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中多糖的提取(大米提取多糖富硒中的含量)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剂包括55~70wt%的食用菌多糖粉和30~45wt%的大米富硒蛋白粉,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食用菌多糖的超声提取、大米富硒蛋白的制备和按照上述的配比比例将制得的食用菌多糖粉、大米富硒蛋白粉进行营养复配,用精密胶囊填充板对胶囊进行填充,复配胶囊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利用了米糠资源又起到了强化硒元素的作用,既可以补充食用菌多糖的抗氧化等活性较弱缺点,又可以消除大米富硒蛋白肽在免疫活性方面的不足,从而可以使各种多糖与富硒蛋白肽的生物效应相互配合,满足现代人群对功能保健产品多方面的需求。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药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植物性蛋白和营养要素来源之一,其功能倍受重视。常见的有:灵芝、香菇、猴头菇、云芝、金针菇、草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杏鲍菇等。食药用菌栽培工艺成本较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质元素、核甘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国农业中的一种重要产业,也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产业。我国是世界食药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据统计,2006年全国食药用菌生产总量已达1400万吨,2007年突破1500万吨,年创产值约600亿元人民币,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近年来,已有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某些食药用菌因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应用,其功能主要有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对肝脏、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防癌、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具有止咳祛痰、健胃助消化、通便利尿作用和降血压作用等。食药用菌营养保健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营养功能成分。随着食药用菌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其食用价值、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倍受重视。大量研究表明,食药用菌含有丰富的多糖、功能性蛋白、三萜、黄酮、多酚、皂苷、核苷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功效,且成本相对低廉。
在国外,一些食药用菌多糖已被开发成提高免疫力的胶囊和片剂产品,也有一些被开发成功能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在多种食药用菌中含有的皂苷、萜类、多酚类等物质,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特别是香菇中含有eritadenine活性成分可降低血浆脂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此外,食药用菌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对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降血糖、保肝及抑癌和防癌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目前国内以食药用菌功能因子为原料开发的功能性食品数量有限,市场份额较少,且功效成分不明确,质量标准不完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药用菌功能性食品开发产业的发展。在我国食药用菌产业中,精深加工是最薄弱的环节,其技术、加工设备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大部分加工企业还停留在保鲜、烘干、盐渍等粗加工的层次,产品质量差异大,产品附加值低,无法适应国内外市场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保健的要求。食药用菌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滞后的局面使得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仅以数量占优,因安全性问题、质量问题的贸易纠纷不断,产品的价格不高,无法提升产业水平。同时,食药用菌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储备严重匮乏。目前,国内以食药用菌为原料开发的功能食品大部分是免疫调节的功能性食品,其功能因子主要是活性多糖。
但现在国家批准的以多糖为功能因子的保健产品均是多糖混合物,多糖的含量一般都低于30%。现有研究已发现多种食药用菌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等功能,但相关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工作仍然不足,多糖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加大食药用菌类多糖相关深加工产品科研力度与产业化步伐是十分必要的。硒(Selenium)是人类和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硒和硒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预防多种疾病等生物学功能。然而,我国有73%的土壤硒浓度低于0.02mg/kg,属于缺硒和低硒地区,导致了食物中硒含量过低。第二次膳食调查表明人群摄入硒为26mg/kg,远远低于RDA推荐的50-200mg/kg。流行病调查表明我国江苏和黑龙江省的肝癌和克山病的发病率均和膳食低硒有关,膳食添加硒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补硒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天然食物中的硒不足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经济、高效、安全的富硒食品是人类补硒的有效途径。卢良恕、李振声等院士指出,提高食物链硒水平是从源头调控硒营养和预防有关硒缺乏疾病的根本出路,并呼吁加强富硒农产品开发,通过普通作物生产将硒有机化,建立日常食物摄取的人类硒营养模式。
