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

硒宝 07-14 10:34 33次浏览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一、功能农产品来源功能农业

功能农业是功能农产品的源泉,被认为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它把农业从“吃饭产业”变为“健康产业”,具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的三增效应。但我国的功能农业刚刚起步,前景广阔的同时,产品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出来的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即功能农产品,其特点是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从“富含”变为“定向含有”,被认为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未来产值将达数万亿。比如,富硒大米、富硒茶、富硒食用菌、富硒玉米、富硒水果、富硒大蒜、富硒鸡蛋频频在众人视野中亮相……但凡扣上“富硒”的帽子,价格就水涨船高。硒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被誉为“长寿元素”。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办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目的是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等工作。文件明确指出“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增加健康产品供给,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作出表率”,这意味着功能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专家预测:2030年功能农业在农业中的占比达到10%,2050年达到50%以上,产值将达数万亿。

功能农业作为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的趋势性新方向,中国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紧紧抓住功能农业这一新兴方向,就能把它做成中国机遇。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二、功能农产品概况

1、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国内外认识

在世界范围内,功能农产品(或者食品)与饮料极受欢迎,究其原因不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搞清或基本搞清了许多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份以及种种疾病的发生与膳食的相互关系,使得通过改善膳食条件和发挥食品本身的生理调节功能而达到提高人类健康的目的成为可能。

其次,高龄化社会的形成、各种老年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少年儿童成人病的增加尤其引起人们的恐慌。

第三,营养学知识的普及和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水平的提高,花更多的钱来购买相对昂贵的功能性食用品成为自觉行动,于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殊营养消费群。

功能农产品(食品)一词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名词,在我国轻工业中长期发展纲要有关“食品工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中曾提出“调整食品工业和产业结构,开发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工程食品等各类新型农产品” ,也提出了“ 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品 ”这一概念,说明了它是未来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之一。

我国的定义:功能农产品(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品。

西方的定义: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分部的一个由欧洲专家组成的项目小组采用如下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用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能够改善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几率,即可被称为功能性食用品。”

日本的定义:功能农产品和食品的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日本厚生省提出的定义是:功能食品是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过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

虽然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品的概念在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但一般认为它应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包括:食物的基本属性,也就是有营养还要保证安全;修饰属性,也就是具备色、香、味,能使人产生食欲;功能属性,也就是对机体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良好调节作用。功能属性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备的特性,而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品正是这三个属性的完美体现和科学结合。功能农产品和功能性食品应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

1)、首先是食物,由通常使用的原料或成分构成,并以通常的形态与方法摄取。

2)、属于人们日常摄取的食物。

3)、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

据此,那些添加非食品原料或非食品成分(如各种中草药和药效成分)而生产的食品,不属于功能性食品范畴。如果一种功能农产品或功能食品有特殊的生理效应,它的主要成分是常量营养素;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更多的是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摄入,它的基本成分是微量营养素。

功能食品也能以如下食品成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些是有一定营养功能,但却不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的食品(如某些低聚糖);另一些甚至是什么营养价值也没有的食品(如活微生物和植物化学品)。实际上真正既能补充营养元素(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又兼具享受功能的是我们每日的膳食,它既能调解消费者的身体机能,又能减少他们患病的危险。

关于“功能农产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提法,虽尚未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这强调食品的第三功能这一观点却已为全世界所共识。欧美国家所通称的“健康食品”或“营养食品”和中国俗称的“保健食品”,就其所特指的含义与内容均与“功能农产品或功能性食品”相同或相似。

虽然1990年11月14日日本厚生省提出将“功能性食品”改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但因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已普遍接受了“功能农产品和功能性食品”这一提法,而对一直沿用至今的“保健食品”这个通俗称谓则从未给出明确和严格的定义。加之,前一段时期又因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使得部分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产生诸多误解和看法。所以我这里仍使用“功能农产品和功能性食品”这一名词,欧美国家对功能性食品这一提法也表示赞许。

中国曾一度流行“疗效食品”这种提法,然而对这个名词也从未下过明确的定义。从市场上宣称为“疗效食品”的产品看,大多都添加了非食品原料或成分,主要是中草药或其浸出液。因此,不应视之为是“功能食品”或“保健食品”的另一种称谓,而应将之排除在功能性食品范畴外。

功能食品与药品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能认为功能食品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

功能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在于:

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功能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2)、功能食品要达到现代病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食品无需医生处方,没有严格计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入。

