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如何使用最好(富硒大米能补硒吗)

硒宝 07-13 18:20 41次浏览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硒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硒能促进生长发育,并对辐射损伤有明显的修复能力;硒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有抗衰老功能。人体硒水平可以作为衰老的指示器;硒能参与损伤心肌的修复,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硒能维护白血球及泪液内溶菌酶的活性,增加体液的免疫能力;硒对镉、汞、砷、铊、铅等有着拮抗作用,因而可以减轻和防止镉、砷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致畸作用。

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因此,目前最经济最便捷的补硒方式就是食用富硒大米,可以一日三餐在餐桌上进行生活化补硒。

然而据统计,全世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营养学会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约7亿人口涉及22个省(市、区)处于缺硒状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用以调整土壤中有效硒的量长期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改善水稻对于硒的吸收利用,提高大米中硒的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一方面将富硒农作物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有效保持土壤中硒的含量;另一方面,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后,可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且养分全面均衡,释放协调持久,可显著提高大米的产量,同时得到的大米中硒的含量也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0-50份、氯化钾5-10份、磷酸锌2-8份、过磷酸钙4-10份、硫酸二氢钾5-10份、硫酸锰2-6份、硫酸镁2-6份、尿素5-10份、复合益生菌1.5-3份、草木灰10-20份、菜枯20-30份、土豆渣10-15份、鸡鸭粪便15-25份以及载体5-10份混合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5-50份、氯化钾8-10份、磷酸锌4-6份、过磷酸钙5-8份、硫酸二氢钾5-8份、硫酸锰4-6份、硫酸镁4-6份、尿素8-10份、复合益生菌2-3份、草木灰15-20份、菜枯25-30份、土豆渣10-15份、鸡鸭粪便20-25份以及载体5-8份混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2~3:1的重量比组成;所述富硒农作物废弃物包括富硒水稻、富硒玉米、富硒葡萄、富硒提子、富硒花生、富硒蔬菜等农作物的废弃物。

进一步的,所述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2~4,所述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20000;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优选为2000~4000。

选择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作为改良剂的缓释载体,可以实现将改良剂中硒源缓慢持久的释放在土壤中,已维持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硒养分。

土壤中硒的浓度和硒形态对于水稻的吸收有着重要影响,在碱性和氧化条件下,硒酸盐是土壤中硒的主要形态;在酸性及还原条件下,亚硒酸盐则是土壤中硒的主要存在形态。水稻对于亚硒酸盐的吸收需要吸收能量,对于硒酸盐的吸收则为主动吸收过程。因此,将土壤中的亚硒酸盐转变为硒酸盐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对于土壤中硒的利用率。

在改良剂中添加一定量的氮磷钾元素,使得水稻的养分全面均衡,同时还可以调节土壤呈弱碱性条件,进一步促进水稻对硒的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益生菌由枯草芽孢菌、乳酸菌、酵母菌、固氮螺菌组成;其中,枯草芽孢菌占活菌总数的40~60%,乳酸菌占活菌总数的10~20%,酵母菌占活菌总数的20~25%,固氮螺菌占活菌总数的10~15%。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所述富硒土壤改良剂还包括杀菌剂1-2份。所述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中药残渣粉3-6份、多灵菌4-8份、苦参碱2-3份、苯甲酸2-4份、萘乙酸1-2份、芸苔素1-3份、蒜粉2-4份、皂角2-5份、香豆素1-2份、蝉蜕粉3-4份、桉树油2-5份、壳聚糖3-6份。

添加适量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菌,改善了水稻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水稻的成活率,同时中药残渣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富硒土壤改良剂还包括少量的海藻酸钠以及硅藻土。其目的同样在于将改良剂中硒源缓慢持久的释放在土壤中,已维持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硒养分。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0~95℃,反应30~60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7.4~8.0,过滤得物料a待用;

(2)按重量称取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55~65℃,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按重量称取枯草芽孢菌、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75~80%,控制温度在34~37℃之间,反应4~6h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述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得富硒土壤改良剂;所述造粒机转速为30~40r/min。

