续提升城乡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城镇住房建设面积达2633.79万平方米,累计改造农牧民危旧房18.34万户、棚户区9.4万套,解决30.1万城镇低收入困难人员的住房问题,惠及农村人口约54.9万人。

全力推进乡村建设,建成1099个百企连百村、党政军企共建及高原美丽乡村和20个美丽城镇,实施72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乡镇(村)。完成1371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5.75万座农村用户卫生厕所、33个乡镇垃圾填埋场、4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

青海平安富硒蔬菜基地(青海蔬菜种植基地)-硒宝网

民生事业交出新答卷

十年来,海东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力补短板、惠民生,各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在80%以上。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13元,较2012年的11231.5元,增长10581.5元;城乡收入比为2.6,较2012年下降0.47。

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市4.84万户17.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县区全部摘帽。海东市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互助班彦村荣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兜牢民生底线,推动城乡居民各类保险参保率达100%,“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

坚持就业优先,累计新增就业9.3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38.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特别是“拉面经济”劳务品牌提升为省级发展战略,18.2万海东籍群众在外省市开办的拉面店达2.9万家。

实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年行动计划,创办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控辍保学工作得到国务院高度认可,乐都区“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模式在全国推广。2021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24%、97.97%、95.52%,较2012年分别增长23.6%、11.6%、16.4%。

大力推进健康海东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共体建设和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全覆盖,医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攀升。2021年全市共有医院55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846名,比2012年增加36家、5217名。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喇家考古遗址公园、河湟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文化类标志性建筑,高水平举办“青海年•醉海东”、沿黄河马拉松赛、国际攀岩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品牌赛事,“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走向全国。

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

十年来,海东市始终用改革思维破解瓶颈、用创新办法解决难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成新一轮市县区级政府机构改革,率先在全省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切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2021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05188户,注册资本1854.89亿元,较2012年上涨573.72%和398.53%。

全面优化金融服务功能,引进设立青海银行海东分行,成功创立海东农商银行,全省首家“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县域支行正式开业,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2021年,全市银行业机构达11家、固定网点172个,存贷比为79.9%,较2012年上涨41.2%。

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全省首个院士工作站,设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培训教学实践基地和西部国情调研基地,成立青海农村干部学院,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亚欧国家丝路论坛、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合作暨特色产品展销会、青海拉面演示推介暨投资洽谈会,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缔结友好城市,成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联盟城市,曹家堡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成为青藏高原首个内陆保税口岸,外向型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平安海东呈现新局面

海东市统筹安全与发展,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为统领,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巩固提升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累计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超11亿元,补齐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短板,着力打造10个国家级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实现市县乡全覆盖,6座寺院被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评为“和谐寺院”。

全面加强平安海东、法治海东建设,着力构建矛盾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荣誉实现全覆盖。

扎实推进普法教育,系统推进“扫黑除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技物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累计命名“平安乡镇”91个、十星级“平安村社区”52个、“平安家庭”32.7万户,评选“五星级文明户”22.3万户。特别是,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和《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引领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新风尚。

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海东作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十年夯基垒台,积厚成势,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夯实生态安全的基石,为打造青海省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展示海东担当、贡献海东力量。

——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海东路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和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高度统一。

——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加快核心城区建设及周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向更高水平迈进。

——坚持产城融合不动摇。把拓展城市空间、培育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城市崛起战略,推动产业与城市在功能上融合、空间上互动,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格局。

——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踏踏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加强创新体系、能力、基地、平台建设,提升海东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对外开放合作领域,全面释放海东发展活力。(图文由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提供)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