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

硒宝 07-14 18:26 28次浏览

“引进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我们镇192户贫困户通过入股,户均分红3000多元。而且全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长年在这里打工,实现灵活就业增收。”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扶贫办主任甘文镇说。

“我们村2019年引进3个企业建基地、办企业,已初步形成‘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三大产业。”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旺宜村第一书记戴志华说。

“我们村跟稻丰源公司合作,鼓励贫困户和农户种高产值的富硒大米,2019年仅这一项,贫困户人均分红就有1300多元,今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深圳资本集团驻麻布岗镇瑚径村第一书记王林说……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赤光镇大洋村,工人们正在晒稻谷。(摄影:王飞)

日前,记者走访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多地发现,龙川在扶贫工作上妙招频出,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多赢的脱贫攻坚之路:引进龙头(或大型)企业,带动大量贫困人口通过分红、就业稳定增收,同时通过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致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带领贫困村、贫困户长效脱贫致富。

赤光镇: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入股种茶

赤光镇大洋村依山傍水,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这里的大片野生油茶树环抱枫树坝水库,茶油资源非常丰富,2015年,龙川县引入的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绿油农业”)进驻大洋村。

走进绿油农业里,好几位工人正在晒稻谷。见到记者,贫困户杨文华停下手中的活计,跟记者攀谈了起来。他来自邻近的下輋村,家里有四个小孩要养,但腿脚不大灵便。为了帮扶他,村里安排他当保洁员,这个公益岗位每个月能为他带来1300元的收入。利用保洁工作灵活的特点,他在空闲时间来绿油农业打工,每天能拿到120元,“在家门口就能灵活就业兼照顾家庭,而且这家企业常年都有活干,我感觉这种方式对我来说挺好的。”杨文华说,除了就业,2019年他一家还拿到了入股这家企业的分红,有2000多元。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大洋村的贫困户杨文华空闲时来到绿油农业打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摄影:王飞)

赤光镇扶贫办主任甘文镇告诉记者,赤光镇投入58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绿油农业,按每年12%的比例分红给全镇192户贫困户,户均一年分红达到3000多元。这家省级龙头企业的进驻,还为赤光镇和邻镇的贫困户和普通农户提供了数量不少的灵活就业岗位,以及合作种茶的产业效应,杨文华只是多赢效果的一个缩影。

“公司带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主要有四种模式。”绿油农业董事长骆东梅告诉记者,一是保底收购,农户自己有老茶林的,公司提供生产标准让他们种植,以保底价格收购;二是家有茶林但没有劳动力的农户,公司负责承包种植,每年固定给他们承包费,“绿油农业自身现有油茶约4000亩,但带动农户种植则多达几万亩”;三是入股分红,除了赤光镇的192户以外,还有其他镇的7户贫困户入股享受分红;第四种是提供就业,骆东梅说,公司使用临时工特别多,比如每年的采摘油果、种植、施肥、基础建设等等都需要用工,最多时同时用工达到100多人。

龙川充分利用产茶大县的特点,积极推进茶叶产业扶贫。如组织义都镇龙川南越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县义都镇桂林嶅顶峰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川县义都镇欧阳师傅桂林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茶叶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目前,桂林村种植茶叶农户达285户,面积达5000亩,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其中贫困户39户,种植面积达80亩。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除了种植油茶外,当地还发展了旅游观光农业,游客可以在园内摘果。(摄影:王飞)

记者从龙川县扶贫工作局了解到,该县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达1.8万户,其中贫困户2100户以上。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核心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现有油茶企业155家,种植大户1128户,从事人员1万多人。

通衢镇旺宜村:引进企业打造三大产业甜头多

2019年3月,龙川稻丰源农业公司进驻,发展黑米产业;5月广东南越绿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发展蔬菜种植业;7月龙川绿嘉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生产山茶油、花生油等系列产品……在通衢镇旺宜村,围绕产业兴旺打造“一村一品”,2019年引进3个企业进村建基地、办企业,初步形成了“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三大产业。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在南越绿宝农业蔬菜生产基地,工人正在摘菜,背上的白色泡沫板可以防晒。(摄影:王飞)

在旺宜村的南越绿宝农业蔬菜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工人正弯着腰摘菜,每人背上都有一块白色泡沫板。见记者问起,基地负责人解释说,工人们劳作时间较长,背一块薄薄的泡沫板可以防止被太阳晒伤。在蔬菜基地的另一边,工人轻按遥控,一排排自动喷起的水龙洒向田里的蔬菜。

县政府办公室、县司法局驻通衢镇旺宜村第一书记戴志华告诉记者,为了引进这家企业,2019年村里仅用40多天,就完成了140多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又用了3天时间,完成了二期基地近1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这240多亩土地流转后,基本解决了村里土地的丢荒问题,同时每亩还能带来750元的流转费用,而且每五年递增10%。

