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桥头富硒地瓜地址(澄迈桥头镇桥头地瓜)

硒宝 07-18 10:18 15次浏览

小编的话: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期《他山之石——品牌建设看澄迈》专栏,关注澄迈如何走好“科技兴农”之路。记者采访团走进福橙研究所、咖啡研究所、金澄无核荔枝研究所等,实地采访了解科技如何让农产品身价倍增、让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力量激活澄迈品牌农业一池春水

记者/张昌龙

澄迈福橙育苗基地。

重达一两一个的无核荔枝结出了并蒂果、经过脱毒苗繁育的桥头地瓜口感一流、有高科技设备“植入”的瓜菜田绿意盎然、通过胚胎移植和冻精杂交的澄迈福牛膘肥身健……眼下,一朵朵“科技之花”盛开在澄迈富硒的土地之上,一项项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了澄迈品牌农业发展步伐。如今,澄迈已成为海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辐射源”之一,科技兴农也激活了该县品牌农业的一池春水。

因地制宜 成立9家科研机构为农业生产“护航”

福橙是澄迈县2003年从广东引进并培育成功的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热带橙类作物。在种植之初,部分果农“重栽轻管”,果园存在灌溉条件差、果农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科技知识能力弱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福橙产业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福橙产业,2007年澄迈县成立了集实验室、病虫害研究室等于一体的福橙科学研究所,研究制定了《福橙栽培技术规程》、《福橙种苗》、《鲜福橙》等三项地方标准,统一种苗培育和统一供应制度,规划仅在金江、福山、老城、大丰、桥头等五个有富硒红土的乡镇种植。针对福橙易发的黄龙病难题,福橙科学研究所集中力量在网棚内培育无病种苗,有效隔离携带黄龙病的木虱,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福音。

在科学标准化的引导之下,澄迈福橙口感好、色泽佳、品质优,“身价”一跃而起,农民的销售收入也随之增加。截至去年底,澄迈现有福橙种植面积1.5万亩,挂果8000多亩。

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之后,澄迈县与中国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引来了强大的科技后援团。

“福橙科学研究所只是其中之一。”澄迈县热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澄迈县还先后成立了福山咖啡研究所、无核荔枝研究所、无籽蜜柚研究所、桥头地瓜种植技术研究所、柑橘研究所、陆侨诺丽果保健饮品研究所、福牛养殖研究所、新华达白莲鹅研究所等9家农业科研机构,为当地的农业品牌发展提供多重保障。

这些农业科研机构对福橙、福山咖啡、无籽蜜柚等农产品的种苗研发、栽培技术管理等进行研究及普及,并制定了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桥头地瓜、无核荔枝、无籽蜜柚、白莲鹅、澄迈福牛等农产品生产技术国家、地方标准35项,占全省总量53项的一半以上。

与时俱进 集聚人才为品牌农业发展“添翼”

眼下,福橙科学研究所已引入先进的腹接倒砧技术,建立完善三级苗木繁育体系;桥头地瓜种植技术研究所拥有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田头扩繁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等3项技术及脱毒种苗培育1项专利;无籽蜜柚研究所不断研发改良品种,每对售价最高达388元的蜜柚果品即将上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澄迈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撑,更离不开澄迈不断丰富柔性引才措施,多渠道聚智聚力。

澄迈福橙科学研究所所长金忠泽,原是一位农艺师。2010年5月,澄迈县面向社会招聘一名农艺师并兼任福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金忠泽应聘被选中。澄迈县给他的任务就是既育好研究所里那60亩地的福橙,又要帮助指导周边几百个种植户种好福橙。

“从上大学学农艺专业那天起,就梦想当一名农民科学家,梦想有个平台把知识派上用场。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我格外珍惜。”金忠泽告诉记者,最让他自豪的是,如今,澄迈福橙的无病种苗、优良品种,澄迈福橙标准化种植技术等都是从研究所推广出去的。

据了解,福橙科学研究所成立至今,已有来自国内外多家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走进澄迈指导授课,对帮助澄迈县制定农产品的相应标准,提高科研和种植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除了邀请专家过来,澄迈县还支持各类人才以技术顾问等形式,不变身份、不转档案,到该县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工作。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迪博士就是其中一员,她同时兼任澄迈县桥头地瓜研究所研究员。

刘迪告诉记者,过去,种植桥头地瓜的农户往往直接用地瓜碎块或果藤下土种植,这很容易滋生病虫害,而使用脱毒苗进行种植,对去除地瓜植株体内的病毒、提高亩产都很有帮助,不仅能有效减少病害滋生,还能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在做好人才引进、科技扶持等工作的同时,澄迈县还在农技推广示范方面做足功夫,不断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镇、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及“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镇、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技术到位率,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科技助阵 让农产品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近日,记者走进澄迈永发镇排坡洋供港蔬菜基地里,只见大片的苦瓜、芥菜青翠欲滴,随风摇曳。

“指挥中心”的电脑连着种植基地的摄像头,100多亩的田洋很清楚地显现在电脑屏幕上。用手点击拖动屏幕,田洋间任何一处的瓜菜生产场面立即放大在眼前。只需点击某块田地的编号,这块田地的蔬菜品种、种植时间、预计收割时间、农药喷剂量等都一一显示在眼前。

“我们的生产、管理和销售,都已经实现标准化。”坐镇“指挥中心”的惠农合作社董事长许泉介绍说,该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引导农户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以国际标准做国内市场,如今,又借助高科技设备这个好帮手,惠农合作社每年可以提供2万多吨优质蔬菜免检进入上海和港澳地区。

