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机富硒大米种植(富硒大米产量)

硒宝 07-13 18:21 61次浏览

今年以来,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市公司坚持“以烟为主,产业互融”发展思路,以烟农、烟田、烟基为基础,以烟农合作社为平台,在桃源县盘塘镇打造万亩烟区产业综合体,有力保障了烟区、烟农、烟叶的稳定,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利用优势资源选项目

湖南有机富硒大米种植(富硒大米产量)-硒宝网

湖南常德市桃源县地处湘西北,自古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誉,年平均气温16.5℃,有效积温2500℃,无霜期283天,年降雨量1447.9毫米。土壤理化性状较好,有丰富的硒资源,土壤硒含量算数平均值达到0.73mg/kg,远高于世界中位置和中国平均值,发展富硒产业优势得天独厚。2017年以来,累计建设烟水项目342个,配套建设4万亩基本烟田,其中塘坝整治70个,沟渠68.201千米,水池90个,机耕路32.99千米,育苗工场4.716万平方米,可满足2.2万亩烟叶生产需求,集群烤房与烘烤工场1166座,烟草农用机械824台套,为“烟-富硒稻”轮作和两场设施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地党委政府、烟草部门、烟农合作社和村委会立足盘塘镇优势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烟基设施资源等,横向拓展烟叶主业延伸产业,围绕烟叶生产经营积极开展有机肥生产加工、废弃地膜回收再利用、专业化服务等项目,纵向布局烟后富硒水稻、哈密瓜、蔬菜种植,集群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

创新组织模式绘蓝图

湖南有机富硒大米种植(富硒大米产量)-硒宝网

近年来,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市公司切实将盘塘镇烟区产业综合体作为生产关系、组织方式转变的试验田,积极探索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充分激活农村土地、资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村委会和烟农合作社组织下,根据基本烟田永久保护规划,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开展烟区非烟土地流转,由烟农合作社统一组织、统一经营,充分发挥高标准烟田、烟区道路、烟田水利、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常德市金祥烟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围绕烟叶产业积极开展商品化育苗、市场化机耕、无人机植保、专业化烘烤分级、烟用物资代购代销、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地膜回收等方面的业务。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搭建用工服务平台,组建了一支全产业链服务的工人队伍,不断优化创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烟叶合作社+职业烟农+产业工人”的新型组织模式,农民向烟农合作社提出服务申请,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围绕烟叶产业开展专业化服务,农民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技能并投入劳力取得用工报酬。

常德市金祥烟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与肥料公司、大米公司、蔬菜企业等合作,建立“政府+烟草+合作社+龙头企业+烟农”的经营模式。与湖南碧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有机肥生产加工;申请注册“金秋稻”富硒香米品牌,并与桃源县爱来米业有限公司签订2021年“金秋稻”富硒香米生产订单;利用两场设施开展哈密瓜、蔬菜种植,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畅通销售渠道,依托电商平台,与常德市爱逛直播平台达成协议,通过直播带货进行网上销售;依托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市公司直营门店“湖南636连锁常德韵味门店”开展线下销售,富硒大米已在门店上柜,赢得消费者青睐。

推进绿色生产增效益

全面落实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构建完善资源利用节约高效、全程GAP管理的绿色发展体系,全面推广“烟田轮作、土壤保育、生物防治、地膜回收、节水节肥”等为重点的绿色生产技术,开展烟蚜茧蜂、蠋蝽、赤眼蜂、性诱剂和机耕路边种植大金鸡菊花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全覆盖,推动设施升级、技术升级、生产方式升级,实现可循环发展。以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推广植保无人机、起垄施肥盖膜一体机等新型高效农机装备,试点探索烟叶采收、烘烤等重点难点环节农机装备,努力实现减工增效,实现烟农轻松种烟。

常德市金祥烟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富硒大米种植过程中,统一种植作业流程、作业标准,从生长到成熟期,在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环节,坚持绿色环保,做到不施用化学农药,主要实行物理防治,打造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动富硒香米品牌化、生态化、绿色化。

2021年桃源县盘塘镇朱家港村推广“烟-富硒稻”轮作2000亩,每亩收益1242元,比普通晚稻增收383元/亩;富硒晚稻每亩成本378元/亩,比普通晚稻高93元/亩,实现综合效益58万元,烟农户均增收0.94万元。在8个育苗工场种植绿色无公害哈密瓜,实现销售收入113万元,社员户均分红1301元。

近年来,桃源县全面实施“硒+N”战略,着力于培育富硒稻米为龙头特色的“1+1+N”产业体系,常德烟区产业综合体紧紧抓住县委实施“硒+烤烟”战略契机,立足“中国硒乡”优势,发挥富硒土壤资源特色,做大做强富硒香米品牌,促进了烟农收入的持续增长,“烟草+合作社+烟农”生产经营模式也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