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茶研究院院长(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人员名单)

硒宝 07-10 18:09 63次浏览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加大全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富硒特色农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着力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研究。在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加大茶叶、魔芋等特色产业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集成研究。我市选育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通过国审,并且占全国马铃薯国审品种的10%;选育的“安魔128”魔芋新品种,是我省第一、全国第二个魔芋新品种,以抗病性强、繁育系数高、优质高产高效等特征,成为魔芋产业技术上的最大突破;选育的“陕茶一号”茶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品种登记,成为我省首个获国家品种登记的茶树品种。

二是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围绕实验室建设,建成硒检测、植物营养、微生物、食品加工、分子生物学等7个重点实验室和茶叶、食用菌、组织培养等4个中试实验室,购置各种仪器、设备500余台;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成市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创业创新,依托市农科院建成安康农科星创天地,入驻孵化企业26家;依托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建设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孵化企业24家;依托院地校地合作,成立了富硒茶研究院、魔芋产业研究院。

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以安康学院为依托,围绕五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了富硒猪肉、魔芋品种选育、富硒食品研发、富硒水产研发、优质核桃选育及深加工、野桑蚕收集及利用、富硒茶关键技术研究等8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启动实施了20个研发推广项目,建立了50多处试验示范基地。同时,坚定不移的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市直农业系统招录研究生28人。

安康富硒茶研究院院长(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人员名单)-硒宝网

四是围绕标准制定提升品牌效应。组织制(修)定《富硒猪肉》等标准11余项,魔芋和富硒魔芋食品系列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修订农业农村部《富硒茶》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家富硒茶标准的空白;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安康富硒茶研究院,发布了安康富硒茶“绿茶不伤胃、红茶好睡眠”系列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236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324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农产品67个;地理标志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件;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0个、市级特色品牌18个。同时,先后举办五届“硒博会”、两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首届国际富硒魔芋经贸洽谈会、纪念硒发现200周年高端论坛、陕西(安康)秦汉古茶“一带一路”国际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

二、着力加大技术攻关推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加大研发力度,助推茶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安康富硒茶是首个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富硒茶。我市茶园面积达95万亩,综合产值15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2018年成功注册“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有81家茶企申请使用该区域公用品牌。在提升绿茶品质的基础上,加大茶叶产品开发力度,研发出红茶、白茶、黑茶、小青柑茶、柚子茶等多系列产品,去年春茶产量2.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3%,茶叶总产值达4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

安康富硒茶研究院院长(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人员名单)-硒宝网

二是攻克关键技术,推动魔芋产业快速发展。魔芋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十大保健食品,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经济作物。安康地处全国魔芋最佳适生区,全市魔芋面积达40万亩,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63亿元,辐射农户7.7万户,位居全省第一。被中国魔芋协会命名为“中国魔芋产业建设第一市”,以“林下种植+大田间作套种+加工”的“安康魔芋产业模式”在全国推广,有“世界魔芋看中国、富硒魔芋数安康”的美誉,农业科研人员集中攻克魔芋品种研究、病虫防控、深加工等关键技术,使安康魔芋在国内外市场知名度逐步提高,研发的即食食品、粉条、挂面等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成为安康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品种。

三是推广生态养殖,确保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安康是生猪产业发展大市。近年来,我们按照“稳中求进提效益、优化布局推标准、循环发展促转型”的发展路径,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形成了安康阳晨生猪发展模式。即:依托安康阳晨牧业集团,全市建成10个航母型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50个市级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100个县级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50个林下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和千家万户代养模式。全市生猪年出栏量310万头。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生猪生态规模养殖量和科技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抓转型促升级,加快生态渔业发展。安康水资源丰富,在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前提下,我市加快推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推行大水面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高山冷水池塘精养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全市已建成渔业产业园区104个,良种繁育园区10个。渔业产量4.14万吨,占全省产量的22.6%,位居全省第三;产值19.53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28.4%,位居全省第二。“瀛湖富硒有机鱼”深受消费者青睐。

