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牡壮骨颗粒补钙效果怎么样(补钙龙牡壮骨颗粒用量)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精讲四 虚劳病证治(2)
现在,把这个条文(第8条),基本上讲完了,我再说一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方义,因为桂枝汤为基础方,所以,它一定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正好针对肾的阴阳两虚起治疗作用。关于生龙骨、生牡蛎,它是重镇、潜纳的作用,所以它有潜镇摄纳的功效。
下面,我想再说一下,就是关于“目眩、发落”的问题,因为我刚才强调的,是“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再有一个,就是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若精血亏损,涉及血的问题,还和肝相关,因为肝藏血,“发落”,血之余为发,也为肾所主,肾所主的问题,因为它根源于肾,其华在发,“精气夺则虚”,因此,精血俱亏,它就表现为“目眩、发落”,首先表现为发落,倒不一定一下子就脱光了,它是逐渐的脱发,最后,可能是都掉净了,有的干脆就秃了,要不怎么外边广告,打101生发精、生发液。中医的办法,就得从滋养精血上入手,治其本,仍在虚劳范畴。刚才我讲了,由于肾的阴、阳两虚,特别是阴损及阳所造成的病证,包括张仲景自己都有话,第6条说“阴寒精自出”,所以,作为“失精家”本身肾阳虚,以及阴损及阳的道理,说得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精血衰少,肾阳虚造成的外寒,都是这样的,阴损及阳。
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在[临床应用]上,一个是关于它潜镇摄纳的功效,对于虚劳“失精”,特别是心肾不交的这种情况,因为阴阳互根,水火互济,升降得协调,若是心肾不交,就是属于肾的阴阳两虚,而导致心肾不交,阴阳失去维系了,水火失于互济。当然,它就出现了一些失调的现象,所以我认为,临床上,除了主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以外,还应该知道一些常见的适应症,不管有梦、无梦的遗精证,都可以本方作为基础方。再就是用来治疗,妇女的带下证,如果属于肾虚,当然,如果是肾的,阴阳两虚也可用,不只是女子梦交问题,包括带下证,这是属于一种收涩潜纳的作用,和调和阴阳的作用。若属于偏于湿热,后世有“易黄汤”,是傅青主的方,属于脾虚的白带偏多,有“完带汤”,也是傅青主的,那在《中医妇科学》里面,都讲过,现在我要说的,是属于肾的阴阳两虚,不能够摄纳、封藏,属于虚劳长期,伴随着腰痠、疼痛等症,一定是虚寒象明显,才能应用这个方。再有一类,就比方说,属于既阳不固,又阴不能内守的,刚才讲了一个,阴阳、营卫俱虚的盗汗,我们举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定是“阳不固,阴不守”这样的,所以才说适用。除此而外,比方说在妇女产后哺乳期,应该有充分的乳汁分泌,结果奶水不够,又漏奶,这在中医学里,可以叫“乳泣”,《内经》里面,有的时候说“血泣(se)”,它也写的这个字(“泣”),但不能念qi,“乳泣”就是漏奶,本来乳汁分泌不够,就很遗憾了,她再存不住,该小孩吃的时候,她又供给不足,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也调和阴阳,潜镇摄纳。
还有,小儿遗尿,如果属于肾的阴阳两虚,采取平调法,还是很好的,当然,小儿遗尿,情况是很复杂的,等到讲遗尿,比方说,讲虚寒肺痿的时候,有“上虚不能制下”,甘草干姜汤主之,那又是一种类型。我现在讲的是肾的阴阳两虚,阴阳失调,治用摄纳,当然,应该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一定缩尿的药物,比方用益智仁、桑螵蛸,甚至于补骨脂,还有象五味子,山萸肉这类的药,都可以的。但是,在西医学里,比方说,它有的时候诊断,说是脊椎裂,x线片子上看,也看不清楚,实际它也没有好办法,而中药里,能治疗小儿遗尿的有很多,再起说,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治疗本证有意义。还有一个就是,要介绍小儿肺炎后期体弱者,肺部的病灶长期不能吸收,表现的心阳不振,正虚邪恋,虚多实少的这种情况,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一定疗效,有的时候,越是虚证,越应该考虑是否药尽,应衰其大半即止。