作为一种优选,步骤(4)中将物料a、物料b与溶液a搅拌混合时还加入了上述重量份的杀菌剂。

作为一种优选,步骤(1)中所述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粉碎后的粒径分别为10~15μm、5~7μm;步骤中所述搅拌的速度均为2000~2500r/min。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富硒土壤改良剂在种植水稻中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稻田上水之前,将土壤翻耕20~25cm深度,按40~50kg/亩均匀将所述改良剂撒于土壤中一次;然后给稻田灌水,使田间水深为3.0~4.0cm;将长为9~12cm的秧苗进行插秧种植;待水稻种植50~60天时,按20~30kg/亩再次补充所述改良剂一次,最后待水稻成熟收获得天然富硒大米。

本发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在载体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改良剂中的硒源即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中的有机硒与硒矿粉中的无机硒在土壤中缓慢释放,控制水稻对土壤中硒的吸收速度,以达到增加水稻对硒的吸收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水稻对硒的吸收过度而影响其生长;

(2)本发明提供的富硒土壤改良剂通过加入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等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化合物,为水稻提供了更加全面均衡的营养;

(3)本发明提供的富硒土壤改良剂还含有杀菌剂,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菌,改善了水稻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0份、氯化钾5份、磷酸锌2份、过磷酸钙4份、硫酸二氢钾5份、硫酸锰2份、硫酸镁2份、尿素5份、复合益生菌1.5份、草木灰10份、菜枯20份、土豆渣10份、鸡鸭粪便15份以及载体5份混合组成。

以上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2:1的重量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按1:2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1000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所述复合益生菌由40%的枯草芽孢菌、20%的乳酸菌、25%的酵母菌、15%的固氮螺菌组成。

上述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配比的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成粒径为10μm、5μm后混合均匀,以2000r/min的速度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0℃,反应60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7.4,过滤得物料a待用;

(2)将上述配比的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55℃,以2000r/min的速度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将上述配比的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75%,控制温度在34℃,反应6h后,加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以30r/min的速度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述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富硒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二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50份、氯化钾10份、磷酸锌8份、过磷酸钙10份、硫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锰6份、硫酸镁6份、尿素10份、复合益生菌3份、草木灰20份、菜枯30份、土豆渣15份、鸡鸭粪便25份以及载体10份混合组成。

以上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3:1的重量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按1:4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2000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0。所述复合益生菌由60%的枯草芽孢菌、10%的乳酸菌、20%的酵母菌、10%的固氮螺菌组成。

上述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比的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成粒径为15μm、7μm后混合均匀,以2500r/min的速度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5℃,反应30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8.0,过滤得物料a待用;

(2)将配比的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65℃,以2500r/min的速度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将配比的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75%,控制温度在37℃,反应4h后,加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以40r/min的速度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得的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富硒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三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5份、氯化钾8份、磷酸锌4份、过磷酸钙8份、硫酸二氢钾8份、硫酸锰4份、硫酸镁4份、尿素8份、复合益生菌2份、草木灰15份、菜枯25份、土豆渣12份、鸡鸭粪便20份、杀菌剂2份以及载体8份混合组成。

以上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2.5:1的重量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按1:3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1500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000。所述复合益生菌由50%的枯草芽孢菌、15%的乳酸菌、20%的酵母菌、15%的固氮螺菌组成。

杀菌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中药残渣粉3份、多灵菌4份、苦参碱2份、苯甲酸2份、萘乙酸1份、芸苔素1份、蒜粉2份、皂角2份、香豆素1份、蝉蜕粉3份、桉树油2份、壳聚糖3份。

上述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配比的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成粒径为12μm、6μm后混合均匀,以2200r/min的速度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2℃,反应50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7.6,过滤得物料a待用;

(2)将上述配比的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60℃,以2200r/min的速度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将上述配比的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配比的杀菌剂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78%,控制温度在35℃,反应5h后,加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以35r/min的速度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述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富硒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四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7份、氯化钾9份、磷酸锌5份、过磷酸钙6份、硫酸二氢钾7份、硫酸锰5份、硫酸镁5份、尿素9份、复合益生菌3份、草木灰18份、菜枯28份、土豆渣15份、鸡鸭粪便20份、杀菌剂1份以及载体7份混合组成。

