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富硒大米种植技术(大米赣州种植富硒技术有哪些)

硒宝 07-13 18:21 38次浏览

我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副书记刘锦华,也是村富硒食堂、旅游公司的负责人。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们村视察,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见到了总书记,总书记还亲切的和我们一一握手,视察我们村的人居环境后说:“这里的农村一点都不比城市差,你们已经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田园生活。”乡亲们都回应说是总书记的政策好,总书记说:“是党的政策好,共产党就是给人民群众造福的,党中央现在一门心思琢磨的,就是使我们的农民和广大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日子要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后的日子还会更好!”当听到我们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做法后,总书记很高兴,还特意嘱咐我们“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

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带领群众强基础、补短板,抓产业、兴旅游,攻克三个难题,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与脱贫摘帽之前相比,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长到320多万元,人均收入翻了7倍,我们村先后获得了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第一个难题:人心不齐,怎样把人心拢起来?

2010年以前,村里绝大部分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到处都是牛栏、猪圈、外露式的厕所,一到春、夏、秋三季,苍蝇、蚊子、老鼠到处都是,环境相当恶劣。本来村里地少人多,居住相对密集,全村八百多户人的生活用水只有靠村里两口祖辈们留下的水井。用电就更加的严重,全村的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到了用电的高峰期,连电饭煲都用不了。进村唯一的道路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行,给村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生活好点的家庭就在城里买了房,全家搬迁。村子慢慢变成了贫困村、老人村。

赣州富硒大米种植技术(大米赣州种植富硒技术有哪些)-硒宝网

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有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的若干意见后,当地市、县、乡几级党委政府对我们村相当重视,领导干部们到村里以走村串户等形式,听民声,解民怨,消民愁。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村开始整治人居环境,并拆除危旧的土坯房、牛栏、猪栏等,把村子重新规划布局。村干部、党员把自己家的一些旧、差、烂的房子全部拆除,群众看见村干部、党员都在带头,积极地配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村共拆除牛猪圈及露天的厕所423个,改造了241栋危旧房,修通了14.8公里的水泥路,整修了6.2公里的下水道,建立了9.8公里的水渠,全村都用上自来水,增加了10台变压器,村里的用电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大伙干实事,群众看在眼里,心也就聚起来了、热起来了。

第二个难题:搞什么产业,心里没底,怎样把路子找准?

赣州富硒大米种植技术(大米赣州种植富硒技术有哪些)-硒宝网

当时村干部觉得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有这么好的优势,怎么才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呢?于是号召了一些村民流转土地种植大面积的西瓜、草莓、葡萄等一些经济作物。由于对市场销路的经验不足、管理技术不到位等,连续几年都亏了本。原村支书对我说:“本来一心想带着大家致富,反而跟着我们村干部吃了亏。”我听到当时心里很难受,有时整夜都睡不着,碰见村里的村民都绕道走。

2015年底,脱贫攻坚战打响了。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我们考虑村里有种菜卖菜的传统,地势平坦,搞大棚蔬菜应该是条好路子。于是就向上级农业部门请示,还请来了自然资源部、国家地质调查局等部门作调查,发现潭头的土地不仅富含“硒元素”,没有有害重金属物质,非常适合种辣椒、茄子、丝瓜等。

赣州富硒大米种植技术(大米赣州种植富硒技术有哪些)-硒宝网

但是前面的几次失败让有的群众顾虑重重。于是我带他们去大棚蔬菜搞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看到这些地方大棚蔬菜搞得红红火火、老百姓赚到了钱,村民坚定了信心。比如郭月华,原来是贫困户,2016年把土地流转给了基地,自己也在大棚务工,一年收入2万多,成功脱了贫。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她受到了总书记的接见。听到总书记说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深受启发。现在郭月华还承包了蔬菜大棚,一年收入十多万,成了致富带头人。有了富硒的加持、群众的支持,村里的富硒蔬菜、富硒大米等产业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

第三个难题:产业发展过程中,怎样让老百姓长久得实惠?

赣州富硒大米种植技术(大米赣州种植富硒技术有哪些)-硒宝网

村子发展“富硒+旅游”产业,建立三种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受益。

富硒蔬菜产业。农户可以获得三类收入。一是租金收入,每亩土地每年按500斤稻谷依市场价折现,大概700元;二是务工收入,基地平均每天用工200多人,高峰期达到800人以上,每天工资80-100元,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三是创业收入,对想创业的村民,返租大棚后,由公司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平均每亩年收入6万元以上。

富硒水稻产业。村合作社联合周边几个村,建起了5000多亩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育秧工厂、农事服务中心,为种植户提供专业化保姆式服务,种植成本降低了20%;注册了“潭头富硒大米”品牌,通过认证,注入了“富硒”标签,价格比普通大米翻了两三番。村民们说,“以前大米卖2元一斤,现在8元一斤还不够卖,看来种田也可以挣大钱!”

红色旅游产业。2019年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成立了潭头旅游公司,开办了富硒食堂。村民不仅成为股东,还有50多人当起了旅游讲解员、餐厅服务员、食堂管理员、卫生保洁员,年均务工收入3.5万余元。每年正月初八,是我们村的“分红日”,每户村民都能得到1000元分红。大家欢聚一堂、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正是这三个举措让村子既抓了产业,又聚了人心。

现在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体育广场、游乐园等,门前屋后绿树红花,处处是景。开起了孝老食堂,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村里“孝老敬亲”“崇文重教”蔚然成风。特别是5月20日这一天,村里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和农产品展销会,比过年还热闹,成为潭头村特有的节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行动自觉。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潭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