五是以品种改良为主,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品种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我市以品种改良繁育为突破口,加大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全市核桃总面积达186万亩、产量3.04万吨,实现产值7.63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六分之一。市级核桃产业园区达到35个、良种繁育园20个、产业联盟示范园区30个,全市核桃种植生产企业37家。同时,各县区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如石泉的蚕桑、宁陕的香菇、镇坪的乌鸡、旬阳的拐枣、白河的木瓜等产业发展迅猛。我们坚持以农业科技服务推动脱贫攻坚,聚焦产业扶贫,狠抓技术服务,开展“百队进百园”科技服务、“千员进千村”技术帮扶活动,持续提升贫困户技能水平,实现贫困户长短产业全覆盖,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三、着力深化协同创新推进富硒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抓规划强引领。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院校专家、教授指导下,我市制定印发了《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4-2020年)》,全面启动“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2017年,我市制定了《安康市富硒产业总体规划(2016-2020)》《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2017-2020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以富硒为主题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2018年,富硒产业写入省委一号文件,省发改委将安康富硒产业纳入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产业支持体系,省农业农村厅将安康富硒产业纳入“3+X”产业建设体系。

二是抓平台建体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地校地务实合作引领下,我市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6所院校开展科研合作,搭建了跨区域、跨专业、大协作、大合作的农业科技交流平台。在中省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4个“国字号”创新研发平台,组建了17个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为首席的富硒科研创新团队,聘请了28家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31位富硒产业领域专家,成立了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初步构建了“国家级首席专家+地方学科带头人+科研推广单位+现代经营主体”协同创新产业发展体系。特别是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为首席的全国首个富硒产业院士工作站;以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为首席的功能农业院士工作站;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为首席的水产院士专家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落户安康,为安康富硒产业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目前,全市建立农业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18个。

三是抓科技重创新。我市抓住院地校地合作机遇,以农业产业基础研究、产品研发等领域为重点,推动实施了一批关键技术项目攻关。“十三五”以来,我市共组织实施农业产业重大科技项目46项,专利授权65项,培育科技型企业194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研发了富硒速溶茶粉、绞股蓝籽油、魔芋新型膳食纤维饮品等新产品80余个,申请专利6项,转化科研成果10余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研所指导开发了“紫阳富硒茶—硒香茶”新产品和世界上最早的茶——秦汉古茶。安康国家级高新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全国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同时,市政府每年由市财政预算1000万元富硒产业专项基金,用于保障院地合作和富硒科技研发。院地校地合作让安康向全国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标准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迈进。2018年,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实现产值478.7亿元,增长23.4%,对规上工业贡献率30.5%,居六大支柱产业之首。

四、持续深化院地校地合作推动安康乡村振兴

安康富硒茶研究院院长(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人员名单)-硒宝网

一是建设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深化院地校地合作,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密衔接,整合资源,互补优势,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多方协同的乡村振兴服务新模式,在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建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各级科技推广机构技术人员广泛参与协同创新。

二是共建高校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围绕五大产业,每个产业建设1-2个以农业应用技术研发、产业科研试验和农业区域示范为特色的院校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有效放大辐射带动效应。计划在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汉滨区等县区率先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

三是共建乡村振兴服务基地。依托院校的基地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乡村振兴服务手段,合作建设1-2个集科研试验、技术示范与推广、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建立校地、校企合作研发、合作转化、合作推广、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

四是构建高校乡村产业振兴创新联盟。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构建集科技服务、科技孵化、专利运营为一体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立健全专家教授驻村、驻企等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在我市建立专家大院、院士工作站、教授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学生实践基地等,鼓励科研人员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五是加快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围绕茶叶、魔芋、蚕桑等产业,推进院地、校地企等多种形式合作,探索建立产业推广联盟。探索“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技术示范与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两地一站一体”链条式推广模式,推动院校利用“互联网+”建设农业科研技术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