在澄迈广袤的瓜菜田野上,科技的运用无处不在。“澄迈果菜追溯信息系统”是澄迈在瓜菜生产基地运用科技手段推行的新型管理方法。在罗浮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这里生产的蔬菜实行统一种苗、统一用药、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包装,种植、施肥、采收、出口都有记录,产品的包装统一在标签上登记基地代码、地址、姓名和电话,可通过电话、网络进行防伪查询。这样就相当于给农产品打上了“身份证”,做到瓜菜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

“农产品标准化和产品有标识可追溯,也是澄迈科技兴农的有益探索。”澄迈县农业局党委书记郑光伟告诉记者,目前,该县在果蔬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等三大农产品体系已实现90%有标识可追溯。该县已创建冬季瓜菜、无核荔枝、澄迈福橙、桥头地瓜、香蕉、罗非鱼、加乐黑猪等26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8个供港澳、1个供沪瓜菜生产基地;建有连片的取得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29个,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420家,带动农户3.8万户。

澄迈桥头富硒地瓜地址(澄迈桥头镇桥头地瓜)-硒宝网

探秘福橙科学研究所:

从“娃娃”抓起 福橙变“金橙”

记者/卢雅楠

游客入园采摘。

色泽金黄、皮薄汁多、酸甜爽口、硒含量高……汇聚多种优势于一身、作为澄迈县特色农产品之一的“澄迈福橙”,多年来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已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澄迈福橙,是如何保证一流的口感和品质呢?近日,记者深入澄迈县福山镇福橙科学研究所一探福橙种植的奥秘。

走进福橙科学研究所的网棚苗圃里,福橙科学研究所所长金忠泽正一边观察福橙种苗长势,一边向工作人员讲解注意事项。苗圃内的10万株福橙种苗已经通过黄龙病抽样检测,成为今年首批达到培育标准、通过验收的福橙常规容器苗,下一步将免费分发给农户种植。

“黄龙病是柑橘类植物病虫害中最具毁灭性的一种,一旦染上,植株就面临成片死亡。我们确保从这出圃交到种植户手中的福橙种苗都是无病安全的。”金忠泽告诉记者,澄迈福橙从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都有着统一严格的标准,而政府扶持成立的该研究所专门负责培育无病种苗、选育优良品种,福橙变“金橙”要从“娃娃”抓起,为种植户统一提供优质的种苗和技术指导,为澄迈福橙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澄迈福橙”是从广东引进的红江橙,在澄迈的富硒土壤上经多年培育、改良、逐步选育而成。在福橙科学研究所里,2亩福橙母本园、5亩福橙采穗圃、20亩高标准育苗圃和5亩福橙种植示范圃,都用防虫网大棚严密地遮罩着。母本园里是被精心呵护的98棵母本树,用来培育无病毒健康芽条的福橙树。

来自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台湾大学等权威专家经常来此开展福橙栽培技术指导工作,利用研究所培训室,不定期对全县福橙种植户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技术咨询、指导,提高了橙农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种苗长到40公分后就可出圃,种植3年后开始挂果,第5年进入盛产期,年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澄迈县福橙产销协会会长吴先忠介绍说,截至去年底,澄迈县福橙种植面积达1.5万亩,挂果8000多亩。优质果品每公斤20—30元,亩产值可达3万多元,福橙已成为澄迈农民眼中致富增收的“金橙”。

下一步,该研究所将通过实施“澄迈福橙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加强标准化的操作管理规程,在福橙种苗、生产管理、鲜果包装、市场流通等环节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果品品质和产业效益。

澄迈桥头富硒地瓜地址(澄迈桥头镇桥头地瓜)-硒宝网

记者手记

让科技之光照亮品牌农业发展之路

记者/徐 薇

澄迈福橙科学研究所特邀农业专家为该县福橙种植户授课。

创办9个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区、开发185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9家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澄迈品牌农业发展之路上,这些地方所做出的贡献绝对不容小觑,它们是澄迈“科技兴农”的第一生产力,更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科技兴农,顾名思义,就是把科学技术具体运用于农业、农村、农民,以解决三农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县之一,澄迈很早就认识到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一方面,该县善于发挥“土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其开发培育农产品新品种,并推动科研成果落地推广。另一方面,该县依托科研机构,不断引进科技人才,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科研院所和生产基地进行指导,主攻科技创新与推广,打造产学研结合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是,澄迈“科技兴农”十分“接地气”。该县9家农业科学研究所分别设在与之相对应的9个农业品牌生产育苗基地附近。这样一来,研究所研发出来的种苗新品种可直接拿到地里种,哪株苗长势好、品质优,农户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同时,农户在田间地头遇到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咨询相关专家,获得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现代农业在高基点上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更加依赖于科技。澄迈县“科技兴农”的路子不仅走对了,而且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相比之下,拥有不少农业科研专家团队的海南农垦,农业品牌却屈指可数、农产品科技含金量也不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要想补齐这些短板,“科技兴农”势在必行。

记者认为,海南农垦可以学习澄迈经验,针对优势农业产业成立科学研究所,吸引科研专家、人才,鼓励他们“沉下来”,深入田间地头做研究、搞实验,集中智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可以探索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用多种激励机制激活分散在农场公司的农技力量,以疏通科技流向各生产环节的渠道,使之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真正把农业品牌树起来,给农户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澄迈桥头富硒地瓜地址(澄迈桥头镇桥头地瓜)-硒宝网

图片/ 王家专

编辑/ 余美君

澄迈桥头富硒地瓜地址(澄迈桥头镇桥头地瓜)-硒宝网

澄迈桥头富硒地瓜地址(澄迈桥头镇桥头地瓜)-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