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

硒宝 07-10 18:25 22次浏览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做客人民网两会系列访谈——高谈客论,以“扎根西部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两会系列访谈——高谈客论,现在坐在我身旁的是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欢迎吴代表。

吴普特

谢谢您。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有关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

您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最关心什么?

吴普特

我最关心两件事。

第一,如何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非中心城市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第二,“三农”问题。目前,最关注的热点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施,国家有什么招。

主持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有关农业和高校发展方面您最关心什么呢?

吴普特

关于农业发展,主要是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如何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关于高校发展,主要是“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总理的工作报告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让我非常关注,就是“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谈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

过程很艰难,但我们充满信心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主持人

我记得在您的就职演讲中用了一个成语叫“诚惶诚恐”,为什么这么说?

吴普特

我在就职演说中用了四个“诚惶诚恐”,为什么呢?2017年12月27日,中央宣布我接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在此之前,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我们虽然进入了一流大学建设序列,但是被列入到B类,相当于被亮了黄牌。另外,我是合校后的第四任校长,前几任校长都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我深感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我只能用诚惶诚恐,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

主持人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您有什么构想?我想您心里已经有了。

吴普特

也不能完全说是构想已经成形了。关于如何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步伐,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还是蛮有信心的。当然,我知道这个过程很艰难,困难也很多。 为什么有信心呢?第一,这个学校有非常好的积淀。从1934年建校以来已有84年,为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农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比如,2018年国办发的4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是推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经验,在全国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而全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之所以能在杨陵建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们创立的“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国家有需求。总书记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国家虽然粮食生产的多、储备的多,但是进口的也多。这几年,我们每年进口大约1亿吨。粮食生产的潜力在哪儿?就是在西部,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时就担负着“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使命。

第三,从世界、全球的角度来讲,欧美国家发展到目前的程度,逐渐对农业科学和技术投入的不多,或者减少,或者关注的不多。像美国过去的一些州立大学都办成了综合性大学,我们还依然保持着农林特色的优势。

另一方面,虽然我有信心,尽管这几年我们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困难。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流失,我们缺乏人才。我在任职表态发言中用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不动摇;二是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不动摇;三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四是坚持“顶天立地”的科技工作方针不动摇。要实现这“四个坚持”,核心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然而我们现在不仅面临引进人才难,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现象,这是让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

谈高校人才流动:

应该合理、有序,给西部人才更多支持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主持人

这也是西部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说有时候自己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好不容易有了成果了,但是也面临一些流失,您有什么招?

吴普特

有两个招。第一个招,要靠自身努力。一定要努力改善我们自身的学术环境,提升我们的学术平台质量,更好地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这是我们首先要努力做的。但是,目前由于东西部的差距,我们没法达到东部那样好的工作条件、好的待遇,包括子女的教育、就医、生活条件等等方面,我们很难达到东部的标准。

第二个招,要靠国家支持。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东西部差异、人才流失的矛盾,希望国家也想办法来帮助西部地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怎么解决呢?我有这么三个建议:

一是设立西部人才专项计划。放宽西部学者申请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条件,比如申报年龄、留学的年限、国外工作的年限等。另外,也要鼓励东部的学者申请国家级西部人才计划,同样也能享受这个条件。在待遇方面,应给予西部人才更大的支持力度。目前,西部地区大都经费紧张,很难做到地方按同等比例配套支持,而东部的配套支持比例有时候可能是1:1,甚至是1:2。同时,我觉得是否能把国家级人才计划中对于西部地区人才计划的名额单列出来,东部人才也可以申请国家给西部单列的国家级人才项目,但是要限定在西部工作的年限。

二是在国家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中给予西部适当的倾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三是能不能也想一些办法,在医疗及子女入学、就业方面,为在西部长期工作的人才提供一些优惠支持。比如说子女考大学能不能像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一样,加点分数,或者降低录取条件,解决一些人才的后顾之忧。

主持人

高校需要人才,我有这样一个观点您看正确不正确,我们除了内培也要外引,我们不妨把目光再瞄远一些,瞄向国外,请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专家教授到我们这儿来工作,您认为呢?