2、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简史

1)、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的沿革

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品的概念提出不过30年的历史,但在二十世纪70~80年代时各国已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对食品的要求更高,食品的摄入不仅仅是为了摄入必需的营养素维持生存,而且还要求食品同时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此外,由于全球普遍出现了由于营养过剩而产生的所谓富裕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肿瘤、脑萃中,危害着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

第一、国际功能产品沿革

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如日本厚生省提出了变药物保健为食物保健的新思路,并修改了药品管理的一些新规定,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在过去是否认农产品的功能作用的,但后来在科学事实的证明下,FDA在1987年承认农产品可强调与健康的关系,并修改了“食品标签管理条例”的提案,1988年FDA最后制定法规,确定了健康食品的六项审查标准:

①真实性。说白了就是必须是真的。

②具有作用范围。如植物活性硒可以提高人体机能和抵抗力,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你说成对白血病有疗效就不行了。

③医学、营养学原则一致。其实用量和方法必须同时符合医学和营养学。

④有参考文献。

⑤有营养标签。营养物质含量是多少必须明示。

⑥一致认可明确了某些食物成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并能减轻某些疾病的发生,如:钙与骨质疏松;硒与癌症;硒与重金属中毒;食物纤维与癌症;脂质与癌症;脂质与心脏病;盐与高血压;等等。

故此从美国FDA的态度可以看出强调食品有益人体健康,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功能一定要以科学试验为依据,在经过严格的试验后方可在标签上说明。

总的来讲,各国对功能农产品和食品持谨慎态度。而纵观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它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也可分为三代产品:第一阶段的功能食品主要是各类强化食品,这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仅根据食品中各类营养素或所强化的营养素的功能来推断该类食品的功能,没有经过任何实验予以验证,我国的多数功能食品均属于此种。而日、美已将此类列入一般食品之中。第二阶段功能食品,经过人体和动物试验证明它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相当于日、美等国强调的真实性、科学性。我国存在少数此代食品。第三阶段功能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和动物试验证明它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明确具有该项功能的功能因子(或有效成分)的结构及其含量,并且要求功能因子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的形态。

欧美、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第三代功能食品,我国尚未见到自己研制、开发的第三代功能食品。

第二、我国功能农产品沿革

在我国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是从功能农业开始的。功能农业是指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和天然产物等)富集,并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做出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提出功能农业的概念,认为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实际上,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可以从热量、宏量营养素、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微量营养素等角度,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1.0阶段)是吃得饱,以满足热量摄入为重点,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已基本实现;

第二阶段(农业2.0阶段)是吃得好,以满足中国城乡居民宏量营养素(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摄入量和改善宏量营养素摄入结构为重点,如提高糖类、食用油以及肉蛋奶等农产品的供应量等,时间上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第三阶段(农业3.0阶段)是吃得安全,以减少化肥、农药等人工化学品投入,降低农药、重金属以及抗生素等残留为重点,在反思“石化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以及有机农业等可持续替代模式,提高生态农产品供应比例,时间上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农业4.0阶段)是吃得健康,以调整改善微量营养素的合理摄入量为重点,如微量矿物质元素(硒、锌等)、维生素、限制性氨基酸以及植物化合物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21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之后发展迅速。以上4个阶段呈梯次递进关系,新阶段必须以前一阶段为基础。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已成为今后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功能性食品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

首先,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须的元素,在人体组织的生理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但是矿物质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人体每天摄取的矿物质量也是基本恒定的。但在这寿命延长的40年中,体内有些矿物质的流失增大,如:35岁以后钙的流失大于吸收。因此,针对性补充一些矿物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次,大家期望进一步优化身体营养供给根据世界微量营养组织的统计,通过日常饮食补充必需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以上的仅有1/200000。这表明,绝大部分居民的营养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此外,我国营养学会的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的营养特征是:宏量营养过剩,微量营养缺乏。我国“三高人群”大部分是因为脂肪、糖类和蛋白质3种宏量营养过剩造成的,而像碘、硒、钙、铁、锌等微量营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却存在缺乏现象。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硒和碘的缺乏最为普遍。

第三,环境风险危害加大,人们工作压力增大,运动减少,又使人体处于免疫力较低的亚健康状态。因此,适当补充一些有益的营养功能食品对公众健康是有好处的。

简单说,功能农产品就是种植出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产品。赵其国院士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首先提出“功能农业”的概念,强调未来农产品走向应是营养化、功能化。 功能农业根本目标是解决“隐性饥饿”,通过增加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让人们在饱餐美味的同时吃出健康。隐性饥饿(HiddenHunger)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有调查显示,2016年全球约有20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中国隐性饥饿的人口达到3个亿。