现在西医,尤其我们学校的西医同志们,他们已经理解了,虚证不要药尽,让他调养,食补,适当的换空气,给他一定的运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作用,就在于调和阴阳,并潜镇摄纳。湖北打的广告,“龙牡壮骨冲剂”、“龙牡壮骨颗粒”,就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成分,所以,小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又汗多,西医说缺钙,服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比单纯补钙,或者补了钙也不吸收,好在哪里?即调和阴阳,又有潜镇摄纳的作用,龙骨、牡蛎(蛤蛎瓢),它能补钙,而且,我现在已经发现,给小朋友吃的时候,那家长都反应,“孩子可爱吃饭了,吃药一点不打怵”,为什么呢?“龙牡壮骨冲剂”里肯定有矫味剂,然后你就给他拌到粥里吃,同补钙法,确实应该是配餐用。
为什么有的人吃钙片,说“哎呀!我不吸收呀”,“胃又不怎么舒服啊”,你看美国大钙片,它在瓶上的标签用英文表述,都是告诉你配餐吃,或者餐后马上用,钙的吸收才有效。我特别看了一期,关于如何补钙的电视节目,我觉得,它讲得很通俗易懂,作为一个医学常识的问题,它怎么交待的呢?第一,讲补钙的意义,那就是说,特别是妇女,在更年期前后,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她平均每天得摄入1000mg左右,如果咱们食补,还得按照含钙的食品吃,一天也就是能补进去400mg左右,缺口不小。另外,你选的钙,应该适合你的体质和要求,应该是吃两顿饭中间给,所以我刚才说,龙牡壮骨冲剂,就是给小孩粥里加一勺,小孩很随意的就吃进去了,汗就少了,愿意吃饭了,体质健壮了,也不愿意得病了,假设说,是小儿肺炎后期,恢复得非常缓慢,就这个有疗效。时间关系,这个方子,我就讲到这儿。
现在,要往下讲的,就是天雄散方,天雄散方和别的方不一样,我说的是体例,天雄散方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然后,后面就紧跟着是“天雄散方”,因为咱们的书现在是,作为《讲义》,条文之后,“方后注”之后,[释义]隔开了,如果是原著,书一打开是个什么情况呢?比方,赵开美本,原来打开是竖版,就是象刚才,咱们念完条文以后,“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出方了,“方后注”完了,就见“天雄散方……”。你们觉得,这条文是不是象少点什么?这天雄散方怎么冒出来的?现在没有文字考证,但是,我在什么上看见的呢?三种古本,有湖南本,有陕西本,还有是(桂林本1960、1981广西出版社)他自己在序里说,他是张仲景的46代孙,叫张绍祖,到咱们解放后,政府鼓励把秘方,或者宝贵的经验献出来,他是1956年献出来的手抄13篇,让咱们看到了,你别管他是传抄,或者是后人添加,但是,这条文里,有值得参考的地方,就这条,他写的,“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分号,“天雄散亦主之”,和我们要讲的同病异治,一证两方的形式是一样的。所以,现在也有人认为,是不是真是有,“天雄散亦主之”的字,而丢掉了?不然的话,它不会出现天雄散方,象咱们以后再讲,到痰饮轻证的时候,就说是“苓桂术甘汤主之”,分号,“肾气丸亦主之”,所以,现在这个,我不敢说,它是不是应该有,“天雄散亦主之”,但是,我请大家看,天雄散的组成和它的功效。
天雄散的组成,天雄3两,是炮制的,白术8两,桂枝6两,龙骨3两,“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即效果不佳,可以加量。然后,[校勘]《方药考》说,“此为补阳摄阴之方”,和我刚才说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很接近的。也是对阴阳进行调补的一个方子,而且对阴不内守,阳不固,进行潜镇摄纳的方,治男子失精,腰膝冷痛,这是我在湖北进修学习的时候,听李今庸老师介绍,天雄散方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关于校勘的问题,他提的怎么校勘,我就不说了。我现在说天雄散,如果说主治“失精家”,它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什么区别呢?咱们可以说“一证两方”,前面已经说了,男子梦失精,治疗梦遗的,用桂枝加龙牡汤,相对来说,这天雄散就是治无梦而遗,治疗遗精的方子,我亲自在临床治疗好多男子不育症,用的加味天雄散,请大家去注意加味天雄散的组成,对男子的不育症,精子的数量、质量不好者效佳,它(加味天雄散)当然组成比这个多,壮肾阳的药比较多。
