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的经济发展(紫阳富硒茶文化)

硒宝 07-12 10:15 21次浏览

贫困山区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回答和解决的课题。陕西省紫阳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山大沟深,“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灾”。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紫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贫困山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

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紫阳县努力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紫阳富硒茶的经济发展(紫阳富硒茶文化)-硒宝网

把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产业。特色产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紫阳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富硒茶产地。近年来,县里投资改造老劣茶园6万多亩,发展丰产密植茶园10万余亩,使茶园总面积达到17万亩。采取自筹为主、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助为辅等筹资方式,新建名优茶加工厂191家,培育骨干企业15家。建立紫阳富硒茶营销网络,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2009年,全县茶产业实现产值3.64亿元。

把充分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紫阳县针对农村人多地少、发展空间有限的实际,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开展“万人就业工程”,建立培训机构33个、村级农民技术学校138所,每年培训农民工数万人。在全县212个村和816个劳务输出大户中聘请劳务信息联络员,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多次组织维权工作组到有关省、市协调解决劳资关系,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全县劳务输出常年保持在8万人次左右,年实现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同时,实施“凤还巢”工程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工程”,近千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兴办经济实体1200多家,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多人。

把发展多种经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板块经济,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现实选择。紫阳县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魔芋、中药材等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使之很快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同时,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200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5.2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55元。

紫阳富硒茶的经济发展(紫阳富硒茶文化)-硒宝网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紫阳县确立了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以项目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园区为载体,狠抓规模企业培育,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突出重点抓规模。规模企业是引领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为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紫阳县把培育规模企业摆在突出位置,对重点工业项目实行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名科级干部主抓、一套班子落实、一个方案实施、一个办法考核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为解决过去矿产资源开发普遍存在的小而散、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先后关停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小矿产开采企业38家、小板石生产企业29家。经过几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以钡盐、锰矿、锆刚玉为主体的矿产业开发,以茶叶、矿泉水、魔芋为主体的富硒食饮品业开发,以板石、水泥为主体的建材业开发,以水电、煤炭为主体的能源业开发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全县16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近80%。

立足资源抓招商。紫阳县是全国最大的富硒区。此外,境内毒重石矿是亚洲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矿床,瓦板岩储量全国第一,锰矿储量全省第二。为开发利用好优势资源,紫阳县成立招商局,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从2008年起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工业项目的前期论证、包装和招商引资等工作。2009年,全县共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9.84亿元。

建好“两园”抓服务。为实现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产业附加值,构筑工业经济新引擎、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紫阳县于2009年启动建设“中国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和“中国紫阳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园”两大园区。目前,已有11家企业与硒谷生态工业园区签定入驻意向书。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显著的项目,努力用园区的示范效应引导和带动全县农业和富硒绿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