3、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的供给侧意义

功能农业既顺应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同时又具备三增效应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

1)、农业增效

“功能农业”消除“阴性饥饿”的方法,是向土壤中添加微量元素矿物质营养剂,改善土壤的矿物质水平与作物根际环境,进而作物吸收微量元素,通过食用再到人体。

2)、农民增收

数据显示,我国已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中,功能成分含有矿物质元素的产品共200多个,市场价值超过500亿元。

3)、人民增寿

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功能农业主要是希望解决人们“吃得健康”的问题,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从“吃饱”、到“吃得安全”、再到“吃得健康”的需求,属于农业3.0。因此,功能农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在赵其国院士看来,这是功能农业有关表述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开发多元产品,以功能化、营养化、便捷化消费需求为主导”。

功能农业有关表述首次进入农业农村部主食提升行动,并作为产品多元化的首要方向。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中国好粮油”、“科技兴粮”两大行动鼓励开发功能粮油产品。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印发的《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企业申请新建一批粮食行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增强粮食产业创新能力”,并将“开发小麦、稻谷、大豆、杂粮、特色植物油脂等功能性、专用性新产品”等功能粮油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4、功能农业的最新进展

功能农业要关注农产品当中的两类物质:一类是矿物质;一类是植物有益物质,也可以叫做功能因子,本质上是次生代谢物。和健康相关的矿物质总共有22种,植物有益物质是对人身体有益的物质,比如花青素。我国功能农业的发展也是伴随着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扩大。比如,藜麦产品,即“超级谷物”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E和多种植物化学物质营养需求的单体植物,被正式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藜麦产品主要以藜麦籽粒、藜麦粉以及加工产品为主。再比如,硒缺乏是发生克山病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较低。补硒的过程中经历药品补硒、保健品补硒、食品补硒三个阶段。目前通过农作物、动物等硒营养强化,获得富硒蛋白的有机硒产品,被认为更加有效和安全。

目前富硒产品的开发,生产已经初步进入产业化,如江西地区的富硒大米、皇菊、禽蛋等产品不仅市场反响好,企业效益也高。

5、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分类

根据功能农产品食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或称为日常保健用食用品。它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诸如婴儿、老年人和学生等)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或维持活力与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程化食用品。对于老年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来说,应符合“四足四低”的要求,四足是指足够的蛋白质、足够的膳食纤维、足量的维生素和足量的矿物元素;四低是指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钠。对婴儿健康活泼地生长,补充γ-亚麻酸和免疫球蛋白质的婴儿食品(特别是婴儿调制奶粉)就属于这类食品。对于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来说,其基本要求是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促进大脑能以旺盛的精力应付紧张的学习和考试。

另一类是特种功能性食品,或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它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心脏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症者等)的特殊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以解决所面临的“健康与医疗”问题。现阶段,全世界在这方面所热衷研究的课题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专用食品、老年护发食品和护肤食品等。从上述分类来看功能食品介于食品、药品之间。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三、功能特色农产品全环节全生命周期品牌营销

1、国家标准及准入机制建立健全

要尽快制定与完善功能农产品的标准,并对达到标准的农业企业要推行有效的身份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标准和准入制度,既是企业荣誉,也是市场标识。通过认证体系、准入体系,让合格的、有效的、经过认可的功能农产品占据市场,驱逐“打着功能旗号,骗中老年人”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正本清源,收获应该收获的市场。

2、搭建功能特色农产品营销共享平台

寻找功能农产品营销的高速公路。这个共享平台或重新搭建,或搭载在一个比较优秀的企业身上,但是要为所有功能农产品的生产者共用,所有功能农产品生产者要共同分担这个平台的建设费用或运营费用,让全国各地的功能农产品生产者找到快速的接近用户的方式。众人修路,众人走路。

3、加强功能特色农产品实效科技研发

一方面是通过科技投入,使功能农产品自身更具功能性,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是通过科研手段,加速功能农产品的实效论证,将对健康的帮助显性化。现在功能农产品还停留在卖初级农产品的阶段,通过深度的产品开发,产品食用效果追踪研究,让使用者直观感受到功能农产品的作用。目前很多功能型的饮料在市场上已经得到认可,这些商品为功能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4、打造功能特色农产品“现象级“单品

功能农产品急需一个市场上的“带头大哥”出来。比如本来生活网打造了褚橙,拉动了中国柑橘橙业的发展,使整个品类价格上来了,生产的标准、产品的品质上来了。一个优秀产品的成功经验可以快速复制,给整个行业带来示范作用, 功能农产品目前尽管“星星之火,已近燎原之势”,但仍缺一个万众瞩目的“火龙卷”。如果出现,那么对整个功能农产品的生产、开发都会带来极大的作用,需要我们尽快在万千功能农产品中去寻找、打造,需要万千功能农产品勇于去实践、创新,去率先突围出来。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四、功能农产品及其食品的市场状况

1、功能农产品市场容量

简单说,功能农产品就是种植出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产品。赵其国院士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首先提出“功能农业”的概念,强调未来农产品走向应是营养化、功能化。 功能农产品根本目标是解决“隐性饥饿”,通过增加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让人们在饱餐美味的同时吃出健康。隐性饥饿(HiddenHunger)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有调查显示,2016年全球约有20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中国隐性饥饿的人口达到3个亿。

功能农产品在不改变膳食结构,不增加膳食摄入量的基础上,通过食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农产品,达到提高营养素的摄入量,进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功能农产品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延缓衰老的食品等等。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富硒农产品、含微量元素农产品、玛咖类农产品、石斛类农产品、酵素产品、特种健康油产品、螺旋藻产品、藜麦产品、红球藻等等。有专家曾经预测, 功能农产品将在2030-2050年间达到万亿规模水平。

功能农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却很少有从业者能跨过市场需求与供给错配的鸿沟。简单看看广告,就知道功能农产品的市场有多大。但很多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生意红红火火,功能农产品的生意却不死不活。有需求的人群大量存在,但真正能卖出的功能农产品却不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大行其道,扎扎实实做功能农产品的企业却籍籍无名。

2、功能农产品现状可以概括为五个不协调

1)、商品特质与渠道不协调

全国各地的功能农业生产者都在想尽办法开拓市场,但他们几乎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如果自己搭建营销体系或开门店、网店、搞田园探访等,营销成本都过高。但经营规模都偏小,个体无力承受过高的搭建成本和营销推广成本,企业背上沉重包袱甚至被拖垮。这在很多农产品上都体现过,例如曾经出现的特色猪肉,也是受困于营销渠道,又无力自建渠道。(特色猪肉养殖规模比较小,但走一般猪肉的营销体系就买不出价格,想卖出价格就要自己搭建营销体系,结果很多都被自身搭建的营销体系拖死)。

2)、规模与供应链要求不协调

功能特色农业规模呈两极化发展。规模小,产量有限,销售期有限,品种口味不稳定,即便找到渠道,也不能与相应渠道形成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合作关系。规模大,不仅功能特色商品溢价难以实现,还会因生产规模过大而产生滞销,价格可能会下跌,甚至与非功能农产品的价格无差别。

3)、价格预期与市场发展阶段不协调

不少功能农业从业者急迫希望从功能农产品上获得极高的溢价(如米上百元一斤,水果几十块一斤)。过高的市场价格期待,从目前的市场发展阶段来看,是有阻力,甚至有副作用的。功能食品的观念现在正在社会上快速传播,但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社会影响力、足够的社会人群数量。能够尝试功能农产品的人,相对都是有先进性的。如果现阶段追求过高的溢价,会使市场中尝试的消费者变少,使尝试的门槛变高,抑制市场总量的提升。随着功能农产品的观念不断传播,随着市场的成熟,随着人们对功能农产品认知的提升,一定有一批优质的功能农产品形成高溢价,但不能现在就要追求,目前市场仍在培育期。

4)、实力与影响力的不协调

功能农产品会给人带来营养和健康,但它不是药品,不能药到病除,并且这样的作用体现在治未病,需要人们坚持一段时间长期食用。吃了之后不生病是它的功效,而不是得了病吃它来治病,这就使得科学证明对它非常重要。功能农产品的实际效果需要更多科研证据来证实,这样的科研证据要不断提供给市场,同时这些科研证据也是市场培育最有力、最有效的方式。这个逻辑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科技、大量的研究、大量的营养健康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目前功能农产品的实力还没有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的影响力。

5)、片面营销与营销系统的不协调

我们说的营销不仅仅是讲品牌、讲广告的slogan和画面、外包装的设计、商标的色调等,这些当然重要,但是在大营销方面,都只是一些具体而细微的工作。只专注于这些细微工作中的某一项,形成的影响是片面的。不解决大营销方面的问题,只去讲这些,其实只是追求局面的华丽,花钱做包装,最后的营销效果可能打折扣或昙花一现,发挥的作用不大。建立营销系统,需要从品种开发到品牌维护,要全环节全生命周期地做工作。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

富硒大米比例多少合适(大米合适比例富硒多少)-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