富硒农产品技术的开发,为缺硒地区人群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食物补硒途径。由于普通食品含硒量较低,通过食用各类食物已不能满足人体硒摄入量。我国从八十年代起开始通过无机硒的强化盐来提高人体硒的摄入量。但大量研究证明无机硒的直接添加引起机体细胞的损伤。国内外学者开始寻求一种高硒含量生物活性较高但细胞毒性低的化合物和食品。与硫同化途径相似,植物能将土壤中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化合物。九十年代初期,美国学者Ip和Lisk控制亚硒酸盐的浓度和施用频率成功的培植出含硒量为100-1300 g kg-1(干物质)的富硒大蒜。国外相继研究开发出富硒甘蓝、洋葱、葱类、土豆、麦芽和小麦。国内也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富硒植物的研究,以提高人群的硒摄入量。开发出了富硒水稻、富硒大豆、富硒螺旋藻、富硒灵芝、富硒麦芽和富硒茶叶,植物的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含硒量显著增高,这对缺硒地区人群补硒和预防各类肿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总产1.9亿吨左右,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和总产量的40%。全国有60%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稻谷近1.8亿吨。因此,大米对于以其为主食的人群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膳食硒来源。
当前,稻米的生物强化富硒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施用外源硒来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2)筛选出富硒亲本,选育出富硒稻米品种;(3)对稻米中硒的遗传性进行分析。同时,在富硒水稻开发应用方面,主要是采用增施外源硒的方法来提高稻米中硒含量。依据稻米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吸收及代谢的特点,研究并开发出容易被稻米吸收的富硒肥,通过土壤根部施加硒肥或叶面喷施硒肥,提高硒元素在稻米籽粒部位的积累,生产出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富硒稻米。在稻米种植期间施加富硒肥料,不仅可提高稻米中硒的含量,还能提高稻米产量并改善其品质,同时增强稻米抗逆性及减轻土壤中重金属对稻米的毒害作用。魏丹等的实验结果证明,在缺硒地区施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硒肥料,不但可提高稻米籽粒的硒含量,并且稻米产量也可提高8.1%至18.0%。稻米施加富硒肥料后,可增加其抗病、抗早、抗寒、抗氧化、解药害、解霜冻等功能。有研究发现叶面喷施硒肥可同时增强稻米幼苗的SOD抗氧化酶和POD抗氧化酶的活性。硒元素还能有效改善稻米品质,因其能影响稻米机体内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水平。周鑫斌等通过喷施亚硒酸钠,使富硒稻米籽粒的硒含量在0.225至0.586 mg/kg之间,是对照组的8至10倍,其中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90%。
在水稻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硒肥已证明可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富硒稻米的水提物与硒的含量成剂量关系且具有较高抗氧化性。有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小鼠喂养富硒稻米后GPx酶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且具有良好的抗突变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富硒稻米中硒在体内和体外表现的活性机理,需研究富硒稻米中硒存在的形态。有学者利用二氨基萘荧光分析法测定有机硒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富硒稻米中有机硒含量大于99%,此外,硒代甲硫氨酸(SeMet)占有机硒的50%左右。Zhang等用酶水解法提取富硒稻米中硒代氨基酸,反相离子对HPLC-ICPMS检测出了一个主要的未知峰,然而并未发现硒代甲硫氨酸(SeMet),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55~70wt%的食用菌多糖粉和30~45wt%的大米富硒蛋白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55~70wt%的食用菌多糖粉和30~45wt%的大米富硒蛋白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65wt%的食用菌多糖粉和35wt%的大米富硒蛋白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多糖粉和大米富硒蛋白粉的纯度均不低于8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包括灵芝、香菇、猴头菇、云芝、金针菇、草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和杏鲍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片剂、丸剂、胶囊或口服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胶囊。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用菌多糖的超声提取、大米富硒蛋白的制备和按照上述的配比比例将制得的食用菌多糖粉、大米富硒蛋白粉进行营养复配,用精密胶囊填充板对胶囊进行填充,收集胶囊得到食用菌多糖和大米富硒蛋白营养复配胶囊成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和富硒米蛋白肽复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多糖的超声提取包括如下步骤:A1.将新鲜食用菌晾晒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于60℃条件下鼓风烘干,然后经30B粉碎机粉碎,双辊破碎机破碎,80目筛分,气流粉碎机粉碎,300目筛分,制得食用菌超微粉,置于-20℃备用;A2.称取所述食用菌超微粉,加入适量的85%乙醇于室温下静置2h,以除去部分色素及杂质,再按照水料比28mL/g加入420mL去离子水充分混匀,用DCTZ-2000多用途恒温超声提取机在功率为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宁,杨文建,项春荣,林德祥,胡秋辉,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财经大学,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南京老山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我是这个专利的主人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