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硒大米种植基地(广西大米厂)

硒宝 07-14 18:20 43次浏览

广西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

广西富硒大米种植基地(广西大米厂)-硒宝网

作者近照。

广西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约9000年前,这片土地上便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经历传承,广西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自古以来,广西耕地稀少,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形态,不仅养活了壮、汉、瑶、苗等多民族,还为国内外输送了大量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和农业技艺,这是广西古老的稻作文明到现代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并强调要在现有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进一步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农业文明。

一、古老的广西先民最早驯化栽培水稻并创造了辉煌的稻作文明

稻作文明是世界传统农业文明的主体之一。广西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非常古远,是人类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为世界农业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驯化野生稻并开展水稻的人工种植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表征,也是人类农业文明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经农业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证实,普通野生稻是人工种植水稻的直系祖先,广西是中国乃至世界普通野生稻的发源地,迄今为止,在广西地区发现的野生稻面积最大、品种最多、基因多样性最全。20世纪80年代初期,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广西野生稻资源普查发现,广西42个县(市)有野生稻分布,其中31个有普通野生稻分布。广泛分布的丰富野生稻资源和适宜的雨热等气候条件,为广西先民驯化野生稻并人工种植水稻创造了条件。基于现代生物基因技术的研究也表明,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人工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广西很可能是最早的野生稻驯化地。中国科学院韩斌研究团队2012年10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推断,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的珠江流域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了可人工栽培的粳稻,随后向南北逐渐扩散,并进入亚洲其他国家。

考古学家的研究也证实,广西是我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实用的生产工具,世界上公认稻作文明的标志性文物——大石铲,在广西多地广泛遗存。大石铲是古代原始农业文明发达的标志,是先人种植水稻的主要工具,用于烂泥地里挖沟排水种水稻,大石铲的集中地和最早的发源地就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在广西多地发掘的贝丘遗址中也发现,在距今约1.1万年的广西地区就存在石磨棒、石杵、原始石磨等加工稻谷用的工具和储存、加工稻米的陶器,这也是广西辉煌稻作文明的有力佐证。在源远流长的广西稻作文明中,先秦时期生活在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的花山岩画进一步证实,水稻种植是广西古代骆越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和经济来源,在花山岩画中的“蛙形人”“日芒纹”等诸多图像元素均体现出了丰富的稻作文明特征。广西因其丰富多样、品质优良的野生稻资源和先进的大石铲等原始农业工具,使人工种植水稻成为广西传统农业文明中的核心,广西先民用辛勤的劳动建立了以水稻为中心的农业产业链,创造了辉煌的稻作文明。隋唐时期,广西农业经济相当繁荣。宋代以后,广西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商品粮大量增加,至明清时期,稻米、玉米、番薯、麦类除本地自给外,还有相当数量运销广东。有鉴于此,广西是我国野生稻故乡之一,汉代时,水稻已是广西主要的粮食作物。

二、少量的耕地面积既确保了粮食安全又实现了农产品丰富多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少量的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是广西辉煌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喀斯特广布,石漠化山区众多,耕地面积稀少,全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1亩,比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少0.21亩。广西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劳作,实现年粮食产量150亿公斤以上,不仅解决了全区人民的吃饭问题,确保了粮食安全,还为广东等周边省份供应了高品质的粮食。

广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重点,不断采取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良优良的粮食品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等措施努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了粮食基本自给和总量安全。广西生态环境优美,拥有生产高品质大米的先天优势,南宁、贵港、玉林、桂林等地生产的生态大米、富硒大米等高品质大米享誉国内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之后所带来的结果,是广西辉煌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产品丰富多样是广西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农业文明奇迹。通过长期的生产技术积累和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创新,除水稻、玉米等基本的粮食作物以外,广西人民在稀少的耕地上还生产出了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麻、蚕桑、木薯、中草药、香料等丰富的农产品。广西种植的柑橘、香蕉、荔枝、龙眼、火龙果、百香果、芒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香蕉、火龙果、百香果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广西是世界上十大产糖区,也是全国最大糖料蔗生产种植区,无论是产量还是含糖量均达世界先进水平;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秋冬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量超过280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广西还是全国最大的木薯产区,木薯产能及产量都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木薯淀粉总产量的70%左右;广西栽培的田七、罗汉果、玉桂等中草药也在国内外负有盛名,等等。勤劳智慧的广西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利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三、现代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的主体不断现代化

