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有富硒茶吗一斤(茶县白河富硒有机肥厂)
三秦大地上的丰收礼赞
9月23日秋分,我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时节硕果累累,不仅是人们庆祝丰收的好时候,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这个丰收的节日,是农民们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陕北果农脸上洋溢的幸福、关中奶山羊养殖户喜悦的心情、陕南茶农满足的微笑,都表达着人们对丰收的礼赞。
黄土高原上的“金蛋蛋”
9月20日上午,李军学和妻子早早来到果园里,细心地伺弄着挂在枝头的苹果,将每个苹果的套袋熟练地剥掉第一层。“先去掉一层,让苹果慢慢适应,过几天再去掉第二层。管理果树,一定要细心、舍得投入,这样才能有好的产出。我给果树上的肥料全是羊粪,结出的苹果又大又甜。”李军学自豪地说,“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今年37岁的李军学是宜川县秋林镇太平村村民。过去的太平村交通不便,基础条件较差,人均不到两亩耕地。李军学是个踏实肯干的庄稼汉,但靠几亩薄田每年只能收入3000多元。为了一家三口的生计,只有小学文化又不懂技术的他只能在县城打零工、跑三轮车。“只要能挣钱,什么苦活累活我都干。”李军学说。
2012年以来,李军学先后两次承包了同村村民8亩未挂果的果园。他一边努力学习果树管理技术,一边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渐渐成为果树管理的行家里手。“去年,因为春寒,果树产量损失近一半,今年总共套袋3万多个,收成是去年的两倍。”李军学说,发展果园是他的长远打算,今年他又发展了13亩新品种果园,过两年就能挂果。
随着延安市苹果产业“后整理”的不断推进,果农的收入大幅提升。“过去的苹果按斤卖,现在按个卖。只要能生产出优质的苹果,不愁卖不上好价钱。”李军学说,“这一颗颗红彤彤的大苹果就是咱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
以苹果产业为重点的果业是我省“3个千亿级产业”之一,规模有优势,覆盖区域广,品质提升和产业“后整理”增值空间大。我省是全国果业大省,苹果是陕西最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我省苹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矮砧栽培超过10%;浓缩苹果汁加工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1/3。我省打造出“洛川苹果”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苹果穿上文化的“马甲”,插上品牌的“翅膀”,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国内上百个城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覆盖最广、效益最好的产业。
羊乳产业富农家
这几年,张建斌两口子一门心思扑在他们的奶山羊养殖基地上,喂草、喂水、清理羊舍,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年不低于30万元的纯收入,干啥能有这么大的利益?”9月22日,张建斌自豪地对记者说。
张建斌是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董南村村民。1995年,张建斌夫妇到山东省淄博市的一家瓷砖厂打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干重体力劳动的小工干到技术员又干到年薪10万元的管理者。“本来收入还不错,日子也过得挺好,但总觉得长期打工也不是个事,心里不踏实,应该干点自己的事业。”张建斌说,2014年,他和妻子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董南村。
正在张建斌考虑重新创业时,当地政府提倡发展奶山羊养殖产业。说干就干,2015年,他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通过土地流转,一次性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可养殖200只羊的家庭农场,并一次性买回60多只羊羔。
当时,有不少人对他办养殖场并不看好,认为养殖业风险大。但张建斌是个执着的人,认准的事,一定要干成。第二年春天,他又买回50只羊羔,加上产下的羊羔共计存栏150多只。经过他的精心饲养,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羊羔茁壮成长,当年收入30多万元。“当初的投入一年就回来了。”张建斌高兴地说,“去年,我的养殖场出栏奶山羊114只,加上产奶的收益,共计毛收入76万元,纯利润在50万元以上。”2018年,张建斌将羊舍进行了扩建,养殖规模可达400多只。
看到张建斌办家庭农场养殖奶山羊获得丰厚的收入,村民们纷纷效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董南村发展起规模在百只以上的奶山羊养殖户12家。
据了解,以千亿级羊乳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是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强,加工需求和市场消费潜力大。世界羊奶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陕西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最大的羊乳加工基地,羊乳产业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国内有绝对优势。全省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羊乳品市场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40%、46%和85%;大规模企业奶源基地相继建成,规模化标准养殖近40%;羊乳企业具备100万吨的年加工能力,设备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了和氏、美羚、圣唐、优士利等一批国家著名品牌,羊乳产品实现东南沿海高端市场全覆盖。羊乳产业发展有市场、有基础、有潜力。
秦巴茶香飘万里
“明清时期,白河县的歌风茶叶曾经是贡茶中的佳品,因其‘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色美名远扬。”9月21日,白河县歌风春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从高端着一杯香气扑鼻的清茶对记者说,“我们创建的品牌‘歌风春燕’,将茶叶放于杯中,注入沸水,茶芽尽情舒展,恰似春燕凌空,令人赏心悦目……”
地处秦巴腹地的白河县群山叠嶂,气候湿润,具有发展有机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尽管种植茶叶是白河人的传统产业,但长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效果不明显。
1999年,从小就对茶叶有着特殊爱好的黄从高,买了两口大炒锅,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黄从高总结出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必须注重三个关键因素:茶树的品种、茶叶的品质、品牌的影响力。种植、采摘到加工等每一个环节,黄从高都认真把关。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加工厂生产出的茶叶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他注册的“歌风春燕”品牌声名鹊起。2010年6月,黄从高将原来的茶厂组建为白河县歌风春燕茶叶有限公司。
“信誉第一,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黄从高说, “歌风春燕”先后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10余个奖项及陕西省“十佳茶企”“陕西省名牌产品”“中国著名品牌”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白河县歌风春燕茶叶有限公司带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已建成生态茶园基地3508亩。通过“园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2018年,带动茶农595户2215人(其中贫困户120户435人),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安康市把富硒茶叶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从种到养、种养结合,从产到加、产销一体,形成“小板块、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的格局。茶叶面积、产量跃居全国第八和第十,产值达到154亿元,居全国第七,成为陕南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秦岭中低山区还有近百万亩的开发潜力和50多亿元的增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