以上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2:1的重量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按1:3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1500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000。所述复合益生菌由50%的枯草芽孢菌、10%的乳酸菌、25%的酵母菌、15%的固氮螺菌组成。

杀菌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中药残渣粉6份、多灵菌8份、苦参碱3份、苯甲酸4份、萘乙酸2份、芸苔素3份、蒜粉4份、皂角5份、香豆素2份、蝉蜕粉4份、桉树油5份、壳聚糖6份。

上述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比的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成粒径为10μm、7μm后混合均匀,以2400r/min的速度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3℃,反应45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7.5,过滤得物料a待用;

(2)将配比的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60℃,以2400r/min的速度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将配比的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配比的杀菌剂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80%,控制温度在35℃,反应5h后,加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以37r/min的速度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述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富硒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五对比实施例(不添加载体)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50份、氯化钾10份、磷酸锌8份、过磷酸钙10份、硫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锰6份、硫酸镁6份、尿素10份、复合益生菌3份、草木灰20份、菜枯30份、土豆渣15份、鸡鸭粪便25份混合组成。

以上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3:1的重量组成;所述复合益生菌由60%的枯草芽孢菌、10%的乳酸菌、20%的酵母菌、10%的固氮螺菌组成。

上述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比的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成粒径为15μm、7μm后混合均匀,以2500r/min的速度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5℃,反应30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8.0,过滤得物料a待用;

(2)将配比的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65℃,以2500r/min的速度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将配比的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75%,控制温度在37℃,反应4h后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以40r/min的速度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得的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富硒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六对比实施例(各组分配比不在限定范围内)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0份、氯化钾2份、磷酸锌10份、过磷酸钙1份、硫酸二氢钾2份、硫酸锰10份、硫酸镁1份、尿素15份、复合益生菌1份、草木灰20份、菜枯10份、土豆渣15份、鸡鸭粪便10份以及载体2份混合组成。

以上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1:1的重量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按1:2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2000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0。所述复合益生菌由60%的枯草芽孢菌、10%的乳酸菌、20%的酵母菌、10%的固氮螺菌组成。

上述富硒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比的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分别粉碎成粒径为20μm、15μm后混合均匀,以2500r/min的速度搅拌加入水升温至95℃,反应30min后降至常温,用氨水调节反应液ph值至8.0,过滤得物料a待用;

(2)将配比的氯化钾、磷酸锌、过磷酸钙、硫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镁、尿素、草木灰、菜枯、土豆渣以及鸡鸭粪便混合均匀,加热至65℃,以2500r/min的速度搅拌成浆料得物料b待用;

(3)将配比的复合益生菌,溶于水中得溶液a;

(4)将物料a、物料b与溶液a搅拌混合,使混合液的固含量为75%,控制温度在37℃,反应4h后,加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得物料c;

(5)将物料c送至造粒机中以40r/min的速度造粒形成颗粒,再将所得的颗粒进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富硒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七水稻种植试验

选择六块水稻种植基地,上水之前,将土壤翻耕20cm深度,按照40kg/亩均匀将上述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改良剂分别撒于土壤中一次;即实施例1得到的撒于基地1中,实施例2得到的撒于基地2中,以此类推。然后给水稻田灌水,使田间的水深为3cm,长度为9~12cm的秧苗进行插秧种植;待水稻种植近2个月后,按20kg/亩再次分别各自补充改良剂一次,最后待水稻成熟收获得天然富硒大米。

表1:大米种植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即实施例1~4对应的改良剂种植的水稻,其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5~6的,且该富硒土壤改良剂还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第一实施例~第x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方法步骤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0‑50份、氯化钾5‑10份、磷酸锌2‑8份、过磷酸钙4‑10份、硫酸二氢钾5‑10份、硫酸锰2‑6份、硫酸镁2‑6份、尿素5‑10份、复合益生菌1.5‑3份、草木灰10‑20份、菜枯20‑30份、土豆渣10‑15份、鸡鸭粪便15‑25份以及载体5‑10份混合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混合物。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土壤改良剂,在载体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改良剂中的硒源在土壤中缓慢释放,提高水稻对硒的吸收,从而得到天然的富硒大米。

技术研发人员:章一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威琳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3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