咱们就说天雄散的原方,来看天雄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炮制?它是属于和我们讲的,乌头、附子是同一类植物,因为我曾是讲中药的老师,我就讲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因为给本科教学,比方说,这个主根是乌头,它的侧根是附子,再孙子辈叫“侧子”,这是老、少三辈,是这种关系,主根长得粗大的部分,就是乌头,而长出来的侧根,就是生出来的儿子辈,是叫附子,孙子辈就叫侧子,不生育的,独个儿让自己长的,就叫天雄了,所以,都是大辛、大热之品,而且,都含有乌头碱的毒性作用,因此,必须炮制。在他(仲景)那个时候,他是用蜜,现在这方里没写,必经长时间的高热,方能破坏乌头碱的毒性,因其作用力不减,而取其药效。下面,我们来看它的方解怎么讲,“本方《千金》治五劳七伤,《外治》治男子失精,方中以天雄、桂枝、白术温补中阳”,我一说天雄是什么,大家都明白了,辛、热之品,配合白术和桂枝,看来是温补中焦,振奋脾阳,以龙骨来收敛涩精,少了一个牡蛎,它也是用生龙骨来收敛涩精,所以《本义》,这是魏荔彤,就讲百合能治百合病那个注家,魏氏,他说“天雄一方,纯以温补中阳为主,以收涩肾精为经,但方中天雄与桂枝,均为辛热温散之品,非脾肾阳虚者失精,切勿轻易使用”,因此,这就说明白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强调调和阴阳的作用,一定是阴损及阳,是阴虚导致的阳虚,现在也是阴损及阳,但是以阳虚为重,它通过补脾、补后天来滋养先天,是这么一个道理。若是加味天雄散,不只是辛热,当然辛热药物的量没这么大,但是,温肾壮阳的药,又大又多,所以,加味天雄散,请大家下课自己看。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讲了。
这是今天讲的第8条,首先讲肾的阴阳两虚证,用桂枝汤的作用,是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所以,对于失眠,心肾不交,也可以治的,我在[临床应用]上,已经给大家解释了。天雄散,我也算一个方给大家介绍了,也就是说,天雄散不是林亿等人,加的[附方],在字里行间,是张仲景自己的方,你若说它是不是“一证两方”,我刚才已经分析了,仍然是肾的阴阳两虚,但是它和前方比较,又偏于阳虚,它从补脾入手,补脾阳,来滋养肾阳,后来加味天雄散,就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变化了,所以更加有效。
现在再要讲的,就是第13条了,脾的阴阳两虚证,13条、14条联合起来讲,看第13条,这条原文因为和《伤寒》有重复,现在来看看我们怎么讲。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一类)
首先说“虚劳里急”,关于这个“里”,病位在哪?这就得从方测证了,小建中汤的意思是建立中气,治在中焦,这个“急”和刚才我讲的,“少腹弦急”是一样的,一定是阳虚生寒造成的一种拘急,因此,后面提到的“腹中痛”,病位就应该定在中焦,应该是哪的腹中痛?脘腹部,已经说出来是疼痛,而且是里急,所以是拘急疼痛感。这在病机的认识上,就象我刚才讲若肾阳虚,它所生的寒就在肾经所行的部位上,表现为寒主收引,主凝滞,主疼痛,现在是脾的阴阳两虚,偏于阳虚,阳虚生寒,因此在脾所主的部位上,是脘腹部拘急疼痛,这就是小建中汤的主治证,它的部位一定是病在脘腹部。
下面要说“悸、衄”,心悸,由于心营不足,所以表现为心悸。衄血,看咱们《讲义》71页,第4行,我刚刚进过,心营不足或说心营不荣,出现了心悸,关于衄血,它说成是虚热了,在上面,第3行,“阴虚生热则衄血”,阴虚生热,当然得是热伤阳络,才能出现衄血,包括鼻衄和肌衄,它从阴虚生热上来解释,我认为,如果从阳虚来说也可以,因为它病变部位在哪呀?强调的是脾,脾不统血,能不能衄血呢?也能,这就是虚证了,可不是虚热证所致,是阳虚而肌衄。
“腹中痛”我已经说过了,下面就是“梦失精,四肢痠疼”,“梦失精”还是责之于肾,阳虚,它不能够保证肾精的内守,所以,这应该按照肾虚,阴不能内守,则梦遗失精来解释,《讲义》也是这么写的,肾虚而阴不内守,四肢痠疼,是阳虚不达四末,特别是脾阳虚,四肢痠疼。
现在这个条文里,最后又讲到“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这是阳虚证,还是阴虚证呢?刚才我已经讲了,阴虚就是五心烦热,现在又伴有咽干口燥,显然不是阳虚证,是阴虚内热证。