吴普特

你说的很好,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我们学校也正在实施。同时,我们也强调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做到“精准培养、精准引进”。譬如,通过青年千人计划等引人项目,来解决引进人才问题。但是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很多在国外工作的人才一看到东部的条件比西部的条件更优惠,那他就愿意到东部去,而不愿意到西部去,所以吸引人才最终还是要解决西部人才的待遇问题。这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西部人才专项计划。

另一方面,我思考下一步要抓这么一件事,就是学科建设与文化建设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光是学术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的问题,还有国际合作学科声誉度的问题,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

谈大学文化建设:

要倡导一种大学的精神,两手并重谋发展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主持人

怎么理解?

吴普特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倡导一种大学的精神。学校所在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那是张家岗村,在改革开放前是武功县的杨陵公社,之后是杨陵镇,现在是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体来说,学校一直在乡村小镇办学。之所以能在乡村小镇坚守84年,而且进入985、211、“双一流”建设序列,一方面说明学校还是有一定实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觉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有一批老科学家。这批老科学家有一种对事业的追求、对科学的追求,有一种奉献精神、一种扎根精神,一种一直扎根杨凌小镇奉献人生的精神,所以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譬如,赵洪璋院士。五十年代的时候,毛泽东同志握住赵洪璋教授的手说:“赵老,你的一个品种拯救了半个新中国”。还有李振声院士,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他在我们学校工作了32年,选育了小偃6号系列的小麦品种,包括远缘杂交理论的创立,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的导师朱显谟院士,去年刚去世了,102岁。他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为我们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

以原芜洲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提出和丰富了以渭北旱塬为核心区的同纬度黄土高原地区为世界优质苹果适生区的产业区划理论,推动了苹果产区从秦岭北麓向黄土高原、从东部向西部的战略转移。

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科学家?这就是学校的内涵、精神、追求之所在!所以我要强调大学的文化建设,强调大学的精神建设,用学科建设、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并重的手段,再加上国家支持的政策和我们自身的努力,把这个学校的学科水平真真正正地提上去,实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主持人

您刚才举例的都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前辈、老科学家了,我们现在还有一位,王辉教授,他也是刚刚获得了大北农科技奖植物育种奖。他五十年如一日扎根黄土地,将心血都抛洒在育种上。正是一代又一代西农科学家的艰苦努力才得来今天的成就。

吴普特

你说的很对。王辉教授是我们农学院的教授,他常说,“小麦也是我的娃”,把小麦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尽管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一天不到地里去就感到心里不舒服,就感到好像缺了什么似的。他是赵洪璋先生的学生,扎根杨凌50多年,培养出了“西农979”,目前,已经成了黄淮麦区的主推品种,累计推广过亿亩。正是这样的科学家支撑起了这块土地、支撑起了这个大学。目前,我们一方面抓学科建设,核心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强化我们的大学精神,也就是大学文化的建设,挖掘我们过去84年积累的成功经验,我想应该是能够推动这个学校更好地向前发展的。

我刚才也讲了,2018年国办4号文件就是推广杨凌的经验,而杨凌经验的核心是因为有这个大学的存在。所以需要我们认真筹划,一方面要总结好我们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对未来农业的发展着手做点事情。现在国家已经认可并开始推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经验了,我们创立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已成为国家决策的有力参考,并体现在一号文件中。应该说,我们在引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面,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作出了贡献。

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未来的中国农业到底应该怎么发展?未来的农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谈未来农业的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方向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主持人

思考清楚了吗?

吴普特

有这么几个想法:

第一,培训专业的农民。我们有农民发展学院,当时要建农民发展学院有这么几个考虑:一是未来谁来种地、谁能当农民;二是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未来的农民跟今天的农民肯定不一样,他们需要专业的素养、需要专业的知识。谁来种地,需要什么素养的农民,怎么培养,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农业的融合发展。未来中国的农业一定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一产”农业生产,而是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

第三,发展多元化农业。未来农业发展模式肯定不全是欧美模式的大农场,是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农业,一方面,先解决现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农民的问题。借助农民发展学院,不断地培养新型农民,包括哪几类呢?我们主要培养三类:一是农村的干部,就是村长、村支书这类农村的组织管理者;二是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他们掌握新的技术;三就是新型的农民企业家。