农业发展,关键在人,现代特色农业代表着新的农业文明,经营农业的人是农业文明的创造主体。现代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是广西辉煌农业文明的又一重大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培育下,广西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现,年轻一代的现代农民不断增加,他们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行,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文明。截至2016年年底,全区已有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5786家;农民合作社33595家,实有成员超过82万户;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6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338.37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35.62%,成员收入比当地同行业农户普遍高出20%以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模式开展组织经营,如销售类合作社、生产类合作社、服务类合作社等;合作社也可以通过现金、土地甚至是生产资料等多种形式入股和开展合作经营,行业分布扩大和经营服务类型多样。合作社在引导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科技推广、信息共享、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成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的主干力量,它们让农民变成了现代农民,让农民成为了体面的职业,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业发展,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四、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机械化方向转变

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代表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平。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稳步推进,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一部分农民长期从事非农就业并逐渐转变为市民,另一部分农民则专业从事农业成为职业农民,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机械化方向转变,这正是现代农业文明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劳动过程机械化,构建适应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就要求我们,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代表现代农业文明的现代特色农业要向规模化和机械化方向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鼓励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相继出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土地流转速度进一步加快。截至2016年年底,土地流转面积累计860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1/4以上。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小到几十亩、大到几千上万亩种植规模的现代农场在广西各地随处可见,大型拖拉机、烘干机、水肥一体化设备、小型植保飞机、自动化采收设备等现代化装备在八桂大地普遍运用。

现代特色农业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不是简单的土地叠加,而是通过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产业化运营。在广西,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场地,实现经营规模的直接扩大;另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广西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走出了一条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模式。另外,多次的田野调研也让我们注意到,规模化经营也存在多种形式,除了直接的土地流转外,还存在土地入股、合作社、股份制等多种规模经营的发展形式。如隆安县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金穗模式、桂族模式等,各地养殖业中的杨翔模式等。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集成利用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五、脱贫致富、产业融合,农业走上了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现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农村贫困逐步消灭,农业产业进入深层次融合式发展,农业文明将进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广西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农业占GDP比重大、整体经济实力并不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广西人民仍然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一步一步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逐步走上了现代特色、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文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精准脱贫为广西农业文明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也是广西农业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决策部署,广西根据贫困对象致贫原因、贫困类型、帮扶需求,精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通过扶持生产、转移就业、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智、医疗救助、低保兜底、边贸扶助等“八个一批”实施精准脱贫,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富民行动、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农村电商扶贫行动、贫困户产权收益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金融扶贫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移民搬迁行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等脱贫攻坚“十大行动”,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大大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精准脱贫。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广西111万贫困人口达到自治区脱贫认定的“八有一超”标准,摘掉了“穷帽”,全区脱贫人口排名全国第一,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良好开局。

新的农业文明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农业大省,广西农业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并丰富多样。立足农业产业化优势,通过“接二连三”“隔二连三”等措施,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广西农业走出了一条生态融合式的发展之路。如灵山荔枝、田东芒果、隆安火龙果、上林大米、乐业有机茶、大化养鱼等,各地将特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深加工业等,将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延伸,融合旅游、电子商务及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也充分体现了广西人民所创造的新的农业文明。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文明开始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农业发展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创造的农业文明如何继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那就是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守住绿水青山,就是要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打造绿色的现代特色农业文明。近年来,广西人民通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污染排放大大降低,使农业施肥“测土配方”、农事制度“休耕轮作”、种植方式“生态多样”等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获得长足发展。事实证明,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本身不是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农业生产力,就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绿色文明。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基本实现广西现有农业资源的集约优化利用,并在减少化肥、化学农药使用的基础上实现了“产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新状态新文明,广西农业逐步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