整个儿条文,我已经顺下来了,咱们现在说辨证的问题,有关脾阳虚的证,有几个呀,虚劳里急腹中痛,肯定是脾阳虚而生寒的,刚才我又说了,比方说衄血的问题,至少有脾不统血的原因,还有四肢痠疼,比方心悸的问题,不管是心营不足,还是心营不荣,心和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呀?木、火、土、金、水,是母子关系,心血(营)不足,脾阳亦不足,所以你看,是一个心营不荣,心营不足的病机,因此,它也应该说是脾的阳气不足,你再看和阴虚内热相关的,有什么症?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还有衄血,有一部分的认识是这样的,相比之下,什么证为主?我说了阴虚、阳虚都有,即有阳虚生寒的症状,又有阴虚生热的症状,寒热交作在一起,我认为,偏于阳虚证为主,也必须是阳虚生寒证为主的情况下,你才能用小建中汤,假设说阴虚内热证为主,阴损及阳,还能不能以小建中汤为主呢?所以,在脾的阴阳两虚里面,它实际上是阳损及阴了,阳损及阴,从哪治呀?若是为了治寒,用温热的药,对阴津有没有伤害呀?肯定有,反过来说,若用甘、寒滋阴的药,对于阳虚生寒证有没有妨碍呀?用滋阴药肯定不行,所以,在这样的矛盾之中,张仲景给教了一个招儿,从中焦而治,五脏之中,脾位于中,居中,而且脾管其它四脏,只要它运转好了,这枢纽打开了,四运全都畅通,这是一个观点。因此,他说既然是阳损及阴了,就不要把阴虚内热当作主要矛盾,而应该治其本,去救它脾阳虚的问题。
下面,在理论根据上,我请大家注意这么几点,第一,《灵枢•终始篇》,它讲到了“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就是刚才我讲的那个矛盾之中,若补阳,用温补药,对阴液来说,就有损耗,所以叫做“补阳则阴竭”,泻阴,甘、寒之品,泻阴对阳虚有害,所以说“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又是一个原则性的提示,就是告诉你,有这种阴阳两虚、寒热错杂的情况下,无从下手,治疗有矛盾的时候,怎么办?告诉你,从中焦而治,是用补法,还是泻法,还是清法,一定要以甘药,用甘药就是建立中气之意,这是第一,《灵枢•终始篇》的原则。
第二,就是关于注家尤在泾的看法,“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在71页,第六行,中间,《心典》谓:“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第三,我想说的就是作用机制,为什么非得治在中焦,而且要立以建中法?建中法的目的是什么?71页,再往下两行,“目的在于建立中气,使中气得以四运,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可以使阴阳得以协调,这种寒热错杂证随之消失,这是第三个,就是说小建中汤的作用机制,为什么就可以达到建立中气,就可以使阴阳调和,使寒热错杂随这消失,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建中法是个什么治法,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在《妇科三篇》里,又引了《千金》的内补当归建中汤,我们在第十篇里面还有一个,治疗寒疝腹痛,或者说治疗虚寒性腹满,用大建中汤。四个建中汤,方药上有出入,但是,可以统称为,仲景创立的“建中法”。
建中法包含了哪些治法呢?首先再来看一下小建中汤的组成,仍然是桂枝汤的类方,但这方剂中,主药是什么?《方剂学》里面强调,饴糖为主药,所有的建中汤里都是饴糖为主药,小建中汤里面,你看量谁最大呀?芍药6两,为什么?而且有炙甘草3两,因为抓主症,抓的是什么?“虚劳里急,腹中痛……”,一系列的寒热错杂证,而且是以阳虚为主的,是阳损而及阴,主症是虚劳里急,腹中痛,是脘腹部的拘急疼痛不舒,因此,芍药甘草汤,从中仍然是“缓急止痛”之义,把疼痛症得给治好,使之缓解下来,因为这个方子大家比较熟悉,而且我把制方的依据讲了,因此,我们来分析“建中法”,一定得是有调中的作用,桂枝汤的类方里面,一定得有象桂枝汤的调和之义,尤其是对阴阳两虚证,有调和阴阳的作用。那么,饴糖也好,还是那些甘味的补益药,这是《内经》里面的原则提示,一定要用甘药,甘味,怎么样啊?能补、能和、能缓。所以,一定以甘味药为主,恰恰切中病机,切中主症,阳虚嘛,脾阳虚,这里面一定得有补中,甘味药的补中,就是饴糖的作用,包括甘草、大枣、都是甘味的药,所以,调中、补中、有没有缓中之义,怎么缓的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温中之义,有没有温中呀?