另一方面,在三产融合的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下,我们的学科布局应该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我们要“跳出农业看农业”,是不是我们要通过学科的交叉,通过理工农医经管文法的交叉,来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就是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最后一方面,我觉得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提供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智慧。这样讲是因为我们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迈进,同时,我们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这方面应该怎么做也是我们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中国是一个奇迹,用占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经验在哪儿?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离土地最近,离农民最近,出了校园就是农田,出了校园就能见到农民,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当然,我们也有地域的劣势,大家都不愿意到这儿来,所以这也让人很矛盾。

主持人

我们刚才一直在聊农业这个问题,也说到了黄土地方面的问题。说到这些就不得不提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所以我相信我们在这方面会大有可为。

吴普特

乡村振兴的基础就是产业兴旺,没有产业做基础,乡村振兴很难实现。中央一号文件讲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也应该是产业兴旺的核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土豆,可能在地里就卖八毛钱、一块钱一斤,但是经过加工以后成为淀粉、土豆粉,可能价格就高了。如果再加工成其它食品可能价格更高,价值翻倍。再比如苹果,农民田地里卖一斤就是两三块钱,如果通过一个简单的筛选进行分级,好的苹果卖七八块甚至十块钱一斤。如果再把苹果榨汁销售,附加值更高。所以我认为,产业兴旺就要靠一二三产业融合。这方面我们有一些做法,我们在陕西白水、洛川,包括甘肃等地,建了一些苹果的试验站,通过试验站带动当地发展。其实,通过苹果的产业带动乡村的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谈助力脱贫攻坚:

坚持农业科技推广 带着农民一起干

汉中茶叶富硒茶怎么样(汉中高山富硒茶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主持人

据了解,秦巴山区是我国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西北农林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有哪些好的探索?

吴普特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这件事,我们做大学推广模式,实际上从2004年、2005年就开始做扶贫工作了,也就是产业扶贫的工作。非常巧合,当时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通过给当地农民寻找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区建立农业推广试验示范站。我们作出示范,让农民相信,培训农民、带动农民发展自己的产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第一句话就是产业兴旺。我们在秦巴山区,陕西山阳发展核桃。过去,当地农民没有意识和技术修剪核桃树,产业水平较低。经过我们的标准化核桃园示范,经过我们的技术指导修剪,产值就翻到两番。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核桃就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

还有,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利用学校动物科技学院水产专业优势,我们在安康建立水产试验站,示范养鱼。地方政府也很重视,给我们土地,给我们建一些前期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房子等。然后我们的教授去建科研设施,在当地做一些试验和示范。我们把鱼养好,农民一看这鱼养得挺好,比他们养得好,他们就愿意学。我们借此机会培训他们掌握这个技术,促进他们产业的发展。

在汉中的西乡县,有茶叶试验站。硒是人类很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而当地的土壤中又富含硒,我们做一些富硒茶,然后通过我们的技术,把当地的产值不断地提高。不仅在秦巴山区,还包括在黄土高原地区,也借助试验示范站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主持人

我在以往的一些采访中去了很多地方的农村,采访到了一些已经脱贫的原来的贫困户,他们依靠种植业也好、养殖业也好,他们能够脱贫无一不是靠着技术人员的帮助,使产业发展得更加顺畅。

吴普特

技术帮助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有技术,又要有产业;第二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培训农民。培训两个内容,一是观念,有能接受新技术的观念,就是农民信、认可新技术,愿意接受新技术;二是培训他们掌握这些技术,引导其在生产中实践,促进技术转变成产业。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成功的做法。

给你讲个小故事,我们借助在陕西白水县建的苹果试验站,培训当地农民种苹果,有一位农民因此在哈佛大学都作了关于中国苹果种植的报告,这个报纸都报道过。

这里的关键就是农民的观念要转变,农民要认可这个东西才能学,他认可他学了就能做。这是我们这几年成功的一个经验,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主产区建立试验示范站的原因。因为你讲了农民不一定相信,他一定要看到真东西,就能相信了。

主持人

看到成果。

吴普特

对。所以我们这些年搞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一个核心就是一定要让农民相信。让农民相信你就得实实在在地做出来,做给农民看,让农民信,把农民教会,然后带着农民干,这样这个产业就发展起来了。

主持人

今天跟您聊了那么多,您是专家,也是校长,也是一名人大代表,但是在我心中,我想用这几个词形容您——“心系民生、扎根土地的追梦者”。

吴普特

谢谢。

主持人

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

吴普特

谢谢大家,再见。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