目前,南越绿宝已经成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七批)认定名单。

戴志华说,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进驻后,村里鼓励农户发展黑米产业,对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和肥料,普通农户的种子和化肥则按进货价计算,待稻谷收成后才扣除,收成后按照每斤稻谷3元为底价进行回收,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2019年种植40多亩黑米,收成3万多斤。农户尝到甜头后,今年已扩种至100多亩。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通衢镇旺宜村蔬菜基地里自动喷淋系统的水幕。(摄影:王飞)

通过引进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方式,同时也解决了村里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南越绿宝农业蔬菜生产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搞基地建设、平整土地等需要临时工的时候,会请本村的贫困户和农户来工作,按劳动强度每天支付80-150元不等。

麻布岗镇瑚径村:合作种富硒大米还创建“认养”模式

在麻布岗镇瑚径村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贫困户王龙望忙完早上的农活,正扛着锄头往回走。虽然已年届八旬,但王龙望脚步稳健,看起来还很壮实。在家里缺乏劳动力、孙子又刚考上大学的情况下,他不服老,养鱼、养鸡,还种起了富硒大米,在当地传为佳话。

富硒大米种植,是帮扶单位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引进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长效造血项目,项目以“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由致富带头人、农户(贫困户)认种;帮扶单位提供资金,购买谷种、富硒肥;稻丰源公司提供谷种、种植技术辅导;稻谷成熟后,稻丰源负责收购、加工、物流、包装和销售一条龙服务。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麻布岗镇瑚径村年届八旬的贫困户王龙望走在田埂上。(摄影:王飞)

深圳资本集团驻瑚径村第一书记王林告诉记者,2020年全村种植富硒大米约800亩。农户(包括贫困户)种植的富硒水稻收割后,稻丰源公司按照早稻每斤1.9元,晚稻每斤2.2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大米加工包装后,零售市价为8.8/斤。

为进一步拓宽瑚径富硒大米销售渠道,驻村工作队创建稻田“认养”模式,积极发动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认养稻田,提前预售大米。王林透露,只要出资1980元,就可以认养一份,配送富硒大米共240斤。这种模式不但解决了合作方资金运转问题,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和便捷性。对认养者来说,几时需要大米,一个电话一个消息,大米第二天就可以发货。

每一份认养销售订单(1980元)中,400元用于帮助贫困户增收,150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在贫困户的分红资金池中,其中80%按照家庭人口数平均分配给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0%奖励给种植富硒水稻且回售给稻丰源的贫困户。

据王林介绍,截至2020年8月,深圳资本集团及下属单位认养691份,合计帮扶购买大米15.48万斤,销售收入达127.71万元,直接帮助25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08人合计分红25.8万元,助力村集体直接增收9.675万元。他说,2019年光种植富硒大米这一块,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分红就有1300多元。

精准施策:“渔光互补”式光伏发电一年收益80万元

龙川县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产业基础薄弱,但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极少出现冰雹等极端恶劣天气。针对这些特点,龙川积极探索光伏产业的脱贫之路。

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风险低、建设期短、收益期长等优势,截至2019年8月底,龙川全县共建设扶贫光伏电站13.89兆瓦,总投资1.289亿元;其中建设1个县级光伏电站5.19兆瓦、149个村级光伏电站8.1兆瓦、341个家庭式户用光伏电站0.6兆瓦。

记者了解到,龙川在发展光伏产业方面,开创了“光伏+”选址模式。通过“渔光互补”“鸽光互补”“农光互补”等模式,既不影响原产业的发展,也不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而且解决了光伏电站建设用地问题,实现了“1+1>2”的效果。

记者在佗城镇佳派村看到,一排排光伏发电设备建设在村里的鱼塘上面,太阳照在上面,闪闪发光,看起来很是壮观。而光伏发电设备都由水泥墩支撑起来,不会影响池塘养殖的功能。

富硒大米种植项目介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硒宝网

佗城镇佳派村,一排排光伏发电设备建设在鱼塘上面。(摄影:王飞)

龙川县扶贫工作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以渔光互补方式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佳派村委会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注册成立公司,以村集体约20亩百寿塘鱼塘为基础建设而成。项目总投资813万元,资金来源由省统筹的贫困人口产业帮扶资金和省直工委、省工信厅自筹帮扶资金共同解决。项目2018年总发电量达到120万度,除运营维护成本外,年收益超过80万元,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约1000元。

扶贫故事:急筹30吨大米支援武汉带来多重效益

今年初,武汉发生新冠疫情以后,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困难时刻显真情,今年2月中旬,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决定捐赠30吨富硒大米支援湖北抗疫。而这些捐赠的大米,就选择在对口帮扶的麻布岗镇瑚径村进货。

王林告诉记者,当时还没有复工复产,但为了尽快将爱心大米送往武汉,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督促加紧生产包装,用了36个小时做完三天的活。

在运输不便的情况下,稻丰源公司除了加紧生产外,还千方百计联系好货运司机,最终将30吨大米运送至湖北,捐赠给湖北省第三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解决了他们生活物资紧张的问题。

“这次捐赠不但产生了社会效益,因为购买的都是瑚径村的扶贫大米,也产生了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可以说是多赢的。”王林说。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