这么多甘、温之品,补益中焦脾胃,达到建立中气的目的,所以,“建中法”是多种治法的综合,或者说“总和”也行,综合了哪些治法呢?刚才我说的,调中、补中、缓中、温中,才能够达到建立中气的作用。我觉得,张仲景在主治证上,抓得非常准,所以,学仲景的方剂,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为主的,这种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方剂辨证,来了个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你说我要去治阳虚呢?对阴虚还有妨碍,我去用甘、寒之品治阴虚呢,对阳虚不利,怎么办?仲景教给你了,从中焦而治。所以,也是一种方剂辨证,小建中汤主治证是什么?告诉了,就抓住它,“虚劳里急,腹中痛”,再说“四肢痠疼”,这不都是脾阳虚的表现吗?关于阴虚的证,咱们说了,是稍带着的,一定是阳损及阴了,若阴虚证为主,那你真得先去给滋阴清热,至少也得养养胃阴,好了,这是小建中汤。
下面,我们再说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就恰恰是脾的阴阳两虚,偏于气虚证,因为黄芪是补气的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黄芪建中汤,它是怎么一个说法,第14条,仍然是论脾的阴阳两虚,但是,一定是偏于气虚的,才能用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就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条文叙述很简略,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一类)
“诸不足”,都什么不足呀?已经是虚劳的范围了,这个“里急”,和刚才我分析的上一条是一样的,就是用“虚劳里急”来强调,要建立中气的治法,它就应该具备什么证呢?中焦阳虚的主症,应该有里急腹痛,脘腹疼痛为重点,“诸不足”,这是一种省略,现在我已经讲到这份儿上了,虚劳到底什么不足呀?阴阳、气血、营卫俱不足,他就虚损到这程度了,而且,一定是阴阳两虚,偏于气虚,是在脾,所以,从方测证,咱们就得给予补充。
下面,我请大家看小字,“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就按照小建中汤法一样来说,“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这里有加减法里面,我们在本科教学里,没有人去讲这些加减法,现在我们首先还得强调,黄芪建中汤,多出来的是什么药物作用呢?要说小建中汤的功效,我们概括小建中汤,建中缓急、调和阴阳,就不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强调桂枝汤调和阴阳为主,现在我们是强调它,建立中气的作用,而且它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中气,因此,小建中汤的功效是建中缓急,我为什么把“缓急”写出来呢?主症是脘腹部的疼痛、拘急不舒,芍药又重用到6两,在方剂上,大者为君,饴糖量最大,而且,符合甘温补脾气,这样的一个治疗作用和目的,因此,在饴糖为主药的情况下,同时体现芍药量大,也为君。所以,才共同达到建中缓急,同时调和阴阳的作用。黄芪建中汤中,加上黄芪的作用,就是温中补虚,温补、补气之力较小建中汤明显,因此叫做温中补虚,这个功效偏于治疗气虚了。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加减法,加黄芪,我已经说了,补气,特别是我今天还提醒大家,桂枝配黄芪的功效有四,这个配伍在这里面不重复了。要说“气短胸满者加生姜”,是什么意思?包括昨天讲黄芪桂枝五物汤,倍用生姜,用到6两,辛散温通之力,本方加用生姜,也是对胃肠功能有好处,温性而不是大热,所以,温补来协助,小建中汤加强温补之力,既然是气短胸满,和“建中”有什么关系吗?培土生金,一定得是脾胃虚寒,肺气不足,气短,胸满,胸满或者胸闷,是因虚而闷,它才能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用生姜的辛温之性,所以,这一定要注意,基础方没有变,建立中气,取其培土生金之法,又有生姜的辛散温通,生姜,它也有辛温散饮邪的作用,这是关于加用生姜。
