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品牌如何营销(大米营销富硒品牌有哪些)

硒宝 07-15 10:13 61次浏览

我市农业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县域最大的优势“在资源、在生态、在绿色”,而短板弱项“在加工、在销售、在服务”。构建产业链时,不能孤立地考虑单一链条,应从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全链条去思考,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实现从“卖资源”到“卖产品”“卖品牌”“卖文化”转变,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以此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对此,民进哈市委建议,应重点打造“六链”,推进“六链同构、协同发力”,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优链。

一、围绕原料基地建设,打造供应链

我市是全国优质专用玉米主产区、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和优质大豆之乡,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产品主产区。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专种专收专储专加专用、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价”要求,加快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果菜菌标准化园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打造标准化“第一车间”“原料车间”,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料。重点是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立农业供应链体系,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推动大型龙头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完善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到营销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建立全市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构建采购、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培育农商直供、直供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原料供应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实现优质优价。

二、围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加工链

应加快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清洗分拣、烘干储藏、杀菌消毒、预冷保鲜、净菜鲜切、分级分割、产品包装等,开展干制、腌制、熟制等初加工,实现减损增效。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依托正大集团、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东方集团、大众肉联、宾西牛业、乔府大院、盛龙酒精、和粮农业、秋然米业等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十大”加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即:水稻加工产业链,玉米加工产业链,大豆加工产业链,乳品加工产业链,肉类加工产业链,果蔬加工产业链,食用菌加工产业链,杂粮杂豆加工产业链,中药材加工产业链,山特产品加工产业链。

三、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科研链

应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技实力强的优势,搭建科企对接平台,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到县域创新创业,打造科研链,使县域成为科研人员的研发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应出台政策,鼓励支持科研院所校,根据县域产业发展需要,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着力攻克食品预处理、分离提取、混合均质、灌装、包装等重点关键技术,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组建产业专家团队或专家顾问组,通过科技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四、围绕物流体系建设,打造保障链

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高效便捷物流网络,有效解决县域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保障链。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超低温贮运、气调贮藏库等仓储保鲜设施,特别是田间仓储保鲜设施,提高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推进优质农产品错峰上市,优价销售。鼓励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农商直供、预制菜肴、餐饮外卖、冷链配送、自营门店、商超专柜、团餐服务、在线销售、场景销售等业态,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模式,依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物流企业,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运输集散中心,农产品集散批发中心,农产品生产加工研发中心、展示中心、销售中心,引领行业发展,掌握产品定价权,实现保值升值。

五、围绕品牌建设,打造营销链

应深入推进实施品牌战略,紧紧围绕哈尔滨红肠、对青烤鹅、哈尔滨啤酒、五常优质大米、方正富硒大米、通河生态大米、延寿优质香米、双城奶制品、呼兰杂粮、阿城粘豆包、宾县肉牛、巴彦生猪、尚志黑木耳、木兰鲜食玉米、依兰红菇娘、方正银鲫等现有品牌,深入推进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塑强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创新品牌营销推介,通过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等平台,以及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打造营销链,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真正使县域的“好产品”卖上“好价钱”。

六、围绕主导产业建设,打造服务链

应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农资、农机、农艺、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和服务主体,以科技创新为主动力、原料基地为主阵地、产业园区为主战场,提供全程专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电商主体培训培育,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充分发挥品牌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和益农信息社作用,加强与京东、阿里、拼多多、苏宁等大型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设地方特色馆,发展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鼓励开发农业保险险种,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产业链信贷服务。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平台,开展专项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银税互动”工作。支持开展全产业链金融,引导龙头企业为全产业链上的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和增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