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机富硒大米种植(富硒大米种植成本)
种好“金陵味稻” 壮大产业链条
南京优质稻米一二三产总产值达58.7亿元,比三年前增长7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
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207万亩左右;水稻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产量70多万吨;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第一等次第一名……
12月21日上午,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及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记者获悉,南京农业农村系统立足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从2021年起,按照“调结构、补短板、强链条、增效益”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南京优质稻米一二三产总产值由2020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8.7亿元,增幅达73%。
11月13日,收割机在南京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中收割测产水稻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从提单产到提品质,市民吃上更多“地产好粮”
今年,南京粮食“丰收答卷”可圈可点——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粮食产量2019年为96.56万吨,2023年预计达99.72万吨;亩产实收测产再创新高,南京六合区冶山街道示范片“Y两优911”亩产达810.8公斤,刷新南京水稻亩产纪录。
粮食总产、亩产稳中有增背后,折射的是南京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理念之变。发布会现场,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屹介绍,近年来,南京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吨粮田”、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粮食综合产能提升基础。目前,南京145万亩高标准农田,116万亩一至三等级地,已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优质高效’贯穿于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各环节、全过程,推进从种到收‘四新’成果全覆盖,推动‘提单产’向‘提品质’转变。”张屹说,目前南京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南粳46、宁香粳9号等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哈茨木霉菌、二氢卟吩铁等新型投入品,生态型犁耕深翻、缓混一次性施肥等绿色技术加快普及,稻米品质逐年趋好。
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健康。近年来,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粮油消费升级”的需要,开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支持加工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开发方便米粉、米糠油等健康粮油衍生品,丰富产品品类。其中,支持南粮集团开发糙米,南京远望公司开发富硒米、低糖米,南京江宁太和合作社开发“米珍”产品等,切实让市民吃上更多“地产好粮”。
从卖大米到卖品牌,农户收益显著提升
一粒稻米,在实施统一稻种、统一种植生产、统一收储加工、统一宣传销售等“六统一”管理模式后,开展订单生产,农户平均种植1000亩就可增加10万元效益。
这粒稻米有个极有特色的品牌——“金陵味稻”。目前“金陵味稻”核心订单基地1.4万亩已全面实现订单化种植,同时带动其他优质稻米品种订单约20万亩。“稻谷收益+大米销售收益+大米销售奖励+二次分配”的综合收益模式也让种植者获得更多收益,每年促进农民增收约1500万元。
据介绍,南京地区有传统的稻米种植习惯和优势,稻米文化底蕴深厚,品质、口感一直较好。但过去南京地产稻米品牌多而散,没有形成品牌合力。从2021年开始,南京连续4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市级资金,持续打造“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南京优质稻米品质和效益。如今,“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已经与28家稻米加工、销售企业建立母子品牌体系,基本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乘着“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的“快车”,越来越多的南京优质稻米进社区、进机关,走出全市、走向全国。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一级调研员丁宝明介绍,全年仅“供销严选”社区团购一项就带动稻米销售10多万公斤。
一二三产同发力,“美丽经济”蓬勃发展
结合“稻米文化节”“农业嘉年华”等节庆活动,宣传稻耕文化,充分挖掘“稻田+”“稻米+”潜力,促进休闲旅游观光与农耕文化传承相融合……南京“一粒米”的产业链还在不断延伸。
以南京六合区为例,该区通过建设横梁街道艾津稻园、竹镇镇大泉湖稻米文化园等,实现稻米生产、观光、休闲、研学等业态有机融合。打造以水稻产业为主的高标准田园小综合体3家、创意稻田画200亩,串点成线形成省乡村旅游推介线路2条,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稻米产业是南京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在苏南地区位居前列。南京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3200万人次,预计全年农业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398.61亿元、增幅14.6%。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新创建1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总数达81个,总数位居全省前三;新建475个美丽乡村宜居村,累计达2800多个,建成率保持全省领先。
涉农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提速。开工建设涉农重大项目239个,已完成投资122亿元。举办涉农招商活动30多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金额超120亿元。“金陵惠农贷”等四款惠农产品累计授信671.2亿元、累计放贷202.5亿元。
农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美丽经济”蓬勃发展,“莱斯乡村”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带动周边农民增加营业额超5000万元。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8.3元,同比增长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