腹满者去枣,甘温之剂用量太多,就令人中满,它倒影响食欲了,所以,不要用大枣了,他可没说把饴糖去掉,这就是主要的作用不能变,这个主方的功效才不变,去掉了大枣,加茯苓,茯苓是补利兼优之品,淡渗,甘、淡渗利的作用,补利兼优,补是补什么呀?健脾。利呢?利小便,所以,补而不滞,去枣加茯苓一两半,这是很有意义的。
下面,我要说“疗肺虚不足”,补气,怎么是半夏补气了呢?半夏是辛、温,燥湿化痰的药,祛寒痰的药,把它说成是补气加半夏,而且是肺的虚损,肺的虚损它涉及到肺气布散津液的功能,如果布散津液的生理功能下降,就会生痰,对肺的宣降不利。因此,针对肺气不足而生痰涎,用半夏来燥湿化痰,实际上,是减少或者去除它的病理性产物,“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对于能够解除脾虚的问题,是谁的作用呢?黄芪建中汤的作用,加半夏是为了解除它的病理产物,给肺的不足,肺气痿弱,包括咱们将来要讲的虚寒肺痿,肺气痿弱,要用它化痰,把病理产物去除,因此,对肺的局部来讲,也是补其不足,辛温嘛,补气之不足,辛散,燥湿化痰,半夏可是三个作用,对肺气特别有利,不要只看到辛散温燥之性,对痰湿这种病理产物,它有几个作用呢?燥湿化痰,能不能降逆呀?半夏有降逆消痞的作用,另外一个,因为它有毒,它方中不是加用生姜吗?生姜加半夏,小半夏汤的组成意义,生姜解半夏毒,半夏得生姜,增强降逆止呕和化痰的作用,肺气既要向外宣发,同时又要保证肃降功能,所以半夏对肺气来说,是一个疗肺虚不足。
这个解释,就供作参考,因为咱们的《讲义》,包括参考书,全没有解释“方后注“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一个黄芪建中汤,作为只对脾气、中焦的常用方,现在我们说《金匮要略》是方书之祖,它创制的经典方剂,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就是补益脾胃的祖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补益脾胃的祖方,从此开始,所以,深得这个经旨的是,李东垣了。李东垣接着又创制、又发挥。
这是关于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到14条,今天讲的有关辨证施治的内容,有关本义的内容现在讲到这,一共三条,讲了一个第3条,脉象总纲,我觉得,现在大家能不能琢磨琢磨,我讲了这么多的话,《虚劳》篇里面,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比方说,为什么在讲虚劳的时候,首先以脉象开头,这实际上体现了,“以脉为纲,以脉参证”。特别是虚劳病,当脉病而形不病,不被本人或者是家人所注意的时候,虚劳已经开始了,这让你重视脉象的早期诊断,对虚劳证治很有实际意义,这是第一,脉象打头,起的作用是“以脉为纲,以脉参证”,另外,让你分析,“大脉”的病机是什么?“极虚脉”的病机是什么?让你分析病机,便于指导治疗,而且体现了他重视脾肾。辨证上,我认为,尽管是举例,或者说是一些零散的描写,但是它突出的是脉证合参,突出虚劳辨病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突出辨证为主,这个特点我觉得也是很鲜明的,在辨证过程中,也是时时围绕着,脾肾的阳虚,还是阴虚,是单一的,因此,就是举例,说明就行了,重点放在他这些经文的创制,是怎样的一个因、机、证、治,是怎样的一个“脉证合参”,特别是方药的组成,配伍的原则,和他制方的原理,小建中汤集中体现了,他在辨证施治的这部分,我们还要讲很多的条文,现在,我提醒大家,请看开始这几条原文,肾的阴阳两虚,包括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天雄散的方义,接下来就是脾的阴阳两虚,偏于阳虚,小建中汤主之,偏于气虚者,黄芪建中汤主之,脾、肾开始就给你奠基了,然后,他不去说什么肾阳虚证怎么治,肾阴虚证怎么治,脾阳虚证怎么治,脾阴虚证怎么治,没说这个,而不厌其烦的强调证型是阴阳两虚型,因为单一的哪个虚,大家都是可以理解,或者是已经熟知,而阴阳两虚证,不管是从病机上,还是病情的临床表现上,都是相当复杂,在治疗上,又不是立竿见影,它需要在临床上,从“缓则治本,急则治标”,这样的基本原则上,随证加减,但是,效不更方的问题,在《虚劳》篇里面,体现得非常充分,我觉得,我今天讲的内容,把《虚劳》篇的主要特点,大概体现了这么几个方面,在讲完了之后,我再给大家总结,现在我就算作一个提示,请你在每一个条文的分析过程中,再思考它在《虚劳》篇里面,在哪些特点,和《中医内科学》比较,到底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有哪些相同,因为有异、同点。
往期精彩回顾: