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的药品排名(补钙药品排行)
太长不看版: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建议至少1年做一次骨密度监测。
骨密度缺才有补钙指征,通过钙剂来补足缺口。
骨密度不缺,每晚坚持服用1粒维生素AD即可。
钙剂是直接补钙的,维生素AD是促进钙吸收的。
具体请看下文分解:
成长中的儿童该不该补钙?
如何补钙?
海外代购还是选择国内药品?
01
该不该补钙?
又得搬出权威意见来说话。2015版《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0~18岁儿童的预防只提及要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于钙剂明确指出“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对有低钙抽搐史或以淀粉为主食者补给适量的钙剂是必要的。”
这句话可理解为:
低钙抽搐者毕竟万里挑一,现代纯不喝奶只吃主食的宝宝也只是少数。
那么对于大多数野蛮生长的正常宝宝来说,国家只建议服用维生素D制剂,而强调不要随便把钙剂当成保健品一直服用。
维生素D制剂选择,针对中国国情建议维A和维D同时补充,首选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性价比高,服用也更安全有效。详见
但是,儿童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持续需要钙质来构建长高的骨骼基础,特别是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期,对钙质的需求量大,容易出现缺钙。
含钙最丰富的食物是奶制品,可是按照我国的饮食习惯,很多大孩子早餐都是吃稀饭或喝豆浆,而不是喝奶,尤其容易出现缺钙。(李博士认为现在国情有所变化,大部分地区的孩子已经开始饮奶了,甚至有饮奶粉过度的趋势!)
既然钙这么重要,但是又不能随便补。。
(矛盾。。。纠结。。。焦虑。。。)
怎么办呢?现有的科技已经可以直接检测有无缺钙啦。
缺不缺用事实来说话,有缺就补,不缺就不补嘛,就这么简单。
02
如何判断有无缺钙?
门诊经常有家长朋友问:
“我宝宝已经做了微量元素没有缺钙,还需要做骨密度检查么?”
“我宝宝已经抽静脉血查了没有缺钙,还需要做骨密度检查么?”
其实人体内99%钙集中于骨骼和牙釉质中,以矿物质形式存在;只有约1%的钙分布于各种软组织和体液(包括血液)中。
这意味着,通过验血查到的钙只有1%不到。
钙元素是骨矿含量中最主要的物质,占40%(依据化学分子式计算),只有骨密度才能直接探测到骨矿含量。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是WHO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俗称“有无缺钙”)的金标准。
儿童成长过程中持续需要保证充足的钙储备才有助于身高增长,一般建议至少1年做一次骨密度监测。
但是双能X线吸收法,顾名思义是有射线损害的,所以目前儿保机构一般采用超声法对儿童进行定期骨密度检查。
原理为超声波通过骨组织时可发生传播速度的变化和传播能量的衰减,其传播速度与骨矿含量和质量呈正相关。超声骨密度仪通过定量测量沿骨骼传播的超声波速,可反映出骨矿含量的多少(有无缺钙)以及骨骼结构的完整性。
超声法无创无辐射,是怀孕期间的妈妈都可以做的超声检查,更何况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呢?
03
缺钙补多少才合适?
缺什么补什么,缺钙补钙。
骨密度缺才有补钙指征,但是这个钙是以钙元素计算的。
任何钙补充剂,若只标注钙复合物的总量,而不标注准钙元素的含量,都是耍流氓。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中不同年龄钙元素的推荐摄入量,如下表1所示:
一般宝宝骨密度提示缺钙,我们临床的补钙量为上述钙推荐摄入量的1/3~1/2,另外一部分靠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来补充。
所以,如果缺钙,按临床推荐量补钙,是在安全量范围内的。
04
补钙制剂该如何选择?
常见补钙制剂的钙元素含量如下表2所示,您可以根据宝宝口味的偏好自行选择。黄小邪同时还网搜了一下价格供家长朋友参考。
关键是要按钙元素临床补充量(表1),相应地选择含量充足药物给宝宝补够充足的钙(表2)。
比如小于1岁小婴儿缺钙,每日需补充钙元素150mg,可以选用盖笛欣1袋,或迪巧颗粒半袋,或朗迪颗粒1/3袋,或凯思立D钙片1/3片等,建议睡前服用吸收为佳。
如果一日补钙的总量1次服用不完,可分多次在两餐之间服用。
保证每日的总量即可,次数不限。
啰嗦一句,有的钙剂中含有少许维生素D,与我国建议的维生素AD一同补充,不会造成维生素D的过量。除了Swisse钙片维生素D含量较高,使用需慎重,要严格计算。
下表3中总结了不同钙剂的钙含量和生物利用率,按从高到低排列。
生物利用率代表了该药物在机体内利用的程度。通俗地讲,生物利用率越高,吸收越好。
那么多补钙药物,具体选择哪种钙剂呢?
依据表3优先建议钙含量比例高,生物利用率高的钙,才是通常所说的吸收好的钙。
而被大大推崇的乳钙,以及很多保健品中使用的柠檬酸钙,其排名如何?
表3中已经清晰标明。聪明如您,自会选择,不用黄小邪多说。
05
弃之不舍的“鸡肋”
如果宝宝的检查结果提示需要补充营养元素,如钙、锌等,医学指南和权威专家共识会有明确的推荐。
对于权威指南推荐补充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从来推荐选用的是药物而不是保健品。
既然缺,就用正规药物来补足缺口,如果不缺,也不需要服用保健品。
保健品的营养元素含量往往远低于正规药品,成了弃之不舍的“鸡肋”。
正是由于含量低,长期服用也不会过量,反而变成“安全性”的卖点。
药品有那么可怕么?如果不缺,谁会一直服用药品呢?
打压网红保健品对我们有没有好处?
我自仰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各司其职嘛。医生尽到告知的义务,问心无愧而已。
PS:钙能补回来的前提
钙剂是直接补钙的,维生素AD是促进钙吸收的。
不管骨密度是否正常,维生素AD是基本,每晚坚持服用,至少至18岁。
补营养元素,维生素AD是个例外,不缺也得靠药物来补充基本需求量,因为摄入食物和日光照射产生的量远不供需啊。
另外,一定要加强跑、跳等负重的下肢运动,有助于钙质在骨骼中沉积。
特别提醒:若1岁以内体检发现囟门偏小的宝宝,不建议补钙;会等到1岁以后,待头围生长最快的时期结束后再开始补钙。
『参考文献』
(本着科研的严谨态度来写科普)
[1]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年第7期.
[2] 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NOF)防治骨质疏松症临床指南. 2014年4月.
[3] 2016意大利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 Reumatismo.2016年.
[4] 骨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第36期.
[5]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专家共识. 2011年3月.
[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营养学报.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