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绿色富硒大米价格(富硒大米logo)

硒宝 07-16 10:45 66次浏览

永州绿色富硒大米价格(富硒大米logo)-硒宝网

《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丨向南,“农业强市梦”——永州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纪实

永州绿色富硒大米价格(富硒大米logo)-硒宝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罗毅 严万达

通讯员 左亚军 唐一平 杨祝学

初夏的永州,绿浪悠悠,蔬果肥美。6月初,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来此考察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而就在上个月,永州融入粤港澳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首批设立的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

“市场向南,产业变强。”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永州发挥资源丰富、地域相近等优势,瞄准粤港澳大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并快速崛起,已成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瞄准粤港澳“菜篮子”

追逐“农业强市梦”

新田县龙泉镇东升村,村内青山秀美,溪水澄澈,富硒蔬菜郁郁葱葱。

青纱帐里,玉米绿衣剥尽,果穗幼嫩,美称“金银蔬”,卖到香港80多元一公斤。新田东升秀峰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道忠说,公司种有芥蓝心、广州菜心等20多个品种,稳占香港中高端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的同类蔬菜。

然而,刘道忠一路走来也并不平坦。上个世纪90年代,刘道忠开始尝试种植蔬菜,蔬菜是丰收了,卖得却挺心酸。

“那时主要靠本地市场,很多菜烂在地里。”刘道忠说。

怎么办?刘道忠想闯出去。自此,在永连公路上,总有一个身材高大壮实的年轻人驾车,满载新鲜蔬菜向南进发。

刘道忠说,种菜要有诚信,不能以次充好,否则就是害人。凭着这份诚信,刘道忠逐渐在广州打开销路。

常在广州批发蔬菜的香港东升农业集团董事长区景泰,对刘道忠的为人和种植的蔬菜都很认可,专程来到新田考察蔬菜产业,并选择环境优良的东升村作为蔬菜基地,和刘道忠达成产销分工合作。

从此,永州蔬菜走进了香港。有了香港市场这个大“靠山”,刘道忠的蔬菜基地由500亩扩至6000多亩,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

刘道忠的创业经历,是永州蔬菜产业向南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永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零陵地区(永州市前身)提出“大郊区”战略,全力打造广东和沿海大中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追逐“农业强市梦”。近年来,永州市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优化供给需求,着力建设“菜篮子”“果园子”“乡愁园”。如今,这里已建成优质蔬菜、柑橘、油茶等基地各100万亩,以及规模可观的优质稻、绿色生态生猪养殖、生态有机茶等基地,创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4个、标准化示范基地272个。去年供港蔬菜占全省87.3%。

今年5月8日,永州市和广州市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意味着永州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市场更快速、更高效。永州市成为省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最早、成效最好的市州。

向南,永州蔬菜畅销粤港澳。今年1至4月,永州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累计7284.5万美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蔬菜5853.33万美元,同比增长42.81%。

“倒逼”传统农业转型

打造特色绿色农业

走进东安霞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空气中弥漫着麦草和鸡粪发酵的味道。得益于上等的有机肥料,凉风习习的双孢菇栽培车间里,菇香扑鼻,长势喜人。

双孢菇是出了名的娇贵,30间菇房,每间栽培面积575平方米,两个技术员轮值管理,却能日产双孢菇30吨,奥秘何在?

“我们只要设置好菇房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值,双孢菇就可舒适自由生长。”技术员蒋国华介绍,公司是省内唯一一家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生产更加高效精准,占据香港双孢菇市场6成多的份额。

为抢抓粤港澳“菜篮子”工程机遇,该公司今年还将新增3条生产线,新开香港门店40家。

多年对接粤港澳市场,倒逼永州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并转化为永州农业转型升级新动力。永州成功创建长江以南第一个、全国第四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在刘道忠的蔬菜基地里,对蔬菜质量安全要求近乎苛刻。公司正准备将周围3万亩山地流转过来,隔断周围农田,形成一个小环境,保证区域内空气、水质、土壤安全。

永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齐爱社介绍,围绕粤港澳“菜篮子”工程建设,永州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标大湾区备案标准体系,采取改造提质、完善基础、提升技术、创新模式等措施,实现农业迭代升级,打造了大米、生猪、蔬菜、油茶、柑橘等一批永州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永州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强产业树品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继出台,永州市蔬菜产业、生猪产业等协会陆续成立。

永州农业企业积极向南扩张菜园“版图”,打造飞地经济。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说,她打算和广州一家公司合作,在广州增城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果秀柑橘示范种植园等多个项目,精准对接粤港澳农产品消费市场。

永州市农业品牌影响增大,市级农业公用品牌“永州之野”集聚了蔬菜、茶叶、优质稻等六大支柱产业。今年计划实现“永州之野”公用品牌产品销售额200亿元以上。

2019年,永州重点建设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60个,确保实现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50亿元(含创汇)以上。

抓住产业兴旺“牛鼻子”

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子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凤尾村蔬菜郁郁葱葱,丰收在望。

“种菜就像养儿子,我们种的是良心菜。”40岁的任翠府拍着胸脯说,2000亩供港蔬菜只用有机肥、生物农药,随便摘下一根黄瓜,连洗都不用洗就可以放心吃。

任翠府因家境贫寒,16岁便弃学外出打工,干过维修工,当过摩的司机,做过工地小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没攒下积蓄。

2014年,他看到家乡农业规模化种植红火,东拼西凑资金流转300亩地种植水稻。第一年年终盘点,夫妻俩相视苦笑,竟然只赚了1万元。随着耕种技术精进,至2016年底,耕种水稻3000亩,纯收入达60万元。

有一年,持续暴雨致水稻被淹减产,当地政府主动帮助他补种蔬菜自救,并联系江华源源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购。任翠府实行蔬菜与水稻轮作模式,综合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去年仅供港蔬菜一项就卖了近1000万元。今年雨水偏多,蔬菜行情更是好于往年。

产业强,则农村兴。永州紧盯粤港澳市场,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大力发展“两茶一柑一菜”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大量新型职业农民涌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江永“90后”退伍军人卢爱文成立桐口果蔬专业合作社,给入股入社的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每户年均2万元以上;永州神浓有机农牧科研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贵高种植小白菜、奶白菜等有机蔬菜600多亩,带动土地流转和农户就近务工增收……

2014年至2018年,永州累计减贫612362人,贫困发生率从13.5%下降至1.3%。

向南,迈向新征程。永州力争3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和湖南省蔬菜重要产销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