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富硒大米logo)
2014年,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建设正式启动后,各主产区地市州、县区按照“健康米工程”要求,普遍开始了地方性区域公用品牌的谋划与建设。基于各地市州、县区的区域经济宏观政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水稻产业战略地位,以及产区禀赋等因素,地方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采取的品牌战略架构也不尽相同。
松原市处在松嫩平原的南部,素有“粮仓、肉库、渔乡”的美誉,目前,全市正紧紧围绕打造绿色产业城市和绿色农业城市,建设水稻、花生、马铃薯等100个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松原市松粮集团的“查干湖大米”被作为市域公用品牌进行打造,也是全省地方实践中唯一采取“区域影响与企业品牌联合模式/品牌伞战略”的区域公用品牌。
如本书第五章所述,松粮集团的“查干湖大米产业联盟”整合了全市32户大米加工中小企业,共举一竿旗、同打一张牌。“查干湖大米”模式的核心是政府主导和企业化运作,一个品牌统领一个品类,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引领一方经济,最终形成共生共荣、错位竞争的品牌产业生态,从而保证农产品区域品牌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春市区域公用品牌名称为“昔日皇粮 长春大米”,品牌口号是“松花江与黑土地孕育的精华”,对区域共同资源——文化传承、地域特色、产地优势、品质精髓等——进行了高度浓缩的体现。
据长春市粮储局局长庞国忠介绍,长春大米公用品牌建设思路有三个核心,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企联动。二是坚持主推优势品种、强化品牌效应。三是强龙头企业、增强话语权。
吉林市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2018年之前主要采取区域公用品牌背书战略。2017年底,吉林市大米行业协会成立;2018年8月,吉林市农委“吉林市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整体规划及策划项目”完成中标。这两项工作进展意味着吉林市公用品牌建设将进入政府主导、政企联动的新阶段,并有可能与前期的背书战略结合在一起,形成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融合发展架构。
吉林大米的地方性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架构的构建模式,除上述相关探索之外,有些地区采取了企业品牌独立发展战略,比如通化市的“柳河大米”。区域内知名企业,像国信农业、柳俐粮食均获得了“柳河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资格,但企业均以自身品牌建设为主,国信农业有“社稷尚品”等,柳俐粮食有“大米姐”等。
为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柳河县联合国内知名企业,引进长春国信投资集团投资2亿元,组建柳河国信社稷尚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有机米种植基地;由柳俐粮油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的中科院“大米姐”产业园,已经成为全国富硒大米产业的引领者,与中央储备粮、中粮集团等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改变稻米营销模式,提升“柳河大米”品牌影响力,柳河县火山岩稻米产业协会组织稻米生产企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产销对接。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社稷尚品”、“姜家店”、“大米姐”等30多个知名企业品牌。其中,“社稷尚品”曾荣获“中国上海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吉林省粮储局确立的“一品二优三标四联五化”模式中,围绕“吉林大米”这一核心公用品牌,“优化吉林大米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打造吉林大米标志产区、标志企业、标志品牌”涉及到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的战略架构问题。我们认为,其中蕴含着多品牌大树矩阵式战略架构,它将构成吉林大米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
吉林大米显然发现,“种树”才是正确的方向。公用品牌是经由品类创新建立发展出一个主导性品牌,它成为大树的主干。经过进一步的分化,新的品牌从原先的主干上生长出来,并逐渐长粗长壮,它们成为主要的分枝。在这些分枝上又进一步分化出新的品牌……这些品牌之间相互独立,甚至相互竞争。最终的结果,成就了枝叶茂盛的品牌大树。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条会进一步聚集,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这,才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的核心目的。
针对小农户经营体制对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吉林大米“一品二优三标四联五化”模式中的“种植联盟”,给出了别样的答案:一种全新的集约化形态——聚沙成塔的联盟型集群化。
所谓种植的集约化,在现有国情下,我们认为它首先应该是标准化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投入品、统一收储)在一个标志产区范围内的大面积推广。“万昌大米”标志产区吉林市永吉县的标准化推广模式。该县粮储局副局长宋广志对我们说,大米加工企业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才能锁定品种,为推进标准化种植,永吉县做了两件事。一是万公顷水稻标准化种植的打造,稻田已经连成片,而且是单排单放,规模上已经形成区域成片。二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打造,把整个农田基本建设,包括水利设施建设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近年来,吉林大米公用品牌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结成了“销售联盟”。吉林省粮储局副局长刘红霞认为,首农食品集团承担着北京市民的“米袋子”任务,供应的是百姓的放心粮。利用首农食品集团这样一个主渠道,通过增品扩量、合纵连横进入北京市场,对未来吉林大米在北京中高端大米市场的拓展和品牌营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搭建“销售联盟”最突出的作用当然是市场开拓,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公用品牌外部性的“公地悲剧”,通过打造统一市场形象、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有效屏蔽假冒伪劣。
根据《国家粮储局财政部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粮财〔2017〕180号)要求,2017年,吉林省粮储局制定了《吉林省“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建设、特别是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方面有了新的政策助力。
2018年,吉林省粮储局提出了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新目标——“整合资源要素,实施公用品牌引领战略”、“整合生产要素,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整合渠道要素,实施营销模式创新战略”三大整合战略。在品牌战略架构创新上,明确了吉林大米公用品牌主导战略和企业品牌整合战略。据李国强局长解释,这一创新战略将突出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场定位和公用品牌引导作用,以“吉林大米”公用品牌整合区域、特色品牌(企业品牌),构建产品体系,推行行业标准,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吉林大米+”多元主体联合的品牌战略架构,吸引长春大米、梅河大米、延边大米等区域品牌和查干湖、万昌、大荒地等特色品牌加入其中,同用一张名片,形成品牌合力;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米加工企业、渠道商等吸收进吉林大米产业联盟,同举一杆旗,共打一张牌,推动优质大米生产上规模、扩产量、成批量;构建“产业联盟+”的多元主体联合的品牌战略架构,以大联盟带动区域联盟,依托联盟企业,向上游延伸建立种植、育种基地,向下游延伸发展旅游经济等,激发各类主体发展活力。
吉林大米多元利益联合体品牌架构,由此基本形成。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